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66
|
叠岭层峦
|
叠
|
dié lǐng céng luán
|
叠:重叠;层:重复,接连出现。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叠岭层峦险峻山。”
|
DL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叠嶂层峦、层峦叠嶂
|
|
./NnNwcQ==.html
|
die ling ceng luan
|
|
13113
|
口角风情
|
口
|
kǒu jiǎo fēng qíng
|
口头表示的情爱。
|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
KJ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N4YQ==.html
|
kou jiao feng qing
|
|
2004
|
笨嘴拙腮
|
笨
|
bèn zuǐ zhuō sāi
|
口才不行,不会说话
|
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
|
BZ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笨嘴笨舌
|
伶牙俐齿
|
./OHRuYQ==.html
|
ben zui zhuo sai
|
|
13051
|
渴者易饮
|
渴
|
kě zhě yì yǐn
|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
《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KZ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lyeQ==.html
|
ke zhe yi yin
|
|
12872
|
口碑载道
|
口
|
kǒu bēi zài dào
|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
KBZ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交口称誉、有口皆碑
|
怨声载道、民怨鼎沸
|
./MWpoOA==.html
|
kou bei zai dao
|
|
13341
|
口燥唇干
|
口
|
kǒu zào chún gān
|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十一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KZC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干舌燥
|
|
./MW04ZQ==.html
|
kou zao chun gan
|
|
13048
|
口腹之累
|
口
|
kǒu fù zhī lěi
|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
KF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hrYw==.html
|
kou fu zhi lei
|
|
12805
|
口耳相传
|
口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
KE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传心授
|
|
./YnNn.html
|
kou er xiang chuan
|
|
18155
|
心谤腹非
|
心
|
xīn bàng fù fēi
|
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
XBF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口是心非
|
|
./Mmp0MA==.html
|
xin bang fu fei
|
|
13375
|
口诵心维
|
口
|
kǒu sòng xīn wéi
|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
KSX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诵心惟
|
|
./NDN5eQ==.html
|
kou song xin wei
|
|
9878
|
利齿能牙
|
利
|
lì chǐ néng yá
|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
LC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伶牙俐齿
|
笨嘴拙舌
|
./Y2o0.html
|
li chi neng ya
|
|
12922
|
口齿伶俐
|
口
|
kǒu chǐ líng lì
|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
KCL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伶牙俐齿
|
笨嘴拙舌
|
./MWxxdw==.html
|
kou chi ling li
|
|
12958
|
口诛笔伐
|
口
|
kǒu zhū bǐ fá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KZ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挞伐
|
|
./MW4yNA==.html
|
kou zhu bi fa
|
|
18109
|
心如古井
|
心
|
xīn rú gǔ jǐng
|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
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XR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如止水
|
心潮澎湃
|
./Mmoxcw==.html
|
xin ru gu jing
|
|
12719
|
古井无波
|
古
|
gǔ jǐng wú bō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GJW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心潮澎湃
|
./MTZkMA==.html
|
gu jing wu bo
|
|
12201
|
古井不波
|
古
|
gǔ jǐng bù bō
|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
|
GJBB
|
一般成语
|
|
|
|
./M3BlaQ==.html
|
gu jing bu bo
|
|
5381
|
反裘伤皮
|
反
|
fǎn qiú shāng pí
|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
《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
FQ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反裘负薪、反裘负刍
|
|
./M2o4aw==.html
|
fan qiu shang pi
|
|
802
|
二分明月
|
二
|
èr fēn míng yuè
|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EFM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mpn.html
|
er fen ming yue
|
|
4625
|
鸣雁直木
|
鸣
|
míng yàn zhí mù
|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
MYZ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pbw==.html
|
ming yan zhi mu
|
|
15510
|
泾渭分明
|
泾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
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
JW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
不分皂白、泾渭不分、黑白不分
|
./MWsxOA==.html
|
jing wei fen ming
|
|
17143
|
琪花玉树
|
琪
|
qí huā yù shù
|
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
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
QH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tjeQ==.html
|
qi hua yu shu
|
|
14252
|
毫厘丝忽
|
毫
|
háo lí sī hū
|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
HL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J6aw==.html
|
hao li si hu
|
|
11962
|
古是今非
|
古
|
gǔ shì jīng fēi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GS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ZlNA==.html
|
gu shi jing fei
|
|
11012
|
落魄不偶
|
落
|
luo tuo bu ou
|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
|
LTBO
|
一般成语
|
|
|
|
./NGNyMg==.html
|
luo tuo bu ou
|
|
2391
|
不迁之庙
|
不
|
bù qiān zhī miào
|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
|
BQZM
|
一般成语
|
|
|
|
./MzY1cQ==.html
|
bu qian zhi miao
|
|
14873
|
胡越之祸
|
胡
|
hú yuè zhī huò
|
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
HYZ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hlYw==.html
|
hu yue zhi huo
|
|
13339
|
刻画无盐
|
刻
