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02
|
后生晚学
|
后
|
hòu shēng wǎn xué
|
后生:后辈。指学历浅的年轻人
|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
HS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生晚辈
|
|
./N2xmYw==.html
|
hou sheng wan xue
|
|
14137
|
后福无量
|
后
|
hòu fú wú liàng
|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
《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
HF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福无穷
|
|
./MWF6NA==.html
|
hou fu wu liang
|
|
13559
|
后继无人
|
后
|
hòu jì wú rén
|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
|
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
|
HJW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继乏人
|
后继有人
|
./MThkcw==.html
|
hou ji wu ren
|
|
6311
|
断子绝孙
|
断
|
duàn zǐ jué sūn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DZJ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后继无人、孤家寡人
|
后继有人、承欢膝下、子孙满堂
|
./NmZl.html
|
duan zi jue sun
|
|
21992
|
传宗接代
|
传
|
chuán zōng jiē dài
|
宗:宗族;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族;接续后代。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指继承有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
CZ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继有人
|
后继无人
|
./cmxt.html
|
chuan zong jie dai
|
|
13843
|
后来之秀
|
后
|
hòu lái zhī xiù
|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
HL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起之秀
|
|
./MWQ2MA==.html
|
hou lai zhi xiu
|
|
14368
|
后进领袖
|
后
|
hòu jìn lǐng xiù
|
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
《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
HJ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起之秀、后来之秀
|
|
./M3RocQ==.html
|
hou jin ling xiu
|
|
14369
|
后进之秀
|
后
|
hòu jìn zhī xiù
|
犹言后起之秀。
|
《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
HJ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起之秀、后来之秀
|
|
./M3RpMA==.html
|
hou jin zhi xiu
|
|
9194
|
内顾之忧
|
内
|
nèi gù zhī yōu
|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
NG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院起火、后顾之忧
|
|
./MXFraQ==.html
|
nei gu zhi you
|
|
12528
|
顾内之忧
|
顾
|
gù nèi zhī yōu
|
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
《宋史·李处耘传》:“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
|
GN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忧
|
|
./OGxxdQ==.html
|
gu nei zhi you
|
|
14662
|
后顾之虞
|
后
|
hòu gù zhī yú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虞:臆度,料想。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
《清史稿·常青传》:“大营距府城未远,势相犄角,无后顾之虞。”
|
HG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忧、后顾之患、后顾之虑
|
|
./N2xncQ==.html
|
hou gu zhi yu
|
|
14663
|
后顾之虑
|
后
|
hòu gù zhī lǜ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
宋·刘弈《上韩范二招讨书》:“贼无后顾之虑,长驱而来。”
|
HG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忧、后顾之患、后顾之虞
|
|
./N2xoMA==.html
|
hou gu zhi lu
|
|
14664
|
后顾之患
|
后
|
hòu gù zhī huàn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
|
HG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忧、后顾之虑、后顾之虞
|
|
./N2xoYQ==.html
|
hou gu zhi huan
|
|
13505
|
黄雀在后
|
黄
|
huáng què zài hòu
|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HQ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忧、黄雀伺蝉
|
|
./ODNv.html
|
huang que zai hou
|
|
13612
|
后顾之忧
|
后
|
hòu gù zhī yōu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将来的忧患。
|
北齐 魏收《魏书 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
HG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虞、后顾之患、后顾之虑
|
无忧无虑
|
./MTlhdQ==.html
|
hou gu zhi you
|
|
8988
|
吐哺辍洗
|
吐
|
tǔ bǔ chuò xǐ
|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辍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
TBC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哺握发
|
|
./NTZzNg==.html
|
tu bu chuo xi
|
|
8989
|
吐哺捉发
|
吐
|
tǔ bǔ zhuō fā
|
见“吐哺握发”。
|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
TBZ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哺握发
|
|
./NTZzZw==.html
|
tu bu zhuo fa
|
|
8997
|
吐食握发
|
吐
|
tǔ shí wò fā
|
同“吐哺握发”。
|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
TSW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哺握发、吐哺捉发
|
|
./NTZ5YQ==.html
|
tu shi wo fa
|
|
9163
|
纳新吐故
|
纳
|
nà xīn tǔ gù
|
吸入新鲜的吐出陈旧的
|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吕岩》:“熊经鸟伸,纳新吐故,无七情以夺魂魄。”
|
NXT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故纳新
|
|
./ZXpn.html
|
na xin tu gu
|
|
22755
|
出陈易新
|
出
|
chū chén yì xīn
|
犹吐故纳新。去掉旧的换成新的。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仓谷与库银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亩劝输谷,各有款项。且每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仓谷与库银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亩劝输谷,各有款项。且每年出陈易新,或粜或贷,俱秋收时还仓。”...
