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083 良辰吉日 liáng chén jí rì 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战国 楚 屈原《九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LC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吉日良辰、黄道吉日、良时吉日 ./MW5jNA==.html liang chen ji ri
10567 良时吉日 liáng shí jí rì 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同“良辰吉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新道台择了接印日期,颁了红谕出去,到了良时吉日,便具了朝衣朝冠,到 ... LSJ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吉日良辰、黄道吉日、良辰吉日 ./NDZzdw==.html liang shi ji ri
23151 三生有幸 sān shēng yǒu xìng 三生都很幸运。形容极为幸运或难得的好境遇。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SS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吉星高照、洪福齐天 天不作美、生不逢时 ./MjI0Yw==.html san sheng you xing
6817 吊儿浪荡 diào ér làng dàng 浪荡:放浪。形容散漫放浪 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 DEL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吊儿郎当 ./N213ZQ==.html diao er lang dang
3000 棚扒吊拷 péng bā diào kǎo 扒:脱掉;吊:悬挂;拷:拷打。把人绳绑吊起,剥去衣服严刑拷打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 PBD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吊拷棚扒 ./OHdzbQ==.html peng ba diao kao
7296 吊死扶伤 diào sǐ fú shāng 吊祭死者,扶救伤者。 《南史·齐纪上·高帝》:“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兵车始交,氛祲时荡,吊死扶伤,弘宣皇泽。” DSF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吊死问疾 ./M2Z0aQ==.html diao si fu shang
7629 吊死问生 diào sǐ wèn shēng 吊:吊祭;问:问候,慰问。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 DS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吊死问疾 ./N212dQ==.html diao si wen sheng
5359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FZD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吊民伐罪、伐罪吊人 ./M2l5aw==.html fa zui diao min
12746 关心民瘼 guān xīn mín mò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GXM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吊民问疾、爱民如子 敲骨吸髓 ./MTZ5NA==.html guan xin min mo
8365 同仇敌慨 tóng chóu dí kǎi 见“同仇敌忾”。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 ... TCD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仇敌忾 ./NTVnZQ==.html tong chou di kai
8948 同心敌忾 tóng xīn dí kài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 TXDK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仇敌忾 ./NTYzZw==.html tong xin di kai
16717 群威群胆 qún wēi qún dǎn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 ... QWQ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仇敌忾、同心协力 孤家寡人 ./MjJjZQ==.html qun wei qun dan
7902 同仇敌忾 tóng chóu dí kài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TCD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仇敌慨 卖国求荣、屈膝投降 ./MmMzcw==.html tong chou di kai
8955 同休等戚 tóng xiū děng qī 见“同休共戚”。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TXDQ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休共戚 ./NTY4cQ==.html tong xiu deng qi
8956 同休共戚 tóng xiū gòng qī 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TXGQ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休等戚、休戚相关 ./NTY5MA==.html tong xiu gong qi
8393 同声同气 tóng shēng tóng qì 见“同声共气”。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代他干营,好来任这海关监督,这时同声同气, ... TST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声共气 ./NTV3OA==.html tong sheng tong qi
8392 同声共气 tóng shēng gòng qì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TSG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声同气 ./NTV2bw==.html tong sheng gong qi
8603 同声之应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 ... TS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声相应 ./N2kzdw==.html tong sheng zhi ying
23668 山鸣谷应 shān míng gǔ yìng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 ... SMG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声相应、遥相呼应 ./NHVkcw==.html shan ming gu ying
22496 操戈同室 cāo gē tóon shì 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 CGT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同室操戈、兄弟阋墙 ./MzdjaQ==.html cao ge toon shi
20353 自相残杀 zì xiāng cán shā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ZX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室操戈、煮豆燃萁、自相鱼肉 同仇敌忾、同舟共济、戮力同心 ./MnY2Ng==.html zi xiang can sha
20552 煮豆燃萁 zhǔ dòu rán qí 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 ... ZDR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情同手足、辅车相依、亲密无间 ./MnkyYw==.html zhu dou ran qi
20592 自相鱼肉 zì xiāng yú ròu 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ZXY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室操戈、自相残杀 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MnlyYw==.html zi xiang yu rou
13869 祸起萧墙 huò qǐ xiāo qiáng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HQX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MWUwYQ==.html huo qi xiao qiang
8368 同床共枕 tóng chuáng gòng zhěn 谓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附马传》:“我王若依小臣奏,休信同床共枕人。” TCG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床共寝 ./NTVoaQ==.html tong chuang gong zhen
