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8
|
通脱不拘
|
通
|
tōng tuō bù jū
|
通脱:放达不拘小节;不拘:不受限制。形容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
|
叶圣陶《微波》:“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大家都称赞。”
|
TT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zNg==.html
|
tong tuo bu ju
|
|
8539
|
通达谙练
|
通
|
tōng dá ān liàn
|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
TDAL
|
一般成语
|
|
|
|
./Nmk1Zw==.html
|
tong da an lian
|
|
25048
|
以文会友
|
以
|
yǐ wén huì yǒu
|
通过文字结交朋友。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YWH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nFiNg==.html
|
yi wen hui you
|
|
6802
|
打翻身仗
|
打
|
dǎ fān shēn zhàng
|
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
|
DF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败为胜
|
一败涂地
|
./N2NxMA==.html
|
da fan shen zhang
|
|
26697
|
望表知里
|
望
|
wàng biǎo zhī lǐ
|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
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穆天子羽陵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
WB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gzbw==.html
|
wang biao zhi li
|
|
24598
|
一股脑儿
|
一
|
yī gǔ nǎo er
|
通通。
|
曾朴《孽海花》第16回:“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股脑儿都倒翻了。”
|
YGN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pwZQ==.html
|
yi gu nao er
|
|
8140
|
通观全局
|
通
|
tōng guān quán jú
|
通:全、遍。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
TG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纵观全局
|
|
./OGk0MA==.html
|
tong guan quan ju
|
|
7949
|
通权达变
|
通
|
tōng quán dá biàn
|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
TQ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随机应变、看风使舵
|
刻舟求剑
|
./MmRlcQ==.html
|
tong quan da bian
|
|
26357
|
无所不通
|
无
|
wú suǒ bù tōng
|
通: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
《孝经 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
WS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所不知
|
一窍不通
|
./Mmkzdw==.html
|
wu suo bu tong
|
|
1876
|
不通文墨
|
不
|
bù tōng wén mò
|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
BTW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NzZmdw==.html
|
bu tong wen mo
|
|
8191
|
通今博古
|
通
|
tōng jīn bó gǔ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
TJB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古通今、通达古今
|
|
./MmUyMg==.html
|
tong jin bo gu
|
|
8654
|
通达古今
|
通
|
tōng dá gǔ jīn
|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
TD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今博古
|
|
./OGk0YQ==.html
|
tong da gu jin
|
|
1554
|
不速之客
|
不
|
bù sù zhī kè
|
速:邀请。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
BSZ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招自来
|
特约嘉宾
|
./bWxj.html
|
bu su zhi ke
|
|
4647
|
谋道作舍
|
谋
|
móu dào zuò shě
|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
宋·宋祁《杂说》:“谋道作舍,三年弗架。”
|
MDZ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筑室道谋
|
|
./NGYxaw==.html
|
mou dao zuo she
|
|
1086
|
不敢造次
|
不
|
bù gǎn zào cì
|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BG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慎重其事
|
轻率鲁莽
|
./MmQw.html
|
bu gan zao ci
|
|
2159
|
不可造次
|
不
|
bù kě zào cì
|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
BK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草率从事
|
./bTF3.html
|
bu ke zao ci
|
|
4361
|
埋锅造饭
|
埋
|
mái guō zào fàn
|
造:制作。在平地上挖灶安锅做饭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九回:“又见军士捱了一夜,肚中料是饥饿,即令埋锅造饭。”
|
MG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tjdQ==.html
|
mai guo zao fan
|
|
6027
|
福由心造
|
福
|
fú yóu xīn zào
|
造:造就。指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9回:“绍闻忽然想起,此厅当日俱是猥亵之语,与今日相较,天渊相悬,云泥迥隔,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9回:“绍闻忽然想起,此厅当日俱是猥亵之语,与今日相较,天渊相悬,云泥迥隔,可见地因人灵,福由心造。”...
|
FY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I1bw==.html
|
fu you xin zao
|
|
858
|
饿虎逢羊
|
饿
|
è hǔ féng yáng
|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
EHF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饿虎见羊
|
|
./NnBtbQ==.html
|
e hu feng yang
|
|
4786
|
逢场作戏
|
逢
|
féng chǎng zuò xì
|
逢:碰到;遇到。场:戏剧曲艺杂技演出的场地。原指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场 逢:碰到;遇到。场:戏剧曲艺杂技演出的场地。原指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场合下随意应酬;偶而凑凑热闹。...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南岳让禅师法嗣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
FC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随俗应酬、随声附和
|
矢忠不二、忠贞不渝
|
./Nm1t.html
|
feng chang zuo xi
|
|
16496
|
棋逢对手
|
棋
|
qí féng duì shǒu
|
逢:遇到;对手:竞赛中本领不相上下的对方。比喻作战或竞技双方力量水平相当;难分高低。
|
唐 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
QF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棋逢对手
|
略胜一筹、棋高一着、众寡悬殊
|
./MXdlaQ==.html
|
qi feng dui shou
|
|
5042
|
逢凶化吉
|
逢
|
féng xiōng huà jí
|
逢:遇到;遭遇。凶:凶险;不幸。化:转化。吉:吉祥;顺利。有迷信的人认为祈求神灵;就能使遭遇到不幸的 逢:遇到;遭遇。凶:凶险;不幸。化:转化。吉:吉祥;顺利。有迷信的人认为祈求神灵;就能使遭遇到不幸的灾难转化为吉祥;顺利。...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2回:“豪杰交游满天下,逢凶化吉天生成。”
|
FX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绝处逢生、遇难成祥
|
祸不单行、祸从天降、雪上加霜
|
./MTJueQ==.html
|
feng xiong hua ji
|
|
24082
|
时不可逢
|
时
|
shí bù kě féng
|
逢:遭遇,遇见。大好时机平日不易遇到
|
《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可逢。”
|
SB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机不可失
|
|
./N3F5cw==.html
|
shi bu ke feng
|
|
9862
|
劳逸结合
|
劳
|
láo yì jié hé
|
逸:原指安乐;安闲。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LY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劳有逸
|
|
./Y2Nx.html
|
lao yi jie he
|
|
11288
|
劳思逸淫
|
劳
|
láo sī yì yín
|
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
