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93
|
信守不渝
|
信
|
xìn shǒu bù yú
|
坚守信用不变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
X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守诺言
|
言而无信
|
./NWdhbw==.html
|
xin shou bu yu
|
|
23866
|
顺手牵羊
|
顺
|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
顺:方便。指顺手把羊牵走。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
|
SS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手拈来
|
困难至极
|
./NTFvMA==.html
|
shun shou qian yang
|
|
19068
|
信步而行
|
信
|
xìn bù ér xíng
|
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
宋 陆游《龟堂杂兴》诗:“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
XB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步漫游
|
|
./Nmp2bw==.html
|
xin bu er xing
|
|
19267
|
信步漫游
|
信
|
xìn bù màn yóu
|
信步:随意行走。随意走走逛逛
|
宋·陆游《龟堂杂兴》诗:“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
XB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步而行
|
|
./ODd3aQ==.html
|
xin bu man you
|
|
18849
|
信而有证
|
信
|
xìn ér yǒu zhèng
|
真实而有根据。
|
汉·许慎《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
|
XE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而有征
|
|
./NWZudw==.html
|
xin er you zheng
|
|
18536
|
信誉卓著
|
信
|
xìn yù zhuó zhù
|
卓著:突出显著。信用与名誉特别好
|
|
XY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誉昭著
|
信誉扫地
|
./ODd0cQ==.html
|
xin yu zhuo zhu
|
|
18213
|
信马由缰
|
信
|
xìn mǎ yóu jiāng
|
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
老舍《四世同堂》:“他气昏了头,不知往哪里去好,于是就信马由缰的乱碰。”
|
XM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马游缰
|
|
./MmwxNg==.html
|
xin ma you jiang
|
|
18538
|
信马游缰
|
信
|
xìn mǎ yóu jiāng
|
信:听凭。骑着马随意游荡。指没主意,受外力左右。指不受约束,任意游荡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这四五年来,每日信马游缰,如在醉梦中一般。”
|
XMY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马由缰
|
|
./ODd2eQ==.html
|
xin ma you jiang
|
|
15317
|
俭可养廉
|
俭
|
jiǎn kě yǎng lián
|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
《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
JKY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俭以养廉
|
|
./MWc1cw==.html
|
jian ke yang lian
|
|
15027
|
俭以养廉
|
俭
|
jiǎn yǐ yǎng lián
|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
JY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俭可养廉
|
|
./OXF1.html
|
jian yi yang lian
|
|
18228
|
修身洁行
|
修
|
xiū shēn jié xíng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XS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修心养性
|
|
./MmxpeQ==.html
|
xiu shen jie xing
|
|
18533
|
修身养性
|
修
|
xiū shēn yǎng xìng
|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
XS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修心养性
|
|
./ODdsNA==.html
|
xiu shen yang xing
|
|
5200
|
废物利用
|
废
|
fèi wù lì yòng
|
废物:无用的东西。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浅识者或当誉为废物利用,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可叹。”
|
FW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修旧利废
|
|
./NnFjZw==.html
|
fei wu li yong
|
|
19073
|
修旧起废
|
修
|
xiū jiù qǐ fèi
|
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
《汉书 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 《汉书 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
XJQ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修旧利废
|
|
./Nmp6dQ==.html
|
xiu jiu qi fei
|
|
18214
|
修旧利废
|
修
|
xiū jiù lì fèi
|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
XJL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修旧起废
|
|
./MmwyMA==.html
|
xiu jiu li fei
|
|
21191
|
正身清心
|
正
|
zhèng shēn qīng xīn
|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
《明史·丘濬传》:“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谨好尚不惑于异端。”
|
ZS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修身养性
|
|
./NjBkcQ==.html
|
zheng shen qing xin
|
|
18186
|
修心养性
|
修
|
xiū xīn yǎng xìng
|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
XXY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修身洁行
|
|
./Mmtpaw==.html
|
xiu xin yang xing
|
|
22348
|
沉浮俯仰
|
沉
|
chén fú fǔ yǎng
|
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与道貌沉浮俯仰。” 高诱注:“沉浮犹盛衰。”
|
CF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仰沉浮
|
|
./cGky.html
|
chen fu fu yang
|
|
5185
|
俯仰随人
|
俯
|
fǔ yǎng suí rén
|
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
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
FYS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仰由人、俯仰于人
|
|
./M213OA==.html
|
fu yang sui ren
|
|
5348
|
俯仰由人
|
俯
|
fǔ yǎng yóu rén
|
集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
金 元好问《论诗》:“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FYY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仰随人
|
|
./MTRhYQ==.html
|
fu yang you ren
|
|
21694
|
触目皆是
|
触
|
chù mù jiē shì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CM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拾即是、比比皆是、堆积如山、为数众多
|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
./NDZr.html
|
chu mu jie shi
|
|
993
|
比比皆是
|
比
|
bǐ bǐ jiē shì
|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
BB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拾即是、比比皆然、举目皆是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
./MTVl.html
|
bi bi jie shi
|
|
5979
|
俯首受命
|
俯
|
fǔ shǒu shòu mìng
|
俯:低下;首:头。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
FSS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听命
|
|
./OG1pYw==.html
|
fu shou shou ming
|
|
12159
|
拱手听命
|
拱
|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
《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
GST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听命
|
|
./M293Zw==.html
|
gong shou ting ming
|
|