|
CC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故纳新
|
|
./M2FrYw==.html
|
chu chen yi xin
|
|
23897
|
送旧迎新
|
送
|
sòng jiù yíng xīn
|
旧:原来的;从前的。原指送旧官;迎新官。泛指一般的送走旧的;迎接新的。
|
宋 杨万里《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闲。”
|
SJ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故纳新、喜新厌旧
|
一成不变
|
./NTJzdQ==.html
|
song jiu ying xin
|
|
18211
|
新陈代谢
|
新
|
xīn chén dài xiè
|
原指生物体经常地、不断地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现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旧事物。陈:陈旧的;代:更 原指生物体经常地、不断地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现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旧事物。陈:陈旧的;代:更换;谢:衰亡。...
|
郭沫若《少年时代 黑猫》:“辛亥革命以后,因宦海中起了新陈代谢的宏波,于是政法风更成了狂风。”
|
XC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故纳新、推陈出新
|
停滞不前
|
./MmwwYw==.html
|
xin chen dai xie
|
|
7959
|
推陈出新
|
推
|
tuī chén chū xīn
|
推出粮仓里的旧粮;更换新粮。引申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陈:仓储存的旧粮 推出粮仓里的旧粮;更换新粮。引申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陈:仓储存的旧粮。...
|
《明史 范济传》:“严伪造之条,开倒换之法,推陈出新,无耗无阻。”
|
TC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故纳新、除旧布新
|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
./MmUzZw==.html
|
tui chen chu xin
|
|
8459
|
吐心吐胆
|
吐
|
tǔ xīn tǔ dǎn
|
同“吐肝露胆”。
|
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间,应事接物,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胆,亦只如此,更 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间,应事接物,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胆,亦只如此,更无回互。”...
|
TXT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吐肝露胆、倾心吐胆
|
|
./NTZ6eQ==.html
|
tu xin tu dan
|
|
7955
|
吐胆倾心
|
吐
|
tǔ dǎn qīng xīn
|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
TDQ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吐肝露胆、赤诚相见
|
|
./MmRuMg==.html
|
tu dan qing xin
|
|
18784
|
向平之原
|
向
|
xiàng píng zhī yuán
|
向平:东汉人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原:同愿,表示心愿。比喻子女婚嫁事未完成。
|
《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 《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终。」...
|
XPZY
|
一般成语
|
|
向平之愿
|
向平愿了
|
./NWVobw==.html
|
xiang ping zhi yuan
|
|
19198
|
向隅之泣
|
向
|
xiàng yú zhī qì
|
向隅:面朝屋子的角落。形容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哭泣
|
宋·陈亮《谢陈侍郎启》:“宁失不经,忍视向隅之泣。”
|
XY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向隅而泣
|
|
./N2hqYw==.html
|
xiang yu zhi qi
|
|
19200
|
向隅独泣
|
向
|
xiàng yú dú qì
|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孤独,伤感
|
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
XYD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向隅而泣
|
|
./N2hqdw==.html
|
xiang yu du qi
|
|
20924
|
珠泪偷弹
|
珠
|
zhū lèi tōu tán
|
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ZL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向隅而泣
|
|
./OGdkOA==.html
|
zhu lei tou tan
|
|
6689
|
淡水交情
|
淡
|
dàn shuǐ jiāo qíng
|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
《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D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
|
|
./M2R2aQ==.html
|
dan shui jiao qing
|
|
15209
|
交淡若水
|
交
|
jiāo dàn ruò shuǐ
|
指道义上的往来。
|
《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JD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
|
小人之交
|
./MWU4dw==.html
|
jiao dan ruo shui
|
|
15467
|
君子之交
|
君
|
jūn zǐ zhī jiāo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
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J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小人之交
|
./MWoycw==.html
|
jun zi zhi jiao
|
|
2424
|
喷云吐雾
|
喷
|
pēn yún tǔ wù
|
喷吐出云雾来。形容吸烟;也形容水花飞腾的瀑布等。
|
安正福《敌后插刀》:“炕上还斜躺着几个,正在喷云吐雾抽大烟。”
|
