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34
|
积毁销骨
|
积
|
jī huǐ xiāo gǔ
|
积毁:不止一次的毁谤;销: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比喻毁谤中伤的可怕。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JH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言可畏
|
|
./MWdleQ==.html
|
ji hui xiao gu
|
|
20092
|
人言籍籍
|
人
|
rén yán jí jí
|
指人们议论纷纷。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
RYJ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言可畏、流言蜚语
|
|
./NHI0aw==.html
|
ren yan ji ji
|
|
19603
|
人财两失
|
人
|
rén cái liǎng shī
|
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同“人财两空”。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王三中了举,不久到了京,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可不人财两失?”
|
RCL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财两空
|
两全其美
|
./NmZjdw==.html
|
ren cai liang shi
|
|
15130
|
鸡飞蛋打
|
鸡
|
jī fēi dàn dǎ
|
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
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
JF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财两空、两败俱伤
|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
./MWJxMg==.html
|
ji fei dan da
|
|
19551
|
人穷智短
|
人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指人穷了,言行也就显得笨拙不聪明。
|
《鸡肋编》下卷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
|
RQ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贫智短
|
|
./NHF2bw==.html
|
ren qiong zhi duan
|
|
1267
|
半截入土
|
半
|
bàn jié rù tǔ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
BJR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近黄昏
|
|
./aTd1.html
|
ban jie ru tu
|
|
6536
|
地广人稀
|
地
|
dì guǎng rén xī
|
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
DG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迹罕至、渺无人烟
|
地狭人稠
|
./d2Iy.html
|
di guang ren xi
|
|
25257
|
与世隔绝
|
与
|
yǔ shì gé jué
|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
YS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离群索居、遗世独立、无人问津、门可罗雀
|
熙熙攘攘、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
./MnhzMg==.html
|
yu shi ge jue
|
|
6886
|
地上天宫
|
地
|
dì shàng tiān gōng
|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
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
DST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间仙境
|
|
./NTNj.html
|
di shang tian gong
|
|
7884
|
天上人间
|
天
|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TS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间天上
|
不相上下
|
./MmJzZQ==.html
|
tian shang ren jian
|
|
19549
|
人间天堂
|
人
|
rén jiān tiān táng
|
指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
|
曹靖华《凭吊“新处女”》:“山外云山天外天,人间天堂——共产主义乐园呵,到明天一定要实现!”
|
RJ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间天上
|
|
./NHFyOA==.html
|
ren jian tian tang
|
|
19733
|
人间天上
|
人
|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
唐 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
RJ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间天堂
|
|
./NHFxeQ==.html
|
ren jian tian shang
|
|
19132
|
心非木石
|
心
|
xīn fēi mù shí
|
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
XF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非木石
|
石心铁肠、铁石心肠
|
./NzBwcw==.html
|
xin fei mu shi
|
|
19544
|
人非草木
|
人
|
rén fēi cǎo mù
|
见“人非木石”。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
RF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非木石
|
|
./NHFudw==.html
|
ren fei cao mu
|
|
23696
|
身非木石
|
身
|
shēn fēi mù shí
|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
SF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非木石
|
|
./NHZseQ==.html
|
shen fei mu shi
|
|
19407
|
人非木石
|
人
|
rén fēi mù shí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
RF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非草木
|
铁石心肠
|
./MjAzMA==.html
|
ren fei mu shi
|
|
19906
|
人非土木
|
人
|
rén fēi tǔ mù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
RFT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非草木
|
|
./NmZkNg==.html
|
ren fei tu mu
|
|
19737
|
人面狗心
|
人
|
rén miàn gǒu xīn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
RMG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面兽心
|
|
./NHFzbQ==.html
|
ren mian gou xin
|
|
15448
|
居心叵测
|
居
|
jū xīn pǒ cè
|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
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
JXP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面兽心、佛口蛇心、别有用心
|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
./MWlvbQ==.html
|
ju xin po ce
|
|
8834
|
桃花人面
|
桃
|
táo huā rén miàn
|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
THR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面桃花
|
|
./NDVwcQ==.html
|
tao hua ren mian
|
|
11682
|
高头大马
|
高
|
gāo tóu dà mǎ
|
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
GT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高马大
|
|
./M256ZQ==.html
|
gao tou da ma
|
|
25845
|
幽明异路
|
幽
|
yōu míng yì lù
|
幽明:阴间和阳间。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道路
|
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
YM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鬼殊途
|
|
./ODZ3NA==.html
|
you ming yi lu
|
|
19562
|
仁义之师
|
仁
|
rén yì zhī shī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
R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仁义之兵
|
|
./NHI1NA==.html
|
ren yi zhi shi
|
|
19689
|
仁义君子
|
仁
|
rén yì jūn zǐ
|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RY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仁人君子
|
|
./MjFpNA==.html
|
ren yi jun zi
|
|
19553
|
仁人义士
|
仁
|
rén rén yì shì
|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
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
