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23
|
亡猿灾木
|
亡
|
wáng yuán zāi mù
|
见“亡猿祸木”。
|
清·王闿运《序》:“覆鹿遗蕉,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
|
WYZM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亡猿祸木
|
|
./NThvcw==.html
|
wang yuan zai mu
|
|
12723
|
顾犬补牢
|
顾
|
gù quǎn bǔ láo
|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GQB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羊补牢
|
|
./MTZoZw==.html
|
gu quan bu lao
|
|
20244
|
贼去关门
|
贼
|
zéi qù guān mén
|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
ZQG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亡羊补牢
|
|
./MnRmeQ==.html
|
zei qu guan men
|
|
23827
|
收之桑榆
|
收
|
shōu zhī sāng yú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羊补牢
|
|
./NTAxbw==.html
|
shou zhi sang yu
|
|
26718
|
亡魂丧魄
|
亡
|
wáng hún sàng pò
|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
《孤本元明杂居 打董达》第二折:“哥哥你宽肺腑,休间阻,我教他亡魂丧魄,认个贤。”
|
WH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亡魂失魄
|
|
./NThlaQ==.html
|
wang hun sang po
|
|
13272
|
亢龙有悔
|
亢
|
kàng lóng yǒu huǐ
|
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
《周易 乾》:“上九,亢龙有悔。”
|
KLY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亢极之悔
|
|
./Ym1t.html
|
kang long you hui
|
|
13364
|
亢极之悔
|
亢
|
kàng jí zhī huǐ
|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
《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 《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
KJZ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亢龙有悔
|
|
./NDNrcw==.html
|
kang ji zhi hui
|
|
11398
|
歌功颂德
|
歌
|
gē gōng sòng dé
|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GG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交口称誉、有口皆碑
|
怨声载道
|
./MTRpdw==.html
|
ge gong song de
|
|
12872
|
口碑载道
|
口
|
kǒu bēi zài dào
|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
KBZ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交口称誉、有口皆碑
|
怨声载道、民怨鼎沸
|
./MWpoOA==.html
|
kou bei zai dao
|
|
21552
|
众口交赞
|
众
|
zhòng kǒu jiāo zàn
|
众人交相赞美。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个长姐儿,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众口交赞,可见‘声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个长姐儿,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众口交赞,可见‘声气’这途也不可不走的。”...
|
ZK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交口称赞
|
众口交詈
|
./Nm43NA==.html
|
zhong kou jiao zan
|
|
24976
|
有目共赏
|
有
|
yǒu mù gòng shǎng
|
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
清 陈裴之《湘烟小录 瑞兰雪涕拜题》:“云公子人品学问,有目共赏。”
|
YM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交口称赞
|
|
./MnBmOA==.html
|
you mu gong shang
|
|
16114
|
交口赞誉
|
交
|
jiāo kǒu zàn yù
|
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唐 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
JK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交口赞誉
|
|
./M3ozbw==.html
|
jiao kou zan yu
|
|
16101
|
交臂相失
|
交
|
jiāo bì xiāng shī
|
犹言交臂失之。
|
唐·冉元一《薛刚墓志》:“齐体合欢,交臂相失。”
|
JB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交臂失之
|
|
./M3l4MA==.html
|
jiao bi xiang shi
|
|
25038
|
亦复如是
|
亦
|
yì fù rú shì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YF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亦复如此
|
|
./MnE2cQ==.html
|
yi fu ru shi
|
|
1623
|
步人后尘
|
步
|
bù rén hòu chén
|
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
|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某当竭尽绵力,以步诸君子后尘,断不肯置身事外也。”
|
BR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亦步亦趋、人云亦云、邯郸学步
|
别开生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
./bmVp.html
|
bu ren hou chen
|
|
9827
|
辇毂之下
|
辇
|
niǎn gǔ zhī xià
|
辇毂:帝王的车驾。比喻帝王管辖下的京城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
NGZ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京辇之下
|
|
./OHd2eQ==.html
|
nian gu zhi xia
|
|
9913
|
楼阁台榭
|
楼
|
lóu gé tái xiè
|
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
|
晋 葛洪《西京杂志》第四卷:“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
LG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亭台楼阁
|
|
./Y3k0.html
|
lou ge tai xie
|
|
16720
|
琼楼玉宇
|
琼
|
qióng lóu yù yǔ
|
宇:房屋;原指仙界中的楼台或月中宫殿。形容建筑华丽堂皇。
|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QL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
|
蓬门荜户
|
./MjJ1Zw==.html
|
qiong lou yu yu
|
|
16811
|
亲上做亲
|
亲
|
qīn shàng zuò qīn
|
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偏我不如他,我仁者能仁,身里出身的根脚,又是亲上做亲,况兼他父命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偏我不如他,我仁者能仁,身里出身的根脚,又是亲上做亲,况兼他父命。”...
