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2
|
遍体鳞伤
|
遍
|
biàn tǐ lín shāng
|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
BT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皮开肉绽、体无完肤
|
完好无损
|
./anlj.html
|
bian ti lin shang
|
|
828
|
遏云绕梁
|
遏
|
è yún rào liáng
|
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
EY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wZQ==.html
|
e yun rao liang
|
|
18047
|
响遏行云
|
响
|
xiǎng è xíng yún
|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XE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
悄无声息
|
./Mmk0cQ==.html
|
xiang e xing yun
|
|
920
|
遏密八音
|
遏
|
è mì bā yīn
|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EMB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音遏密
|
|
./M2lsOA==.html
|
e mi ba yin
|
|
714
|
遏恶扬善
|
遏
|
è è yán shàn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EE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恶扬善
|
|
./ejZl.html
|
e e yan shan
|
|
9276
|
怒不可遏
|
怒
|
nù bù kě è
|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
NBK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怒形于色
|
喜不自胜、心平气和
|
./MXdvOA==.html
|
nu bu ke e
|
|
3351
|
名闻遐迩
|
名
|
míng wén xiá ěr
|
遐:远;迩:近。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
《魏书 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
MWXE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噪一时
|
默默无闻
|
./ZXJv.html
|
ming wen xia er
|
|
26502
|
闻名遐迩
|
闻
|
wén míng xiá ěr
|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
WMX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遐迩闻名
|
默默无闻
|
./Nml4OA==.html
|
wen ming xia er
|
|
12754
|
龟鹤遐寿
|
龟
|
guī hè xiá shòu
|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
《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
GHX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龟年鹤寿、龟龄鹤算、鹤算龟龄
|
|
./MTcydQ==.html
|
gui he xia shou
|
|
12284
|
龟鹤遐龄
|
龟
|
guī hè xiá líng
|
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
|
GHXL
|
一般成语
|
|
|
|
./M3FnMA==.html
|
gui he xia ling
|
|
6493
|
道尽途穷
|
道
|
dào jìn tú qióng
|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
《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
DJT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
前程远大
|
./dmtl.html
|
dao jin tu qiong
|
|
6496
|
道听途说
|
道
|
dào tīng tú shuō
|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
DT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
|
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
./dm0y.html
|
dao ting tu shuo
|
|
14591
|
画符念咒
|
画
|
huà fú niàn zhòu
|
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今人难以索解。
|
瞿秋白《乱弹 哑巴文学》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 瞿秋白《乱弹 哑巴文学》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
|
HF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JpdQ==.html
|
hua fu nian zhou
|
|
17937
|
吸风饮露
|
吸
|
xī fēnɡ yǐn lù
|
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
XF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餐风饮露
|
|
./MmZ5bw==.html
|
xi fenɡ yin lu
|
|
6606
|
洞天福地
|
洞
|
dòng tiān fú dì
|
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
|
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
DTF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桃源胜境
|
穷乡僻壤、穷巷拙门
|
./eGk0.html
|
dong tian fu di
|
|
17063
|
清净无为
|
清
|
qīng jìng wú wéi
|
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
汉 刘向《说苑 君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
|
QJ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静无为
|
|
./MXpkcQ==.html
|
qing jing wu wei
|
|
16818
|
清静无为
|
清
|
qīng jìng wú wéi
|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
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
QJ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净无为
|
|
./NG9kNA==.html
|
qing jing wu wei
|
|
18691
|
洗心换骨
|
洗
|
xǐ xīn huàn gǔ
|
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为吾洗心复换骨,背凡入圣奔长生。”
|
XXH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脱胎换骨
|
|
./NWQ3aw==.html
|
xi xin huan gu
|
|
6513
|
德高望重
|
德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DGW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
无名鼠辈
|
./dnVv.html
|
de gao wang zhong
|
|
7151
|
道高德重
|
道
|
dào gāo dé zhòng
|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
DGD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
|
|
./M2U4aw==.html
|
dao gao de zhong
|
|
6881
|
德高望尊
|
德
|
dé gāo wàng zūn
|
道德高,声望高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
DGW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
|
无名鼠辈
|
./OTYxbw==.html
|
de gao wang zun
|
|
21254
|
指树为姓
|
指
|
zhǐ shù wéi xìng
|
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
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
ZS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FqeQ==.html
|
zhi shu wei xing
|
|
8672
|
脱骨换胎
|
脱
|
tuō gǔ huàn tāi
|
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蕴真:你却是脱骨换胎。”
|
TGH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脱胎换骨、抽胎换骨
|
执迷不悟
|
./OHBodQ==.html
|
tuo gu huan tai
|
|
10642
|
理不胜辞
|
理
|
lǐ bù shèng cí
|
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
|
LB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不胜词
|
|
./NDhpYQ==.html
|
li bu sheng ci
|
|
10687
|
理所不容
|
理
|
