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11
|
可怜巴巴
|
可
|
kě lián bā bā
|
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
KL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可怜兮兮
|
趾高气扬
|
./N2IydQ==.html
|
ke lian ba ba
|
|
573
|
哀哀父母
|
哀
|
āi āi fù mǔ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AAF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
./YWt1.html
|
ai ai fu mu
|
|
13096
|
可泣可歌
|
可
|
kě qì kě gē
|
见“可歌可泣”。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70首:“见案上有见赐于书,哭似村诸绝,情文双至,可泣可歌。”
|
KQK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可歌可泣、可歌可涕
|
|
./NDNxMg==.html
|
ke qi ke ge
|
|
13190
|
可歌可涕
|
可
|
kě gē kě tì
|
可:值得;歌:歌颂,赞扬。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
清·汪琬《计甫草序》:“幸得追随其步趋,而相与上下往复其议论,无不动心骇魄,可歌可涕。”
|
KGKT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可歌可泣、可泣可歌
|
|
./N2IzNA==.html
|
ke ge ke ti
|
|
13349
|
窥豹一斑
|
窥
|
kuī bào yī bān
|
(从管中看豹)只看到豹的一个斑点。比喻所见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从一点推测全貌。
|
《晋书 王献之传》:“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KBY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可见一斑、坐井观天
|
巨细无遗、具体而微
|
./MW1vaQ==.html
|
kui bao yi ban
|
|
5801
|
风云叱咤
|
风
|
fēng yún chì zhà
|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
明·吾丘瑞《运甓记·广州运甓》:“我军威宣播,风云叱咤呼。”
|
FY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叱咤风云
|
|
./NzRobQ==.html
|
feng yun chi zha
|
|
22698
|
叱嗟风云
|
叱
|
chì jiē fēng yún
|
同“叱咤风云”。
|
宋·陆游《锺离真人赞》:“五季之乱,方酣于兵。叱嗟风云,卓乎人英。”
|
CJ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叱咤风云
|
|
./MzlxMg==.html
|
chi jie feng yun
|
|
12852
|
开天辟地
|
开
|
kāi tiān pì dì
|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
《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
KTP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史无前例
|
司空见惯
|
./MWlteQ==.html
|
kai tian pi di
|
|
4152
|
木落归本
|
木
|
mù luò guī běn
|
犹言叶落归根。
|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
MLG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叶落归根
|
|
./NGZmcQ==.html
|
mu luo gui ben
|
|
24929
|
衣锦还乡
|
衣
|
yì jǐn huán xiāng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
YJ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叶落归根、衣锦荣归、荣归故里
|
离乡背井
|
./Mm9zNg==.html
|
yi jin huan xiang
|
|
13992
|
号啕痛哭
|
号
|
háo táo tòng kū
|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
HTT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号咷大哭
|
开怀大笑
|
./N2JncQ==.html
|
hao tao tong ku
|
|
14258
|
号啕大哭
|
号
|
háo táo dà kū
|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HTD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号啕痛哭
|
喜笑颜开
|
./M3Mydw==.html
|
hao tao da ku
|
|
14642
|
号天叩地
|
号
|
háo tiān kòu dì
|
号:大叫;叩:敲击。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
|
HT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号天扣地、呼天抢地
|
|
./N2JnZw==.html
|
hao tian kou di
|
|
14641
|
号天哭地
|
号
|
háo tiān kū dì
|
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
|
HT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号天搭地、哭天抢地、呼天抢地
|
兴高采烈
|
./N2JnNg==.html
|
hao tian ku di
|
|
1459