|
QS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上加亲、亲上作亲
|
|
./NG53cQ==.html
|
qin shang zuo qin
|
|
16810
|
亲上成亲
|
亲
|
qīn shàng chéng qīn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
QS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上加亲、亲上做亲
|
|
./NG53Zw==.html
|
qin shang cheng qin
|
|
16885
|
亲上加亲
|
亲
|
qīn shàng jiā qīn
|
指亲戚内部再有儿女亲事。形容关系十分紧密
|
曾朴《孽海花》第26回:“清后的母亲也是太后的胞妹,结这重亲的意思,全为了亲上加亲,要叫爱新觉罗的血 曾朴《孽海花》第26回:“清后的母亲也是太后的胞妹,结这重亲的意思,全为了亲上加亲,要叫爱新觉罗的血统里,永远混着那拉氏的血统。”...
|
Q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上成亲
|
|
./NnI0OA==.html
|
qin shang jia qin
|
|
12165
|
躬行实践
|
躬
|
gōng xíng shí jiàn
|
亲身实行或体验。
|
明·张居正《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
GX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历亲为
|
|
./M295bw==.html
|
gong xing shi jian
|
|
25718
|
御驾亲征
|
御
|
yù jià qīn zhēng
|
御驾:皇帝的车驾,指皇帝。皇帝亲自率军出征。喻指亲自出面做某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1回:“今刘玄德即了帝位,统精兵七十余万,御驾亲征,其势甚大。”
|
YJ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历亲为
|
假手于人
|
./NnNhZw==.html
|
yu jia qin zheng
|
|
1397
|
宾至如归
|
宾
|
bīn zhì rú guī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
BZR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亲如家人、满腔热情、无微不至
|
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
./azZl.html
|
bin zhi ru gui
|
|
16568
|
亲如骨肉
|
亲
|
qīn rú gǔ ròu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
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
QRG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亲如手足
|
不共戴天
|
./MXhvbQ==.html
|
qin ru gu rou
|
|
3451
|
蜜里调油
|
蜜
|
mì lǐ tiáo yóu
|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
ML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
|
水火不容
|
./MXB6ZQ==.html
|
mi li tiao you
|
|
3670
|
密不可分
|
密
|
mì bù kě fēn
|
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
|
MB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
|
松松散散
|
./NnFvbw==.html
|
mi bu ke fen
|
|
19926
|
融洽无间
|
融
|
róng qià wú jiàn
|
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
|
瞿秋白《文艺杂著 弟弟的信》:“他的哲学的所谓‘森林哲学’,应当与自然融洽无间的。”
|
RQ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
|
|
./NmZvdQ==.html
|
rong qia wu jian
|
|
775
|
耳不离腮
|
耳
|
ěr bù lí sāi
|
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
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
EB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唇齿相依
|
|
./NnB5MA==.html
|
er bu li sai
|
|
19468
|
如胶似漆
|
如
|
rú jiāo sì qī
|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
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
RJ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情投意合
|
反目成仇、分道扬镳、一刀两断
|
./MjF6Yw==.html
|
ru jiao si qi
|
|
19365
|
如胶如漆
|
如
|
rú jiāo rú qī
|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
RJ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
反目成仇、分道扬镳
|
./MXhwNg==.html
|
ru jiao ru qi
|
|
23130
|
三位一体
|
三
|
sān wèi yī tǐ
|
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
|
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 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
|
SW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水乳交融
|
格格不入、势不两立
|
./MjE5aQ==.html
|
san wei yi ti
|
|
24486
|
身当矢石
|
身
|
shēn dāng shǐ shí
|
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
《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 《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
SD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当矢石
|
|
./NHZrMA==.html
|
shen dang shi shi
|
|
17424
|
亲冒矢石
|
亲
|
qīn mào shǐ shí
|
见“亲当矢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
QM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当矢石、躬冒矢石
|
|
./NG5ycQ==.html
|
qin mao shi shi
|
|
16974
|
亲戚朋友
|
亲
|
qīn qī péng yǒu
|
亲人、朋友及姻亲关系等人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
QQP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戚知己
|
|
./OGF0aQ==.html
|
qin qi peng you
|
|
16328
|
九故十亲
|
九
|
jiǔ gù shí qīn
|
泛指亲戚朋友。
|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又不曾关节做九故十亲。”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又不曾关节做九故十亲。”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爹爹也,全不怕九故十亲笑耻。”...
