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17
|
仗义直言
|
仗
|
zhàng yì zhí yán
|
仗义:主持正义。指伸张正义,说公道话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
ZY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仗义执言
|
|
./Nzd3ZQ==.html
|
zhang yi zhi yan
|
|
20458
|
仗义执言
|
仗
|
zhàng yì zhí yán
|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
Z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直气壮、直言不讳
|
违天悖理
|
./MndvYw==.html
|
zhang yi zhi yan
|
|
12980
|
慷慨仗义
|
慷
|
kāng kǎi zhàng yì
|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
KKZ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NDNsbQ==.html
|
kang kai zhang yi
|
|
22662
|
乘势使气
|
乘
|
chéng shì shǐ qì
|
仗势逞性子。
|
《魏书·阉官传序》:“其间窃官爵,盗财贿,乘势使气为朝野之患者,何可胜举。”
|
CS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势欺人
|
|
./Mzk4aw==.html
|
cheng shi shi qi
|
|
24943
|
倚老卖老
|
倚
|
yǐ lǎo mài lǎo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
YL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气横秋、老物可憎
|
老当益壮
|
./Mm96bw==.html
|
yi lao mai lao
|
|
14885
|
寒蝉仗马
|
寒
|
hán chán zhàng mǎ
|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
HCZ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仗马寒蝉
|
|
./MTkycw==.html
|
han chan zhang ma
|
|
20228
|
仗马寒蝉
|
仗
|
zhàng mǎ hán chán
|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
ZM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噤若寒蝉
|
|
./MnQ0aw==.html
|
zhang ma han chan
|
|
21619
|
仗气直书
|
仗
|
zhàng qì zhí shū
|
仗:依靠,凭借。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
ZQ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仗义执言
|
|
./Nzd3eQ==.html
|
zhang qi zhi shu
|
|
11586
|
狗仗人势
|
狗
|
gǒu zhàng rén shì
|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
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
GZR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狗傍人势
|
童叟不欺
|
./MTc4ZQ==.html
|
gou zhang ren shi
|
|
20240
|
仗势欺人
|
仗
|
zhàng shì qī rén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ZSQ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狗仗人势、欺人太甚
|
锄强扶弱、除暴安良
|
./MnRjYw==.html
|
zhang shi qi ren
|
|
5879
|
付与东流
|
付
|
fù yǔ dōng liú
|
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唐·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FY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付东流、付诸东流
|
|
./N2MxdQ==.html
|
fu yu dong liu
|
|
5878
|
付之流水
|
付
|
fù zhī liú shuǐ
|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
FZ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付诸东流、付之逝水
|
|
./N2Mxaw==.html
|
fu zhi liu shui
|
|
5120
|
付之一炬
|
付
|
fù zhī yī jù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FZ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付之丙丁
|
|
./MTRnZQ==.html
|
fu zhi yi ju
|
|
4791
|
付诸东流
|
付
|
fù zhū dōng liú
|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
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
FZ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
|
继日成功
|
./Nm9r.html
|
fu zhu dong liu
|
|
8528
|
天付良缘
|
天
|
tiān fù liáng yuán
|
付:给予。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
|
《群英类选 〈鲛绡记 鲛绡会合〉》:“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
|
TF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假良缘、天假因缘
|
|
./Nmh5OA==.html
|
tian fu liang yuan
|
|
19147
|
仙才鬼才
|
仙
|
xiān cái guǐ cái
|
仙、鬼:比喻非凡。指才华杰出非凡的李白和李贺
|
宋·阮阅《诗话总龟》:“宋景文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
XCG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hoOA==.html
|
xian cai gui cai
|
|
9061
|
田连仟佰
|
田
|
tián lián qiān mò
|
仟佰:通“阡陌”。指田地广袤,接连不断
|
汉·荀悦《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立锥之地。”
|
TLQ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田连阡陌
|
|
./Nzhudw==.html
|
tian lian qian mo
|
|
7782
|
替天行道
|
替
|
tì tiān xíng dào
|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
TT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民除害
|
|
./Mjl1bw==.html
|
ti tian xing dao
|
|
19408
|
人事代谢
|
人
|
rén shì dài xiè
|
代谢: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RS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新陈代谢
|
|
./MjA0bw==.html
|
ren shi dai xie
|
|
19658
|
饶有兴趣
|
饶
|
ráo yǒu xìng qù
|
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
王朔《动物凶猛》:“看到米兰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俩从容、饶有兴趣地聊起来,我感到欣慰。”
|
RY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饶有兴致
|
|
./OGFqcw==.html
|
rao you xing qu
|
|
13997
|
灰不喇唧
|
灰
|
huī bù lā jī
|
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
|
HB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灰不溜丢
|
|
./N2xhMg==.html
|
hui bu la ji
|
|
14008
|
红不棱登
|
红
|
hóng bù lēng dēng
|
令人生厌的红色
|
|
HB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xtdQ==.html
|
hong bu leng deng
|
|
26526
|
五里云雾
|
五
|
wǔ lǐ yún wù
|
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
|
WL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里雾中
|
|
./NzB5ZQ==.html
|
wu li yun wu
|
|
16635
|
巧言令色
|
巧
|
qiǎo yán lìng sè
|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QY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
./MXo1NA==.html
|
qiao yan ling se
|
|
10106
|
令人发指
|
令
|
lìng rén fà zhǐ
|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
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LRF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怒形于色
|
喜形于色、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
./MW5vdw==.html
|
ling ren fa zhi
|
|
10063
|
令人神往
|
令
|
lìng rén shén wǎng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LR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眼欲穿、心向往之、望穿秋水
|
令人痛心、令人切齿、令人发指
|
./MW12cQ==.html
|
ling ren shen wang
|
|
10801
|
令人切齿
|
令
|
lìng rén qiè chǐ
|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
《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
LR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人见人爱
|
./NGFldw==.html
|
ling ren qie chi
|
|
10474
|
令人齿冷
|
令
|
lìng rén chǐ lěng
|
令:使;齿冷:因长期开口笑而使牙齿感到冷;指耻笑。使人耻笑。
|
明 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
LRC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令人喷饭、令人捧腹
|
肃然起敬、令人起敬
|
./MW5lYw==.html
|
ling ren chi leng
|
|
10326
|
令出如山
|
令
|
lìng chū rú shān
|
令:命令。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了好几个衙役,拿着铁链子,把这船上的老板、伙计一齐锁了带上岸去了。”...
