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85
|
嬉笑怒骂
|
嬉
|
xī xiào nù mà
|
嬉:戏乐。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表现。
|
宋 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XXN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嘲热讽、讽刺挖苦
|
|
./MmU1ZQ==.html
|
xi xiao nu ma
|
|
10358
|
冷冷淡淡
|
冷
|
lěng lěng dàn dàn
|
不关注人或冷漠无情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只是这个人睡在这里,冷冷淡淡,不像个模样。”
|
LL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漠无情
|
亲亲热热
|
./N3RpZw==.html
|
leng leng dan dan
|
|
11418
|
隔岸观火
|
隔
|
gé àn guān huǒ
|
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
唐 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
GA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眼旁观、见死不救
|
见义勇为、身临其境
|
./MTR0Ng==.html
|
ge an guan huo
|
|
10072
|
冷眼相待
|
冷
|
lěng yǎn xiāng dài
|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
|
LY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眼相看
|
|
./MW40Mg==.html
|
leng yan xiang dai
|
|
19098
|
下眼相看
|
下
|
xià yǎn xiāng kàn
|
指瞧不起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
|
XYX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眼相看
|
彬彬有礼
|
./Nnc3YQ==.html
|
xia yan xiang kan
|
|
77
|
暗箭伤人
|
暗
|
àn jiàn shāng rén
|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
AJS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箭伤人、笑里藏刀、暗箭中人
|
光明正大、明火执杖、襟怀坦荡
|
./Z2Zl.html
|
an jian shang ren
|
|
11219
|
凛若冰霜
|
凛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
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
LRB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若冰霜、凛如霜雪
|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Y3Fj.html
|
lin ruo bing shuang
|
|
1486
|
不近人情
|
不
|
bù jìn rén qíng
|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BJ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
通情达理、合情合理
|
./bHFz.html
|
bu jin ren qing
|
|
18066
|
心如铁石
|
心
|
xīn rú tiě shí
|
心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
|
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
XR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若冰霜、铁石心肠
|
喜形于色
|
./MmllcQ==.html
|
xin ru tie shi
|
|
10283
|
冷言热语
|
冷
|
lěng yán rè yǔ
|
犹冷言冷语。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三官说:‘欲待回家,难见父母兄嫂;待不去,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三官说:‘欲待回家,难见父母兄嫂;待不去,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
|
LY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言冷语
|
|
./NDhnMg==.html
|
leng yan re yu
|
|
10071
|
冷嘲热讽
|
冷
|
lěng cháo rè fěng
|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
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
LCR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言冷语、冷语冰人
|
诚心诚意、真诚以待、赤诚相见
|
./MW4zcw==.html
|
leng chao re feng
|
|
10637
|
冷心冷面
|
冷
|
lěng xīn lěng miàn
|
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
|
LXL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酷无情
|
|
./NDhmcw==.html
|
leng xin leng mian
|
|
22251
|
残酷无情
|
残
|
cán kù wú qíng
|
残忍冷酷,没有任何情面
|
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无情的忠实。”
|
CKW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酷无情
|
|
./OGZxcQ==.html
|
can ku wu qing
|
|
10123
|
冷若冰霜
|
冷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
LR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酷无情、冷眼旁观
|
满腔热情、和颜悦色
|
./MW54OA==.html
|
leng ruo bing shuang
|
|
12797
|
刻薄寡思
|
刻
|
kè bó guǎ sī
|
(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寡:少。
|
冯至《朱自清先生》:“党同伐异,刻薄寡思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
KBG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冷酷无情、尖酸刻薄
|
宽厚仁慈
|
./Ym91.html
|
ke bo gua si
|
|
17000
|
凄凄楚楚
|
凄
|
qī qī chǔ chǔ
|
指十分凄凉悲哀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7回:“凄凄楚楚又哭起来;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把当初分别的话,一一诉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7回:“凄凄楚楚又哭起来;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把当初分别的话,一一诉将出来。”...
