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4
|
不明真相
|
不
|
bù míng zhēn xiàng
|
明:了解清楚;真相:本来面目。不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
|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
BM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明真象
|
真相大白
|
./NzZueQ==.html
|
bu ming zhen xiang
|
|
23472
|
水土不服
|
水
|
shuǐ tǔ bù fú
|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
ST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服水土、水土不伏
|
|
./MjdsYQ==.html
|
shui tu bu fu
|
|
1113
|
不期而会
|
不
|
bù qī ér huì
|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
|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
BQE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期而遇
|
|
./MnEy.html
|
bu qi er hui
|
|
2501
|
萍水相逢
|
萍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 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PS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期而遇、一面之交
|
莫逆之交
|
./MXZveQ==.html
|
ping shui xiang feng
|
|
18058
|
邂逅相遇
|
邂
|
xiè hòu xiāng yù
|
指无意中相遇。邂逅:没有约会而遇见。
|
《诗经 郑风 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
XH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期而遇、萍水相逢
|
不欢而散
|
./Mmk5cQ==.html
|
xie hou xiang yu
|
|
2345
|
不根之论
|
不
|
bù gēn zhī lùn
|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汉书 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
BGZ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根之谈
|
真凭实据
|
./MzVvOA==.html
|
bu gen zhi lun
|
|
1453
|
不次之迁
|
不
|
bù cì zhī qiān
|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BC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次之位、连升三级、破格提拔
|
|
./bDg2.html
|
bu ci zhi qian
|
|
501
|
暗室不欺
|
暗
|
àn shì bù qī
|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隋王荣暨妻刘氏墓志》:“暗室不欺,托生安养。”
|
AS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欺暗室
|
暗箭伤人、暗室欺心
|
./Z2c4.html
|
an shi bu qi
|
|
1883
|
不欺地下
|
不
|
bù qī dì xià
|
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
|
BQ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欺暗室
|
死无对证
|
./NzZuNA==.html
|
bu qi di xia
|
|
5880
|
弗欺暗室
|
弗
|
fú qī àn shì
|
暗室:比喻暗中。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
|
《梁书·简文帝纪》:“弗欺暗室,岂况三光。”
|
FQA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欺暗室
|
|
./N2MyZQ==.html
|
fu qi an shi
|
|
2055
|
不牧之地
|
不
|
bù mù zhī dì
|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
BMZ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毛之地
|
|
./MnA4.html
|
bu mu zhi di
|
|
20066
|
如丘而止
|
如
|
rú qiū ér zhǐ
|
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
《荀子·宥坐》:“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
RQE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求上进、知难而退
|
|
./MjQ2OA==.html
|
ru qiu er zhi
|
|
13568
|
囫囵吞枣
|
囫
|
hú lún tūn zǎo
|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
HL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
./MThtZQ==.html
|
hu lun tun zao
|
|
67
|
安于现状
|
安
|
ān yú xiàn zhuàng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
AY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求进取
|
勇猛精进、力争上游
|
./Zzhn.html
|
an yu xian zhuang
|
|
1130
|
不药而愈
|
不
|
bù yào ér yù
|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
BY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治自愈
|
不可救药、回天乏术
|
./Mndn.html
|
bu yao er yu
|
|
1447
|
不逞之徒
|
不
|
bù chěng zhī tú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BC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法之徒
|
|
./bDR1.html
|
bu cheng zhi tu
|
|
2152
|
不轨之徒
|
不
|
bù guǐ zhī tú
|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
BG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法之徒
|
|
./bGw4.html
|
bu gui zhi tu
|
|
26518
|
万丈深渊
|
万
|
wàn zhàng shēn yuān
|
渊:深潭。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处境
|
高玉宝《高玉宝》第13章:“玉宝身子一闪,只觉得两脚悬空,‘咚’一家伙,掉进了万丈深渊。”
|
W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测之渊
|
|
./Nndmdw==.html
|
wan zhang shen yuan
|
|
2051
|
不测之忧
|
不
|
bù cè zhī yōu
|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B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测之祸
|
|
./Mmwy.html
|
bu ce zhi you
|
|
1751
|
不咸不淡
|
不
|
bù xián bù dàn
|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
欧阳山《苦斗》:“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书。”
|
BX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温不火
|
和蔼可亲
|
./MzZkcw==.html
|
bu xian bu dan
|
|
1803
|
不冷不热
|
不
|
bù lěng bù rè
|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BL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温不火
|
|
./Njc5OA==.html
|
bu leng bu re
|
|
6955
|
钉嘴铁舌
|
钉
|
dīng zuǐ tiě shé
|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
DZ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烂之舌、铁嘴钢牙
|
|
./d3Vz.html
|
ding zui tie she
|
|
13852
|
荒无人烟
|
荒
|
huāng wú rén yān
|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
HW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牧之地
|
人烟稠密
|
./MWQ4cw==.html
|
huang wu ren yan
|
|
2047
|
不偢不倸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
B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理不睬
|
热情和蔼
|
./Mjhr.html
|
bu chou bu cai
|
|
2054
|
不揪不睬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不看也不答理。形容待人态度冷淡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1回:“贼囚根子,他不揪不睬,也是你爹的婊子,许你骂他!”
