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29
|
铜墙铁壁
|
铜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
TQ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森严壁垒、牢不可破
|
不堪一击、无坚不摧、一触即溃
|
./MmFzaw==.html
|
tong qiang tie bi
|
|
8922
|
铜壶滴漏
|
铜
|
tóng hú dī lòu
|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
唐 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
THD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壶刻漏
|
|
./NTVuMg==.html
|
tong hu di lou
|
|
9132
|
铜壶漏断
|
铜
|
tóng hú lòu duàn
|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一天时间已经过去,夜已深
|
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
THL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壶刻漏、铜壶滴漏
|
|
./OHByMA==.html
|
tong hu lou duan
|
|
9142
|
铜壶刻漏
|
铜
|
tóng hú kè lòu
|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刻漏:一种古代计时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时光正在流逝
|
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
THK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壶滴漏、铜壶漏断
|
|
./OHZybw==.html
|
tong hu ke lou
|
|
8776
|
铜琶铁板
|
铜
|
tóng pā tiě bǎn
|
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
|
宋 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宋 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
TPT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板铜琶
|
|
./MmFzMA==.html
|
tong pa tie ban
|
|
8366
|
铜臭熏天
|
铜
|
tóng chòu xūn tiān
|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
TCXT
|
一般成语
|
|
|
|
./NTVnbw==.html
|
tong chou xun tian
|
|
8685
|
铜臭薰天
|
铜
|
tóng chòu xūn tiān
|
铜臭:铜钱的臭味。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
TCX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ByYQ==.html
|
tong chou xun tian
|
|
8686
|
铜壁铁墙
|
铜
|
tóng bì tiě qiáng
|
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
TBT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墙铁壁
|
|
./OHByaw==.html
|
tong bi tie qiang
|
|
8722
|
铜头铁额
|
铜
|
tóng tóu tiě é
|
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
《海内十洲记 聚窟洲》:“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
TTT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头铁臂
|
|
./Mjc2dQ==.html
|
tong tou tie e
|
|
8814
|
铜驼荆棘
|
铜
|
tóng tuó jīng jí
|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晋书 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
TTJ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铜驼草莽
|
|
./MmN3ZQ==.html
|
tong tuo jing ji
|
|
3391
|
铭心刻骨
|
铭
|
míng xīn kè gǔ
|
铭、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迹。刻写在心上骨上。
|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
|
MXK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没齿不忘、铭心镂骨
|
无动于衷
|
./Zmpx.html
|
ming xin ke gu
|
|
10233
|
镂骨铭心
|
镂
|
lòu gǔ míng xīn
|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
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LG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刻骨铭心、铭心镂骨
|
|
./MXF1aQ==.html
|
lou gu ming xin
|
|
13298
|
刻骨镂心
|
刻
|
kè gǔ lòu xīn
|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
孙犁《秀露集 戏的梦》:“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
KGL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刻骨铭心
|
|
./MWl6Zw==.html
|
ke gu lou xin
|
|
3652
|
铭感不忘
|
铭
|
míng gǎn bù wàng
|
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记在心里。深刻地记在心里,感激不忘。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义释放,已是铭感不忘,厚贶断不敢受。”
|
MG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铭记在心
|
|
./NGU5cw==.html
|
ming gan bu wang
|
|
8725
|
铁中铮铮
|
铁
|
