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55
|
众口销金
|
众
|
zhòng kǒu xiāo jīn
|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
汉 焦赣《易林 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
ZK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铄金、众口烁金
|
|
./Nm43eQ==.html
|
zhong kou xiao jin
|
|
23296
|
三人成虎
|
三
|
sān rén chéng hǔ
|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SR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
眼见为实
|
./MjU0bw==.html
|
san ren cheng hu
|
|
11516
|
寡不敌众
|
寡
|
guǎ bù dí zhòng
|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
GB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
|
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
./MTY0ZQ==.html
|
gua bu di zhong
|
|
6233
|
敌众我寡
|
敌
|
dí zhòng wǒ guǎ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
DZ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寡不敌众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
./NTI4.html
|
di zhong wo gua
|
|
20385
|
众寡不敌
|
众
|
zhòng guǎ bù dí
|
人少敌不过人多。
|
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
ZG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寡不敌众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
./MnZueQ==.html
|
zhong gua bu di
|
|
20570
|
众擎易举
|
众
|
zhòng qíng yì jǔ
|
比喻大家齐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好。擎:往上托举。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现在我们大家替他打算,众擎易举,已有个成数了,不日便可奉请开复。”
|
ZQ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志成城、人多势众
|
寡不敌众、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
./MnljYw==.html
|
zhong qing yi ju
|
|
20437
|
众怒难犯
|
众
|
zhòng nù nán fàn
|
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
ZN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怒难任
|
|
./MndkOA==.html
|
zhong nu nan fan
|
|
20774
|
众怒难任
|
众
|
zhòng nù nán rèn
|
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
唐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众怒难任,蓄怨终泄。”
|
ZN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怒难犯
|
|
./Nm45dw==.html
|
zhong nu nan ren
|
|
21559
|
众所共知
|
众
|
zhòng suǒ gòng zhī
|
众: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ZS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所周知
|
|
./Nm5iMA==.html
|
zhong suo gong zhi
|
|
24031
|
世人皆知
|
世
|
shì rén jiē zhī
|
世人:所有人。指很多人都知道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国及其执政党内,干部中大山头不明显,但小山头小圈子则处处存在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国及其执政党内,干部中大山头不明显,但小山头小圈子则处处存在,世人皆知。”...
|
SR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所周知、众人周知
|
|
./Nzh3cw==.html
|
shi ren jie zhi
|
|
20534
|
众志成城
|
众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ZZ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
./Mnh0Zw==.html
|
zhong zhi cheng cheng
|
|
20532
|
众星拱北
|
众
|
zhòng xīng gǒng běi
|
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
《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ZXG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星拱辰
|
|
./MnhzbQ==.html
|
zhong xing gong bei
|
|
20462
|
众星捧月
|
众
|
zhòng xīng pěng yuè
|
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
ZXP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星拱辰、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
离心离德、各奔前程
|
./MndwZw==.html
|
zhong xing peng yue
|
|
2073
|
百鸟朝凤
|
百
|
bǎi niǎo cháo fèng
|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
BN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星捧月
|
|
./aHU4.html
|
bai niao chao feng
|
|
21561
|
众星拱月
|
众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
ZX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星捧月、众星攒月
|
|
./Nm5jZQ==.html
|
zhong xing gong yue
|
|
1463
|
不负众望
|
不
|
bù fù zhòng wàng
|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
BFZ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众望所归
|
大失所望
|
./bGdz.html
|
bu fu zhong wang
|
|
23946
|
时望所归
|
时
|
shí wàng suǒ guī
|
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
《晋书 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
SW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望所归
|
千夫所指
|
./NmdyNg==.html
|
shi wang suo gui
|
|
6513
|
德高望重
|
德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DGW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
无名鼠辈
|
./dnVv.html
|
de gao wang zhong
|
|
19504
|
人心所向
|
人
|
rén xīn suǒ xiàng
|
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旧唐书 隐太子建成传》:“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
|
RX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望所归、深得人心
|
众叛亲离、怨声载道、众矢之的
|
./MjNraw==.html
|
ren xin suo xiang
|
|
21281
|
众川赴海
|
众
|
zhòng chuān fù hǎi
|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
《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一朝咸在 《隋书·音乐志中》:“天覆地载,成以四时。惟皇是则,比大于兹。群星拱极,众川赴海。万宇骏奔,一朝咸在。”...
|
ZC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流归海
|
|
./NjIyaw==.html
|
zhong chuan fu hai
|
|
739
|
耳目昭彰
|
耳
|
ěr mù zhāo zhāng
|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
EM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
./emYw.html
|
er mu zhao zhang
|
|
9901
|
令人瞩目
|
令
|
lìng rén zhǔ mù
|
瞩:注视。使人注视。
|
王朔《动物凶猛》:“那年国际共运在全球、首先在东南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
|
LR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不屑一顾
|
./Y3Nh.html
|
ling ren zhu mu
|
|
25162
|
有目共睹
|
有
|
yǒu mù gòng dǔ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
YM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有目无睹
|
./MnM4Mg==.html
|
you mu gong du
|
|
27237
|
万目睽睽
|
万
|
wàn mù kuí kuí
|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
|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
WMKK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
./MmVscw==.html
|
wan mu kui kui
|
|
20484
|
众目昭彰
|
众
|
zhòng mù zhāo zhāng
|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
ZM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大庭广众、有目共睹
|
掩人耳目
|
./Mng0cQ==.html
|
zhong mu zhao zhang
|
|
15962
|
集矢之的
|
集
|
jí shǐ zhī de
|
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敌,亲集矢于其目。”
|
JS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矢之的
|
|
./M3gybQ==.html
|
ji shi zhi de
|
|
16644
|
千夫所指
|
千
|
qiān fū suǒ zhǐ
|
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清 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千夫所指,其倾覆可立而期。”
|
QF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众矢之的
|
|
./MXpjMg==.html
|
qian fu suo zhi
|
|
23464
|
树大招风
|
树
|
shù dà zhāo fēng
|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
SD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矢之的
|
不见经传、无名小卒
|
./MjdoZQ==.html
|
shu da zhao feng
|
|
5459
|
纷纷不一
|
纷
|
fēn fēn bù yī
|
各不相同。纷纷:多而杂乱。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纷纷不一。”...