|
不乏先例
|
不
|
bù fá xiān lì
|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
BF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司空见惯
|
空前绝后
|
./bGN3.html
|
bu fa xian li
|
|
1577
|
不以为奇
|
不
|
bù yǐ wéi qí
|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大家亦都见惯,不以为奇。”
|
BY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习以为常
|
稀奇古怪
|
./bXZj.html
|
bu yi wei qi
|
|
17876
|
习以为常
|
习
|
xí yǐ wéi cháng
|
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
《逸周书 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
XY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
千载难逢、少见多怪
|
./MmM3ZQ==.html
|
xi yi wei chang
|
|
10208
|
屡见不鲜
|
屡
|
lǚ jiàn bù xiān
|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shuò;屡次)见不鲜。”
|
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
LJ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司空见惯、数见不鲜
|
少见多怪、物以稀为贵
|
./MXB5dQ==.html
|
lu jian bu xian
|
|
15177
|
家常便饭
|
家
|
jiā cháng biàn fàn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常词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
JC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粗茶淡饭
|
别开生面
|
./MWRkaQ==.html
|
jia chang bian fan
|
|
6290
|
登峰造极
|
登
|
dēng fēng zào jí
|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
DF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叹为观止、空前绝后、超群绝伦、无与伦比
|
屡见不鲜、平淡无奇
|
./NXAw.html
|
deng feng zao ji
|
|
13908
|
哼哼唧唧
|
哼
|
hēng hēng jī jī
|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
HH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叽叽喳喳
|
不哼不哈
|
./M3NzcQ==.html
|
heng heng ji ji
|
|
15654
|
唧唧喳喳
|
唧
|
jī jī zhā zhā
|
形容杂乱尖细的声音
|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院子里的小孩们唧唧喳喳地玩耍着。”
|
J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叽叽喳喳
|
|
./NDdmeQ==.html
|
ji ji zha zha
|
|
15653
|
叽叽喳喳
|
叽
|
jī jī zhā zhā
|
语音杂乱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
|
J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叽叽嘎嘎
|
鸦雀无声
|
./NDdmZQ==.html
|
ji ji zha zha
|
|
15683
|
叽里咕噜
|
叽
|
jī lǐ gū lū
|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
JL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叽里呱啦、叽哩咕噜
|
|
./N2JkNA==.html
|
ji li gu lu
|
|
15682
|
叽哩咕噜
|
叽
|
jī lǐ gū lū
|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三还在那里叽哩咕噜说:‘是个好些儿的,就去中进士做官给我看,不要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三还在那里叽哩咕噜说:‘是个好些儿的,就去中进士做官给我看,不要在我们家里混闲饭吃。’”...
|
JL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叽里咕噜
|
字正腔圆
|
./N2JjdQ==.html
|
ji li gu lu
|
|
12827
|
狂嫖滥赌
|
狂
|
kuáng piáo làn dǔ
|
指沉溺于嫖妓赌博
|
《恨悔》第一回:“跑到上海,狂嫖滥赌抽大烟,生病死去。”
|
KP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吃喝嫖赌
|
|
./Yzhh.html
|
kuang piao lan du
|
|
22206
|
吃喝拉撒
|
吃
|
chī hē lā sā
|
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指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六回:“我看着王爷三天吃喝拉撒睡,可有取贵之处。”
|
CH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吃喝拉撒睡
|
|
./N25lZw==.html
|
chi he la sa
|
|
22205
|
吃喝嫖赌
|
吃
|
chī hē piáo dǔ
|
嫖:狎妓;赌:赌博。指男人不务正业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了,在家里还时常闯祸。”...