RR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仁人志士
|
|
./NHF3OA==.html
|
ren ren yi shi
|
|
16654
|
情至意尽
|
情
|
qíng zhì yì jìn
|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
唐 孔颖达疏《诗 大雅 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
|
QZ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仁至义尽
|
|
./MXpoYw==.html
|
qing zhi yi jin
|
|
19760
|
仁言利溥
|
仁
|
rén yán lì pǔ
|
见“仁言利博”。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
RYL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仁言利博
|
|
./NHI0dQ==.html
|
ren yan li pu
|
|
20035
|
仁言利博
|
仁
|
rén yán lì bó
|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
RYL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仁言利溥
|
|
./MjB3Zw==.html
|
ren yan li bo
|
|
19498
|
如此而已
|
如
|
rú cǐ ér yǐ
|
就这样罢了。而已:罢了。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RC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仅此而已
|
|
./MjNieQ==.html
|
ru ci er yi
|
|
4914
|
非昔是今
|
非
|
fēi xī shì jīn
|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
《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
FX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今是昔非
|
|
./MTB6eQ==.html
|
fei xi shi jin
|
|
16219
|
今是昔非
|
今
|
jīn shì xī fēi
|
见“今是昨非”。
|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
|
JS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今是昨非
|
|
./NDBsYQ==.html
|
jin shi xi fei
|
|
11607
|
贵古贱今
|
贵
|
guì gǔ jiàn jīn
|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
GG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今非古是
|
|
./MTdrbQ==.html
|
gui gu jian jin
|
|
15468
|
今是昨非
|
今
|
jīn shì zuó fēi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JS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今非昔比、今是昔非
|
|
./MWozbQ==.html
|
jin shi zuo fei
|
|
20843
|
自上而下
|
自
|
zì shàng ér xià
|
从上到下
|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
ZS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上至下
|
自下而上
|
./N2R0Ng==.html
|
zi shang er xia
|
|
20837
|
自下而上
|
自
|
zì xià ér shàng
|
从下到上
|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
ZX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下到上
|
自上而下
|
./N2RuMg==.html
|
zi xia er shang
|
|
21711
|
从谏如流
|
从
|
cóng jiàn rú liú
|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
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
CJ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善如流
|
独断专行、讳疾忌医、刚愎自用
|
./NGM0.html
|
cong jian ru liu
|
|
22911
|
从善若流
|
从
|
cóng shàn ruò liú
|
见“从善如流”。
|
《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
CS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善如流
|
|
./M2NsNA==.html
|
cong shan ruo liu
|
|
22049
|
从天而下
|
从
|
cóng tiān ér xià
|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
CT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天而降
|
|
./c2h1.html
|
cong tian er xia
|
|
20736
|
自始至终
|
自
|
zì shǐ zhì zhōng
|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
ZS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头到尾、始终如一、始终不渝
|
有始无终、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
./NjR6MA==.html
|
zi shi zhi zhong
|
|
25652
|
原原本本
|
原
|
yuán yuán běn běn
|
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
YY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头到尾、有头有尾
|
有头无尾、东鳞西爪
|
./NXdiYw==.html
|
yuan yuan ben ben
|
|
8779
|
头上末下
|
头
|
tóu shàng mò xià
|
第一次,初次。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
TSM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头至尾
|
|
./MmF3Ng==.html
|
tou shang mo xia
|
|
22165
|
从头到尾
|
从
|
cóng tóu dào wěi
|
见“从头至尾”。
|
《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 《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
CT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头至尾
|
|
./M2NseQ==.html
|
cong tou dao wei
|
|
8938
|
通首至尾
|
通
|
tōng shǒu zhì wěi
|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
TSZ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头至尾、原原本本
|
|
./NTV4dw==.html
|
tong shou zhi wei
|
|
1090
|
不慌不忙
|
不
|
bù huāng bù máng
|
不慌张;不忙乱。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
BH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容不迫
|
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
./MmVv.html
|
bu huang bu mang
|
|
23332
|
神色自若
|
神
|
shén sè zì ruò
|
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
SS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
./MjVpYQ==.html
|
shen se zi ruo
|
|
3477
|
慢条斯理
|
慢
|
màn tiáo sī lǐ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
MT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容不迫、蜗行牛步
|
快马加鞭、风风火火、大步流星
|
./MXFwaQ==.html
|
man tiao si li
|
|
21713
|
从容自若
|
从
|
cóng róng zì ruò
|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
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
CRZ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从容自如、镇定自若
|
慌里慌张
|
./NGNv.html
|
cong rong zi ruo
|
|
21712
|
从容自如
|
从
|
cóng róng zì rú
|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
CR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容自若
|
慌里慌张
|
./NGNl.html
|
cong rong zi ru
|
|
22163
|
从轻发落
|
从
|
cóng qīng fā luò
|
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
CQF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宽发落
|
严惩不贷
|
./M2Nraw==.html
|
cong qing fa luo
|
|
4824
|
法外施仁
|
法
|
fǎ wài shī rén
|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
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
FW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宽发落、法外施恩
|
|
./engy.html
|
fa wai shi 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