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9
|
毛发倒竖
|
毛
|
máo fā dǎo shù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
|
MFD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毛发皆竖
|
|
./NGRrOA==.html
|
mao fa dao shu
|
|
6827
|
低眉倒运
|
低
|
dī méi dǎo yùn
|
倒霉,失意
|
草明《婚事》:“你记住吧!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
|
DM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得心应手
|
./N3Y2Ng==.html
|
di mei dao yun
|
|
25373
|
倚官仗势
|
倚
|
yǐ guān zhàng shì
|
倚、仗:依靠、凭借。倚仗官府的权势(欺负人)。
|
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
|
YG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势欺人、倚财仗势
|
|
./NW1sMg==.html
|
yi guan zhang shi
|
|
25017
|
倚财仗势
|
倚
|
yǐ cái zhàng shì
|
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
YC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势欺人
|
|
./MnB3Zw==.html
|
yi cai zhang shi
|
|
24954
|
倚门傍户
|
倚
|
yǐ mén bàng hù
|
倚、傍:靠着。比喻做学问自己没有见解,只袭取别人的说法。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涿州纸衣和尚》:“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
|
YM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傍门户
|
|
./MnA1aQ==.html
|
yi men bang hu
|
|
16013
|
挟势弄权
|
挟
|
jiā shì nòng quán
|
倚仗势力,玩弄权术。
|
清·洪昇《长生殿·情悔》:“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忏悔的尽!”
|
JSN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3hyMg==.html
|
jia shi nong quan
|
|
24277
|
社威擅势
|
社
|
shè wēi shàn shì
|
倚仗权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淮南子·汜论训》:“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
SWSS
|
一般成语
|
|
|
|
./MjZwdw==.html
|
she wei shan shi
|
|
10670
|
立马万言
|
立
|
lì mǎ wàn yán
|
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
|
LM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马千言
|
|
./NDhzdQ==.html
|
li ma wan yan
|
|
25679
|
倚马千言
|
倚
|
yǐ mǎ qiān yán
|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YM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马可待、才高倚马、倚马长才
|
|
./NmxtNg==.html
|
yi ma qian yan
|
|
25416
|
倚强凌弱
|
倚
|
yǐ qiáng líng ruò
|
倚:仗恃;凌:欺凌。倚仗自己的强大而欺压弱小。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须不是我仗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
|
YQL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强欺弱
|
锄强扶弱
|
./NW8yNA==.html
|
yi qiang ling ruo
|
|
19286
|
相倚为命
|
相
|
xiāng yǐ wéi mìng
|
倚:依赖。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宋·陆游《青阳夫人墓志铭》:“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
|
XYW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依为命、相须为命
|
|
./ODg5aw==.html
|
xiang yi wei ming
|
|
20352
|
中立不倚
|
中
|
zhōng lì bù yǐ
|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
ZL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偏不倚
|
偏听偏信
|
./MnY1Mg==.html
|
zhong li bu yi
|
|
8669
|
泰山可倚
|
泰
|
tài shān kě yǐ
|
倚:靠。像泰山那样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
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可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
TSK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冰山难靠
|
./OGllMA==.html
|
tai shan ke yi
|
|
8658
|
倜傥之才
|
倜
|
tì tǎng zhī cái
|
倜傥:卓异;才:学问和才能。卓越特出的才能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
|
TT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3Yw==.html
|
ti tang zhi cai
|
|
8844
|
倜傥不羁
|
倜
|
tì tǎng bù jī
|
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
《晋书 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
TT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豪放不羁
|
|
./NDYxZQ==.html
|
ti tang bu ji
|
|
8659
|
倜傥风流
|
倜
|
tì tǎng fēng liú
|
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风流:英俊有才学。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南邑某生,少而聪慧,既长,丰神韶秀,倜傥风流。”
|
TTF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倜傥
|
|
./OGk3bQ==.html
|
ti tang feng liu
|
|
8551
|
托物陈喻
|
托
|
tuō wù chén yù
|
借事物设喻。
|
元·杨载《诗法家教·讽谏》:“古人凡欲讽谏,多借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 元·杨载《诗法家教·讽谏》:“古人凡欲讽谏,多借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
|
TW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lmZw==.html
|
tuo wu chen yu
|
|
15739
|
救命稻草
|
救
|
jiù mìng dào cǎo
|
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
王朔《永失我爱》:“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
JM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JzYw==.html
|
jiu ming dao cao
|
|
8548
|
托公报私
|
托
|
tuō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
TG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官报私仇、公报私仇
|
|
./NmllbQ==.html
|
tuo gong bao si
|
|
15904
|
讬公报私
|
讬
|
jí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
|
JGBS
|
一般成语
|
|
|
|
./M3dkbQ==.html
|
ji gong bao si
|
|
11422
|
公报私仇
|
公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
GB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挟私报复、公报私仇
|
克己奉公、奉公守法
|
./MTR2eQ==.html
|
gong bao si chou
|
|
16141
|
借公行私
|
借
|
jiè gōng xíng sī
|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
JG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假公营私
|
|
./M3poMA==.html
|
jie gong xing si
|
|
24862
|
因公假私
|
因
|
yīn gōng jiǎ sī
|
借公务谋取私利。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
YG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假公济私
|
|
./Mm8yMg==.html
|
yin gong jia si
|
|
22613
|
陈古刺今
|
陈
|
chén gǔ cì jīn
|
借古讽今。
|
《诗·王风·大车序》:“《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 《诗·王风·大车序》:“《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
|
CGC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古讽今
|
|
./MzhvMA==.html
|
chen gu ci jin
|
|
23407
|
世外桃源
|
世
|
shì wài táo yuán
|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
SW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洞天福地
|
人间地狱
|
./MjZpbw==.html
|
shi wai tao yuan
|
|
27006
|
五月飞霜
|
五
|
wǔ yuè fēi shuāng
|
借指冤狱。
|
|
WYFS
|
一般成语
|
|
|
|
./NWNsdw==.html
|
wu yue fei shuang
|
|
13281
|
扣壶长吟
|
扣
|
kòu hú cháng yín
|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
清 唐孙华《题薪禅弟》诗:“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
KHC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怀才不遇
|
|
./YnVv.html
|
kou hu chang yin
|
|
10317
|
龙子龙孙
|
龙
|
lóng zǐ lóng sūn
|
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
|
LZ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枝玉叶
|
|
./N2FraQ==.html
|
long zi long sun
|
|
2311
|
伯劳飞燕
|
伯
|
bó láo fēi yàn
|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BL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劳燕分飞
|
|
./MzVjYQ==.html
|
bo lao fei yan
|
|
16149
|
借景生情
|
借
|
jiè jǐng shēng qíng
|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
JJ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景生情
|
|
./M3prMg==.html
|
jie jing sheng qing
|
|
5151
|
飞眼传情
|
飞
|
fēi yǎn chuán qíng
|
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
|
FY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眉眼传情
|
|
./M2szbw==.html
|
fei yan chuan qing
|
|
15396
|
借贷无门
|
借
|
jiè dài wú mén
|
借贷:借钱。没有地方借钱。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6回:“迨至资本亏折,借贷无门,流为乞丐,悔之晚矣!”
