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8
|
步调一致
|
步
|
bù diào yī zhì
|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
BD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志同道合
|
分道扬镳、离心离德、各行其是
|
./MzBt.html
|
bu diao yi zhi
|
|
10039
|
两相情愿
|
两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
两方面都愿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
LX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
大相径庭、一厢情愿
|
./MW0zZQ==.html
|
liang xiang qing yuan
|
|
10315
|
两厢情愿
|
两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
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
|
明·施耐庵《水浒》:“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厢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
LX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
一厢情愿
|
./NnNyNA==.html
|
liang xiang qing yuan
|
|
10519
|
戮力同心
|
戮
|
lù lì tóng xīn
|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LLTX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同心同德、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
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
./MXQxeQ==.html
|
lu li tong xin
|
|
8410
|
同心一德
|
同
|
tóng xīn yī dé
|
同“同心同德”。
|
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则平居有所裨益,缓急有所倚仗。”
|
TX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同心合德
|
离心离德
|
./NTY3dw==.html
|
tong xin yi de
|
|
8952
|
同心僇力
|
同
|
tóng xīn jié lì
|
见“同心戮力”。
|
《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
TXJ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戮力、戮力同心
|
|
./NTY1eQ==.html
|
tong xin jie li
|
|
8805
|
同恶相求
|
同
|
tóng è xiāng qiú
|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
《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
|
TEXQ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同恶相助
|
|
./MmMxMA==.html
|
tong e xiang qiu
|
|
8916
|
同恶相恤
|
同
|
tóng è xiāng xù
|
见“同恶相助”。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
TEX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助
|
|
./NTVrYQ==.html
|
tong e xiang xu
|
|
8606
|
同恶相救
|
同
|
tóng è xiāng jiù
|
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
TE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助、同恶相求
|
|
./N2k1dQ==.html
|
tong e xiang jiu
|
|
8373
|
同恶相助
|
同
|
tóng è xiāng zhù
|
亦作“同恶相恤”。谓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
TE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求、同恶相救
|
|
./NTVraw==.html
|
tong e xiang zhu
|
|
8907
|
同敝相济
|
同
|
tóng bì xiāng jì
|
犹同恶相济。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
TBX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济
|
|
./NTVlZw==.html
|
tong bi xiang ji
|
|
8914
|
同恶共济
|
同
|
tóng è gòng jì
|
见“同恶相济”。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护,同恶共济。”
|
TEG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济
|
|
./NTVqcQ==.html
|
tong e gong ji
|
|
7707
|
同流合污
|
同
|
tóng liú hé wū
|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TLH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同恶相济、狼狈为奸、随俗浮沉
|
泾渭分明、洁身自好
|
./Mjducw==.html
|
tong liu he wu
|
|
16486
|
切肤之痛
|
切
|
qiè fū zhī tòng
|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
QFZ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感身受、痛定思痛
|
不关痛痒
|
./MXczZQ==.html
|
qie fu zhi tong
|
|
8734
|
同文共轨
|
同
|
tóng wén gòng guǐ
|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TWG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文共规
|
|
./MjhxZQ==.html
|
tong wen gong gui
|
|
8943
|
同文共规
|
同
|
tóng wén gòng guī
|
见“同文共轨”。
|
南朝·梁·江淹《恨赋》:“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
TWG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文共轨
|
|
./NTYxOA==.html
|
tong wen gong gui
|
|
23017
|
车轨共文
|
车
|
chē guǐ gòng wén
|
文;文字。车轨统一,文字一致。比喻统一一致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
CG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文共轨、车同轨,书共文
|
|
./NzV3Zw==.html
|
che gui gong wen
|
|
8933
|
同日而论
|
同
|
tóng rì ér lùn
|
犹言相提并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
TRE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言、同日而语
|
|
./NTV0cQ==.html
|
tong ri er lun
|
|
8387
|
同日而道
|
同
|
tóng rì ér dào
|
同“同日而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
TRE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论、同日而语
|
|
./NTV0Zw==.html
|
tong ri er dao
|
|
8388
|
同日而言
|
同
|
tóng rì ér yán
|
同“同日而论”。
|
《晋书·郗鉴传》:“及愍怀太子之废,可谓柔而有正。武秋失节之士,何可同日而言!”
