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962 东涂西抹 dōng tú xī mǒ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DT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抹西涂、擦脂抹粉、胡写乱画 一丝不苟 ./eDd1.html dong tu xi mo
7335 东扯西拉 dōng chě xī lā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DC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拉西扯 有条不紊 ./M2diMA==.html dong che xi la
13225 苦绷苦拽 kǔ bēng kǔ yè 绷:拉紧;拽:用力拉。苦苦地东拉西扯,凑集钱财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向日那些旧朋友,还道是昔日的晃大舍,苦绷苦拽,或当借了银钱,或损折 ... KBK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拉西扯 ./ODIzdw==.html ku beng ku ye
16743 七拉八扯 qī lā bā chě ①谓漫无边际地闲谈。②谓乱拉来一大堆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我便和他七拉八扯的先谈起来,喜得他谈锋极好,和他谈谈,倒 ... QL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拉西扯 有的放矢、言必有物 ./NGtoNA==.html qi la ba che
10026 乱点鸳鸯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鸳鸯:水鸟名;羽毛美丽;雌雄常在一起;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夫妻。使两对或几对夫妇互易错配。现指不顾具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唐帝乱点鸳鸯的,把几个女子赐与众臣配偶,不但男女称意,感戴皇恩。” LD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拼西凑 天作之合、成人之美 ./MWxtZw==.html luan dian yuan yang
16423 七拼八凑 qī pīn bā còu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形容随意拼凑;多而杂乱。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 ... QP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拼西凑、东拉西扯 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MXVlYQ==.html qi pin ba cou
6246 东挪西凑 dōng nuó xī còu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 ... DN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挪西借 ./NTdz.html dong nuo xi cou
17737 千凑万挪 qiān còu wàn nuó 凑:凑集。千方百计筹集挪借资金。比喻尽力筹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使用的呢,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过 ... QCW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挪西借 ./NnhwNg==.html qian cou wan nuo
6247 东挪西借 dōng nuó xī jiè 指到处挪借款项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 ... DN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挪西凑 ./NTgy.html dong nuo xi jie
6671 东补西凑 dōng bǔ xī còu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DB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挪西凑 ./MzFjNA==.html dong bu xi cou
7379 东挪西撮 dōng nuó xī cuō 同“东挪西凑”。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DNX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挪西凑、东挪西借 ./M2dybw==.html dong nuo xi cuo
6257 东寻西觅 dōng xún xī mì 指到处张罗 《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DXX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搜西罗 ./NWI0.html dong xun xi mi
7369 东流西落 dōng liú xī luò 见“东播西流”。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 ... DL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播西流 ./M2dvbQ==.html dong liu xi luo
7359 东家效颦 dōng jiā xiào pín 见“东施效颦”。 参见“东施效颦”。 DJX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施效颦 ./M2dsMA==.html dong jia xiao pin
13498 画虎类犬 huà hǔ lèi quǎn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HHL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东施效颦、不伦不类、画虎不成 神肖酷似 ./ODFn.html hua hu lei quan
25135 优孟衣冠 yōu mèng yī guān 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很穷;优孟穿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模 ...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YMY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鹦鹉学舌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独辟蹊径 ./MnJwZw==.html you meng yi guan
7373 东抹西涂 dōng mò xī tú 见“东涂西抹”。 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DM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涂西抹 ./M2dxMA==.html dong mo xi tu
7345 东闯西踱 dōng chuǎng xī duó 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DCX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游西荡 ./M2dldw==.html dong chuang xi duo
7401 东游西逛 dōng yóu xī guàng 同“东游西荡”。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DYXG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东游西荡 ./M2gyaQ==.html dong you xi guang
7613 东荡西游 dōng dàng xī yóu 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DDX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东游西荡、东游西逛 ./N2NoeQ==.html dong dang xi you
6258 东游西荡 dōng yóu xī dàng 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DYX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东游西逛 ./NWJl.html dong you xi dang
7328 东挨西撞 dōng āi xī zhuàng 同“东奔西撞”。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DA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碰西撞 ./M2c3ZQ==.html dong ai xi zhuang
7406 东走西撞 dōng zǒu xī zhuàng 同“东奔西撞”。 《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DZ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碰西撞 ./M2g1YQ==.html dong zou xi zhuang
10345 乱碰乱撞 luàn pèng luàn zhuàng 指到处碰壁,没有目标 LPL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东碰西撞 ./N3Q3Yw==.html luan peng luan zhuang
