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301 抱子弄孙 bào zǐ nòng sūn 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BZN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含饴弄孙 ./aW5l.html bao zi nong sun
4888 放任自流 fàng rèn zì liú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放飞fà ...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 FRZ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听之任之、任其所为 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MTBwbw==.html fang ren zi liu
7795 听其自然 tīng qí zì rán 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TQ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之任之、听天由命 因势利导 ./MmE4YQ==.html ting qi zi ran
19957 任人摆布 rèn rén bǎi bù 听凭别人操纵处置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糖葫芦装作不知,任他摆布。” RRB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听人穿鼻 ./NnI3dQ==.html ren ren bai bu
8048 听其自流 tīng qí zì liú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TQ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其自便、听其自然 ./Nmk0dw==.html ting qi zi liu
7865 听天由命 tīng tiān yóu mìng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TT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其自然、听之任之 改天换地 ./MmJlOA==.html ting tian you ming
8106 听其自便 tīng qí zì biàn 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 ... TQ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其自然、听其自流 ./N3FvaQ==.html ting qi zi bian
7787 听之任之 tīng zhī rèn zhī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 TZR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其自然、听天由命 因势利导 ./Mjl5dQ==.html ting zhi ren zhi
20735 自生自灭 zì shēng zì miè 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 唐 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ZS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其自然、听天由命、听之任之 ./NjR5cQ==.html zi sheng zi mie
8803 天命有归 tiān mìng yǒu guī 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TMY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 ./MmJ2cQ==.html tian ming you gui
10088 乐天知命 lè tiān zhī mìng 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LT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 自力更生、战天斗地 ./MW5mcQ==.html le tian zhi ming
10620 乐天任命 lè tiān rèn mìng 犹言听天由命。 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LTR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 ./NDg4YQ==.html le tian ren ming
8616 听天任命 tīng tiān rèn mìng 听:任凭;任:听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孔丛子·鹗赋》:“听天任命,填厥所修。” TTR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听天由命、听命由天、听天委命 ./N3FueQ==.html ting tian ren ming
8617 听命由天 tīng mìng yóu tiān 听:任凭;由:顺随。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不若放宽了心度日去,听命由天。” TMY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听天由命、听天任命 ./N3FwMg==.html ting ming you tian
9078 听天安命 tīng tiān ān mìng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TTA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听天任命、听命由天 ./N3FvOA==.html ting tian an ming
9077 听天委命 tīng tiān wěi mìng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明·屠隆《彩毫记·汾阳报恩》:“我们学道之人听天委命,不可怕死。” TTW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听天任命、听天安命 ./N3Fubw==.html ting tian wei ming
20533 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ZNE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Mnh0Ng==.html zhi nan er tui
27261 吴市吹箫 wú shì chuī xiāo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WSC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吴市之箫 ./MmZwcw==.html wu shi chui xiao
22405 吹箫乞食 chuī xiāo qǐ shí 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 ... CXQ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吴市吹箫 ./cnJx.html chui xiao qi shi
26957 吴市之箫 wú shì zhī xiāo 见“吴市吹箫”。 清·杨昭《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爱下秦庭之泪。” WSZ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吴市吹箫 ./NWJ5dQ==.html wu shi zhi xiao
14404 胡越同舟 hú yuè tóng zhōu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 ... 语出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HYT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吴越同舟 ./M3R5ZQ==.html hu yue tong zhou
6784 大吵大闹 dà chǎo dà nào 激烈地争吵。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DCD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吵吵闹闹 和平共处 ./Nnl1dQ==.html da chao da nao
9353 闹闹哄哄 nào nào hōng hōng 吵吵闹闹,指喧闹的场面 张洁《沉重的翅膀》:“刚才还是闹闹哄哄的一桌子人,一时全都静了下来,想着心事的样子。” NNH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吵吵闹闹 安安静静 ./ODFnMA==.html nao nao hong hong
7044 大吹大打 dà chuí dà dǎ 谓鼓乐齐作。 《西游记》第六四回:“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 DCD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吹打打、锣鼓喧天 ./M2N6MA==.html da chui da da