《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
LS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01bQ==.html
|
lao si yi yin
|
|
24840
|
一劳永逸
|
一
|
yī láo yǒng yì
|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
东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
YL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了百了、一了百当
|
劳而无功、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
./Mm5zbQ==.html
|
yi lao yong yi
|
|
25072
|
以逸待劳
|
以
|
yǐ yì dài láo
|
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YY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养精蓄锐
|
疲于奔命
|
./MnFtaw==.html
|
yi yi dai lao
|
|
17933
|
闲情逸致
|
闲
|
xián qíng yì zhì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
XQ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悠哉游哉、悠然自得
|
忧心忡忡、忧心如梦
|
./MmZ3Ng==.html
|
xian qing yi zhi
|
|
2986
|
旁逸斜出
|
旁
|
páng yì xié chū
|
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
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
PY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pzdQ==.html
|
pang yi xie chu
|
|
9590
|
年近岁逼
|
年
|
nián jìn suì bī
|
逼:迫近。指已迫近年底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又因年近岁逼,诸事烦杂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单子回来。”
|
NJ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年近岁除
|
|
./N2pydw==.html
|
nian jin sui bi
|
|
11848
|
官逼民变
|
官
|
guān bī mín biàn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变’……‘劫富济贫’等旗号。”
|
GB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官逼民反
|
|
./ODN1ZQ==.html
|
guan bi min bian
|
|
986
|
逼不得已
|
逼
|
bī bù dé yǐ
|
逼:逼迫。迫不得已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欲此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
BB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迫不得已
|
自觉自愿
|
./MTJt.html
|
bi bu de yi
|
|
988
|
逼人太甚
|
逼
|
bī rén tài shèn
|
逼:逼迫;甚:超过。指对人逼迫不留余地
|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
BRT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人太甚
|
|
./MTM2.html
|
bi ren tai shen
|
|
987
|
逼良为娼
|
逼
|
bī liáng wéi chāng
|
逼:逼迫;良:身家清白;娼:妓女。强迫良家妇女卖淫。比喻被迫干坏事
|
《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
BLW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弃恶从善
|
./MTJ3.html
|
bi liang wei chang
|
|
1144
|
不可逾越
|
不
|
bù kě yú yuè
|
逾:超过。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
BK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企及、望尘莫及
|
后来居上
|
./M2gw.html
|
bu ke yu yue
|
|
18530
|
细大不逾
|
细
|
xì dà bù yú
|
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
|
X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l2cw==.html
|
xi da bu yu
|
|
756
|
恩逾慈母
|
恩
|
ēn yú cí mǔ
|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
EYC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同父母
|
不共戴天
|
./M2lxcw==.html
|
en yu ci mu
|
|
6655
|
遁迹潜形
|
遁
|
dùn jì qián xíng
|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
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
|
DJQ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匿影
|
明目张胆
|
./eWxh.html
|
dun ji qian xing
|
|
6656
|
遁入空门
|
遁
|
dùn rù kōng mén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
DRK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空门、削发为僧
|
|
./eWx1.html
|
dun ru kong men
|
|
7015
|
遁名匿迹
|
遁
|
dùn míng nì jì
|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
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
DM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姓埋名
|
|
./eWxr.html
|
dun ming ni ji
|
|
8572
|
天遂人愿
|
天
|
tiān suì rén yuàn
|
遂:随,就。上天满足人的愿望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回:“喜得今日正遇不将黄道吉期,正是天遂人愿,夙世奇缘也。”
|
TS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从人愿、天随人愿
|
|
./NzIxdQ==.html
|
tian sui ren yuan
|
|
1270
|
半身不遂
|
半
|
bàn shēn bù suí
|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
B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身不摄
|
身强体壮、八面玲珑、生龙活虎
|
./aThv.html
|
ban shen bu sui
|
|
11437
|
功成名遂
|
功
|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
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GC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功成名就
|
身败名裂
|
./MTU0MA==.html
|
gong cheng ming sui
|
|
20594
|
走为上计
|
走
|
zǒu wèi shàng jì
|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ZW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为上策
|
|
./Mnl0MA==.html
|
zou wei shang ji
|
|
13362
|
坎止流行
|
坎
|
kǎn zhǐ liú xíng
|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
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 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
KZL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行坎止
|
|
./NDNrOA==.html
|
kan zhi liu xing
|
|
2209
|
抱打不平
|
抱
|
bào dǎ bù píng
|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
BDB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抱不平
|
见死不救
|
./MzJ4dw==.html
|
bao da bu ping
|
|
21224
|
知己之遇
|
知
|
zhī jǐ zhī yù
|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
|
ZJ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ExbQ==.html
|
zhi ji zhi yu
|
|
2866
|
溥天同庆
|
溥
|
pǔ tiān tóng qìng
|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
PTT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天同庆
|
|
./NGp0cw==.html
|
pu tian tong qing
|
|
3639
|
漫天盖地
|
漫
|
màn tiān gài dì
|
遍布天地之间。
|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
MT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天彻地、漫天遍地、漫天匝地
|
零零星星
|
./NGRjZw==.html
|
man tian gai di
|
|
1381
|
遍地开花
|
遍
|
biàn dì kāi huā
|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
BD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齐放、推而广之、层出不穷
|
一花独秀
|
./anky.html
|
bian di kai 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