|
JDW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告贷无门
|
八方支援
|
./MWhtMA==.html
|
jie dai wu men
|
|
15586
|
借古喻今
|
借
|
jiè gǔ yù jīn
|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
JG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古讽今
|
|
./M3poYQ==.html
|
jie gu yu jin
|
|
14986
|
借古讽今
|
借
|
jiè gǔ fěng jīn
|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JGF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鸡骂狗、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
|
./OThz.html
|
jie gu feng jin
|
|
9617
|
男倡女随
|
男
|
nán chāng nǚ suí
|
倡:倡导。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NCN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男唱女随
|
|
./N3NyaQ==.html
|
nan chang nu sui
|
|
22342
|
倡而不和
|
倡
|
chàng ér bù hè
|
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
CEB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呼百应
|
./cDBh.html
|
chang er bu he
|
|
9346
|
你倡我随
|
你
|
nǐ chàng wǒ suí
|
倡:带头,倡导。指彼此呼应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真是那狮吼之声,山鸣谷应,你倡我随。”
|
NC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你唱我和
|
|
./N3NuYw==.html
|
ni chang wo sui
|
|
13662
|
好学不倦
|
好
|
hào xué bù juàn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HX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学而不厌、手不释卷
|
一曝十寒
|
./MWEydw==.html
|
hao xue bu juan
|
|
14665
|
后恭前倨
|
后
|
hòu gōng qián jù
|
倨: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
明·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这的是舔痔吮痈,后恭前倨,奴颜婢膝。”
|
HGQ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倨后恭
|
|
./N2xoaw==.html
|
hou gong qian ju
|
|
16776
|
前倨后卑
|
前
|
qián jù hòu bēi
|
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
QJH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倨后恭
|
|
./NG0yMg==.html
|
qian ju hou bei
|
|
11021
|
离魂倩女
|
离
|
lí hún qiàn nǚ
|
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
LHQ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倩女离魂
|
|
./NmRpcw==.html
|
li hun qian nu
|
|
20262
|
债多不愁
|
债
|
zhài duō bù chóu
|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
ZD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虱多不痒
|
|
./MnRxOA==.html
|
zhai duo bu chou
|
|
23179
|
虱多不痒
|
虱
|
shī duō bù yǎng
|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梁实秋《懒》:“‘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
S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债多不愁、死猪不怕开水烫
|
|
./MjJzaQ==.html
|
shi duo bu yang
|
|
873
|
儿女之债
|
儿
|
ér nǚ zhī zhài
|
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
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
EN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2OA==.html
|
er nu zhi zhai
|
|
15740
|
惊人之举
|
惊
|
jīng rén zhī jǔ
|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JR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人壮举
|
|
./OHJ1dQ==.html
|
jing ren zhi ju
|
|
7166
|
倒廪倾囷
|
倒
|
dǎo lǐn qīng fèng
|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
DLQ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箧倾筐
|
|
./M2Vlbw==.html
|
dao lin qing feng
|
|
7032
|
倒箧倾囊
|
倒
|
dǎo qiè qīng náng
|
倾囊倒箧。形容倾尽其所有。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典钗》:“索将他倒箧倾囊,付质求沽尽易钱。”
|
DQQ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箧倾筐
|
|
./MzB5cw==.html
|
dao qie qing nang
|
|
24784
|
一见倾心
|
一
|
yī jiàn qīng xīn
|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
YJQ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往情深
|
一刀两断、三心二意、无动于衷
|
./Mm40Zw==.html
|
yi jian qing xin
|
|
16994
|
倾注全力
|
倾
|
qīng zhù quán lì
|
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
QZ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全神贯注
|
|
./OGl4Ng==.html
|
qing zhu quan li
|
|
16544
|
倾巢出动
|
倾
|
qīng cháo chū dòng
|
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
罗广斌《红岩》第六章:“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 罗广斌《红岩》第六章:“哪怕是一点最小的风吹草动,触及了蛛丝牵动了蛛网,便会立刻引起这座巨大巢穴里的蜘蛛们的倾巢出动。”...
|
QCC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倾巢而出
|
|
./MXhjbw==.html
|
qing chao chu d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