|
LC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令出惟行
|
|
./N2Fwcw==.html
|
ling chu ru shan
|
|
10190
|
令行禁止
|
令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 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LX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张旗鼓、雷厉风行
|
温文尔雅、和风细雨
|
./MXBicw==.html
|
ling xing jin zhi
|
|
16875
|
秋行夏令
|
秋
|
qiū xíng xià líng
|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
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 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
QX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合时宜
|
|
./NmYwbw==.html
|
qiu xing xia ling
|
|
26880
|
无动为大
|
无
|
wú dòng wéi dà
|
以不变动为至善。“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主张。
|
|
WDWD
|
一般成语
|
|
|
|
./NWF0cQ==.html
|
wu dong wei da
|
|
9904
|
另眼相待
|
另
|
lìng yǎn xiāng dài
|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
LY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
|
一视同仁
|
./Y3Rv.html
|
ling yan xiang dai
|
|
27352
|
威刑肃物
|
威
|
wēi xíng sù wù
|
以严刑使人恭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
WXS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loZQ==.html
|
wei xing su wu
|
|
11781
|
个人崇拜
|
个
|
gè rén chóng bài
|
以个人作为别人崇拜的对象
|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
GR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k1MA==.html
|
ge ren chong bai
|
|
1704
|
鼻端生火
|
鼻
|
bí duān shēng huǒ
|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
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
BD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鼻端出火、鼻头出火
|
|
./MzNuNg==.html
|
bi duan sheng huo
|
|
511
|
阿平绝倒
|
阿
|
ā píng jué dǎo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
据《晋书 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 据《晋书 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
APJD
|
一般成语
|
|
|
|
./MzFvMg==.html
|
a ping jue dao
|
|
18712
|
下马冯妇
|
下
|
xià mǎ féng fù
|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孟子 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撄;望见冯妇, 《孟子 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
XMF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再作冯妇
|
|
./NWRpZQ==.html
|
xia ma feng fu
|
|
1715
|
避李嫌瓜
|
避
|
bì lǐ xián guā
|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BL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瓜防李
|
|
./MzN5dQ==.html
|
bi li xian gua
|
|
20143
|
蕤宾铁响
|
蕤
|
ruí bīn tiě xiǎng
|
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 琵琶》:“武宗初,朱崖李太慰有乐吏廉郊者……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 琵琶》:“武宗初,朱崖李太慰有乐吏廉郊者……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于池上,弹《蕤宾调》……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
|
RBT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Z3Yw==.html
|
rui bin tie xiang
|
|
9832
|
霓裳羽衣
|
霓
|
ní cháng yǔ yī
|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NC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Z1dQ==.html
|
ni chang yu yi
|
|
16210
|
进荣退辱
|
进
|
jìn róng tuì rǔ
|
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
唐·刘知畿《思慎赋》:“赋形天地,受气阴阳,生乐死哀,进荣退辱。”
|
JRT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Bnaw==.html
|
jin rong tui ru
|
|
19614
|
人海战术
|
人
|
rén hǎi zhàn shù
|
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
|
RH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I3MA==.html
|
ren hai zhan shu
|
|
25494
|
以直报怨
|
以
|
yǐ zhí bào yuàn
|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德报怨、以礼相待
|
忘恩负义
|
./NXFnaQ==.html
|
yi zhi bao yuan
|
|
16627
|
前所未有
|
前
|
qián suǒ wèi yǒu
|
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
|
宋 徐度《却扫编》下卷:“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QS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无古人、史无前例、前所未闻
|
史不绝书、司空见惯
|
./MXoxcw==.html
|
qian suo wei you
|
|
16465
|
前无古人
|
前
|
qián wú gǔ rén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QWG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有
|
司空见惯
|
./MXZqbw==.html
|
qian wu gu ren
|
|
17267
|
前功尽废
|
前
|
qián gōng jìn fèi
|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64回:“倘或为其所破,则内外相合,粮一入城,前功尽废矣。”
|
QGJ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功尽弃、前功尽灭
|
大功告成
|
./NGxxbw==.html
|
qian gong jin fei
|
|
16597
|
前功尽弃
|
前
|
qián gōng jìn qì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
QGJ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
大功告成
|
./MXk3aQ==.html
|
qian gong jin qi
|
|
7233
|
敌力角气
|
敌
|
dí lì jiǎo qì
|
以力气相斗。
|
汉·王充《论衡·譋时》:“敌力角气,能以小胜大者希,争强量功,能以寡胜众者鲜。”
|
DLJ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Yzbw==.html
|
di li jiao qi
|
|
17038
|
勤俭持家
|
勤
|
qín jiǎn chí jiā
|
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
|
QJ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奢侈浪费
|
./OTB0Yw==.html
|
qin jian chi 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