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8
|
不安本分
|
不
|
bù ān běn fèn
|
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
BA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守本分、不依本分
|
安分守己
|
./NzdhZw==.html
|
bu an ben fen
|
|
2132
|
不安其室
|
不
|
bù ān qí shì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
BA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安于室
|
|
./bDA0.html
|
bu an qi shi
|
|
1499
|
不堪造就
|
不
|
bù kān zào jiù
|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
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
BK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宜深造、不成气候、不务正业
|
孺子可教、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
./bHZp.html
|
bu kan zao jiu
|
|
1539
|
不容置辩
|
不
|
bù róng zhì biàn
|
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
|
BR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容分说
|
|
./bWVl.html
|
bu rong zhi bian
|
|
1586
|
不由分说
|
不
|
bù yóu fēn shuō
|
由:让;顺 随;分:辩别。不容许辩争。
|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
BY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
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
./bXlv.html
|
bu you fen shuo
|
|
13660
|
毫无疑义
|
毫
|
háo wú yí yì
|
疑义:可疑的道理。丝毫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呢?”
|
HW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容置疑
|
大有可疑、满腹疑团
|
./MWEyMg==.html
|
hao wu yi yi
|
|
2440
|
屁滚尿流
|
屁
|
pì gǔn niào liú
|
形容极度恐惧、惊惶;失去自禁。有时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屁滚尿流。”
|
PGN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寒而栗、一败涂地
|
从容不迫、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
./MXNwNg==.html
|
pi gun niao liu
|
|
3409
|
毛骨悚然
|
毛
|
máo gǔ sǒng rán
|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MGS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
镇定自若、面无惧色
|
./MW0zeQ==.html
|
mao gu song ran
|
|
998
|
鄙夷不屑
|
鄙
|
bǐ yí bù xiè
|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
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
BY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
|
|
./MThx.html
|
bi yi bu xie
|
|
2178
|
不值一顾
|
不
|
bù zhí yī gù
|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明 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
BZ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
|
|
./MzBpZQ==.html
|
bu zhi yi gu
|
|
13036
|
看不上眼
|
看
|
kàn bù shàng yǎn
|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
|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
|
KB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
|
|
./OGN0Ng==.html
|
kan bu shang yan
|
|
20688
|
置之不顾
|
置
|
zhì zhī bù gù
|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
ZZ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
三复斯言
|
./NjF5ZQ==.html
|
zhi zhi bu gu
|
|
1867
|
不屑置辩
|
不
|
bù xiè zhì biàn
|
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
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
BXZ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屑置言
|
|
./NzZjMA==.html
|
bu xie zhi bian
|
|
1530
|
不平则鸣
|
不
|
bù píng zé míng
|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BP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平之鸣、鸣冤叫屈
|
忍气吞声、心平气和、称心如意
|
./bTl5.html
|
bu ping ze ming
|
|
2167
|
不忘故旧
|
不
|
bù wàng gù jiù
|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
BW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弃故旧、不忘久要
|
|
./bW5r.html
|
bu wang gu jiu
|
|
15249
|
箭在弦上
|
箭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
JZ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得不发、矢在弦上、如箭在弦
|
|
./MWYydw==.html
|
jian zai xian shang
|
|
1455
|
不得善终
|
不
|
bù dé shàn zhōng
|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
BD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得好死、不得其死
|
寿终正寝
|
./bGFv.html
|
bu de shan zhong
|
|
2049
|
不得其死
|
不
|
bù dé qí sǐ
|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BDQ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得好死、不得善终
|
寿终正寝
|
./MmFp.html
|
bu de qi si
|
|
11479
|
隔靴搔痒
|
隔
|
gé xuē sāo yǎng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GX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
鞭辟入里、一语破的
|
./MTVvaw==.html
|
ge xue sao yang
|
|
1165
|
不知所云
|
不
|
bù zhī suǒ yún
|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B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得要领、语无伦次、吞吞吐吐
|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纲挈领
|
./M29z.html
|
bu zhi suo yun
|
|
1557
|
不痛不痒
|
不
|
bù tòng bù yǎng
|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
BT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得要领、转弯抹角
|
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
./bW1x.html
|
bu tong bu yang
|
|
1613
|
不足介意
|
不
|
bù zú jiè yì
|
不值得放在心上。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落水兰亭》:“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落水兰亭》:“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馀不足介吾意也。”...