|
kè huà wú yán
|
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人。
|
《晋书 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
KHWY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
|
./MW0zNA==.html
|
ke hua wu yan
|
|
2254
|
辨日炎凉
|
辨
|
biàn rì yán liáng
|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
BRYL
|
一般成语
|
|
|
|
./MzRqbw==.html
|
bian ri yan liang
|
|
15496
|
酒池肉林
|
酒
|
jiǔ chí ròu lín
|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
JCR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灯红酒绿、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
|
./MWpxeQ==.html
|
jiu chi rou lin
|
|
10894
|
龙生九子
|
龙
|
lóng shēng jiǔ zǐ
|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
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
LS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生九种
|
|
./NGJmMA==.html
|
long sheng jiu zi
|
|
8981
|
投石超距
|
投
|
tóu shí chāo jù
|
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
|
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
TSC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石拔距
|
|
./NTZucQ==.html
|
tou shi chao ju
|
|
11274
|
裂土分茅
|
裂
|
liè tǔ fēn máo
|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
LTF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列土分茅
|
|
./MWxsYw==.html
|
lie tu fen mao
|
|
10207
|
礼坏乐崩
|
礼
|
lǐ huài yuè bēng
|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LH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礼崩乐坏、礼乐崩坏
|
|
./MXB5YQ==.html
|
li huai yue beng
|
|
14852
|
火耕流种
|
火
|
huǒ gēng liú zhòng
|
古代原始的耕种方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种也。”...
|
HGL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耕水耨
|
|
./ODhl.html
|
huo geng liu zhong
|
|
19521
|
入门问讳
|
入
|
rù mén wèn huì
|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
RM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Q3Yw==.html
|
ru men wen hui
|
|
23252
|
歃血为盟
|
歃
|
shà xuè wéi méng
|
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
SX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对天盟誓
|
口血未干
|
./MjRkcQ==.html
|
sha xue wei meng
|
|
1320
|
北面称臣
|
北
|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
BM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首称臣
|
|
./aXlp.html
|
bei mian cheng chen
|
|
3128
|
披发文身
|
披
|
pī fà wén shēn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
PFW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被发文身
|
|
./NGkyZw==.html
|
pi fa wen shen
|
|
17584
|
取乱侮亡
|
取
|
qǔ luàn wǔ wáng
|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
|
QLWW
|
一般成语
|
|
|
|
./NHBsaw==.html
|
qu luan wu wang
|
|
17583
|
取乱存亡
|
取
|
qǔ luàn cún wáng
|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
|
QLCW
|
一般成语
|
|
|
|
./NHBsYQ==.html
|
qu luan cun wang
|
|
15680
|
甲乙丙丁
|
甲
|
jiá yǐ bǐng dīng
|
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
|
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断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 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断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
|
JY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子丑寅卯
|
|
./N2JhMg==.html
|
jia yi bing ding
|
|
26846
|
文昭武穆
|
文
|
wén zhāo wǔ mù
|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
WZW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E5Zw==.html
|
wen zhao wu mu
|
|
12784
|
开锣喝道
|
开
|
kāi luó hè dào
|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张扬炫耀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
|
KL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开锣鸣道
|
|
./Ymln.html
|
kai luo he dao
|
|
11792
|
古已有之
|
古
|
gǔ yǐ yǒu zhī
|
古代就已经有了
|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
|
GY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空前绝后
|
./N2Jtaw==.html
|
gu yi you zhi
|
|
9008
|
推轮捧毂
|
推
|
tuī lún pěng gū
|
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
明·无名氏《精忠记·告奠》:“生不能请功受赏,推轮捧毂,拜将登坛。”
|
TLP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c4YQ==.html
|
tui lun peng gu
|
|
1326
|
背本趋末
|
背
|
bèi běn qū mò
|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
BB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本末倒置、舍本求末
|
|
./ajEw.html
|
bei ben qu mo
|
|
6963
|
东野巴人
|
东
|
dōng yě bā rén
|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东野,下里之音。”宋玉以问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
DYBR
|
一般成语
|
|
|
|
./eDhv.html
|
dong ye ba ren
|
|
20315
|
之乎者也
|
之
|
zhī hū zhě yě
|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也借指文言文。
|
宋 文莹《湘山野录》中卷:“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
Z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
的了吗呢
|
./MnVtNg==.html
|
zhi hu zhe ye
|
|
26243
|
五马分尸
|
五
|
wǔ mǎ fēn shī
|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
WM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千刀万剐
|
|
./MmYwcw==.html
|
wu ma fen shi
|
|
17918
|
虾兵蟹将
|
虾
|
xiā bīng xiè jiàng
|
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东海龙王敖广急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
|
XB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残兵败将
|
爪牙之将
|
./MmY4dQ==.html
|
xia bing xie j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