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6311 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WXC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乐不思蜀 ./MmdmMg==.html wo xin chang dan
5892 发愤忘餐 fā fèn wàng cān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FFW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愤忘食 ./N2NiYQ==.html fa fen wang can
5894 发奋为雄 fā fèn wéi xióng 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FFW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愤自雄 ./N2NidQ==.html fa fen wei xiong
21647 阐扬光大 chǎn yáng guāng dà 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CYG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发扬光大 ./M2Ft.html chan yang guang da
5895 发奋蹈厉 fā fèn dǎo lì 发:奋发,振作;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邹韬奋《萍踪寄语》:“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发奋蹈厉,艰苦备尝,为的是这件事。” FFD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扬蹈厉 ./N2NjNA==.html fa fen dao li
6098 发扬踔厉 fā yáng chuō lì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FYCL 生僻成语 褒义成语 发扬蹈厉 ./enJz.html fa yang chuo li
18080 心长发短 xīn cháng fà duǎn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XCF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发短心长 ./Mmlsbw==.html xin chang fa duan
5889 发科打趣 fā kē dǎ qù 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清·颐琐《黄绣球》第15回:“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 FKD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科打诨 ./N2M3ZQ==.html fa ke da qu
4812 发聋振聩 fā lóng zhèn kuì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 ...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 FLZ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发聩振聋、醍醐灌顶 ./enAw.html fa long zhen kui
5888 发蒙启蔽 fā méng qǐ bì 发蒙:启发蒙昧;蔽:蒙蔽。启发蒙昧 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 FMQ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蒙启滞 ./N2M3NA==.html fa meng qi bi
5887 发蒙启滞 fā méng qǐ zhì 发蒙:启发蒙昧;滞:不流通。启发蒙昧,打通阻塞 《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之。” FMQ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蒙启蔽 ./N2M2dQ==.html fa meng qi zhi
5886 发蒙振槁 fā méng zhèn gǎo 发:揭开;蒙:蒙盖物;振:抖动。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比喻轻而易举 《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FMZ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蒙振落 ./N2M2aw==.html fa meng zhen gao
5729 发蒙解缚 fā méng jiě fu 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明 唐顺之《与顾箸溪书》:“其龌龊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缚也。” FMJ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蒙解惑 ./Njl2bw==.html fa meng jie fu
5300 发蒙解惑 fā méng jiě huò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FMJ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蒙解缚 ./enBh.html fa meng jie huo
4739 发家致富 fā jiā zhì fù 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FJ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发财致富 倾家荡产 ./NjE4.html fa jia zhi fu
20628 招财进宝 zhāo cái jìn bǎo 旧时迷信指招引财神进门来发家致富。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财进宝臻佳瑞,合家无虑保安存。” ZCJ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发财致富、恭喜发财 招灾惹祸、雪上加霜 ./NXl5Yw==.html zhao cai jin bao
4740 发纵指示 fā zòng zhǐ shì 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FZ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发踪指示 ./NjFp.html fa zong zhi shi
5730 发踪指使 fā zōng zhǐ shǐ 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 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 FZ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发踪指示、发纵指示 ./Njl3cw==.html fa zong zhi shi
6093 发奸擿伏 fā jiān tì fú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FJTF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发隐擿伏 姑息养奸 ./em9x.html fa jian ti fu
25564 用之不竭 yòng zhī bù jié 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YZ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取之不尽 ./NXNscQ==.html yong zhi bu jie
16889 取之不尽 qǔ zhī bù jìn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供自家用。” QZ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取之不竭、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NnI2Ng==.html qu zhi bu jin
16684 取信于民 qǔ xìn yú mín 取得人民的信任。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 QX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取信于人 ./MjA5eQ==.html qu xin yu min
16850 取信于人 qǔ xìn yú rén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QXY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取信于民 ./NHBxMA==.html qu xin yu ren
16634 去粗取精 qù cū qǔ jīng 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QC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取精用宏 眉毛胡子一把抓 ./MXo0aw==.html qu cu qu jing
16616 切磋琢磨 qiē cuō zhuó mó 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 ... 汉 王充《论衡 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QC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取长补短、推本溯源 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MXlsbw==.html qie cuo zhuo mo
