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9425 逆臣贼子 nì chén zéi zǐ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晋书 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 ... NC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乱臣贼子、逆子贼臣 ./NGc0Zw==.html ni chen zei zi
9651 逆风撑船 nì fēng chēng chuán 逆风:顶风。比喻身处逆境 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NFC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水行舟 ./OGJndQ==.html ni feng cheng chuan
9196 逆来顺受 nì lái shùn shòu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NLS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委曲求全、犯而不校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针锋相对 ./MXFzaw==.html ni lai shun shou
9649 逆流而上 nì liú ér shàng 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NLE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OGJnYQ==.html ni liu er shang
6390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DNB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离经叛道 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dHZ1.html da ni bu dao
9736 逆取顺守 nì qǔ shùn shǒu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NQS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XYwaQ==.html ni qu shun shou
4663 目逆而送 mù nì ér sòng 逆:迎。目逆:眼睛迎着当面走过来的人。眼睛注视着迎来,注视着送走。形容对所见的人十分关注或敬佩。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MNE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行注目礼 ./NGZoNA==.html mu ni er song
9647 逆天悖理 nì tiān bèi lǐ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 NTB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背理、逆理违天 ./OGJmZw==.html ni tian bei li
9650 逆理违天 nì lǐ wéi tiān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我存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NLW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悖理 ./OGJnaw==.html ni li wei tian
9645 逆天无道 nì tiān wú dào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NTW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OGJlbQ==.html ni tian wu dao
17820 穷凶极逆 qióng xiōng jí nì 逆:违背。做事凶残不合礼法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 QXJN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穷凶极悖 ./N3JrNg==.html qiong xiong ji ni
9357 逆天大罪 nì tiān dà zuì 逆:违背。形容极大的罪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 NTD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弥天大罪 ./OGJmNg==.html ni tian da zui
17779 去逆效顺 qù nì xiào shùn 逆:违背。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 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如能去逆效顺,因事建功,明设科条,以示褒劝。” QN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luNg==.html qu ni xiao shun
9644 逆天行事 nì tiān xíng shì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NT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天而行 顺天应人 ./OGJlYw==.html ni tian xing shi
9646 逆天而行 nì tiān ér xíng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NTE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天行事 顺天应人 ./OGJldw==.html ni tian er xing
9648 逆天背理 nì tiān bèi lǐ 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NTB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逆天悖理、逆天违理 ./OGJmcQ==.html ni tian bei li
3482 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 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MN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生死之交、莫逆于心 一面之交 ./MXF3Ng==.html mo ni zhi jiao
9672 难以逆料 nán yǐ nì liào 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NYN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难以预料 料事如神 ./OGswYw==.html nan yi ni liao
18397 选贤举能 xuǎn xián jǔ néng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 XXJ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任人唯贤、知人善任、量才录用 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NWhvNA==.html xuan xian ju neng
18398 选贤任能 xuǎn xián rèn néng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 XXR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选贤举能 ./NWhvZQ==.html xuan xian ren neng
10995 论德使能 lùn dé shǐ néng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LDS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任贤使能、任人唯贤 任人唯亲 ./NGNtMg==.html lun de shi neng
21047 择福宜重 zé fú yí zhòng 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ZF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Xk0dw==.html ze fu yi zhong
20219 择善而从 zé shàn ér cóng 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ZSE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从善如流 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吹毛求疵 ./MnN5cQ==.html ze shan er cong
14670 红丝待选 hóng sī dài xuǎn 选:选择,挑选。指为女儿择女婿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随夫 ... HSD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xrMg==.html hong si dai xuan
12873 口出不逊 kǒu chū bù xùn 逊:恭顺;谦逊。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没有礼貌。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KC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 ./MWpoaQ==.html kou chu bu xun