|
BZ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必介意
|
耿耿于怀
|
./bmEy.html
|
bu zu jie yi
|
|
1481
|
不疾不徐
|
不
|
bù jí bù xú
|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
|
宋 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
BJ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快不慢
|
过犹不及
|
./bG9h.html
|
bu ji bu xu
|
|
15191
|
鸡犬不惊
|
鸡
|
jī quǎn bù jīng
|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
JQB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不惊鸡犬、秋毫无犯
|
鸡飞狗走、鸡犬不宁
|
./MWRyeQ==.html
|
ji quan bu jing
|
|
20269
|
砸锅卖铁
|
砸
|
zá guō mài tiě
|
砸了锅去卖废铁。表示穷极无聊,不留后路。也比喻把所的都拿出来了。
|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现在不是五八年炼钢铁那阵子,一声号令,千军万马,砸锅卖铁跟你上。”
|
ZGM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惜一切
|
|
./MnR2aQ==.html
|
za guo mai tie
|
|
1872
|
不惜代价
|
不
|
bù xī dài jià
|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
林斤澜《山深海阔》:“如若过于勉强,甚至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我一定是劝他淡薄些。”
|
BX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惜一切、不惜血本
|
|
./NzZkbw==.html
|
bu xi dai jia
|
|
1563
|
不惜工本
|
不
|
bù xī gōng běn
|
指舍得出本钱。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几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
|
BXG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惜代价
|
斤斤计较
|
./bXBz.html
|
bu xi gong ben
|
|
1870
|
不惜一切
|
不
|
bù xī yī qiè
|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张彪就像扑灭荒火一样,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运动。”
|
BX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惜代价
|
|
./NzZkNA==.html
|
bu xi yi qie
|
|
1873
|
不惜本钱
|
不
|
bù xī běn qián
|
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
|
邓小平《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但在建立时应不惜本钱抽调干部及若干部队以作骨干。”
|
BX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惜血本、不惜代价
|
|
./NzZkeQ==.html
|
bu xi ben qian
|
|
459
|
暗室屋漏
|
暗
|
àn shì wū lòu
|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
AS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愧屋漏
|
|
./ZHc=.html
|
an shi wu lou
|
|
27081
|
无愧屋漏
|
无
|
wú kuì wū lòu
|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
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
WK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愧屋漏、不欺室漏
|
|
./NzE4eQ==.html
|
wu kui wu lou
|
|
2389
|
不欺屋漏
|
不
|
bù qī wū lòu
|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
BQ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愧屋漏、无愧屋漏
|
暗室欺心
|
./MzY1Ng==.html
|
bu qi wu lou
|
|
1850
|
不成方圆
|
不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BC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成体统
|
规规矩矩
|
./Nm90cQ==.html
|
bu cheng fang yuan
|
|
22209
|
成何体统
|
成
|
chéng hé tǐ tǒng
|
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像什么样子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就是女儿,也要在他家过日子,成何体统?”
|
CH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成体统
|
|
./N25ocw==.html
|
cheng he ti tong
|
|
1404
|
兵不血刃
|
兵
|
bīng bù xuè rèn
|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BBX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战而胜、所向披靡
|
血流成河、血流飘杵
|
./a2Jl.html
|
bing bu xue ren
|
|
3704
|
明码实价
|
明
|
míng mǎ shí jià
|
明码:指标明的价格。指公开标明的真实价格或处事不折不扣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这家的主人,是明码实价的汉奸,伪军的少将。”
|
MM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折不扣
|
|
./ODFsdQ==.html
|
ming ma shi jia
|
|
6668
|
滴水不羼
|
滴
|
dī shuǐ bù chàn
|
形容十分纯正。
|
鲁迅《朝花夕拾 无常》:“对付别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对自己总还不如虽在阴司里也还能够寻到一点私情。”
|
DS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折不扣
|
|
./Mnl5MA==.html
|
di shui bu chan
|
|
2388
|
不挠不折
|
不
|
bù náo bù zhé
|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
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 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
BN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折不挠、不挠不屈
|
|
./MzY0bQ==.html
|
bu nao bu zhe
|
|
2358
|
不矜细行
|
不
|
bù jīn xì xíng
|
指不注重小事小节。
|
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
B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护细行
|
谨小慎微
|
./MzV1Mg==.html
|
bu jin xi xing
|
|
2385
|
不名一格
|
不
|
bù míng yī gé
|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
BM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一格
|
|
./MzYzOA==.html
|
bu ming yi ge
|
|
1446
|
不成体统
|
不
|
bù chéng tǐ tǒng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
BC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bDRr.html
|
bu cheng ti tong
|
|
2362
|
不拘细节
|
不
|
bù jū xì jié
|
犹不拘小节。
|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
BJ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不拘细行
|
谨小慎微
|
./MzV2Ng==.html
|
bu ju xi jie
|
|
1489
|
不拘小节
|
不
|
bù jū xiǎo jié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
BJ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形迹、洒脱不拘
|
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
./bHJ3.html
|
bu ju xiao jie
|
|
1554
|
不速之客
|
不
|
bù sù zhī kè
|
速:邀请。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
BSZ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招自来
|
特约嘉宾
|
./bWxj.html
|
bu su zhi ke
|
|
2387
|
不挠不屈
|
不
|
bù náo bù qū
|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
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 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
|
BN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挠不折
|
|
./MzY0Yw==.html
|
bu nao bu qu
|
|
2155
|
不教而杀
|
不
|
bù jiào ér shā
|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BJE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教而诛
|
谆谆教诲
|
./bHBv.html
|
bu jiao er sha
|
|
2401
|
不时之须
|
不
|
bù shí zhī xū
|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
BS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时之需
|
|
./MzY5bQ==.html
|
bu shi zhi xu
|
|
1153
|
不时之需
|
不
|
bù shí zhī xū
|
不时:不定什么时候。随时的需要;也作“不时之须”。
|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
BS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时之须
|
一定之规
|
./M2tj.html
|
bu shi zhi xu
|
|
1882
|
不清不白
|
不
|
bù qīng bù bái
|
不明白,不清楚。形容关系暧昧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所以设下这个毒法儿,要把我拉在浑水里,弄一个不清不白的名儿,也未可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所以设下这个毒法儿,要把我拉在浑水里,弄一个不清不白的名儿,也未可知。”...
|
BQ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明不白
|
清清白白
|
./NzZtYQ==.html
|
bu qing bu bai
|
|
1162
|
不知轻重
|
不
|
bù zhī qīng zhòng
|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
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 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
BZ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明事理
|
知书达理
|
./M255.html
|
bu zhi qing z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