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26
|
根孤伎薄
|
根
|
gēn gū jì báo
|
势力孤单,才智浅薄。
|
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日晏途绕,块然自丧,加以无良,根孤伎薄,既同冯衍负困之累,复抱相 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日晏途绕,块然自丧,加以无良,根孤伎薄,既同冯衍负困之累,复抱相如痟渴之疾。”...
|
GGJ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9oNg==.html
|
gen gu ji bao
|
|
10897
|
龙腾虎踞
|
龙
|
lóng téng hǔ jù
|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
晋·葛洪《抱朴子·钦士》:“彼虽降高抑满,以贵下贱,终亦并目以远其明,假耳以广其聪,龙腾虎踞,宜其然 晋·葛洪《抱朴子·钦士》:“彼虽降高抑满,以贵下贱,终亦并目以远其明,假耳以广其聪,龙腾虎踞,宜其然也。”...
|
LTH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JnZQ==.html
|
long teng hu ju
|
|
2575
|
破竹建瓴
|
破
|
pò zhú jiàn líng
|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由昔岭中峰直抵葛尔崖,实有破竹建瓴之势。”
|
PZ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rdw==.html
|
po zhu jian ling
|
|
13758
|
慌不择路
|
慌
|
huāng bù zé lù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
HBZ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饥不择食
|
|
./MWJpMA==.html
|
huang bu ze lu
|
|
8640
|
贪财慕势
|
贪
|
tān cái mù shì
|
势:地位和权力。贪好钱财,仰慕权贵
|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
|
TCM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爱势贪财
|
|
./N3puYQ==.html
|
tan cai mu shi
|
|
8079
|
天下大势
|
天
|
tiān xià dà shì
|
势:形势。指国内外的形势或趋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TX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F5cw==.html
|
tian xia da shi
|
|
7680
|
待势乘时
|
待
|
dài shì chéng shí
|
势:形势。静观形势,利用时机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据先生甘贫守困,待势乘时,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
D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YzeQ==.html
|
dai shi cheng shi
|
|
24102
|
势力之交
|
势
|
shì lì zhī jiāo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
SL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小人之交
|
君子之交
|
./N3p2Mg==.html
|
shi li zhi jiao
|
|
23210
|
势如破竹
|
势
|
shì rú pò zhú
|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SRP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不可当、所向披靡
|
坚不可摧
|
./MjNneQ==.html
|
shi ru po zhu
|
|
5626
|
妇姑勃溪
|
妇
|
fù gū bó xī
|
勃溪:争斗;吵架。儿媳和婆婆争吵。泛指为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比喻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吵、争斗。
|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
FGBX
|
一般成语
|
|
妇姑勃溪
|
|
./M200cQ==.html
|
fu gu bo xi
|
|
1429
|
勃然大怒
|
勃
|
bó rán dà nù
|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BR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
和颜悦色
|
./a3Br.html
|
bo ran da nu
|
|
1428
|
勃然变色
|
勃
|
bó rán biàn sè
|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
BR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勃然大怒
|
转嗔为喜
|
./a3Bh.html
|
bo ran bian se
|
|
20333
|
壮士解腕
|
壮
|
zhuàng shì jiě wàn
|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
ZS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机立断、壮士断腕
|
犹豫不决
|
./MnV2Mg==.html
|
zhuang shi jie wan
|
|
25836
|
英勇顽强
|
英
|
yīng yǒng wán qiáng
|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
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 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
YYW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N3kyMg==.html
|
ying yong wan qiang
|
|
24853
|
勇往直前
|
勇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YW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往无前、奋勇向前、昂首阔步
|
畏缩不前、畏首畏尾、趑趄不前
|
./Mm55Zw==.html
|
yong wang zhi qian
|
|
16940
|
穷追不舍
|
穷
|
qióng zhuī bù shě
|
勇敢地追赶不放松
|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一定穷追不舍。”
|
QZ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追猛打
|
|
./N3JpOA==.html
|
qiong zhui bu she
|
|
18341
|
骁勇善战
|
骁
|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
《南齐书 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
XY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勇有谋、大智大勇
|
贪生怕死、胆小怕事
|
./NWY3OA==.html
|
xiao yong shan zhan
|
|
15240
|
急流勇退
|
急
|
jí liú yǒng tuì
|
勇退:果断地退却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断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当仕途顺利、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
|
宋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
JL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
激流勇进、知难而进
|
./MWV5Ng==.html
|
ji liu yong tui
|
|
25264
|
有勇有谋
|
有
|
yǒu yǒng yǒu móu
|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
YYY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智勇双全、文武双全、大智大勇
|
有勇无谋、无勇无谋
|
./Mnl2aQ==.html
|
you yong you mou
|
|
25028
|
有勇无谋
|
有
|
yǒu yǒng wú móu
|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只有胆量;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而没有周密考虑。
|
唐 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
YYW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匹夫之勇、暴虎冯河
|
有勇有谋、大智大勇、智勇双全
|
./MnEyaw==.html
|
you yong wu mou
|
|
15775
|
激流勇退
|
激
|
jī liú yǒng tuì
|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军一回来,他就激流勇退,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并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军一回来,他就激流勇退,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
JL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流勇退
|
|
./OTcxcw==.html
|
ji liu yong tui
|
|
25883
|
硬着头皮
|
硬
|
yìng zhé tóu pí
|
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
|
曾朴《孽海花》第27回:“以后更难相处,只好硬着头皮,老着脸子,追踪前往,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照旧的 曾朴《孽海花》第27回:“以后更难相处,只好硬着头皮,老着脸子,追踪前往,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照旧的殷勤伺候。”...
