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1
|
额手称庆
|
额
|
é shǒu chēng qìng
|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
ESCQ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欣喜若狂、额手相庆
|
垂头丧气
|
./eXdv.html
|
e shou cheng qing
|
|
7188
|
倒因为果
|
倒
|
dǎo yīn wéi guǒ
|
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
|
DY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果为因
|
|
./M2VsbQ==.html
|
dao yin wei guo
|
|
6945
|
颠倒衣裳
|
颠
|
diān dǎo yī cháng
|
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
《诗经 齐风 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DD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衣到裳
|
|
./d2V5.html
|
dian dao yi chang
|
|
954
|
白黑颠倒
|
白
|
bái hēi diān dǎo
|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
B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黑不分
|
黑白分明
|
./cGE=.html
|
bai hei dian dao
|
|
6548
|
颠沛流离
|
颠
|
diān pèi liú lí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
DPL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离失所、流离转徒
|
安家立业、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
./d2dj.html
|
dian pei liu li
|
|
8486
|
屯蹶否塞
|
屯
|
tún juě fǒu sāi
|
颠连困厄。
|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
TJFS
|
一般成语
|
|
|
|
./NTdlNA==.html
|
tun jue fou sai
|
|
5330
|
扶颠持危
|
扶
|
fú diān chí wēi
|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
宋·秦观《贺孙中丞启》:“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间气,为世直儒;力足以扶颠持危,器足以致远任重。”
|
FDC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危定倾
|
|
./MTJnNg==.html
|
fu dian chi wei
|
|
6549
|
颠扑不破
|
颠
|
diān pū bù pò
|
颠:跌倒;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形容理论、学说等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
宋 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
DPB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牢不可破、无可辩驳、勿庸置疑、不刊之论
|
不堪一击、不攻自破、荒谬绝伦
|
./d2dt.html
|
dian pu bu po
|
|
6222
|
胆颤心惊
|
胆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颤:发抖。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
元 施惠《幽闺记 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
DC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魂不附体、面无人色
|
神色不惊、镇定自若、满不在乎
|
./NHlt.html
|
dan chan xin jing
|
|
12519
|
骨颤肉惊
|
骨
|
gǔ chàn ròu jīng
|
颤:发抖。形容惊恐万状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
|
GC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VpMA==.html
|
gu chan rou jing
|
|
19137
|
心颤魂飞
|
心
|
xīn chàn hún fēi
|
颤:颤动,发抖。心颤抖,魂飞散。形容惊恐不安
|
苏雪林《玉溪诗迷·附录》:“是心颤魂飞时的言语,是肠回荡气时的哀音。”
|
XCH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颤心惊
|
|
./NzB0bw==.html
|
xin chan hun fei
|
|
7677
|
胆颤心寒
|
胆
|
dǎn chàn xīn hán
|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
DC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寒、胆颤心惊
|
神色不惊、镇定自若
|
./OGYzNA==.html
|
dan chan xin han
|
|
25413
|
一颦一笑
|
一
|
yī pín yī xiào
|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
YP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笑一颦
|
|
./NW55cw==.html
|
yi pin yi xiao
|
|
5576
|
风行革偃
|
风
|
fēng xíng gé yǎn
|
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
《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FXGY
|
一般成语
|
|
|
|
./M2xpaQ==.html
|
feng xing ge yan
|
|
5595
|
风烛草露
|
风
|
fēng zhú cǎo lù
|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
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
FZ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石火电光、风烛草霜
|
|
./M2xxaw==.html
|
feng zhu cao lu
|
|
4772
|
风谲云诡
|
风
|
fēng jué yún guǐ
|
风云怪诞;变幻不定。谲:欺诈;诡:欺诈;怪诞。奇异多变;怪诞。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
|
FJY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风云变幻、云谲波诡
|
|
./NmQ2.html
|
feng jue yun gui
|
|
5036
|
风云突变
|
风
|
fēng yún tū biàn
|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
FY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变幻、风云万变
|
一成不变
|
./MTJrdw==.html
|
feng yun tu bian
|
|
5012
|
风云际会
|
风
|
fēng yún jì huì
|
风云:指难得的好时机;际会:适时地遇合。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 风云:指难得的好时机;际会:适时地遇合。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
|
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
FY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
狭路相逢、冤家路窄
|
./MTI3MA==.html
|
feng yun ji hui
|
|
5800
|
风云会合
|
风
|
fēng yún huì hé
|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会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宋·陈亮《与陈君举》:“一旦风云会合……便可以坐福一世苍生。”
|
FYH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风云际遇
|
|
./NzRoYw==.html
|
feng yun hui he
|
|
5210
|
风云际遇
|
风
|
fēng yún jì yù
|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际遇:遭遇。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二靠风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二靠风云际遇耳。”...
|
FY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风云会合
|
|
./NzRoMg==.html
|
feng yun ji yu
|
|
5209
|
风云万变
|
风
|
fēng yún wàn biàn
|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
FY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变幻
|
|
./NzRnaQ==.html
|
feng yun wan bian
|
|
4780
|
风云变幻
|
风
|
fēng yún biàn huàn
|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
|
宋 陆游《剑南诗稿》:“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鼋出波澜杆前。”
|
FY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突变、云谲风诡
|
一成不变
|
./Nmtl.html
|
feng yun bian huan
|
|
5211
|
风云变色
|
风
|
fēng yún biàn sè
|
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
FY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Rodw==.html
|
feng yun bian se
|
|
5013
|
风云人物
|
风
|
fēng yún rén wù
|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在一定环境中;大家注目的人。...
