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7
|
名扬四海
|
名
|
míng yáng sì hǎi
|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
MY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扬天下
|
默默无闻
|
./NGVpeQ==.html
|
ming yang si hai
|
|
4245
|
名闻天下
|
名
|
míng wén tiān xià
|
形容名声极大
|
《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
MW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扬天下、名满天下
|
|
./N2p2aQ==.html
|
ming wen tian xia
|
|
4079
|
名正理顺
|
名
|
míng zhèng lǐ shùn
|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
MZ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正言顺
|
|
./NGVsNg==.html
|
ming zheng li shun
|
|
3654
|
名公巨人
|
名
|
míng gōng jù rén
|
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
唐·韩愈《徐偃王庙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
|
MG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流巨子
|
匹夫匹妇
|
./NGVhdw==.html
|
ming gong ju ren
|
|
3823
|
名高天下
|
名
|
míng gāo tiān xià
|
比喻全国闻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
MG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满天下
|
|
./MXM2MA==.html
|
ming gao tian xia
|
|
19506
|
如雷贯耳
|
如
|
rú léi guàn ěr
|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
RLG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满天下、闻名遐尔、如雷灌耳
|
无名小卒
|
./MjNtOA==.html
|
ru lei guan er
|
|
3445
|
名副其实
|
名
|
míng fù qí shí
|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
MF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符其实
|
名不副实
|
./MXBvdQ==.html
|
ming fu qi shi
|
|
4490
|
名缰利锁
|
名
|
míng jiāng lì suǒ
|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宋 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
MJL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缰利索
|
|
./MXF0eQ==.html
|
ming jiang li suo
|
|
4255
|
名缰利索
|
名
|
míng jiāng lì suǒ
|
缰:马缰绳;索:绳子。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锁链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
MJ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缰利锁
|
|
./N2p6NA==.html
|
ming jiang li suo
|
|
1277
|
榜上无名
|
榜
|
bǎng shàng wú míng
|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
元 曾瑞《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屡次束装而回。”
|
BS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落孙山
|
金榜题名、榜上有名
|
./aWF3.html
|
bang shang wu ming
|
|
3263
|
曝腮龙门
|
曝
|
pù sāi lóng mén
|
曝:晒;龙门:河津。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比喻科举落榜
|
《辛氏三秦记》:“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曝腮龙门。”
|
PSL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落孙山
|
鲤鱼跳龙门
|
./OThwcw==.html
|
pu sai long men
|
|
26101
|
威信扫地
|
威
|
wēi xìn sǎo dì
|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
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
|
WX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名誉扫地
|
|
./MmNuaQ==.html
|
wei xin sao di
|
|
23482
|
斯文扫地
|
斯
|
sī wén sǎo dì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
SW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誉扫地、声名狼藉
|
显亲扬名
|
./MjdzaQ==.html
|
si wen sao di
|
|
23394
|
声名狼藉
|
声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
SM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名誉扫地、臭名昭著
|
流芳百世、名闻遐迩
|
./MjZicQ==.html
|
sheng ming lang ji
|
|
4071
|
名声过实
|
名
|
míng shēng guò shí
|
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豨传赞》:“及为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
|
MS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过其实
|
名副其实、名符其实
|
./NGVncQ==.html
|
ming sheng guo shi
|
|
4241
|
名重当时
|
名
|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名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
MZ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重一时
|
|
./N2p1NA==.html
|
ming zhong dang shi
|
|
4250
|
名倾一时
|
名
|
míng qīng yī shí
|
倾:倾慕,钦佩。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
|
《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名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
MQ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重一时
|
|
./N2p4Zw==.html
|
ming qing yi shi
|
|
4252
|
名门旧族
|
名
|
míng mén jiù zú
|
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这个人就是当初老相公借银子的刘员外,他是名门旧族,现有百万家财。”
|
MM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世家、名门右族
|
|
./N2p5YQ==.html
|
ming men jiu zu
|
|
11944
|
高门大户
|
高
|
gāo mén dà hù
|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
GM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大户、高门大屋
|
|
./MTVheQ==.html
|
gao men da hu
|
|
3690
|
名门望族
|
名
|
míng mén wàng zú
|
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
MM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大族
|
|
./N2p5MA==.html
|
ming men wang zu
|
|
12568
|
高门大族
|
高
|
gāo mén dà zú
|
高门:显贵的家族;大族:声势煊赫的家族。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
GM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大族、高门巨族
|
蓬门荜户、田夫野老
|
./OG1hMA==.html
|
gao men da zu
|
|
4251
|
名门右族
|
名
|
míng mén yòu zú
|
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
宋·朱熹《小学·嘉言》:“余见名门右族……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
|
MM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旧族
|
|
./N2p4cQ==.html
|
ming men you zu
|
|
27457
|
乌衣门第
|
乌
|
wū yī mén dì
|
指世家望族。
|
清·陈维菘《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风流推宋玉,更有乌衣门第旧琅琊。”
|
WYM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望族
|
|
./NWNoZw==.html
|
wu yi men di
|
|
4253
|
名门大族
|
名
|
míng mén dà zú
|
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况且我既为官,做我配的,须是名门大族。”
|
MM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门望族、名门世家
|
蓬门筚户
|
./N2p5aw==.html
|
ming men da zu
|
|
4244
|
名显天下
|
名
|
míng xiǎn tiān xià
|
形容名声极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
MX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闻天下、名扬天下
|
默默无闻
|
./N2p2OA==.html
|
ming xian tian xia
|
|
3352
|
名噪一时
|
名
|
míng zào yī shí
|
