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1696 触手可及 chù shǒu kě jí 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CSK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手之劳、唾手可及 来之不易 ./NDc0.html chu shou ke ji
13864 火上弄冰 huǒ shàng nòng bīng 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5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HSN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手之劳、轻而易举 水中捞月 ./MWR3NA==.html huo shang nong bing
23427 顺风吹火 shǔn fēng chuī huǒ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汉 焦赣《易林 井之临》:“顺风吹火,幸附骥尾,易为功力,因权受福。” SFC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手之劳、轻而易举 ./MjZzeQ==.html shun feng chui huo
15085 举手相庆 jǔ shǒu xiāng qìng 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明 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JSX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手加额 ./YWRj.html ju shou xiang qing
10451 梁孟相敬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 ... LMX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举案齐眉 ./MWxlbw==.html liang meng xiang jin
14337 鸿案相庄 鸿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 ①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后 ... 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 ... HA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举案齐眉 ./M3QycQ==.html hong an xiang zhuang
17163 齐眉举案 qí méi jǔ àn 同“举案齐眉”。 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 QMJ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举案齐眉 琴瑟不调 ./NGttbw==.html qi mei ju an
15640 举止大方 jǔ zhǐ dà fāng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 ... JZDF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止不凡 举止失措 ./NDJ5dQ==.html ju zhi da fang
15473 举止娴雅 jǔ zhǐ xián yǎ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JZ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止文雅 举止粗野 ./MWo2bw==.html ju zhi xian ya
15641 举止自若 jǔ zhǐ zì ruò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JZ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止自如、镇定自若 惊慌失措 ./NDJ6ZQ==.html ju zhi zi ruo
19362 人地生疏 rén dì shēng shū 疏:不熟悉。初到一个地方;对当地的人、环境、习俗都不熟悉。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门生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时就有差委。” RD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目无亲、人地两生 轻车熟路 ./MXhpOA==.html ren di sheng shu
15406 举贤使能 jǔ xián shǐ néng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JXS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贤任能 任人唯亲 ./MWhyYQ==.html ju xian shi neng
15637 举贤任能 jǔ xián rèn néng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JXR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贤使能 任人唯亲 ./NDJ3dw==.html ju xian ren neng
15599 进贤任能 jìn xián rèn néng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JXR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贤使能、进贤达能、进贤进能 ./NDEyOA==.html jin xian ren neng
15870 举善荐贤 jǔ shàn jiàn xián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JS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举贤荐能 ./MWtiOA==.html ju shan jian xian
11230 荦荦大者 luò luò dà zhě 荦荦:明显。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LLD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举足轻重 可有可无、无足轻重、鸡毛蒜皮 ./ZDZx.html luo luo da zhe
6423 大有可观 dà yǒu kě guān 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DYK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足轻重、事关全局 不屑一顾、不足挂齿、不值一提 ./dTht.html da you ke guan
9397 乃武乃文 nǎi wǔ nǎi wén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语出《书经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NWN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乃文乃武 ./NGZ0Yw==.html nai wu nai wen
9395 乃文乃武 nǎi wén nǎi wǔ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唐 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NWN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乃武乃文 ./NGZzcw==.html nai wen nai wu
15409 久闻大名 jiǔ wén dà míng 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JWD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仰大名 ./MWhzeQ==.html jiu wen da ming
15494 旧雨重逢 jiù yǔ chóng féng 老朋友又相遇了。 清 尹会一《与王罕皆太史》:“比想旧雨重逢,促膝谈心,亦大兄闲居之一快也。” JYC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别重逢、不期而遇 冤家路窄、失之交臂 ./MWpxNA==.html jiu yu chong feng
16330 久惯老诚 jiǔ guàn lǎo chéng 同“久惯牢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JGL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久惯牢成 ./NDI3Yw==.html jiu guan lao cheng
6270 大旱望云 dà hàn wàng yún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DH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旱盼雨 ./NWdv.html da han wang yun
6384 大梦初醒 dà mèng chū xǐng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DM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梦初醒 执迷不悟 ./dHRj.html da meng chu xing