23076 吹毛取瑕 chuī máo qǔ xiá 瑕:玉上的疵点,缺点,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呵,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CMQ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求瑕、吹毛求瘢 ./N3Y5OA==.html chui mao qu xia
3040 披毛索黡 pī máo suǒ yǎn 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晋 葛洪《抱朴子 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PMS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吹毛求疵 ./ZnQ2.html pi mao suo yan
3134 批毛求疵 pī máo qiú cī 犹言吹毛求疵。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PMQ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吹毛求疵 ./NGliYw==.html pi mao qiu ci
8129 挑针打眼 tiāo zhēn dǎ yǎn 苛评,带有一定程度的敌意的批评或评论 TZD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求疵 ./ODkxYw==.html tiao zhen da yan
19012 寻弊索瑕 xún bì suǒ xiá 犹言吹毛求疵。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江陵议分祀天地》:“江陵身后,攻之者寻弊索瑕,以功为罪。” XBS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毛求疵 ./NWkyaw==.html xun bi suo xia
22854 吹垢索瘢 chuí gòu suǒ bān 犹言吹毛求疵。 清·叶适琯《吹网录·亭林年谱有沿误处》:“石州此谱为二百年来仅有之作,余非敢咱们垢索瘢,正以其大体既 ... CGSB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求疵 ./M2JxMA==.html chui gou suo ban
22856 吹毛求瑕 chuí máo qiú xiá 同“吹毛求疵”。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CMQ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求疵 ./M2Jybw==.html chui mao qiu xia
3135 披毛求疵 pī máo qiú cī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PMQC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求疵、披毛求瑕 ./NGlibQ==.html pi mao qiu ci
16624 求全责备 qiú quán zé bèi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QQ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吹毛求疵、洗垢求瘢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MXl2NA==.html qiu quan ze bei
22860 吹毛洗垢 chuí máo xǐ gòu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CMXG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索垢 ./M2J0Mg==.html chui mao xi gou
22859 吹毛索垢 chuí máo suǒ gòu 同“吹毛求疵”。 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 CMSG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索疵、吹毛洗垢 ./M2Jzcw==.html chui mao suo gou
23077 吹毛求瘢 chuī máo qiú bān 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 CMQB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索瘢 ./N3Y5aQ==.html chui mao qiu ban
22858 吹毛索疵 chuí máo suǒ cī 同“吹毛求疵”。 《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CMS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吹毛索瘢、吹毛索垢 ./M2JzaQ==.html chui mao suo ci
22861 吹气如兰 chuí qì rú lán 见“吹气胜兰”。 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CQR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气胜兰 ./M2J1Zw==.html chui qi ru lan
22403 吹大法螺 chuī dà fǎ luó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CDF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牛皮 ./cnEy.html chui da fa luo
23075 吹竹调丝 chuí zhú tiáo sī 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CZT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竹弹丝 ./N3Y4eQ==.html chui zhu tiao si
22868 吹竹弹丝 chuí zhú dàn sī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CZ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竹调丝 ./M2J6Zw==.html chui zhu dan si
22851 吹篪乞食 chui chi qi shi 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CC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吹箫乞食 ./M2JvbQ==.html chui chi qi shi
23642 三省吾身 sān shěng wú shēn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 ...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SS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吾日三省 ./NHRlaQ==.html san sheng wu shen
24582 牙牙学语 yá yá xué yǔ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YY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呀呀学语 ./MmlwMA==.html ya ya xue yu
3397 木头木脑 mù tóu mù nǎo 形容呆板、迟钝 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MTM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呆头呆脑 聪明伶俐 ./Zmx5.html mu tou mu nao
11180 愣愣瞌瞌 lèng lèng kē kē 愣:呆,失神。呆头呆脑,发呆的样子 LLKK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呆头呆脑、愣头楞脑 ./OHgydw==.html leng leng ke ke
10174 愣头愣脑 lèng tóu lèng nǎo 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头愣脑,没分寸。” LTL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呆头呆脑、愣头磕脑 ./MW94dw==.html leng tou leng nao
6432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DRM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呆头呆脑、目瞪口呆 活泼可爱、神色自若 ./dWM4.html dai ruo mu ji
7094 呆似木鸡 dāi sì mù jī 见“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DSM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呆如木鸡 ./M2Rrbw==.html dai si mu ji
7091 呆如木鸡 dāi rú mù jī 见“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DRM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呆若木鸡 ./M2RqdQ==.html dai ru mu 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