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76
|
一言不发
|
一
|
yī yán bù fā
|
一句话也不说。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
YY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声不响
|
侃侃而谈、絮絮叨叨、喋喋不休
|
./NmtzZw==.html
|
yi yan bu fa
|
|
25732
|
一声不吭
|
一
|
yī shēng bù kēng
|
一句话也不说
|
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
YS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声不响、一言不发
|
喋喋不休
|
./NnRuMg==.html
|
yi sheng bu keng
|
|
2439
|
匹夫之勇
|
匹
|
pǐ fū zhī yǒng
|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
PF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夫之勇
|
深谋远虑
|
./MXNvdw==.html
|
pi fu zhi yong
|
|
27192
|
丸泥封关
|
丸
|
wán ní fēng guān
|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锁。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
WNF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夫当关
|
|
./MmJvcw==.html
|
wan ni feng guan
|
|
6667
|
堕云雾中
|
堕
|
duò yún wù zhōng
|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
DY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头雾水
|
|
./eXVx.html
|
duo yun wu zhong
|
|
22051
|
从一而终
|
从
|
cóng yī ér zhōng
|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
CY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女不事二夫
|
|
./c2ll.html
|
cong yi er zhong
|
|
23815
|
始终不渝
|
始
|
shǐ zhōng bù yú
|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
S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如既往
|
翻云覆雨、见异思迁
|
./NHppaQ==.html
|
shi zhong bu yu
|
|
23457
|
始终如一
|
始
|
shǐ zhōng rú yī
|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
SZ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如既往、始终不渝
|
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
./MjdhZw==.html
|
shi zhong ru yi
|
|
25412
|
以偏概全
|
以
|
yǐ piān gài quán
|
以:用;拿;偏:片面;一方面;概:概括;全:全部;全面。以片面代替全面。
|
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 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
YPG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以管窥天、一概而论
|
|
./NW53dQ==.html
|
yi pian gai quan
|
|
25016
|
一得之见
|
一
|
yī dé zhī jiàn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千虑一得、一得之功
|
博学多才
|
./MnB2dw==.html
|
yi de zhi jian
|
|
15374
|
井底之蛙
|
井
|
jǐng dǐ zhī wā
|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JD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坐井观天
|
见多识广
|
./MWg0aQ==.html
|
jing di zhi wa
|
|
24872
|
一知半解
|
一
|
yī zhī bàn jiě
|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
Y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浮光掠影、囫囵吞枣
|
真知灼见、真才实学、博古通今
|
./Mm81ZQ==.html
|
yi zhi ban jie
|
|
24692
|
一隅之见
|
一
|
yī yú zhī jiàn
|
隅:角落。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
YY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管见所及、以偏概全
|
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
./Mmx1Yw==.html
|
yi yu zhi jian
|
|
5782
|
肤见谫识
|
肤
|
fū jiàn jiǎn shí
|
浅陋的见识。
|
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彼肤见谫识,管窥蠡测,岂复能尽其妙哉?”
|
FJJ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孔之见、门户之见
|
远见卓识
|
./NmFqaw==.html
|
fu jian jian shi
|
|
20711
|
逐字逐句
|
逐
|
zhú zì zhú jù
|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
程树榛《大学时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记,并饶有兴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
Z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一句
|
一目十行
|
./NjNzaQ==.html
|
zhu zi zhu ju
|
|
24722
|
一字一板
|
一
|
yī zì yī bǎn
|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
YZ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一句
|
|
./Mm1jZQ==.html
|
yi zi yi ban
|
|
25501
|
一字一句
|
一
|
yī zì yī jù
|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
YZ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一板
|
|
./NXFwbw==.html
|
yi zi yi ju
|
|
1582
|
不易一字
|
不
|
bù yì yī zì
|
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
《新唐书 王勃传》:“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
BY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不易
|
|
./bXgw.html
|
bu yi yi zi
|
|
25722
|
一字不差
|
一
|
yī zì bù chā
|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
YZ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不易、一字不爽
|
|
./NnQxZQ==.html
|
yi zi bu cha
|
|
24707
|
一字连城
|
一
|
yī zì lián chéng
|
极言文辞的精妙。
|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
YZ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
|
|
./Mm0zOA==.html
|
yi zi lian cheng
|
|
25503
|
一字一珠
|
一
|
yī zì yī zhū
|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YZ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
|
|
./NXFxOA==.html
|
yi zi yi zhu
|
|
25500
|
一字千钧
|
一
|
yī zì qiān jūn
|
一个字有千钧重(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Y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字字千钧
|
|
./NXFvaw==.html
|
yi zi qian jun
|
|
20750
|
字字珠玑
|
字
|
zì zì zhū jī
|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
Z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掷地有声、生花妙笔
|
狗屁不通、诘屈聱牙
|
./NjU5dQ==.html
|
zi zi zhu ji
|
|
25345
|
一笔不苟
|
一
|
yī bǐ bù gǒu
|
不苟:不苟且。一笔一画都很认真;毫不马虎。
|
清 沈初《西清笔记 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
YB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谨小慎微、郑重其事
|
马虎了事、草率从事、粗心大意
|
./NWxlYQ==.html
|
yi bi bu gou
|
|
25499
|
一字千金
|
一
|
yī zì qiān jīn
|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Y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钧、一字一珠、字字珠玑
|
一文不值
|
./NXFvYQ==.html
|
yi zi qian jin
|
|
24914
|
一言九鼎
|
一
|
yī yán jiǔ dǐng
|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YY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
|
人微言轻
|
./Mm9tdw==.html
|
yi yan jiu ding
|
|
24867
|
一字之师
|
一
|
yī zì zhī shī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
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
Y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师
|
|
./Mm8zcQ==.html
|
yi zi zhi shi
|
|
24716
|
一字不易
|
一
|
yī zì bù yi
|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
《新唐书 文艺传中 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
Y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未改
|
|
./Mm1hNg==.html
|
yi zi bu yi
|
|
25978
|
一资半级
|
一
|
yī zī bàn jí
|
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
唐 无名氏《玉泉子 裴晋公度》:“裴晋公度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幸,至于 唐 无名氏《玉泉子 裴晋公度》:“裴晋公度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幸,至于此辈,优与一资半级,何足问也?’”...