|
QQC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凄凄惨惨
|
|
./OGpiMg==.html
|
qi qi chu chu
|
|
3270
|
满目凄凉
|
满
|
mǎn mù qī liáng
|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
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
MMQ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凄凉满目
|
|
./ZHpt.html
|
man mu qi liang
|
|
17133
|
凄风冷雨
|
凄
|
qī fēng lěng yǔ
|
见“凄风苦雨”。
|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
QFL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凄风寒雨
|
|
./NGs3bw==.html
|
qi feng leng yu
|
|
12820
|
苦雨凄风
|
苦
|
kǔ yǔ qī fēng
|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
|
南朝 梁 殷芸《小说 袁安》:“雹遂为之沉沦,伏而不起,乃无苦雨凄风焉。”
|
KYQ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凄风苦雨
|
和风细雨
|
./YzYy.html
|
ku yu qi feng
|
|
22485
|
惨雨酸风
|
惨
|
cǎn yǔ suān fēng
|
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风顷刻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风顷刻平。”...
|
CYS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凄风苦雨
|
|
./Mzc4bQ==.html
|
can yu suan feng
|
|
17132
|
凄风寒雨
|
凄
|
qī fēng hán yǔ
|
见“凄风苦雨”。
|
清·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方其凄风寒雨,杏褪桃残,山路萧条,愁云千里,苔荒藓败,情扬魂销,不 清·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方其凄风寒雨,杏褪桃残,山路萧条,愁云千里,苔荒藓败,情扬魂销,不可谓无忧也。”...
|
QF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凄风苦雨、凄风冷雨
|
|
./NGs3ZQ==.html
|
qi feng han yu
|
|
17131
|
凄风楚雨
|
凄
|
qī fēng chǔ yǔ
|
见“凄风苦雨”。
|
清·程麟《此中人语·田螺妖》:“[女]每于凄风楚雨之时,常思归去。”
|
QF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凄风苦雨、凄风寒雨
|
|
./NGs2dQ==.html
|
qi feng chu yu
|
|
10802
|
凌霄之志
|
凌
|
líng xiāo zhī zhì
|
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
|
LX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凌云之志
|
|
./NGFmcQ==.html
|
ling xiao zhi zhi
|
|
20530
|
正气凛然
|
正
|
zhèng qì lǐn rán
|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
ZQ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凛然正气、大义凛然、浩气凛然
|
|
./MnhxeQ==.html
|
zheng qi lin ran
|
|
10788
|
凛若秋霜
|
凛
|
lǐn ruò qiū shuāng
|
同“凛若冰霜”。
|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
LR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凛若冰霜
|
平易近人
|
./NGE5Mg==.html
|
lin ruo qiu shuang
|
|
10787
|
凛如霜雪
|
凛
|
lǐn rú shuāng xuě
|
同“凛若冰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
LR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凛若冰霜、凛若秋霜
|
|
./NGE4cw==.html
|
lin ru shuang xue
|
|
16915
|
千遍万遍
|
千
|
qiān biàn wàn biàn
|
形容次数很多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1章:“不管人们在此之前曾经怎样千遍万遍地谈论战争,还是被战争恶魔的突然到来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1章:“不管人们在此之前曾经怎样千遍万遍地谈论战争,还是被战争恶魔的突然到来震惊了。”...
|
QB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几次三番
|
|
./Nnhxaw==.html
|
qian bian wan bian
|
|
9893
|
两次三番
|
两
|
liǎng cì sān fān
|
多次,好几次
|
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
LC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几次三番、屡次三番
|
|
./Y251.html
|
liang ci san fan
|
|
4836
|
凡夫肉眼
|
凡
|
fán fū ròu yǎn
|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
FF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凡夫俗子
|
|
./MTAweQ==.html
|
fan fu rou yan
|
|
4838
|
凡胎浊骨
|
凡
|
fán tāi zhuó gǔ
|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
FTZ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凡夫俗子、凡胎俗骨
|
|
./MTAxcw==.html
|
fan tai zhuo gu
|
|
21438
|
浊骨凡胎
|
浊
|
zhuó gǔ fán tāi
|
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
ZGF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凡夫俗子、凡胎浊骨
|
|
./NjRsNA==.html
|
zhuo gu fan tai
|
|
22071
|
村夫俗子
|
村
|
cūn fū sú zǐ
|
指粗野鄙俗的人。
|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CF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凡夫俗子、村夫野老
|
达官贵人
|
./c3J1.html
|
cun fu su zi
|
|
6228
|
等闲之辈
|
等
|
děng xián zhī bèi
|
无足轻重的寻常人。等闲:寻常;一般。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
DX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凡夫俗子、芸芸众生
|
巾帼英雄、英雄好汉、风云人物
|
./NTBr.html