8607 同床共寝 tóng chuáng gòng qǐn 共同睡一张床。形容两人关系密切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殊不知我与罗郎虽同床共寝两月,而此身从未沾染,此心可对天日。” TCG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床共枕 ./N2k2ZQ==.html tong chuang gong qin
21850 长枕大被 cháng zhěn dà bèi 比喻兄弟友爱。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年》:“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弟兄同寝。 ... CZD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床共枕、长枕大衾 同床异梦 ./b3c0.html chang zhen da bei
8008 同床各梦 tóng chuáng gè mèng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TCG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床异梦 同心同德 ./NTVoOA==.html tong chuang ge meng
3542 貌合神离 mào hé shén lí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 MHS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床异梦、貌合心离 心心相印、同心同德、情投意合 ./MXNnMA==.html mao he shen li
3317 貌合情离 mào hé qíng lí 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虽克竭敬爱,而貌合情离,与从夫之义悖矣。” MHQ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心心相印 ./ZWdr.html mao he qing li
10172 两败俱伤 liǎng bài jù shāng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 ... 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LB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归于尽 两全其美 ./MW94Yw==.html liang bai ju shang
16702 犬兔俱毙 quān tù jǜ bì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 ... QTJ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归于尽 ./MjBxYw==.html quan tu ju bi
25126 玉石俱焚 yù shí jù fén 俱:全部;都;焚:烧。宝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起毁灭。也作“玉石同焚”。 《尚书 胤征》:“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YSJ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归于尽、休戚与共、风雨同舟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MnJqMg==.html yu shi ju fen
8824 同德一心 tóng dé yī xīn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 TDY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德协力 ./Mnp0bw==.html tong de yi xin
8953 同心协济 tóng xīn xié jì 见“同心共济”。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故仁宗皇帝时,虽有西夏元吴之叛,而晏然若无事者,以韩琦、范 ... TXX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共济 ./NTY3Yw==.html tong xin xie ji
8950 同心合胆 tóng xīn hé dǎn 见“同心共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TXH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共胆 ./NTY0dQ==.html tong xin he dan
8372 同德协力 tóng dé xié lì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TD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协力 ./NTVpdw==.html tong de xie li
8924 同力协契 tóng lì xié qì 犹言同心协力。 《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TLXQ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协力 ./NTVwdQ==.html tong li xie qi
8954 同心叶力 tóng xīn yè lì 同“同心协力”。 宋·欧阳修《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闻自古帝王致治,须待同心叶力之人。” TXY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协力 ./NTY3bQ==.html tong xin ye li
8016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TXT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同心协力、同心戮力 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NTY2aQ==.html tong xin tong de
16622 群策群力 qún cè qún lì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QC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协力、集思广益 独断独行、离心离德、三心二意 ./MXl0cQ==.html qun ce qun li
8405 同心共济 tóng xīn gòng jì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TXG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协济、和衷共济 ./NTY0YQ==.html tong xin gong ji
2949 朋心合力 péng xīn hé lì 朋: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杜乔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 PXH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合力 ./ODE2YQ==.html peng xin he li
8404 同心共胆 tóng xīn gòng dǎn 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TXG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合胆 ./NTY0MA==.html tong xin gong dan
8371 同德同心 tóng dé tóng xīn 见“同心同德”。 《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 ... TD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同德 ./NTVpbQ==.html tong de tong xin
8406 同心合德 tóng xīn hé dé 同“同心同德”。 清·李渔《蜃中楼·献寿》:“我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个是洞庭君,一个钱塘君。洞庭与俺同心合德。” TXH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同德 ./NTY1NA==.html tong xin he de
8409 同心协德 tóng xīn xié dé 同“同心同德”。 唐·颜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与杲卿同心协德,亦著微诚。” TXX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同德 ./NTY3Mg==.html tong xin xie de
14265 合胆同心 hé dǎn tóng xīn 犹言同心同德。 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HD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同德 ./M3M3Yw==.html he dan tong xin
24629 一心一德 yī xīn yī dé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YXY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同心同德 离心离德 ./MmtmOA==.html yi xin yi de
24756 一德一心 yī dé yī xīn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YD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心同德 离心离德 ./Mm10Yw==.html yi de yi 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