|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
FY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人物
|
无名小卒、无名鼠辈
|
./MTI3YQ==.html
|
feng yun ren wu
|
|
5841
|
风从响应
|
风
|
fēng cóng xiǎng yìng
|
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
宋·邵博《闻见后录》:“无有远迩,风从响应,载考载稽,名实相称。”
|
FC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UwOA==.html
|
feng cong xiang ying
|
|
17877
|
习俗移性
|
习
|
xí sú yí xìng
|
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晏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
|
XS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习俗移人
|
|
./MmQxNA==.html
|
xi su yi xing
|
|
6173
|
风清月朗
|
风
|
fēng qīng yuè lǎng
|
风凉爽,月明亮。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
FQ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清月明
|
|
./MTIyaw==.html
|
feng qing yue lang
|
|
5034
|
风雨不透
|
风
|
fēng yǔ bù tòu
|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
|
FY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泄不通
|
|
./MTJrMg==.html
|
feng yu bu tou
|
|
4948
|
风华绝代
|
风
|
fēng huá jué dài
|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
《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
FH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FpdQ==.html
|
feng hua jue dai
|
|
5840
|
风发泉涌
|
风
|
fēng fā quán yǒng
|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
|
FF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R6eQ==.html
|
feng fa quan yong
|
|
25141
|
雨卧风餐
|
雨
|
yǔ wò fēng cān
|
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
唐 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
YW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餐风露宿、雨宿风餐
|
|
./MnJ0Yw==.html
|
yu wo feng can
|
|
15417
|
借风使船
|
借
|
jiè fēng shǐ chuán
|
风向哪里吹,船往哪里行。比喻凭借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 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 ,先弄薛昨蝌到手,不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 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 ,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
|
JF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风使舵、见机行事
|
|
./MWh6bQ==.html
|
jie feng shi chuan
|
|
10779
|
林籁泉韵
|
林
|
lín lài quán yùn
|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
|
LLQY
|
一般成语
|
|
|
|
./NGE2YQ==.html
|
lin lai quan yun
|
|
15676
|
旧时风味
|
旧
|
jiù shí fēng wèi
|
风味:风度,风采。从前的风采
|
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怀金黛,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
|
JS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I0cw==.html
|
jiu shi feng wei
|
|
5331
|
风雨不测
|
风
|
fēng yǔ bù cè
|
风和云都不可预测。比喻事物或局势像风云变幻那样不可预测。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下西台御史勘问,免不得收下监中。”...
|
FYBC
|
一般成语
|
|
|
|
./MTJqcw==.html
|
feng yu bu ce
|
|
4954
|
风平波息
|
风
|
fēng píng bō xī
|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
《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神威。”
|
FP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
./MTFsYw==.html
|
feng ping bo xi
|
|
5003
|
风雪交加
|
风
|
fēng xuě jiāo jiā
|
风和雪同时袭来。
|
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
FX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狂风暴雪
|
|
./MTIzbw==.html
|
feng xue jiao jia
|
|
5221
|
风号雨泣
|
风
|
fēng háo yǔ qì
|
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渲染悲壮的气氛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
FH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风和日丽
|
./NzR5dQ==.html
|
feng hao yu qi
|
|
5843
|
风尘之惊
|
风
|
fēng chén zhī jīng
|
风尘:战乱。战乱发生的警报
|
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威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喧嚣,仓黄促战。”
|
FC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之警
|
|
./NzUyNg==.html
|
feng chen zhi jing
|
|
5842
|
风尘之警
|
风
|
fēng chén zhī jǐng
|
风尘:战乱;警:警报。战乱发生的警报
|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
FC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之惊
|
|
./NzUxdw==.html
|
feng chen zhi jing
|
|
4984
|
风尘仆仆
|
风
|
fēng chén pú pú
|
风尘:指旅行。仆:走路劳累的样子。旅行艰辛困顿;行路劳累疲乏。
|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
FCP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栉风沐雨、餐风宿露
|
|
./MTF3cQ==.html
|
feng chen pu pu
|
|
5844
|
风尘外物
|
风
|
fēng chén wài wù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
FC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表物、风尘物表
|
|
./NzUycQ==.html
|
feng chen wai wu
|
|
5845
|
风尘表物
|
风
|
fēng chén biǎo wù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恣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
|
FC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外物、风尘物表
|
|
./NzUzMA==.html
|
feng chen biao wu
|
|
5326
|
风尘之变
|
风
|
fēng chén zhī biàn
|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
《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
FC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之会
|
|
./MTF4MA==.html
|
feng chen zhi bian
|
|
4999
|
风平浪静
|
风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
FP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安无事、天下太平
|
惊涛骇浪、轩然大波
|
./MTIyMA==.html
|
feng ping lang jing
|
|
2812
|
平风静浪
|
平
|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
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
PF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平浪静
|
波涛汹涌
|
./NGozeQ==.html
|
ping feng jing lang
|
|
5504
|
丰标不凡
|
丰
|
fēng biāo bù fán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
|
FBBF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风度翩翩
|
|
./M2tyYQ==.html
|
feng biao bu fan
|
|
4773
|
风流才子
|
风
|
fēng liú cái z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FL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人物
|
|
./NmRn.html
|
feng liu cai zi
|
|
4989
|
风度翩翩
|
风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FDP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华正茂
|
尖嘴猴腮
|
./MTF5ZQ==.html
|
feng du pian pian
|
|
4991
|
风和日暖
|
风
|
fēng hé rì nuǎn
|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
FHR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和日丽、风和日暄
|
风雨交加
|
./MTF6aQ==.html
|
feng he ri n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