PYT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云吐雾、烟雾弥漫
|
|
./ZnMy.html
|
pen yun tu wu
|
|
9772
|
嗫嗫嚅嚅
|
嗫
|
niè niè rú rú
|
犹言吞吞吐吐。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只得来见襄敏公。却也嗫嗫嚅嚅,未敢一直说失去小衙内的事。”
|
NNR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吞吞吐吐
|
|
./NGdxZQ==.html
|
nie nie ru ru
|
|
15425
|
结结巴巴
|
结
|
jiē jiē bā bā
|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JJ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吞吐吐
|
出口成章
|
./MWk2aw==.html
|
jie jie ba ba
|
|
1274
|
半吞半吐
|
半
|
bàn tūn bàn tǔ
|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
BT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吞吐吐、半吐半露
|
直截了当
|
./aTlz.html
|
ban tun ban tu
|
|
8037
|
吞声饮泣
|
吞
|
tūn shēng yǐn qì
|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TS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气、吞声忍泣
|
|
./NTdnMg==.html
|
tun sheng yin qi
|
|
8036
|
吞声饮气
|
吞
|
tūn shēng yǐn qì
|
犹吞声忍气。
|
《北史·儒林传下》:“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
TSY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吞声饮泣
|
|
./NTdmcw==.html
|
tun sheng yin qi
|
|
8612
|
吞声饮泪
|
吞
|
tūn shēng yǐn lèi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TSY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吞声饮泣
|
|
./N3FrYw==.html
|
tun sheng yin lei
|
|
8613
|
吞声忍泣
|
吞
|
tūn shēng rěn qì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
TSR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泣
|
|
./N3FrbQ==.html
|
tun sheng ren qi
|
|
8487
|
吞声忍泪
|
吞
|
tūn shēng rěn lèi
|
形容强忍悲伤。
|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TS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泪
|
|
./NTdleQ==.html
|
tun sheng ren lei
|
|
9016
|
吞舟漏网
|
吞
|
tūn zhōu lòu wǎng
|
见“吞舟是漏”。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
|
TZL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舟是漏
|
|
./NTdndw==.html
|
tun zhou lou wang
|
|
9017
|
吞舟是漏
|
吞
|
tūn zhōu shì lòu
|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TZS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舟漏网
|
|
./NTdoNg==.html
|
tun zhou shi lou
|
|
3130
|
批风抹月
|
批
|
pī fēng mò yuè
|
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
元·乔吉《绿玄遍·自述》:“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
PFM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吟风弄月
|
|
./NGkzMA==.html
|
pi feng mo yue
|
|
24951
|
吟风咏月
|
吟
|
yín fēng yǒng yuè
|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
YF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吟风弄月、咏月嘲风
|
|
./MnAzMA==.html
|
yin feng yong yue
|
|
9715
|
弄月嘲风
|
弄
|
nòng yuè cháo fēng
|
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NYCF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吟风弄月、嘲风弄月
|
|
./MXN0Mg==.html
|
nong yue chao feng
|
|
5666
|
附声吠影
|
附
|
fù shēng fèi yǐng
|
比喻盲目附和。
|
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
FSF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吠影吠声
|
|
./M21rYQ==.html
|
fu sheng fei ying
|
|
23581
|
随声吠影
|
随
|
suí shēng fèi yǐng
|
比喻一经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大加攻击。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SS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吠影吠声
|
|
./MmE0ZQ==.html
|
sui sheng fei ying
|
|
4955
|
吠形吠声
|
吠
|
fèi xíng fèi shēng
|
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
FX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吠影吠形、人云亦云
|
|
./MTFsdw==.html
|
fei xing fei sheng
|
|
11959
|
狗吠非主
|
狗
|
gǒu fèi fēi zhǔ
|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GF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吠非其主、各为其主
|
|
./MTZhcw==.html
|
gou fei fei z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