lǐ suǒ bù róng
|
道理所不能允许。
|
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
LS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合情合理
|
./NDkwMg==.html
|
li suo bu rong
|
|
10700
|
理正词直
|
理
|
lǐ zhèng cí zhí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LZ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k2cQ==.html
|
li zheng ci zhi
|
|
7180
|
道微德薄
|
道
|
dào wēi dé báo
|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
《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贫僧道微德薄,不堪为师。”
|
DWD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VqNA==.html
|
dao wei de bao
|
|
6495
|
道貌岸然
|
道
|
dào mào àn rán
|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
DMA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装腔作势、正颜厉色
|
嬉皮笑脸
|
./dmw4.html
|
dao mao an ran
|
|
23817
|
十字路头
|
十
|
shí zì lù tóu
|
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
|
SZ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字街口、十字街头
|
|
./NHprNg==.html
|
shi zi lu tou
|
|
450
|
安贫守道
|
安
|
ān pín shǒu dào
|
道:主张、学说。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宋 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
AP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贫乐道
|
|
./OTY=.html
|
an pin shou dao
|
|
6626
|
独行其道
|
独
|
dú xíng qí dào
|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DX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行其是
|
|
./eHV3.html
|
du xing qi dao
|
|
11047
|
立身行道
|
立
|
lì shēn xíng dào
|
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
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
|
LS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FxbQ==.html
|
li shen xing dao
|
|
644
|
爱非其道
|
爱
|
ài fēi qí dào
|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
AFQ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hMA==.html
|
ai fei qi dao
|
|
1049
|
倍道兼行
|
倍
|
bèi dào jiān xíng
|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
BD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倍道兼进
|
|
./MXY4.html
|
bei dao jian xing
|
|
23609
|
说三道四
|
说
|
shuō sān dào sì
|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
SS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东道西、夸夸其谈
|
相对无言、默不做声
|
./Mnk1ZQ==.html
|
shuo san dao si
|
|
14749
|
胡猜乱道
|
胡
|
hú cāi luàn dào
|
道:说话。胡乱猜疑与谈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
|
HC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UyNg==.html
|
hu cai luan dao
|
|
9662
|
能言善道
|
能
|
néng yán shàn 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
NY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能言会道、能说善道
|
笨嘴拙舌
|
./OGp2dw==.html
|
neng yan shan dao
|
|
9663
|
能言会道
|
能
|
néng yán huì 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
|
NYH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能说会道、能言善道
|
笨口拙舌
|
./OGp3Ng==.html
|
neng yan hui dao
|
|
9665
|
能说善道
|
能
|
néng shuō shàn 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
NS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能说会道
|
笨嘴拙舌
|
./OGp3cQ==.html
|
neng shuo shan dao
|
|
1039
|
卑不足道
|
卑
|
bēi bù zú dào
|
道:说,讲。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
BB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微不足道
|
举足轻重
|
./MXJt.html
|
bei bu zu dao
|
|
6843
|
点头称善
|
点
|
diǎn tóu chēng shàn
|
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陈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
DT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点头道是、点头称是
|
未置可否
|
./OGV6aQ==.html
|
dian tou cheng shan
|
|
6842
|
点头称是
|
点
|
diǎn tóu chēng shì
|
道:说;是:对。表示赞同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高中堂点头称是。”
|
DT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点头道是、点头称善
|
|
./OGV6OA==.html
|
dian tou cheng shi
|
|
7670
|
点头道是
|
点
|
diǎn tóu dào shì
|
道:说;是:对。表示赞同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
DT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点头称善、点头称是
|
|
./OGV5eQ==.html
|
dian tou dao shi
|
|
9267
|
能说会道
|
能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NS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
笨口拙舌、拙嘴笨舌
|
./MXZ3cQ==.html
|
neng shuo hui dao
|
|
4922
|
分道扬镳
|
分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FD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各奔前程、风流云散
|
志同道合、并驾齐驱
|
./MTE1cw==.html
|
fen dao yang biao
|
|
19630
|
人道主义
|
人
|
rén dào zhǔ yì
|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
RD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爱主义
|
|
./NnYycQ==.html
|
ren dao zhu yi
|
|
23426
|
失道寡助
|
失
|
shī dào guǎ zhù
|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SD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得道多助
|
./MjZzbw==.html
|
shi dao gua zhu
|
|
24998
|
遗世绝俗
|
遗
|
yí shì jué sú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YS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遗世越俗
|
|
./MnBvNA==.html
|
yi shi jue su
|
|
24079
|
识荆恨晚
|
识
|
shí jīng hèn wǎn
|
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
|
SJH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见恨晚
|
|
./N3F3aw==.html
|
shi jing hen wan
|
|
10815
|
流风馀俗
|
流
|
liú fēng yú sú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
LFYS
|
一般成语
|
|
|
|
./NGFrcQ==.html
|
liu feng yu 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