4807
|
俯首贴耳
|
俯
|
fǔ shǒu tiē ěr
|
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FST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听命、胁肩低眉、奴颜婢膝
|
桀骜不驯、放荡不羁
|
./N2s4.html
|
fu shou tie er
|
|
4727
|
弭耳俯伏
|
弭
|
mǐ ěr fǔ fú
|
弭耳:温驯的样子。俯首帖耳的样子
|
《六韬·武韬·发启》:“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
MEFF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帖耳
|
|
./OGJybw==.html
|
mi er fu fu
|
|
5678
|
伏首贴耳
|
伏
|
fú shǒu tiē ěr
|
畏缩恐惧的样子。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
FSTE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帖耳
|
|
./M21vNg==.html
|
fu shou tie er
|
|
5902
|
伏首帖耳
|
伏
|
fú shǒu tiē ěr
|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
FSTE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帖耳
|
|
./N21vMg==.html
|
fu shou tie er
|
|
16094
|
降心俯首
|
降
|
jiàng xīn fǔ shǒu
|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今天下学子,虽有绝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而通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今天下学子,虽有绝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
|
JX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首帖耳
|
|
./M3l1aQ==.html
|
jiang xin fu shou
|
|
22225
|
垂首帖耳
|
垂
|
chuí shǒu tiē ěr
|
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
|
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
CST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帖耳
|
刚正不阿
|
./ODUzeQ==.html
|
chui shou tie er
|
|
22853
|
垂耳下首
|
垂
|
chuí ěr xià shǒu
|
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
CE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首帖耳
|
|
./M2JwcQ==.html
|
chui er xia shou
|
|
5070
|
俯首听命
|
俯
|
fǔ shǒu tīng mìng
|
俯:低下;首:头;脑袋。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俯付fǔ…fùfù负
|
汉 焦赣《易林 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
FST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帖耳、低眉折腰、唯唯连声
|
桀骜不驯
|
./MTMxdQ==.html
|
fu shou ting ming
|
|
1320
|
北面称臣
|
北
|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
BM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首称臣
|
|
./aXlp.html
|
bei mian cheng chen
|
|
21880
|
称臣纳贡
|
称
|
chēng chén nà gòng
|
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
|
CCN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首称臣
|
称王称霸
|
./cG04.html
|
cheng chen na gong
|
|
5341
|
俯首帖耳
|
俯
|
fǔ shǒu tiē ěr
|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FSTE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贴耳
|
放荡不羁
|
./MTMxaw==.html
|
fu shou tie er
|
|
1048
|
倍道兼进
|
倍
|
bèi dào jiān jìn
|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
|
BD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倍道兼行
|
|
./MXV5.html
|
bei dao jian jin
|
|
1049
|
倍道兼行
|
倍
|
bèi dào jiān xíng
|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
BD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倍道兼进
|
|
./MXY4.html
|
bei dao jian xing
|
|
2092
|
倍道而进
|
倍
|
bèi dào ér jìn
|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
BDE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倍道兼进
|
|
./ajNz.html
|
bei dao er jin
|
|
2223
|
倍道而行
|
倍
|
bèi dào ér xíng
|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
《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
BD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倍道而进、倍道兼行
|
|
./MzM5MA==.html
|
bei dao er xing
|
|
22576
|
炒买炒卖
|
炒
|
chǎo mǎi chǎo mài
|
指就地迅速转手买卖,从中牟利。
|
|
CM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买倒卖
|
|
./Mzg5aw==.html
|
chao mai chao mai
|
|
6547
|
颠鸾倒凤
|
颠
|
diān luán dǎo fèng
|
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
|
金 元好问《促拍丑奴儿 学闲闲公体》词:“无情六合乾坤里,颠鸾倒凤,撑霆裂月,直被消磨。”
|
DLD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凤颠鸾
|
|
./d2Zz.html
|
dian luan dao feng
|
|
7031
|
倒箧倾筐
|
倒
|
dǎo qiè qīng kuāng
|
形容倾其所有。
|
清 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
DQQ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廪倾囷、倒箧倾囊
|
|
./MzB5aQ==.html
|
dao qie qing kuang
|
|
5199
|
反咬一口
|
反
|
fǎn yǎo yī kǒu
|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
FYY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倒打一耙
|
|
./NnFidw==.html
|
fan yao yi kou
|
|
7146
|
倒打一瓦
|
倒
|
dǎo dǎ yī wǎ
|
犹言倒打一耙。
|
老舍《骆驼祥子》七:“先生并没说什么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
DD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打一耙
|
|
./M2U3Ng==.html
|
dao da yi wa
|
|
20485
|
贼喊捉贼
|
贼
|
zéi hǎn zhuō zéi
|
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
ZH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倒打一耙、颠倒黑白
|
|
./Mng1MA==.html
|
zei han zhuo zei
|
|
7747
|
太阿倒持
|
太
|
tài ē dào chí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
TE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持太阿、授人一柄
|
|
./Mjh2bw==.html
|
tai e dao chi
|
|
7144
|
倒持戈矛
|
倒
|
dǎo chí gē máo
|
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
|
DCG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倒持干戈
|
|
./M2U2Yw==.html
|
dao chi ge mao
|
|
7143
|
倒持干戈
|
倒
|
dǎo chí gàn gē
|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
DCG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倒持戈矛、倒持泰阿、授人以柄
|
|
./M2U2Mg==.html
|
dao chi gan ge
|
|
7145
|
倒持太阿
|
倒
|
dǎo chí tai ā
|
见“倒持泰阿”。
|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
DCTA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倒持泰阿、太阿倒持
|
|
./M2U2dw==.html
|
dao chi tai a
|
|
7188
|
倒因为果
|
倒
|
dǎo yīn wéi guǒ
|
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
|
DY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果为因
|
|
./M2VsbQ==.html
|
dao yin wei 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