|
TRE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语、同年而语
|
|
./NTV1MA==.html
|
tong ri er yan
|
|
8384
|
同年而语
|
同
|
tóng nián ér yǔ
|
犹言相提并论。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TNE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语、同日而言、同年而校
|
|
./NTVxeQ==.html
|
tong nian er yu
|
|
15023
|
兼而有之
|
兼
|
jiān ér yǒu zhī
|
指同时占有或具备有关的各方面。
|
墨翟《墨子 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JE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时兼备、兼收并蓄
|
|
./OW9t.html
|
jian er you zhi
|
|
8604
|
同气连根
|
同
|
tóng qì lián gēn
|
同气:指有共同的血统关系。比喻兄弟之亲,骨肉相连
|
苏雪林《玉溪诗迷·乙》:“喻她们为双桐,有同气连根的意思。”
|
TQ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气连枝
|
|
./N2k0cQ==.html
|
tong qi lian gen
|
|
7739
|
同气连枝
|
同
|
tóng qì lián zhī
|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
TQ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气连根
|
|
./MjhzbQ==.html
|
tong qi lian zhi
|
|
8910
|
同尘合污
|
同
|
tóng chén hé wū
|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
TCH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流合污
|
|
./NTVmdQ==.html
|
tong chen he wu
|
|
11798
|
甘心为伍
|
甘
|
gān xīn wéi wǔ
|
甘心:情愿;伍:同列,同辈。心甘情愿与其同列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传》:“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
GX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流合污
|
羞与为伍
|
./N2J3aw==.html
|
gan xin wei wu
|
|
17547
|
清浊同流
|
清
|
qīng zhuó tóng liú
|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
QZT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同流合污、好坏不分
|
泾渭分明
|
./NHA0Mg==.html
|
qing zhuo tong liu
|
|
10128
|
狼狈为奸
|
狼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
LBW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同流合污、气味相投
|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同心协力
|
./MW56cQ==.html
|
lang bei wei jian
|
|
26316
|
物以类聚
|
物
|
wù yǐ lèi jù
|
类:同一类。同类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现在多指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
|
《周易 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WY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流合污、臭味相投
|
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
./Mmdqcw==.html
|
wu yi lei ju
|
|
23906
|
随波逐流
|
随
|
suí bō zhú liú
|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SBZ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同流合污、见风使舵
|
中流砥柱、坚定不移
|
./NTM2Ng==.html
|
sui bo zhu liu
|
|
8421
|
同源异流
|
同
|
tóng yuán yì liú
|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
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
TY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源异派
|
|
./NTZjbQ==.html
|
tong yuan yi liu
|
|
8422
|
同源异派
|
同
|
tóng yuán yì pai
|
见“同源异流”。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
TYY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源异流
|
|
./NTZjdw==.html
|
tong yuan yi pai
|
|
8195
|
同声一辞
|
同
|
tóng shēng yī cí
|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清·陈确《死节论》:“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
|
TS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然一辞、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
众说纷纭
|
./Mnl3bQ==.html
|
tong sheng yi ci
|
|
8605
|
同甘同苦
|
同
|
tóng gān tóng kǔ
|
甘:甜。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
TGT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甘共苦
|
|
./N2k1aw==.html
|
tong gan tong ku
|
|
11919
|
甘苦与共
|
甘
|
gān kǔ yǔ gòng
|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GK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甘共苦
|
|
./MTN3eQ==.html
|
gan ku yu gong
|
|
4962
|
分甘共苦
|
分
|
fēn gān gòng kǔ
|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
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
FGG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甘共苦、分甘同苦
|
|
./MTFvNA==.html
|
fen gan gong ku
|
|
18178
|
休戚与共
|
休
|
xiū qī yǔ gòng
|
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
XQ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
不共戴天、无关痛痒、漠不相关
|
./MmtiMg==.html
|
xiu qi yu gong
|
|
17954
|
相濡以沫
|
相
|
xiāng rú yǐ mò
|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XRY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
自私自利
|
./Mmdhdw==.html
|
xiang ru yi mo
|
|
23788
|
誓同生死
|
誓
|
shì tóng shēng sǐ
|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各不更改。”
|
ST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生共死
|
|
./NHl2Ng==.html
|
shi tong sheng si
|
|
8011
|
同生共死
|
同
|
tóng shēng gòng sǐ
|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
《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
TS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生死共存亡
|
|
./NTV2eQ==.html
|
tong sheng gong si
|
|
8418
|
同忧相救
|
同
|
tóng yōu xiāng jiù
|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TY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病相怜
|
|
./NTZiaQ==.html
|
tong you xiang jiu
|
|
14946
|
疾病相扶
|
疾
|
jí bìng xiāng fú
|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
JB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病相怜
|
|
./OHJr.html
|
ji bing xiang fu
|
|
8608
|
同窗故友
|
同
|
tóng chuāng gù yǒu
|
同窗:同学。老同学,好朋友
|
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
|
TC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窗契友
|
|
./N2k2eQ==.html
|
tong chuang gu you
|
|
9070
|
同窗契友
|
同
|
tóng chuāng qì yǒu
|
同窗:同学;契:意气相合。老同学,好朋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
TCQ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窗故友
|
|
./N2k2bw==.html
|
tong chuang qi you
|
|
13582
|
呼朋引类
|
呼
|
hū péng yǐn lèi
|
朋:朋友;引:带领;呼:呼唤;类:同类。指叫唤;招引同类的人。多形容坏人互相勾结。
|
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同类呼朋,摇头鼓翼。”
|
HP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类呼朋、相互勾结
|
|
./MTh1cQ==.html
|
hu peng yin lei
|
|
9068
|
同舟而济
|
同
|
tóng zhōu ér jì
|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TZE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
|
|
./N2kycw==.html
|
tong zhou er ji
|
|
27209
|
吴越同舟
|
吴
|
wú yuè tóng zhōu
|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WYT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
|
勾心斗角
|
./MmRjaQ==.html
|
wu yue tong zhou
|
|
5006
|
风雨同舟
|
风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FY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
过河拆桥、背信弃义
|
./MTI0cw==.html
|
feng yu tong zhou
|
|
7908
|
同病相怜
|
同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TB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
同床异梦、幸灾乐祸
|
./MmM5dw==.html
|
tong bing xiang lian
|
|
13683
|
和衷共济
|
和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
《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
HZ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
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
./MWFiaQ==.html
|
he zhong gong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