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
M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震一时
|
默默无闻
|
./ZXJ5.html
|
ming zao yi shi
|
|
4243
|
名扬天下
|
名
|
míng yáng tiān xià
|
形容名声极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
MY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高天下、名满天下
|
默默无闻
|
./N2p1eQ==.html
|
ming yang tian xia
|
|
3440
|
名满天下
|
名
|
míng mǎn tiān xià
|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
MMT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高天下、天下闻名
|
|
./MXBqMA==.html
|
ming man tian xia
|
|
3653
|
名高难副
|
名
|
míng gāo nán fù
|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
《后汉书 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MG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高难符、名不副实、名过其实
|
名副其实
|
./NGVhMg==.html
|
ming gao nan fu
|
|
13714
|
后会有期
|
后
|
hòu huì yǒu qī
|
会:相见;见面;期:时期。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
|
元 乔梦符《扬州梦》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后会有期也。”
|
HH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会可期
|
后会难期
|
./MWFxaQ==.html
|
hou hui you qi
|
|
14658
|
后会难期
|
后
|
hòu huì nán qī
|
会:会见,见面;期:约定的时间。以后相会没有一定的日期。指以后很难见面了
|
北朝·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
|
HHN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会无期
|
后会可期
|
./N2xmbQ==.html
|
hou hui nan qi
|
|
19295
|
相见无日
|
相
|
xiāng jiàn wú rì
|
没有再见面的日子
|
宋·洪迈《夷坚甲志·倪辉方技》:“绍兴二年冬,虞之子并甫过辉,辉曰‘与君相见无日矣’。”
|
XJ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会无期
|
后会有期
|
./ODhmZQ==.html
|
xiang jian wu ri
|
|
14659
|
后会可期
|
后
|
hòu huì kě qī
|
会:相见,见面;期:时期。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机会
|
|
HHK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会有期
|
后会无期、后会难期
|
./N2xmdw==.html
|
hou hui ke qi
|
|
13923
|
后会无期
|
后
|
hòu huì wú qī
|
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
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 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
HH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会难期
|
后会有期
|
./M3RoZw==.html
|
hou hui wu qi
|
|
17939
|
先天不足
|
先
|
xiān tiān bù zú
|
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 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
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
XT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后天不良
|
得天独厚
|
./MmcwMg==.html
|
xian tian bu zu
|
|
14660
|
后悔何及
|
后
|
hòu huǐ hé jí
|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周书·崔谦传》:“舍此不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体,士各有心。一失事机,后悔何及。”
|
HHH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悔无及、后悔不及
|
|
./N2xnNg==.html
|
hou hui he ji
|
|
99
|
懊悔无及
|
懊
|
ào huǐ wú jí
|
后悔已来不及了。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
AH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悔莫及
|
|
./Z3Jt.html
|
ao hui wu ji
|
|
145
|
懊悔莫及
|
懊
|
ào huǐ mò jí
|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
|
AH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悔莫及
|
|
./Nm9ubQ==.html
|
ao hui mo ji
|
|
13468
|
后悔无及
|
后
|
hòu huǐ wú jí
|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
HH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悔莫及
|
|
./N2Qw.html
|
hou hui wu ji
|
|
13922
|
后悔不及
|
后
|
hòu huǐ bù jí
|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
HH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悔莫及
|
亡羊补牢
|
./M3RoNg==.html
|
hou hui bu ji
|
|
13511
|
悔过自责
|
悔
|
huǐ guò zì zé
|
悔:追恨。指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志》:“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
|
HG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悔莫及、悔过自新、迷途知返
|
死不改悔、至死不悟
|
./ODcw.html
|
hui guo zi ze
|
|
13631
|
洪水猛兽
|
洪
|
hóng shuǐ měng shòu
|
洪水:能造成灾害的大水;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比喻极大的灾害。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
HS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患无穷、祸不单行、天灾人祸
|
|
./MTlsbw==.html
|
hong shui meng shou
|
|
24925
|
贻害无穷
|
贻
|
yí hài wú qióng
|
贻:遗留。留下无穷无尽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三》:“《参同契》炉鼎铅汞,皆是寓言,非言烧烁。方士转向附会遂贻害无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三》:“《参同契》炉鼎铅汞,皆是寓言,非言烧烁。方士转向附会遂贻害无穷。”...
|
YH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患无穷、遗祸无穷、遗患无穷
|
斩草除根
|
./Mm9yMg==.html
|
yi hai wu qiong
|
|
14654
|
后拥前驱
|
后
|
hòu yōng qián qū
|
拥:保护。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形容权贵们的气势
|
明·汤显祖《紫钗记·回求仆马》:“后拥前驱,教一时光彩生门户。”
|
HY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拥前呼
|
|
./N2xlOA==.html
|
hou yong qian qu
|
|
10524
|
来者居上
|
来
|
lái zhě jū shàng
|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
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LZ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
|
|
./NDRubw==.html
|
lai zhe ju shang
|
|
16638
|
青出于蓝
|
青
|
qīng chū yú lán
|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QC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
|
每况愈下
|
./MXo2cw==.html
|
qing chu yu lan
|
|
9929
|
略胜一筹
|
略
|
lüè shèng yī chóu
|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
|
LS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棋高一着、青出于蓝
|
相形设色、略逊一筹、相形见绌
|
./ZDNv.html
|
lüe sheng yi chou
|
|
1399
|
冰寒于水
|
冰
|
bīng hán yú shuǐ
|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BH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青胜于蓝
|
|
./azc4.html
|
bing han yu shui
|
|
6392
|
大器晚成
|
大
|
dà qì wǎn chéng
|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DQ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生可畏
|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
./dHdv.html
|
da qi wan cheng
|
|
13470
|
后生小子
|
后
|
hòu shēng xiǎo zǐ
|
指年轻晚辈
|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
HS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生晚学
|
|
./N2Rr.html
|
hou sheng xiao 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