|
JG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朋好友
|
|
./NDI2aQ==.html
|
jiu gu shi qin
|
|
23639
|
三亲六故
|
三
|
sān qīn liù gù
|
亲戚故旧的总称。
|
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
SQ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朋好友、三亲六眷
|
|
./NHRicQ==.html
|
san qin liu gu
|
|
12564
|
高朋故戚
|
高
|
gāo péng gù qī
|
戚:亲近。指至亲好友等
|
元·张可久《翻归去来辞》套曲:“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办登山玩水,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
|
GP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朋戚友
|
冤家对头
|
./OG04bQ==.html
|
gao peng gu qi
|
|
11056
|
礼士亲贤
|
礼
|
lǐ shì qīn xián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
LSQX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亲贤礼士、礼贤下士
|
|
./N2F2Yw==.html
|
li shi qin xian
|
|
11054
|
礼贤远佞
|
礼
|
lǐ xián yuǎn nìng
|
礼:表示敬意;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
LX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贤远佞
|
|
./N2F1cw==.html
|
li xian yuan ning
|
|
17436
|
亲贤远佞
|
亲
|
qīn xián yuǎn nìng
|
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
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三卷:“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礼勿贱,非义勿行。”
|
QX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贤远小
|
|
./NG55NA==.html
|
qin xian yuan ning
|
|
8856
|
亹亹不倦
|
亹
|
tān wěi bù juàn
|
亹亹:同“娓娓”,形容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也指说话、文章十分感人。亦作“亹亹不卷”、“亹亹不厌”。
|
南朝·梁·钟嵘《诗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
TW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亹亹不厌、娓娓不倦
|
|
./NTQ5Mg==.html
|
tan wei bu juan
|
|
19609
|
人中龙虎
|
人
|
rén zhōng lóng hǔ
|
比喻人中豪杰。
|
《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RZ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中之龙
|
|
./NmZobQ==.html
|
ren zhong long hu
|
|
19697
|
人中骐骥
|
人
|
rén zhōng qí jì
|
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
RZQJ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人中狮子
|
|
./MjMzYw==.html
|
ren zhong qi ji
|
|
19685
|
人中狮子
|
人
|
rén zhōng shī zǐ
|
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
RZ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中骐骥
|
|
./MjE3dQ==.html
|
ren zhong shi zi
|
|
19690
|
人中之龙
|
人
|
rén zhōng zhī lóng
|
比喻人中豪杰。
|
《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RZ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中龙虎
|
|
./MjFsNg==.html
|
ren zhong zhi long
|
|
9325
|
鸟为食亡
|
鸟
|
niǎo wéi shí wáng
|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
NWS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为财死
|
|
./N2E3Ng==.html
|
niao wei shi wang
|
|
8792
|
贪夫徇财
|
贪
|
tān fū xùn cái
|
徇:通“殉”。徇财:不顾性命以求财。爱财的人愿意为了钱财而死。形容人爱财如命。
|
《鹖冠子 世兵》:“烈士徇名,贪夫徇财,至博不给,知时何羞。”
|
TFXC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为财死、爱财如命
|
|
./MmJqcw==.html
|
tan fu xun cai
|
|
19745
|
人情之常
|
人
|
rén qíng zhī cháng
|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
|
宋 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凡用一人,必或以为贤,或以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
|
RQ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之常情
|
|
./NHF2ZQ==.html
|
ren qing zhi chang
|
|
17944
|
喜怒哀乐
|
喜
|
xǐ nù āi lè
|
形容人感情上几种不同的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XNA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之常情、悲欢离合
|
心平气和
|
./MmczZQ==.html
|
xi nu ai 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