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4
|
白蚁争穴
|
白
|
bái yǐ zhēng xué
|
比喻竞逐名利。
|
元 马谦斋《沉醉东风 自悟》曲:“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
BY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名逐利
|
|
./NjZzaw==.html
|
bai yi zheng xue
|
|
19659
|
热中名利
|
热
|
rè zhōng míng lì
|
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
|
林语堂《论幽默》:“看人栖栖皇皇热中名利,而自己却清闲超逸,于是也笑了。”
|
RZ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名逐利、沽名钓誉
|
|
./OGlyMg==.html
|
re zhong ming li
|
|
20471
|
争多论少
|
争
|
zhēng duō lùn shǎo
|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
ZD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多竞少
|
|
./Mnd3ZQ==.html
|
zheng duo lun shao
|
|
20194
|
争长论短
|
争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
|
宋 柳开《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
ZC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多论少、斤斤计较
|
甘拜下风、自认晦气
|
./MnJqbQ==.html
|
zheng chang lun duan
|
|
20659
|
争妍斗艳
|
争
|
zhēng yán dòu yàn
|
竞相比美。
|
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 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
ZY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奇斗艳、争妍斗奇
|
|
./NjBmNA==.html
|
zheng yan dou yan
|
|
20655
|
争奇斗艳
|
争
|
zhēng qí dòu yàn
|
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亦作“争奇斗异”。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
ZQ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妍斗艳
|
|
./NjBhZQ==.html
|
zheng qi dou yan
|
|
21719
|
逞强好胜
|
逞
|
chéng qiáng hào shèng
|
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
|
杨朔《北线》十五:“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变成机警,但总有点逞强好胜,不大服人 杨朔《北线》十五:“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变成机警,但总有点逞强好胜,不大服人。”...
|
CQ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强好胜
|
|
./NGV3.html
|
cheng qiang hao sheng
|
|
21186
|
争强斗胜
|
争
|
zhēng qiáng dòu shèng
|
犹争强好胜。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定要丧了那羞恶的良心,戴了鬼脸,千方百计,争强斗胜的去奉承那王振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定要丧了那羞恶的良心,戴了鬼脸,千方百计,争强斗胜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
ZQ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强斗狠、争强好胜
|
|
./NjBiOA==.html
|
zheng qiang dou sheng
|
|
21185
|
争强斗狠
|
争
|
zhēng qiáng dòu hěn
|
犹争强好胜。
|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在这儿便种下了堕落的种子。”
|
ZQ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强斗胜、争强好胜
|
|
./NjBheQ==.html
|
zheng qiang dou hen
|
|
19715
|
攘权夺利
|
攘
|
rǎng quán duó lì
|
犹言争权夺利。
|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
RQD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争权夺利
|
明哲保身
|
./NHFmdQ==.html
|
rang quan duo li
|
|
20652
|
争名夺利
|
争
|
zhēng míng duó lì
|
争夺名位和利益。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
ZMD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争权夺利
|
|
./NjA4Zw==.html
|
zheng ming duo li
|
|
7423
|
斗艳争芳
|
斗
|
dòu yàn zhēng fāng
|
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
《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斗艳争芳惟粉黛,当年大小慕乔公。”
|
DY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芳斗艳、斗媚争妍、斗艳争辉
|
|
./M2hjaQ==.html
|
dou yan zheng fang
|
|
21170
|
争长竞短
|
争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
|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
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 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
|
ZC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争短、争长论短、争短论长
|
|
./NjAxcw==.html
|
zheng chang jing duan
|
|
16274
|
竞短争长
|
竞
|
jìng duǎn zhēng cháng
|
指与别人争优劣,比高下。
|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竞短争长,无复此梦。”
|
JD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竞短
|
与世无争
|
./NDFmMA==.html
|
jing duan zheng chang
|
|
20650
|
争短论长
|
争
|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
|
犹争长竞短。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
ZD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竞短、争长论短、争长争短
|
|
./NjAybQ==.html
|
zheng duan lun chang
|
|
25396
|
议论纷纷
|
议
|
yì lùn fēn fēn
|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
YL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论短、众说纷纭、说长道短
|
哑口无言、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
./NW5pNA==.html
|
yi lun fen fen
|
|
21891
|
趁热打铁
|
趁
|
chèn rè dǎ tiě
|
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
|
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
CR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不宜迟、时不可失、不可或缓
|
坐失良机、拖泥带水
|
./cHN3.html
|
chen re da tie
|
|
17567
|
求益反损
|
求
|
qiú yì fǎn sǔn
|
为了得到好处,反而招来祸害。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趣》:“不唯坏此一句,并下句亦减气味,所谓求益反损。”
|
QY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与愿违
|
乞浆得酒
|
./NHBldw==.html
|
qiu yi fan sun
|
|
23536
|
适得其反
|
适
|
shì dé qí fǎn
|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
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 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
SDQ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与愿违
|
如愿以偿、尽如人意
|
./Mjh5Ng==.html
|
shi de qi fan
|
|
23807
|
事与心违
|
事
|
shì yǔ xīn wéi
|
同“事与原违”。
|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SY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与愿违
|
得心应手
|
./NHpjZQ==.html
|
shi yu xin wei
|
|
26021
|
恶湿居下
|
恶
|
wù shī jū xià
|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
《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
WSJ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与愿违
|
|
./ejB1.html
|
wu shi ju xia
|
|
9869
|
力倍功半
|
力
|
lì bèi gōng bàn
|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
LBG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倍功半
|
事半功倍
|
./Y2cy.html
|
li bei gong ban
|
|
15083
|
举措失当
|
举
|
jǔ cuò shī dàng
|