15523 久病成医 jiǔ bìng chéng yī 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 楚 屈原《九间 惜育》:“九折臂而成医兮。” ... JBC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病成良医 ./MWtrNA==.html jiu bing cheng yi
9385 能征惯战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法聪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 ... NZG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久经沙场 ./MXNqdw==.html neng zheng guan zhan
25051 一来二去 yī lái èr qù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 YLE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而久之 不相往来 ./MnFkZQ==.html yi lai er qu
21834 长此以往 cháng cǐ yǐ wǎng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CCY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而久之、长年累月、天长地久 一时半刻 ./b21v.html chang ci yi wang
20254 在所不辞 zài suǒ bù cí 辞:推辞。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 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ZS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不容辞 ./MnRreQ==.html zai suo bu ci
20182 责无旁贷 zé wú páng dài 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ZWP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在所不辞 推三阻四 ./MnFzNA==.html ze wu pang dai
6469 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DRB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不容辞、理所当然 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djFz.html dang ren bu rang
15242 疾恶如仇 jí è rú chóu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JER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义不容辞、见义勇为 从善如流、同流合污 ./MWV6YQ==.html ji e ru chou
1316 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BFT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愤填膺 ./aXZx.html bei fen tian ying
6015 愤气填膺 fèn qì tián yīng 填:填塞;膺:胸。愤怒之气充满胸膛。形容十分气愤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FQT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义愤填膺 ./OHk1OA==.html fen qi tian ying
9560 怒气填胸 nù qì tián xiōng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NQ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义愤填膺 ./NmUwYQ==.html nu qi tian xiong
2462 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PAE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愤填膺、忿然作色 悠然自得、泰然处之、心平气和 ./MXUxaQ==.html pai an er qi
9258 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NXC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义愤填膺、恼羞变怒 心平气和 ./MXY2dw==.html nao xiu cheng nu
25472 义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YX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无反顾、义正词严、义愤填膺 理屈词穷、无理取闹、心怀叵测 ./NXBvZw==.html yi xing yu se
25278 义不容辞 yì bù róng cí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YBR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无反顾、匹夫有责、理所当然 推三阻四 ./MzE4aQ==.html yi bu rong ci
2525 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 ... PFC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MXgxMA==.html po fu chen zhou
22158 词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 CY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正严词 ./M2NmYQ==.html ci yan yi zheng
22159 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CY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正辞严 ./M2NmdQ==.html ci yan yi zheng
25492 义正词严 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YZC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正辞严 ./NXFldQ==.html yi zheng ci yan
11462 高义薄云 gāo yì bó yún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GY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薄云天 ./MTVodw==.html gao yi bo yun
21143 者也之乎 zhě yě zhī hū 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 ZY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之乎者也 ./NXpmdQ==.html zhe ye zhi hu
7915 彤云密布 tóng yún mì bù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 《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TYM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乌云密布 ./MmNkaQ==.html tong yun mi bu
5723 蜂营蚁队 fēng yíng yǐ duì 比喻乌合之众。 明 宋濂《次刘经历韵诗》:“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FYY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乌合之众 ./NjlmdQ==.html feng ying yi dui
26669 瓦合之卒 wǎ hé zhī zú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 《汉书·郦食其传》:“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 WH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乌合之众 ./NTduaw==.html wa he zhi zu
26914 乌集之众 wū jí zhī zhòng 犹言乌合之众。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WJ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乌合之众、乌合之卒 精锐之师 ./NWI3bQ==.html wu ji zhi zhong
27089 乌合之卒 wū hé zhī zú 乌合:像乌鸦一样仓猝聚集一处。比喻仓猝聚集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梁书·羊侃传》:“今驱乌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虏马饮淮,矢集帝室,岂有人臣而至于此?” WH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乌合之众、乌集之众 精锐之师 ./NzFnZw==.html wu he zhi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