|
CHP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吃喝玩乐
|
|
./N25lNg==.html
|
chi he piao du
|
|
17222
|
欺硬怕软
|
欺
|
qī yìng pà ruǎn
|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
QYP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吃硬不吃软
|
欺软怕硬、吃软不吃硬
|
./NGxiZQ==.html
|
qi ying pa ruan
|
|
19735
|
忍苦耐劳
|
忍
|
rěn kǔ nai láo
|
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
RKN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吃苦耐劳
|
|
./NHFzMg==.html
|
ren ku nai lao
|
|
22363
|
吃着不尽
|
吃
|
chī zhuó bù jìn
|
吃的穿的,享用不尽。比喻生活富裕。
|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
CZ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吃著不尽
|
|
./cWE0.html
|
chi zhuo bu jin
|
|
21918
|
吃里爬外
|
吃
|
chī lǐ pá wài
|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
CLP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吃里扒外
|
舍己救人、大公无私
|
./cTlh.html
|
chi li pa wai
|
|
21721
|
吃里扒外
|
吃
|
chī lǐ pá wài
|
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
CLP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吃里爬外
|
一心为公
|
./NGcw.html
|
chi li pa wai
|
|
15354
|
拒之门外
|
拒
|
jù zhī mén wài
|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
|
JZM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吃闭门羹
|
|
./MWdwaQ==.html
|
ju zhi men wai
|
|
6149
|
吠非其主
|
吠
|
fèi fēi qí zhǔ
|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FFQ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为其主
|
|
./MTFibQ==.html
|
fei fei qi zhu
|
|
10437
|
邻女詈人
|
邻
|
lín nǚ lì rén
|
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
LN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为其主
|
|
./ZGZ3.html
|
lin nu li ren
|
|
12123
|
各行其志
|
各
|
gè xíng qí zhì
|
见“各从其志”。
|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
GX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从其志
|
|
./M29mcw==.html
|
ge xing qi zhi
|
|
11429
|
各得其所
|
各
|
gè dé qí suǒ
|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
《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GD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取所需
|
乱点鸳鸯
|
./MTR6YQ==.html
|
ge de qi suo
|
|
11821
|
各尽其责
|
各
|
gè jìn qí zé
|
各:各自,每个;尽:完全;责:职责。指每个人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
|
GJ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司其职
|
多管闲事、越俎代庖
|
./N21nYQ==.html
|
ge jin qi ze
|
|
11823
|
各奔东西
|
各
|
gè bēn dōng xī
|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
GB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奔前程
|
|
./N21oZQ==.html
|
ge ben dong xi
|
|
4922
|
分道扬镳
|
分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FD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各奔前程、风流云散
|
志同道合、并驾齐驱
|
./MTE1cw==.html
|
fen dao yang biao
|
|
12447
|
各安本业
|
各
|
gè ān běn yè
|
各:各个。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35回:“凡尔村乡市镇,不用惊惶,士农工商,各安本业。”
|
GA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安生理
|
|
./N21pOA==.html
|
ge an ben ye
|
|
11510
|
各有所职
|
各
|
gè yǒu suǒ zhí
|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
《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
GY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尽其职
|
|
./MTYxbQ==.html
|
ge you suo zhi
|
|
11333
|
各就各位
|
各
|
gè jiù gè wèi
|
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
|
徐迟《汉水桥头》:“所有的人已各就各位,摆好了阵势。”
|
GJG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尽其责
|
|
./N29v.html
|
ge jiu ge wei
|
|
11688
|
各司其事
|
各
|
gè sī qí shì
|
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
G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尽其责
|
|
./M29lNA==.html
|
ge si qi shi
|
|
11814
|
各种各样
|
各
|
gè zhǒng gè yàng
|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
GZ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式各样、多种多样
|
|
./N21idQ==.html
|
ge zhong ge yang
|
|
11334
|
各取所需
|
各
|
gè qǔ suǒ xū
|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
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
GQ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得其所
|
|
./N295.html
|
ge qu suo xu
|
|
12098
|
各得其宜
|
各
|
gè dé qí yí
|
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
《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
GD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得其所
|
|
./M282bQ==.html
|
ge de qi yi
|
|
25790
|
优劣得所
|
优
|
yōu liè dé suǒ
|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
YL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得其所
|
|
./N2ZyNg==.html
|
you lie de suo
|
|
6502
|
得其所哉
|
得
|
dé qí suǒ zāi
|
所:处所;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载!”
|
DQ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得其所、求仁得仁
|
乱点鸳鸯
|
./dnBl.html
|
de qi suo z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