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举动安排不得当。
|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
JC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倍功半、南辕北辙
|
恰如其分
|
./YWNz.html
|
ju cuo shi dang
|
|
10180
|
劳民伤财
|
劳
|
láo mín shāng cái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
LM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倍功半、舍本求末、因小失大
|
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
./MXA0aw==.html
|
lao min shang cai
|
|
20460
|
兹事体大
|
兹
|
zī shì tǐ dà
|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
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ZST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关重大
|
|
./Mndvdw==.html
|
zi shi ti da
|
|
24662
|
一本万利
|
一
|
yī běn wàn lì
|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
|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
YB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半功倍、渔人之利
|
事倍功半、徒劳无功
|
./MmxiNg==.html
|
yi ben wan li
|
|
4757
|
放马后炮
|
放
|
fàng mǎ hòu pào
|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
FMH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后诸葛亮
|
|
./Njg2.html
|
fang ma hou pao
|
|
3395
|
谋事在人
|
谋
|
móu shì zài rén
|
谋:谋划;安排。计划安排事情是属于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
MS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在人为
|
听天由命
|
./Zmxl.html
|
mou shi zai ren
|
|
1707
|
必躬必亲
|
必
|
bì gōng bì qīn
|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
《诗 小雅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
BG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必躬亲
|
游手好闲、置之不理
|
./MzNwbw==.html
|
bi gong bi qin
|
|
23951
|
事无大小
|
事
|
shì wú dà xiǎo
|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
SW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无巨细
|
|
./Nmd5NA==.html
|
shi wu da xiao
|
|
16694
|
情随事迁
|
情
|
qíng suí shì qiān
|
情:心情、感情;迁:变化。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QS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过境迁
|
始终不渝、一如既往
|
./MjBndw==.html
|
qing sui shi qian
|
|
23793
|
事往日迁
|
事
|
shì wǎng rì qiān
|
谓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
SW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过境迁
|
|
./NHl4ZQ==.html
|
shi wang ri qian
|
|
26325
|
物是人非
|
物
|
wù shì rén fēi
|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
WSR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过境迁
|
|
./MmdzZQ==.html
|
wu shi ren fei
|
|
749
|
二三其意
|
二
|
èr sān qí yì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
ES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
专心致志
|
./emw0.html
|
er san qi yi
|
|
893
|
二三其节
|
二
|
èr sān qí jié
|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
ESQ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二三其德、二三其操
|
|
./NnE4aw==.html
|
er san qi jie
|
|
892
|
二三其操
|
二
|
èr sān qí cāo
|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
ESQ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二三其德、二三其节
|
|
./NnE4YQ==.html
|
er san qi cao
|
|
787
|
二人同心
|
二
|
èr rén tóng xīn
|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ER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
./NnE4MA==.html
|
er ren tong xin
|
|
784
|
二八女郎
|
二
|
èr bā nǚ láng
|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
EBN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八佳人
|
半老徐娘
|
./NnE1OA==.html
|
er ba nu lang
|
|
12760
|
瓜字初分
|
瓜
|
guā zì chū fēn
|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
GZC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八佳人
|
|
./MTdhYw==.html
|
gua zi chu fen
|
|
748
|
二八佳人
|
二
|
èr bā jiā rén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EB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八女郎
|
半老徐娘
|
./eml3.html
|
er ba jia ren
|
|
894
|
二桃三士
|
二
|
èr táo sān shì
|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
ET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桃杀三士
|
|
./NnE5NA==.html
|
er tao san shi
|
|
23632
|
三番两次
|
三
|
sān fān liǎng cì
|
屡次,多次。
|
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
|
SF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次三番、两次三番、三番五次
|
|
./NHQwdw==.html
|
san fan liang ci
|
|
940
|
二竖为灾
|
二
|
èr shù wéi zāi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ESW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二竖为虐
|
|
./NnE4dQ==.html
|
er shu wei zai
|
|
896
|
二罪俱罚
|
二
|
èr zuì jù fá
|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
EZ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罪并罚
|
|
./NnFiMg==.html
|
er zui ju fa
|
|
786
|
二话没说
|
二
|
èr huà méi shuō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
|
EH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话不说
|
|
./NnE3Ng==.html
|
er hua mei shuo
|
|
760
|
二话不说
|
二
|
èr huà bù shuō
|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EH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话没说
|
喋喋不休
|
./Njl0Zw==.html
|
er hua bu shuo
|
|
26868
|
无补于事
|
无
|
wú bǔ yú shì
|
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
WB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于事无补
|
大有裨益
|
./NWFsbw==.html
|
wu bu yu shi
|
|
24965
|
于心何忍
|
于
|
yú xīn hé rěn
|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
|
YXH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于心不忍
|
|
./MnBhcw==.html
|
yu xin he ren
|
|
25756
|
于心不忍
|
于
|
yú xīn bù rěn
|
指对某人或处理某事物心存怜悯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于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
YX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于心何忍
|
铁石心肠
|
./NnZ0eQ==.html
|
yu xin bu ren
|
|
24146
|
蚀本生意
|
蚀
|
shí běn shēng yì
|
赔本的买卖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
|
SB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亏本生意、亏本买卖
|
无本生意、一本万利
|
./ODl0bw==.html
|
shi ben sheng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