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
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
TZZZ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铮铮铁骨
|
|
./MjdmZw==.html
|
tie zhong zheng zheng
|
|
20287
|
铮铮有声
|
铮
|
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
|
铮铮:金属相击声。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
|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
Z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骨铮铮
|
|
./MnU3Zw==.html
|
zheng zheng you sheng
|
|
22523
|
刬恶锄奸
|
刬
|
chǎn è chú jiān
|
铲除凶恶奸邪之人。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锄奸。”
|
CECJ
|
一般成语
|
|
|
|
./MzdwMA==.html
|
chan e chu jian
|
|
21982
|
锄强扶弱
|
锄
|
chú qiáng fú ruò
|
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
CQF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除暴安良、杀富济贫
|
|
./cmM2.html
|
chu qiang fu ruo
|
|
22769
|
除恶务本
|
除
|
chú è wù běn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
CE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除恶务尽
|
|
./M2FwbQ==.html
|
chu e wu ben
|
|
20364
|
铸成大错
|
铸
|
zhù chéng dà cuò
|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
ZC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阴差阳错
|
痛改前非
|
./MnZjaw==.html
|
zhu cheng da cuo
|
|
12525
|
钢打铁铸
|
钢
|
gāng dǎ tiě zhù
|
铸:铸造。形容物体坚固或人性格刚毅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法秀圆通禅师》:“任是纯钢打就生铁铸成,也须额头汗出。”
|
GD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钢浇铁铸
|
|
./OGVrcw==.html
|
gang da tie zhu
|
|
14165
|
黄金铸象
|
黄
|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
《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
HJ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Q5Mg==.html
|
huang jin zhu xiang
|
|
3979
|
漫天掩地
|
漫
|
màn tiān yǎn dì
|
铺天盖地。
|
瞿秋白《饿乡纪程》:“苍茫的暮霭,渐渐地漫天掩地的下罩,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瞿秋白《饿乡纪程》:“苍茫的暮霭,渐渐地漫天掩地的下罩,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
MT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天塞地、铺天盖地
|
|
./NGRkaw==.html
|
man tian yan di
|
|
4593
|
漫天匝地
|
漫
|
màn tiān zā dì
|
铺天盖地。
|
宋·范成大《雪复大作六言》:“遥想漫天匝地,近听穿幔鸣窗。”
|
MTZ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天彻地、漫天遍地、漫天盖地
|
寥若晨星
|
./NGRkdQ==.html
|
man tian za di
|
|
2865
|
扑天盖地
|
扑
|
pū tiān gài dì
|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
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
PT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铺天盖地
|
|
./NGp0OA==.html
|
pu tian gai di
|
|
2515
|
铺张浪费
|
铺
|
pū zhāng làng fèi
|
铺张:讲排场。过分地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PZL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挥霍无度
|
勤俭节约
|
./MXdlOA==.html
|
pu zhang lang fei
|
|
2529
|
铺天盖地
|
铺
|
pū tiān gài dì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
PT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山遍野、遮天蔽日、排山倒海
|
微不足道、蜻蜓点水
|
./MXhjeQ==.html
|
pu tian gai di
|
|
24069
|
设计铺谋
|
设
|
shè jì pū móu
|
铺:铺设。设下计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哄骗愚民,勾引兴讼,捕风捉影,设计铺谋。”
|
SJP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lvZw==.html
|
she ji pu mou
|
|
3238
|
铺谋设计
|
铺
|
pù móu shè jì
|
铺:铺设,安排;谋:筹划。巧作安排设下计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一经生有儿女,希冀独吞家财,莫不铺谋设计……种种陷害。”
|
PMS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铺谋定计
|
|
./OHdxZQ==.html
|
pu mou she ji
|
|
2566
|
平铺直序
|
平
|
píng pù zhí xù
|
铺:铺陈。序:叙述。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 铺:铺陈。序:叙述。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亦作“平铺直叙”。...
