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8
|
耳不旁听
|
耳
|
ěr bù páng tīng
|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
EBP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
./NnB5YQ==.html
|
er bu pang ting
|
|
23896
|
耸肩缩背
|
耸
|
sǒng jiān suō bèi
|
两肩耸起,背脊弯曲。形容衰老的状态。也形容因怕冷而缩做一团的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3回:“又是风雪,地下踏着寒冰,冻得耸肩缩背,战战兢兢。”
|
SJS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耸肩曲背
|
|
./NTJzYQ==.html
|
song jian suo bei
|
|
9894
|
两肋插刀
|
两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
LL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
胆小如鼠、为虎作伥
|
./Y280.html
|
liang lei cha dao
|
|
10351
|
两鬓斑白
|
两
|
liǎng bìn bān bái
|
两边鬓角头发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劳过度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关住门,立在脚地上,低倾下两鬓斑白的头颅,开始沉重地思考这新的使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关住门,立在脚地上,低倾下两鬓斑白的头颅,开始沉重地思考这新的使命。”...
|
LB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两鬓如霜
|
|
./N3RjYw==.html
|
liang bin ban bai
|
|
20432
|
左右两难
|
左
|
zuǒ yòu liǎng nán
|
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
ZYL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右为难
|
一帆风顺
|
./Mndiaw==.html
|
zuo you liang nan
|
|
13223
|
苦打成招
|
苦
|
kǔ dǎ chéng zhāo
|
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
KD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打成招
|
|
./ODIzYw==.html
|
ku da cheng zhao
|
|
3366
|
秘而不露
|
秘
|
mì ér bù lù
|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
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
ME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秘而不言
|
直言不讳、路人皆知
|
./ZmI0.html
|
mi er bu lu
|
|
15930
|
急敛暴征
|
急
|
jí liǎn bào zhēng
|
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
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
JLB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征暴敛
|
|
./M3dudw==.html
|
ji lian bao zheng
|
|
12962
|
恪守不渝
|
恪
|
kè shǒu bù yú
|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
|
KS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41cQ==.html
|
ke shou bu yu
|
|
25828
|
严父慈母
|
严
|
yán fù cí mǔ
|
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
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
YF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6aQ==.html
|
yan fu ci mu
|
|
24733
|
严阵以待
|
严
|
yán zhèn yǐ dài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
YZY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
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
./Mm1obw==.html
|
yan zhen yi dai
|
|
22186
|
错过时机
|
错
|
cuò guò shí jī
|
丧失机会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
C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错过良机
|
不失时机
|
./NnAyYw==.html
|
cuo guo shi ji
|
|
12194
|
孤雌寡鹤
|
孤
|
gū cí guǎ hè
|
丧失配偶的禽鸟。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
|
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
GC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孤鸿寡鹄
|
|
./M3BhbQ==.html
|
gu ci gua he
|
|
2979
|
破胆丧魂
|
破
|
pò dǎn sàng hún
|
丧魂:丧失了魂魄。形容恐惧到极点
|
《太平广记·张和思》:“北齐张和思,断狱囚,无问善恶贵贱,必被枷锁杻械,困苦备极。囚徒见者,破胆丧魂 《太平广记·张和思》:“北齐张和思,断狱囚,无问善恶贵贱,必被枷锁杻械,困苦备极。囚徒见者,破胆丧魂,号生罗刹。”...
|
PDS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praQ==.html
|
po dan sang hun
|
|
24370
|
丧胆游魂
|
丧
|
sàng dǎn yóu hún
|
丧:丧失;丧胆:形容恐惧到极点;游魂:魂游。魂魄飘荡无定。形容恐惧至极。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
SD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丧胆亡魂
|
|
./NHRuNA==.html
|
sang dan you hun
|
|
23354
|
丧心病狂
|
丧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
SXB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尽天良、穷凶极恶
|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
|
./MjVzYQ==.html
|
sang xin bing kuang
|
|
23152
|
丧尽天良
|
丧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
SJT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心病狂、惨无人道
|
乐善好施、大慈大悲、德高望重
|
./MjI0bQ==.html
|
sang jin tian liang
|
|
23244
|
丧权辱国
|
丧
|
sàng quán rǔ guó
|
丧:丧失;辱:屈辱;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
SQ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卖国求荣、奴颜婢膝
|
光宗耀祖、光耀门庭
|
./MjQ4Ng==.html
|
sang quan ru guo
|
|
27490
|
无得无丧
|
无
|
wú dé wú sàng
|
丧:失。指没有得也没有失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
|
WDW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有得有失
|
./NzFjaw==.html
|
wu de wu sang
|
|
19950
|
若丧考妣
|
若
|
ruò sàng kǎo bǐ
|
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
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
RSK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丧考妣
|
|
./NmZ6NA==.html
|
ruo sang kao bi
|
|
11931
|
个中妙趣
|
个
|
gè zhōng miào qù
|
个中:其中;妙:美妙,奇妙;趣:情趣。其中的奥妙之处和情趣。
|
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一·对酒二首》:“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醮未醉时。”
|
GZM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个中奥妙
|
|
./MTRtcw==.html
|
ge zhong miao qu
|
|
11533
|
个中滋味
|
个
|
gè zhōng zī wèi
|
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
GZ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ZkdQ==.html
|
ge zhong zi wei
|
|
5215
|
风俗习惯
|
风
|
fēng sú xí guàn
|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
FS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土人情
|
|
./NzRuZw==.html
|
feng su xi guan
|
|
11780
|
个人主义
|
个
|
gè rén zhǔ yì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GR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k0cQ==.html
|
ge ren zhu yi
|
|
23355
|
身外之物
|
身
|
shēn wài zhī wù
|
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权力、金钱等。
|