|
FF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
./M2thYw==.html
|
fen fen bu yi
|
|
16941
|
穷言杂语
|
穷
|
qióng yán zá yǔ
|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5回:“有的说他死有余恨,还该灭他三族,穷搜他的党羽;穷言杂语,激聒个不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5回:“有的说他死有余恨,还该灭他三族,穷搜他的党羽;穷言杂语,激聒个不了。”...
|
Q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
|
众口一词
|
./N3JqYw==.html
|
qiong yan za yu
|
|
20852
|
众议纷纭
|
众
|
zhòng yì fēn yún
|
纷纭:多而杂乱。指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55回:“有言宜调代辽氏貉诸附属之兵,与国家出力者,众议纷纭。”
|
ZY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
|
|
./N2Vicw==.html
|
zhong yi fen yun
|
|
15462
|
街谈巷议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ì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交头接耳
|
|
./MWl4OA==.html
|
jie tan xiang yi
|
|
20389
|
众口纷纭
|
众
|
zhòng kǒu fēn yún
|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
ZK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
./MnZwdw==.html
|
zhong kou fen yun
|
|
19746
|
仁柔寡断
|
仁
|
rén róu guǎ duàn
|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汉献、唐昭之俦耳!”
|
RRG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优柔寡断
|
|
./NHF3aQ==.html
|
ren rou gua duan
|
|
6465
|
当断不断
|
当
|
dāng duàn bù duàn
|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D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
当机立断、英名果断、多谋善断
|
./dXph.html
|
dang duan bu duan
|
|
24139
|
适者生存
|
适
|
shì zhě shēng cún
|
适:符合,适应。适应环境要求的就能生存下去
|
欧阳山《苦斗》:“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
SZ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优胜劣汰
|
|
./ODltNg==.html
|
shi zhe sheng cun
|
|
26463
|
物竞天择
|
物
|
wù jìng tiān zé
|
达尔文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
WJ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优胜劣汰
|
|
./NWJjMg==.html
|
wu jing tian ze
|
|
14501
|
会者不忙
|
会
|
huì zhě bù máng
|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
HZ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会家不忙
|
|
./M3Y5bQ==.html
|
hui zhe bu mang
|
|
14478
|
会家不忙
|
会
|
huì jiā bù máng
|
见“会者不忙”。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强逼我们凿天,人言道:‘会家不忙’,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不曾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强逼我们凿天,人言道:‘会家不忙’,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不曾用惯。”...
|
HJ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会者不忙
|
|
./M3V6bQ==.html
|
hui jia bu mang
|
|
22144
|
传为美谈
|
传
|
chuán wéi měi tán
|
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
《公羊传 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
CWM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为佳话
|
|
./M2JsYQ==.html
|
chuan wei mei tan
|
|
22175
|
传为笑谈
|
传
|
chuán wéi xiào tán
|
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嘉平公子》:“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
|
CW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为笑柄
|
|
./Njhucw==.html
|
chuan wei xiao tan
|
|
21991
|
传为笑柄
|
传
|
chuán wéi xiào bǐng
|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城传为笑柄。”
|
CW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为笑谈
|
|
./cmtz.html
|
chuan wei xiao bing
|
|
22143
|
传为佳话
|
传
|
chuán wéi jiā huà
|
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
《公羊传 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
CW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为美谈
|
|
./M2JsMA==.html
|
chuan wei jia hua
|
|
9598
|
弄盏传杯
|
弄
|
nòng zhǎn chuán bēi
|
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元·无名氏《赠妓》曲:“不问生熟办酒食,他便要弄盏传杯。”
|
NZ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弄盏
|
|
./N3NlZw==.html
|
nong zhan chuan bei
|
|
23055
|
传杯送盏
|
传
|
chuán bēi sòng zhǎn
|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
CB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弄盏、传杯弄斝
|
|
./N244dw==.html
|
chuan bei song zhan
|
|
22430
|
传杯换盏
|
传
|
chuán bēi huàn zhǎn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
CB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弄盏、传杯送盏
|
|
./MnpsbQ==.html
|
chuan bei huan zhan
|
|
21699
|
传杯弄盏
|
传
|
chuán bēi nòng zhǎn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
CB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换盏、传杯送盏
|
|
./NDg4.html
|
chuan bei nong zhan
|
|
23052
|
传檄可定
|
传
|
chuán xí kě dìng
|
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 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
CX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檄而定、迎刃而解
|
|
./N242bw==.html
|
chuan xi ke ding
|
|
23053
|
传神写照
|
传
|
chuán shén xiě zhào
|
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 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CS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神阿堵
|
|
./N243aQ==.html
|
chuan shen xie zhao
|
|
21700
|
传经送宝
|
传
|
chuán jīng sòng bǎo
|
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
张洁《沉重的翅膀》:“咱们单位年年搞这一套,总结呀,评比呀,传经送宝呀,有多少货真价实的玩艺儿?”
|
CJ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道授业
|
|
./NDhp.html
|
chuan jing song 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