6699 东奔西撞 dōng bēn xī zhuàng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DB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穿西撞 ./M2c4aQ==.html dong ben xi zhuang
7338 东冲西撞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DC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穿西撞、东奔西撞 ./M2djeQ==.html dong chong xi zhuang
7344 东窗事犯 dōng chuāng shì fàn 见“东窗事发”。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DCS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窗事发 ./M2dlbQ==.html dong chuang shi fan
7801 图穷匕见 tú qióng bǐ xiàn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TQB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显而易见 ./MmFiYw==.html tu qiong bi xian
7346 东窗消息 dōng chuāng xiāo xī 见“东窗计”。 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DCX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窗计 ./M2dmNg==.html dong chuang xiao xi
6242 东躲西藏 dōng duǒ xī cáng 指到处躲避藏匿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DD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藏西躲 ./NTZv.html dong duo xi cang
7029 东西南朔 dōng xī nán shuò 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DXNS 一般成语 东西南北 ./MzA3YQ==.html dong xi nan shuo
9657 南北东西 nán běi dōng xī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NBD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西南北 ./OGJsYQ==.html nan bei dong xi
7389 东讨西征 dōng tǎo xī zhēng 同“东征西讨”。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DT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讨西伐、东征西讨 ./M2d3bw==.html dong tao xi zheng
7388 东讨西伐 dōng tǎo xī fá 同“东征西讨”。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DT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讨西征、东征西讨 ./M2d3ZQ==.html dong tao xi fa
7610 东诳西骗 dōng kuāng xī piàn 诳:欺骗,迷惑。形容到处说谎欺骗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应二哥,银子便与他,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外边东诳西骗。” DKX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诓西骗 ./N2Nnaw==.html dong kuang xi pian
6700 东藏西躲 dōng cáng xī duǒ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DCX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躲西藏 ./M2c5dw==.html dong cang xi duo
6726 东躲西跑 dōng duǒ xī pǎo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DDX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躲西藏、东躲西逃 ./NjloaQ==.html dong duo xi pao
7612 东躲西逃 dōng duǒ xī táo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DD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躲西跑 ./N2Nobw==.html dong duo xi tao
7349 东道主人 dōng dào zhǔ rén 见“东道主”。 《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DDZ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道主 ./M2dndQ==.html dong dao zhu ren
6540 地主之谊 dì zhǔ zhī yì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谊:情谊。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 DZ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道之宜 ./d2Rr.html di zhu zhi yi
7395 东掩西遮 dōng yǎn xī zhē 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 ... DY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遮西掩 ./M2gwYQ==.html dong yan xi zhe
7371 东门逐兔 dōng mén zhú tù 见“东门黄犬”。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 ... DMZ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门黄犬 ./M2dwZw==.html dong men zhu tu
6791 东闪西躲 dōng shǎn xī duǒ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DSX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闪西挪、东躲西藏 ./N2NmNg==.html dong shan xi duo
7385 东闪西挪 dōng shǎn xī nuó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DSX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闪西躲、躲躲闪闪 ./M2d1cQ==.html dong shan xi nuo
6245 东零西碎 dōng líng xī suì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DL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零西散 ./NTdp.html dong ling xi sui
7367 东零西落 dōng líng xī luò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 ... DL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零西散 ./M2dvMg==.html dong ling xi luo
7368 东零西散 dōng líng xī sàn 形容零落分散。 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 ... DL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零西落 ./M2dvYw==.html dong ling xi san
7351 东风过耳 dōng fēng guò ěr 见“东风射马耳”。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DFGE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风吹马耳、东风射马耳 ./M2dobw==.html dong feng guo er
7381 东迁西徙 dōng qiān xī xǐ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 ... DQX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东飘西徙、东徙西迁 ./M2dzcw==.html dong qian xi xi
6249 东飘西荡 dōng piāo xī dàng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DPX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东飘西泊 ./NTht.html dong piao xi d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