17587 取青媲白 qǔ qīng pì bái 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唐·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 QQP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取青妃白 ./NHBtbw==.html qu qing pi bai
17586 取青妃白 qǔ qīng fēi bái 见“取青媲白”。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后人只于全篇中争一联警拔,取青妃白,有句无章,所以去古日远。” QQF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取青媲白 ./NHBtZQ==.html qu qing fei bai
23979 受夹板罪 shòu jiā bǎn zuì 夹在中间受罪,两头不讨好 SJ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受夹板气 ./NnJoMA==.html shou jia ban zui
23978 受夹板气 shòu jiā bǎn qì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福临满脑门冒火,感到他在受夹板气。” SJ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受夹板罪 ./NnJncQ==.html shou jia ban qi
26792 闻宠若惊 wén chǒng ruò jīng 犹言受宠若惊。 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WCR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受宠若惊 麻木不仁 ./NTlvMg==.html wen chong ruo jing
23967 上当受骗 shàng dàng shòu piàn 因信假为真而被欺骗、吃亏 陆文夫《微弱的光》:“这九年也没有完全浪费,思考了不少问题,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SDSP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受骗上当 ./NnJhdw==.html shang dang shou pian
16881 七十二变 qī shí èr biàn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 ... QSE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多端 一成不变 ./NnIxNg==.html qi shi er bian
1378 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BH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幻莫测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依然如故 ./anc0.html bian hua wu chang
1007 变幻莫测 biàn huàn mò cè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BHM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多端、瞬息万变、千变万化、变幻不测 依然如故、一成不变 ./MWRx.html bian huan mo ce
24785 摇身一变 yáo shēn yī biàn 摇晃一下身子;就改变了身份。形容变化得快。旧小说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术使自己变成别的形体。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棵)松树。” YSY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变化多端、说变就变、变化无常 一成不变 ./Mm41MA==.html yao shen yi bian
2045 波谲云诡 bō jué yún guǐ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嶉而成观。” BJY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一成不变 ./MjVp.html bo jue yun gui
1377 变化莫测 biàn huà mò cè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文学》:“其为文数百千言,援笔立就,雄浑高古,变化莫测。” BHM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无常、变化不测 一成不变 ./anZ1.html bian hua mo ce
21965 出没无常 chū mò wú cháng 出:出现;没:隐没;无常:没有常规。忽而出现;忽而隐藏;没有一定的规律;令人无法捉摸。也作“出没不定 ...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CM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无常、变化多端 循规蹈矩 ./cjJn.html chu mo wu chang
1973 变化无方 biàn huà wú fāng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小,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 BHW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变化无常、变幻莫测 一成不变 ./ODVpeQ==.html bian hua wu fang
1213 白云苍狗 bái yún cāng gǒu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BYC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无常、瞬息万变、白衣苍狗 一成不变 ./aGl1.html bai yun cang gou
2252 变化不穷 biàn huà bù qióng 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清 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伙,层见迭出,变化不穷。” BHB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无穷 一成不变 ./MzRocQ==.html bian hua bu qiong
98 奥妙无穷 ào miào wú qióng 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 AMW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莫测 一成不变、一定之规 ./Z3Jj.html ao miao wu qiong
20725 捉摸不定 zhuō mō bù dìng 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ZM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莫测 ./NjRxeQ==.html zhuo mo bu ding
1379 变化无穷 biàn huà wú qióng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BHW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 ./andl.html bian hua wu qiong
1005 变化不测 biàn huà bù cè 测:测量,估计。变化无常,无法预料 唐 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 BH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莫测、变化无常 一成不变 ./MWMy.html bian hua bu ce
16602 千变万化 qiān biàn wàn huà 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QBW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变化莫测、瞬息万变 一成不变、依然如故 ./MXlhYQ==.html qian bian wan hua
12338 改名易姓 gǎi míng yì xìng 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 ... GMY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变名易姓、更名改姓、改姓更名 ./NmFuZw==.html gai ming yi xing
2256 变俗易教 biàn sú yì jiào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BS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变容改俗 ./MzRsYw==.html bian su yi jiao
2257 变态百出 biàn tài běi chū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新唐书 艺文志一》:“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BTB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变幻无常 一成不变 ./MzRsbQ==.html bian tai bei chu
2259 变炫无穷 biàn xuàn wú qióng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宋书 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BXW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变幻无穷 一成不变 ./MzRtcQ==.html bian xuan wu 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