|
BCBC
|
一般成语
|
|
不理不睬、不偢不倸
|
|
./Mm4w.html
|
bu chou bu cai
|
|
21681
|
耻居人下
|
耻
|
chǐ jū rén xià
|
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形容胸怀大志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堕乃尘凡。”
|
CJ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甘人后
|
自甘堕落
|
./NDBx.html
|
chi ju ren xia
|
|
1467
|
不甘示弱
|
不
|
bù gān shì ruò
|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显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
BG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甘后人、力争上游
|
甘拜下风、自暴自弃
|
./bGk2.html
|
bu gan shi ruo
|
|
1466
|
不甘寂寞
|
不
|
bù gān jì mò
|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
|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
BG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甘示弱、出头露面
|
不闻不问、默默无闻
|
./bGh3.html
|
bu gan ji mo
|
|
1085
|
不敢后人
|
不
|
bù gǎn hòu rén
|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
BGH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不甘落后
|
|
./MmNx.html
|
bu gan hou ren
|
|
15203
|
急起直追
|
急
|
jí qǐ zhí zhuī
|
立即振作起来;迅速追赶上去。
|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5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
JQ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甘落后、奋起直追
|
停滞不前、得过且过
|
./MWU1YQ==.html
|
ji qi zhi zhui
|
|
1121
|
不生不灭
|
不
|
bù shēng bù miè
|
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9回:“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BSB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生不死、半死不活
|
生机勃勃
|
./MnQ0.html
|
bu sheng bu mie
|
|
23267
|
身不由己
|
身
|
shēn bù yóu jǐ
|
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
《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
SB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
得心应手、应付自如、独立自主
|
./MjRtdw==.html
|
shen bu you ji
|
|
12374
|
概不由己
|
概
|
gài bù yóu jǐ
|
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
GB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
|
./NnFmOA==.html
|
gai bu you ji
|
|
16476
|
情不自禁
|
情
|
qíng bù zì jīn
|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
Q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
不露声色、无动于衷
|
./MXZ2bQ==.html
|
qing bu zi jin
|
|
1833
|
不紧不慢
|
不
|
bù jīn bù màn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
BJ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疾不徐
|
|
./Njd6dw==.html
|
bu jin bu man
|
|
2168
|
不徐不疾
|
不
|
bù xú bù jí
|
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BX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疾不徐
|
慢慢腾腾
|
./bXJx.html
|
bu xu bu ji
|
|
1878
|
不疼不痒
|
不
|
bù téng bù yǎng
|
比喻说话做事只是做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3回:“你们这班狗头!打得太岁爷不疼不痒,好不耐烦!”
|
BT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痛不痒
|
击中要害
|
./NzZncQ==.html
|
bu teng bu yang
|
|
2347
|
不瞽不聋
|
不
|
bù gǔ bù lóng
|
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形容长辈要宽宏大
|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
BG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痴不聋
|
|
./MzVvcw==.html
|
bu gu bu long
|
|
2336
|
不登大雅
|
不
|
bù dēng dà yǎ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
|
见“不登大雅之堂”。
|
BD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登大雅之堂
|
|
./MzVrdw==.html
|
bu deng da ya
|
|
13957
|
活天冤枉
|
活
|
huó tiān yuān wǎng
|
形容冤枉之极。
|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
HT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白之冤
|
|
./M3cxZQ==.html
|
huo tian yuan wang
|
|
21879
|
沉冤莫白
|
沉
|
chén yuān mò bái
|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
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诉。”
|
CY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白之冤
|
平反昭雪
|
./cGxl.html
|
chen yuan mo bai
|
|
1075
|
伯仲之间
|
伯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B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上下
|
天渊之别、天壤之别
|
./Mjc2.html
|
bo zhong zhi jian
|
|
1078
|
不差上下
|
不
|
bù chā shàng xià
|
不分高下,差不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
BC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上下
|
天差地别
|
./Mjgw.html
|
bu cha shang xia
|
|
23588
|
势均力敌
|
势
|
shì jūn lì dí
|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
SJ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上下、棋逢对手
|
天差地别、寡不敌众
|
./MmFjZw==.html
|
shi jun li di
|
|
1555
|
不通水火
|
不
|
bù tōng shuǐ huǒ
|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孙宝传》:“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颜师古注:“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 东汉 班固《汉书 孙宝传》:“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颜师古注:“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
|
BT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往来
|
|
./bW02.html
|
bu tong shui huo
|
|
1566
|
不相闻问
|
不
|
bù xiāng wén wèn
|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
BX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相往来
|
|
./bXFt.html
|
bu xiang wen wen
|
|
13532
|
昏迷不醒
|
昏
|
hūn mí bù xǐng
|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甚么病症。”
|
HM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省人事
|
|
./OG1r.html
|
hun mi bu xing
|
|
19751
|
人事不醒
|
人
|
rén shì bù xǐng
|
见“人事不省”。
|
杨朔《晚凉天》:“有一位同志,是渔船救起来的,三天三夜人事不醒。”
|
RS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省人事
|
|
./NHF6MA==.html
|
ren shi bu xing
|
|
2382
|
不落边际
|
不
|
bù luò biān jì
|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
BL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着边际
|
|
./MzYyNA==.html
|
bu luo bian ji
|
|
24702
|
言之无物
|
言
|
yán zhī wú wù
|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
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
YZ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着边际、华而不实、纸上谈兵
|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必有中
|
./Mm0xMA==.html
|
yan zhi wu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