|
YZT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V4NA==.html
|
ying zhe tou pi
|
|
26150
|
委曲求全
|
委
|
wěi qū qiú quán
|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
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
WQ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低声下气、逆来顺受
|
不卑不亢、针锋相对
|
./MmRrYQ==.html
|
wei qu qiu quan
|
|
11599
|
苟延残喘
|
苟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
GY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苟且偷生、苟全性命
|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
./MTdmbQ==.html
|
gou yan can chuan
|
|
3460
|
勉为其难
|
勉
|
miǎn wéi qí nán
|
勉:勉强;为:做;干。勉强去做力所不及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勉为其难。”
|
MWQ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游刃有余
|
./MXFlNA==.html
|
mian wei qi nan
|
|
13293
|
叩马而谏
|
叩
|
kòu mǎ ér jiàn
|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
KME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h6dw==.html
|
kou ma er jian
|
|
10391
|
勒索敲诈
|
勒
|
lè suǒ qiāo zhà
|
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
LS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敲诈勒索
|
|
./OHJwMA==.html
|
le suo qiao zha
|
|
11172
|
勒马悬崖
|
勒
|
lè mǎ xuán yá
|
勒:收住缰绳;悬崖:高悬的山崖。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
LM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悬崖勒马、临崖勒马、勒马危崖
|
|
./OHJwYQ==.html
|
le ma xuan ya
|
|
18563
|
勖勉有加
|
勖
|
xù miǎn yǒu jiā
|
勖勉:勉励。指一再加以勉励
|
|
XM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9uMA==.html
|
xu mian you jia
|
|
17035
|
勤以立身
|
勤
|
qín yǐ lì shēn
|
勤俭才能生存下去
|
|
QY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BzOA==.html
|
qin yi li shen
|
|
12028
|
干干翼翼
|
干
|
gàn gàn yì yì
|
勤勉敬慎。
|
|
GGYY
|
一般成语
|
|
|
|
./M25lMA==.html
|
gan gan yi yi
|
|
20590
|
孜孜不倦
|
孜
|
zī zī bù juàn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ZZB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废寝忘食、不辞劳苦、摩顶放踵、发愤忘食、笃行不倦
|
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MnlvYQ==.html
|
zi zi bu juan
|
|
17036
|
勤劳勇敢
|
勤
|
qín láo yǒng gǎn
|
勤奋劳动,有勇气,有胆量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
QL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Bzcw==.html
|
qin lao yong gan
|
|
16722
|
勤学好问
|
勤
|
qín xué hǎo wèn
|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
QXH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nk0dQ==.html
|
qin xue hao wen
|
|
24438
|
上勤下顺
|
上
|
shàng qín xià shùn
|
勤:勤奋。顺:顺从,服从。作领导的勤奋工作,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
|
唐·韩愈《郓州豀堂诗》:“惟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
|
SQ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V0bQ==.html
|
shang qin xia shun
|
|
16584
|
勤能补拙
|
勤
|
qín néng bǔ zhuō
|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
QN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功在不舍、勤学苦练
|
锲而舍之
|
./MXh3eQ==.html
|
qin neng bu zhuo
|
|
24606
|
一笔勾销
|
一
|
yī bǐ gōu xiāo
|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
YB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笔勾消
|
债台高筑
|
./Mmp4Zw==.html
|
yi bi gou xiao
|
|
9506
|
牛羊勿践
|
牛
|
niú yáng wù jiàn
|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
NY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gweQ==.html
|
niu yang wu jian
|
|
27483
|
勿药有喜
|
勿
|
wù yào yǒu xǐ
|
勿:不要。祝贺人病愈
|
《周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
WYY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B3cQ==.html
|
wu yao you xi
|
|
26654
|
勿怠勿忘
|
勿
|
wù dài wù wàng
|
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
WDWW
|
一般成语
|
|
|
|
./MmYyNg==.html
|
wu dai wu wang
|
|
2080
|
包举宇内
|
包
|
bāo jǔ yǔ nèi
|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BJ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WQ0.html
|
bao ju yu nei
|
|
1035
|
包办代替
|
包
|
bāo bàn dài tì
|
包办:一手办理;独自负责。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揽;不让别人参与。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
BB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越俎代庖
|
包而不办
|
./MXE4.html
|
bao ban dai ti
|
|
26094
|
微言大义
|
微
|
wēi yán dà yì
|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
WY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近旨远、言简意赅
|
空洞无物
|
./MmNoZQ==.html
|
wei yan da yi
|
|
1036
|
包揽词讼
|
包
|
bāo lǎn cí sòng
|
包揽: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词讼:诉讼。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
|
BL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Fp.html
|
bao lan ci song
|
|
1283
|
包罗万象
|
包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BL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
一无所有、空空如也、挂一漏万
|
./aWRl.html
|
bao luo wan xiang
|
|
1282
|
包藏祸心
|
包
|
bāo cáng huò xīn
|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BC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佛口蛇心、居心叵测
|
菩萨心肠、胸怀坦荡
|
./aWN1.html
|
bao cang huo xin
|
|
1919
|
包羞忍辱
|
包
|
bāo xiū rěn rǔ
|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
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
BXR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包羞忍耻
|
|
./N2Q1dQ==.html
|
bao xiu ren ru
|
|
26160
|
无所不包
|
无
|
wú suǒ bù bāo
|
包:包容。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
东汉 王充《论衡》:“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
WS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
一贫如洗、一无所有
|
./MmRxZQ==.html
|
wu suo bu bao
|
|
2081
|
包羞忍耻
|
包
|
bāo xiū rěn chǐ
|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BXR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包羞忍辱
|
|
./aWRv.html
|
bao xiu ren chi
|
|
1920
|
包而不办
|
包
|
bāo ér bù bàn
|
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
BE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包办代替
|
./N2Q2NA==.html
|
bao er bu b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