|
deng xian zhi bei
|
|
5385
|
凡胎浊体
|
凡
|
fán tāi zhuó tǐ
|
见“凡胎浊骨”。
|
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
FT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凡胎浊骨、凡夫俗子
|
|
./M2phaQ==.html
|
fan tai zhuo ti
|
|
5795
|
凡胎俗骨
|
凡
|
fán tāi sú gǔ
|
凡:平庸,寻常。指人间普通平庸的人
|
明·无名氏《蕉帕记》第三出:“向来偏觅多人,皆系凡胎俗骨,无可下手。”
|
FT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凡胎浊骨、凡胎浊体
|
|
./Nnk4dw==.html
|
fan tai su gu
|
|
5586
|
凤友鸾谐
|
凤
|
fèng yǒu luán xié
|
见“凤友鸾交”。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强奸》:“曲榭幽廊,皆凤友鸾谐之所也。”
|
FY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友鸾交
|
|
./M2xsdQ==.html
|
feng you luan xie
|
|
5585
|
凤友鸾交
|
凤
|
fèng yǒu luán jiāo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烘散燕子莺儿,拆散凤友鸾交。”
|
FY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友鸾谐
|
|
./M2xsaw==.html
|
feng you luan jiao
|
|
5798
|
凤阁龙楼
|
凤
|
fèng gé lóng lóu
|
帝王居住的楼阁
|
南唐·李煜《破阵子》:“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
FG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楼龙阙
|
|
./NzRmeQ==.html
|
feng ge long lou
|
|
5561
|
凤舞鸾歌
|
凤
|
fèng wǔ luán gē
|
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
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凤舞鸾歌兮俨欲飞,披烟弄月兮宵未归。”
|
FWLG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凤歌鸾舞
|
|
./M2xkcw==.html
|
feng wu luan ge
|
|
5546
|
凤毛龙甲
|
凤
|
fèng máo lóng jiǎ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
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FMLJ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凤毛麟角
|
|
./M2w3eQ==.html
|
feng mao long jia
|
|
5507
|
凤泊鸾漂
|
凤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
FBL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泊鸾飘
|
|
./M2tzNA==.html
|
feng bo luan piao
|
|
10002
|
鸾飘凤泊
|
鸾
|
luán piāo fèng bó
|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
LPF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泊鸾飘
|
|
./MWt2cw==.html
|
luan piao feng bo
|
|
6182
|
凤凰于飞
|
凤
|
fèng huáng yú fēi
|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
FHYF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凤皇于飞
|
|
./MTJiZw==.html
|
feng huang yu fei
|
|
6199
|
凤凰来仪
|
凤
|
fèng huáng lái yí
|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
《尚书 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
FHL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皇来仪
|
|
./MTJvOA==.html
|
feng huang lai yi
|
|
5531
|
凤管鸾箫
|
凤
|
fèng guǎn luán xiāo
|
见“凤管鸾笙”。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听一派凤管鸾箫,见一簇翠围珠绕。”
|
FG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管鸾笙
|
|
./M2wxaw==.html
|
feng guan luan xiao
|
|
5530
|
凤管鸾笙
|
凤
|
fèng guǎn luán shēng
|
笙箫之乐的美称。
|
明·廷讷《狮吼记·访友》:“歌儿舞女朝朝醉,凤管鸾笙步步随。”
|
FG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管鸾箫
|
|
./M2wxYQ==.html
|
feng guan luan sheng
|
|
5568
|
凤箫龙管
|
凤
|
fèng xiāo lóng guǎn
|
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
清·黄永《龙衣舟行》诗:“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
FX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管鸾箫
|
|
./M2xnMA==.html
|
feng xiao long guan
|
|
5569
|
凤箫鸾管
|
凤
|
fèng xiāo luán guǎn
|
笙箫之类的吹奏乐。
|
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歌动迎仙,声袅凤箫鸾管。”
|
FX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箫龙管
|
|
./M2xnYQ==.html
|
feng xiao luan guan
|
|
5522
|
凤歌鸾舞
|
凤
|
fèng gē luán wǔ
|
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
宋·赵善括《醉蓬莱》词:“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
FGL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舞鸾歌
|
|
./M2t5aQ==.html
|
feng ge luan wu
|
|
5543
|
凤楼龙阙
|
凤
|
fèng lóu lóng què
|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
唐·韦庄《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诗:“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
|
FL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阁龙楼
|
|
./M2w2dQ==.html
|
feng lou long q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