|
清·钱谦益《读苏长公文》:“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之类,平铺直序,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
PP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铺直叙
|
|
./NGo1Mg==.html
|
ping pu zhi xu
|
|
3182
|
铺锦列绣
|
铺
|
pū jǐn liè xiù
|
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
《南史 颜延之传》:“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眼。”
|
PJL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xcQ==.html
|
pu jin lie xiu
|
|
13260
|
铿锵顿挫
|
铿
|
kēng qiāng dùn cuò
|
铿锵: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
KQ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g3Mg==.html
|
keng qiang dun cuo
|
|
13058
|
铿镪顿挫
|
铿
|
kēng qiāng dùn cuò
|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
KQDC
|
一般成语
|
|
|
|
./MWtiaQ==.html
|
keng qiang dun cuo
|
|
22134
|
愁眉锁眼
|
愁
|
chóu méi suǒ yǎn
|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
CM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愁眉苦眼
|
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
./M2Fmdw==.html
|
chou mei suo yan
|
|
5040
|
锋芒逼人
|
锋
|
fēng máng bī rén
|
锋芒:刀剑之类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等。形容言词话语尖锐犀利;给人以威胁。
|
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
FM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锋芒毕露
|
不露圭角、闪烁其辞
|
./MTJtdQ==.html
|
feng mang bi ren
|
|
21976
|
初露锋芒
|
初
|
chū lù fēng máng
|
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
《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
CLF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崭露头角、初试锋芒
|
大器晚成
|
./cjdn.html
|
chu lu feng mang
|
|
5167
|
锋芒不露
|
锋
|
fēng máng bù lù
|
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 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
|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
FM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胸有城府
|
锋芒毕露
|
./M2w3ZQ==.html
|
feng mang bu lu
|
|
5041
|
锋芒所向
|
锋
|
fēng máng suǒ xiàng
|
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斗争的矛头;向:指向。斗争的矛头所指向的目标。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
|
FM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JuNA==.html
|
feng mang suo xiang
|
|
1146
|
不露锋芒
|
不
|
bù lù fēng máng
|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
BL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藏不露
|
锋芒毕露
|
./M2k0.html
|
bu lu feng mang
|
|
6010
|
锋镝之苦
|
锋
|
fēng dí zhī kǔ
|
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
FDZ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kzaw==.html
|
feng di zhi ku
|
|
4785
|
锋芒毕露
|
锋
|
fēng máng bì lù
|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
FM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锋芒逼人、盛气凌人
|
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
./Nm0y.html
|
feng mang bi lu
|
|
6180
|
锋不可当
|
锋
|
fēng bù kě dāng
|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
FBKD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势不可当、锐不可当
|
|
./MTI5cw==.html
|
feng bu ke dang
|
|
11128
|
临锋决敌
|
临
|
lín fēng jué dí
|
锋:队伍的前列。面对兵锋与敌决战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
LF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临阵脱逃
|
./OGNrYQ==.html
|
lin feng jue di
|
|
10158
|
锒铛入狱
|
锒
|
láng kāng rù yù
|
锒铛:铁索链。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打破饭碗算是轻描淡写,其较重者由特务老爷赐予一绑,锒铛入狱,或一命呜呼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打破饭碗算是轻描淡写,其较重者由特务老爷赐予一绑,锒铛入狱,或一命呜呼。”...
|
LKR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身陷囹圄
|
|
./MW9ubQ==.html
|
lang kang ru yu
|
|
22092
|
错综复杂
|
错
|
cuò zōng fù zá
|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
CZ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纵横交错
|
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
./dDQy.html
|
cuo zong fu za
|
|
3262
|
蟠根错节
|
蟠
|
pán gēn cuò jié
|
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
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 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
|
PGC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盘根错节、槃根错节
|
|
./OTg5NA==.html
|
pan gen cuo jie
|
|
22933
|
错节盘根
|
错
|
cuò jié pán gēn
|
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①比喻事情纷难
|
《后汉书 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CJP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盘根错节
|
|
./M2N2eQ==.html
|
cuo jie pan gen
|
|
16661
|
犬牙交错
|
犬
|
quǎn yá jiāo cuò
|
错:杂、交叉。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
QY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犬牙相制、参差不齐
|
整整齐齐
|
./MXpwZQ==.html
|
quan ya jiao cuo
|
|
16860
|
犬牙相错
|
犬
|
quǎn yá xiāng cuò
|
错:错落。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
QY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犬牙交错
|
|
./NHEyOA==.html
|
quan ya xiang cuo
|
|
3590
|
密锣紧鼓
|
密
|
mì luó jǐn gǔ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
ML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紧锣密鼓
|
|
./MXRrdQ==.html
|
mi luo jin g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