唐 吴兢《贞观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
SW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Vzaw==.html
|
shen wai zhi wu
|
|
20441
|
只言片语
|
只
|
zhī yán piàn yǔ
|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
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
ZYP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只字片言
|
|
./MndmZw==.html
|
zhi yan pian yu
|
|
21664
|
谗言佞语
|
谗
|
chán yán nìng yǔ
|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
CYN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好言好语
|
./M3Vt.html
|
chan yan ning yu
|
|
823
|
恶言詈辞
|
恶
|
è yán lì cí
|
中伤辱骂的言辞。
|
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
EY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恶言恶语
|
|
./M2lucQ==.html
|
e yan li ci
|
|
712
|
恶语中伤
|
恶
|
è yǔ zhòng shāng
|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
EY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恶意中伤、恶语伤人
|
|
./ejMy.html
|
e yu zhong shang
|
|
20304
|
造谣中伤
|
造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
ZY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蜚短流长、含血喷人、血口喷人
|
歌功颂德
|
./MnVnbQ==.html
|
zao yao zhong shang
|
|
2326
|
不按君臣
|
不
|
bù àn jūn chén
|
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
|
《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
BA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Voaw==.html
|
bu an jun chen
|
|
11337
|
狗皮膏药
|
狗
|
gǒu pí gāo yào
|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GP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Ey.html
|
gou pi gao yao
|
|
26398
|
望闻问切
|
望
|
wàng wén wèn qiē
|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
《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
WW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圣工巧
|
|
./NThrdw==.html
|
wang wen wen qie
|
|
20575
|
中原逐鹿
|
中
|
zhōng yuán zhú lù
|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也作“逐鹿中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ZY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逐鹿中原
|
|
./MnlmNA==.html
|
zhong yuan zhu lu
|
|
19669
|
儒家经书
|
儒
|
rú jiā jīng shū
|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
|
RJ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ZwYQ==.html
|
ru jia jing shu
|
|
15311
|
金鸡独立
|
金
|
jīn jī dú lì
|
中国武术的一种姿式。像公鸡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式。也泛指用一只脚站立。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
JJ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鹤立鸡群
|
平淡无奇
|
./MWcxMg==.html
|
jin ji du li
|
|
21937
|
赤县神州
|
赤
|
chì xiàn shén zhōu
|
中国的别称。
|
金 元好问《四哀诗 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
|
CX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州大地
|
|
./cW8w.html
|
chi xian shen zhou
|
|
24932
|
衣钵相传
|
衣
|
yī bō xiāng chuán
|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 《旧唐书 方伎传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
YB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传心授
|
|
./Mm90aw==.html
|
yi bo xiang chuan
|
|
21606
|
中心藏之
|
中
|
zhōng xīn cáng zhī
|
中心:内心,心中。深深地记在心里
|
《诗经·小雅·服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ZX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o2OA==.html
|
zhong xin cang zhi
|
|
25761
|
月过中秋
|
月
|
yuè guò zhōng qiū
|
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
|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
|
YG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pyYw==.html
|
yue guo zhong qiu
|
|
2199
|
半低不高
|
半
|
bàn dī bù gāo
|
中等;不高不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我们行户人家,到是养成个半低不高的丫头。”
|
BDBG
|
一般成语
|
|
|
|
./MzJsbw==.html
|
ban di bu gao
|
|
20695
|
中外合璧
|
中
|
zhōng wài hé bì
|
中西合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
ZW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中西合璧
|
|
./NjJoaw==.html
|
zhong wai he bi
|
|
21284
|
中道而废
|
中
|
zhōng dào ér fèi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ZDE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途而废、中途而废、中道而止
|
|
./NjIzZQ==.html
|
zhong dao er fei
|
|
21605
|
中风狂走
|
中
|
zhòng fēng kuáng zǒu
|
中风:像中了邪一样;狂走:发狂般奔跑。形容举止失常,放纵癫狂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伯通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
ZFK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o0MA==.html
|
zhong feng kuang zou
|
|
20773
|
中饱私囊
|
中
|
zhōng bǎo sī náng
|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ZB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其私囊
|
大公无私
|
./Nm4yZQ==.html
|
zhong bao si nang
|
|
21546
|
中馈乏人
|
中
|
zhōng kuì fá rén
|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没有妻子。
|
《周易 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
ZKF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中馈犹虚
|
|
./Nm4ybw==.html
|
zhong kui fa ren
|
|
24728
|
言必有中
|
言
|
yán bì yǒu zhòng
|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YBY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语破的、击中要害、言不虚发
|
漫无边际、废话连篇、语无伦次
|
./Mm1mZw==.html
|
yan bi you zhong
|
|
1043
|
悲从中来
|
悲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
BC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Qw.html
|
bei cong zhong lai
|
|
20815
|
中江举帆
|
中
|
zhōng jiāng jǔ fān
|
中:到中心;举:升起,扬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
ZJ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o5dQ==.html
|
zhong jiang ju fan
|
|
19344
|
虚中乐善
|
虚
|
xū zhōng lè shàn
|
中:同“衷”,内心;虚中:虚心;善:善言善事。指虚心采纳善言,乐意做善事
|
清·刘开《问说》:“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
|
XZ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9uaw==.html
|
xu zhong le s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