|
YZ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官半职
|
|
./MzB4eQ==.html
|
yi zi ban ji
|
|
25744
|
一家之长
|
一
|
yī jiā zhī zhǎng
|
家庭的当家人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主
|
|
./NnU3bQ==.html
|
yi jia zhi zhang
|
|
25384
|
一家之言
|
一
|
yī jiā zhī yán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Y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辞
|
|
./NW15bw==.html
|
yi jia zhi yan
|
|
25703
|
一家之主
|
一
|
yī jiā zhī zhǔ
|
家庭的当家人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妈妈是一家之主,有甚烦难?’”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长
|
|
./NnMzcw==.html
|
yi jia zhi zhu
|
|
23014
|
尺璧寸阴
|
尺
|
chǐ bì cùn yīn
|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CB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
./NzV1cw==.html
|
chi bi cun yin
|
|
12149
|
功成骨枯
|
功
|
gōng chéng gǔ kū
|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
语出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GCG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
./M29waQ==.html
|
gong cheng gu ku
|
|
808
|
恶尘无染
|
恶
|
è chén wú rǎn
|
谓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
叶圣陶《穷愁》:“儿童诚可爱,一味天真,恶尘无染。”
|
EC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
|
|
./M2lobQ==.html
|
e chen wu ran
|
|
2393
|
不染一尘
|
不
|
bù rǎn yī chén
|
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不染”。
|
郑观应《盛世危言 日报》:“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
|
BR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
|
同流合污
|
./MzY2aw==.html
|
bu ran yi chen
|
|
11239
|
六尘不染
|
六
|
liù chén bù rǎn
|
佛教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
唐 武三思《孝明皇后碑》:“六尘不染,孤标水上之花。”
|
LCB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
|
|
./ZGll.html
|
liu chen bu ran
|
|
18061
|
纤尘不染
|
纤
|
xiān chén bù rǎn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XC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
|
|
./Mmljcw==.html
|
xian chen bu ran
|
|
25378
|
一毫不染
|
一
|
yī háo bù rǎn
|
犹一尘不染。
|
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YH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一干二净
|
贪得无厌
|
./NW1uaw==.html
|
yi hao bu ran
|
|
24940
|
一清二白
|
一
|
yī qīng èr bái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YQE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
一团漆黑、一塌糊涂、雾里看花
|
./Mm94cQ==.html
|
yi qing er bai
|
|
24909
|
一干二净
|
一
|
yī gān èr jìng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YG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
邋里邋遢、肮肮脏脏、乌烟瘴气
|
./Mm9rbw==.html
|
yi gan er jing
|
|
14374
|
狐不二雄
|
狐
|
hú bù èr xióng
|
喻两雄不可并存。
|
《淮南子·说林训》:“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友不匹,锰库不群,鸷鸟不双。”
|
HB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山不容二虎
|
|
./M3Rrcw==.html
|
hu bu er xiong
|
|
15218
|
将错就错
|
将
|
jiāng cuò jiù cuò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
JC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差二错
|
过而能改、将功补过
|
./MWVpMg==.html
|
jiang cuo jiu cuo
|
|
25507
|
阴错阳差
|
阴
|
yīn cuò yáng chā
|
原为阴阳家术语;指把阴和阳搞错了。现比喻各种偶然的因素凑在一起而造成差错。
|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轰报》:“摊开纸条,把解状元怎阴错阳差报。”
|
YC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差二错
|
千真万确
|
./NXF1ZQ==.html
|
yin cuo yang cha
|
|
25410
|
一念之差
|
一
|
yī niàn zhī chā
|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
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
YNZ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差二错、阴差阳错、差之毫厘
|
千差万别
|
./NW51Yw==.html
|
yi nian zhi cha
|
|
24989
|
阴差阳错
|
阴
|
yīn chā yáng cuò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4回:“真是谈督的官运亨通,阴差阳错里倒被他糊里糊涂的扑灭了。”
|
YC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差二错、阴错阳差
|
千真万确
|
./MnBqeQ==.html
|
yin cha yang cuo
|
|
24865
|
一己之私
|
一
|
yī jǐ zhī sī
|
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
Y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己之见
|
|
./Mm8zNg==.html
|
yi ji zhi si
|
|
24904
|
一相情愿
|
一
|
yī xiāng qíng yuàn
|
只凭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
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厢情愿’。”
|
YX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己之见、一厢情愿
|
两相情愿
|
./Mm9pZw==.html
|
yi xiang qing yuan
|
|
26508
|
万事如意
|
万
|
wàn shì rú yì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
WS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帆风顺
|
|
./NnJzZQ==.html
|
wan shi ru yi
|
|
24841
|
一枝之栖
|
一
|
yī zhī zhī qī
|
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YZ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席之地
|
|
./Mm50Ng==.html
|
yi zhi zhi 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