10252 略逊一筹 lüè xùn yī chóu 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六章:“但是书写有些潦草,个别地方选词不十分精确,略逊一筹。” LX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稍逊一筹 ./MXN1Ng==.html lüe xun yi chou
89 傲慢不逊 ào màn bù xùn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 AMB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傲慢少礼 彬彬有礼 ./Z28w.html ao man bu xun
18074 逍遥自在 xiāo yáo zì zài 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XY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MmlqNg==.html xiao yao zi zai
21623 自在逍遥 zì zài xiāo yáo 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ZZX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在 ./N2RpbQ==.html zi zai xiao yao
8652 透古通今 tòu gǔ tōng jīn 透:通过。贯通古今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间隔》:“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TGT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Gkxcw==.html tou gu tong jin
5813 风丝不透 fēng sī bù tòu 透:通过,穿过。风刮不进,雨透不过。形容封闭十分紧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1回:“村庄本不甚大,三百名官兵……团圆周匝,围得风丝不透。” FSB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密不透风、风雨不透 ./NzRvMA==.html feng si bu tou
8637 贪欢逐乐 tān huān zhú lè 逐:追逐。无休止寻欢作乐。形容生活放荡腐化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摴蒲更不休。” THZ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寻欢作乐 ./N3psYw==.html tan huan zhu le
18007 喜逐颜开 xǐ zhú yán kāi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XZYK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笑逐颜开 ./MmhndQ==.html xi zhu yan kai
15092 君子好逑 jūn zǐ hǎo qiú 逑:通“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现指男子追求佳偶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JZH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YWlt.html jun zi hao qiu
24894 异途同归 yì tú tóng guī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YTT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Mm9lMA==.html yi tu tong gui
6849 逗留不进 dòu liú bù jìn 逗留:停滞不前。停顿不前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上》:“而祁连知虏在前,逗留不进。” DL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徘徊不前 ./OG10Zw==.html dou liu bu jin
23888 四通八达 sì tōng bā dá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ST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畅行无阻 水泄不通 ./NTJoNg==.html si tong ba da
8653 通人达才 tōng rén dá cái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TRD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GkzcQ==.html tong ren da cai
7897 通商惠工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TSH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MmMwcQ==.html tong shang hui gong
10564 连昏接晨 lián hūn jiē chén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宋·梅尧臣《秋雨篇》:“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LHJ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宵达旦、连明达夜、连明彻夜 ./NDZycw==.html lian hun jie chen
10710 连昬接晨 lián hūn jiē chén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LHJC 一般成语 ./NDliNg==.html lian hun jie chen
19745 人情之常 rén qíng zhī cháng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 宋 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凡用一人,必或以为贤,或以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 RQZ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人之常情 ./NHF2ZQ==.html ren qing zhi chang
5655 福衢寿车 fú qú shòu chē 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指获取福寿的途径。 FQSC 一般成语 ./M21nNA==.html fu qu shou che
8416 通幽洞冥 tōng yōu dòng míng 通晓、洞察幽冥之事。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TYD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幽洞灵 ./NTZhZQ==.html tong you dong ming
8957 通幽洞灵 tōng yōu dòng líng 通晓、洞察幽冥灵异之事。 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尚辨天意,犹测地情。况我神造,通幽洞灵。” TYD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通幽洞冥 ./NTZhNA==.html tong you dong ling
8417 通幽洞微 tōng yōu dòng wēi 通晓、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TYD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通幽动微 ./NTZheQ==.html tong you dong wei
8920 通古达变 tōng gǔ dá biàn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TGD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TVtaQ==.html tong gu da bian
8932 通权达理 tōng quán dá lǐ 通晓权宜与事理。 汉·王粲《弹棋赋》序:“因行聘志,通权达理,六博是也。” TQD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TV0Ng==.html tong quan da li
8960 通元识微 tōng yuán shí wēi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 ... TYSW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TZjYw==.html tong yuan shi wei
15971 极往知来 jí wǎng zhī lái 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唐·柳宗元《迎长日赋》:“探赜索隐,得郊祀之元辰;极往知来,正邦家之大体。” JW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g1bw==.html ji wang zhi 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