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75
|
当之有愧
|
当
|
dāng zhī yǒu kuì
|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
|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
DZ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愧不敢当
|
理所应当、当之无愧
|
./djQw.html
|
dang zhi you kui
|
|
15713
|
肩负重任
|
肩
|
jiān fù zhòng rèn
|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
曲波《林海雪原》:“栾超家和陈小柱,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肩负重任,离开威虎山,直奔神河庙。”
|
JF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
./ODJyaQ==.html
|
jian fu zhong ren
|
|
7514
|
担惊忍怕
|
担
|
dān jīng rěn pà
|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
DJR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担惊受恐、担惊受怕
|
|
./Njh4aQ==.html
|
dan jing ren pa
|
|
17993
|
心惊肉跳
|
心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
XJR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胆俱裂、魂飞魄散
|
神色不惊、镇定自若
|
./Mmgybw==.html
|
xin jing rou tiao
|
|
2938
|
贫无担石
|
贫
|
pín wú dàn dàn
|
担:古代重量单位,1担=100市斤;石:容量单位:1石=10斗。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 担:古代重量单位,1担=100市斤;石:容量单位:1石=10斗。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么储备...
|
明·袁宏道《叙四子稿》:“理本荒也,而剽窃二氏之皮肤,如贫无担石之人,指富家之囷,以夸示乡里也。”
|
PWD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家徒四壁
|
|
./ODB6Mg==.html
|
pin wu dan dan
|
|
7652
|
担饥受冻
|
担
|
dān jī shòu dòng
|
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
DJS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饥寒交迫
|
|
./ODUwMg==.html
|
dan ji shou dong
|
|
21824
|
拆东补西
|
拆
|
chāi dōng bǔ xī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
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
CD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拆东墙补西墙
|
|
./b2hv.html
|
chai dong bu xi
|
|
9629
|
拈弓搭箭
|
拈
|
niān gōng dā jiàn
|
拈:用手指夹住。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
|
NG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kaQ==.html
|
nian gong da jian
|
|
9228
|
拈轻怕重
|
拈
|
niān qīng pà zhòng
|
拈:用手指拿东西。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NQP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挑肥拣瘦
|
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辞劳苦
|
./MXQwYQ==.html
|
nian qing pa zhong
|
|
23064
|
吃醋拈酸
|
吃
|
chī cù niān suān
|
拈:用指取物。比喻因嫉妒而产生不快情绪。指爱嫉妒别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只怕你吃醋拈酸。”
|
CCN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拈酸吃醋、争风吃醋
|
|
./N25mYQ==.html
|
chi cu nian suan
|
|
9628
|
拈花摘草
|
拈
|
niān huā zhāi cǎo
|
拈:用指取物;花、草: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
元·古杭才人《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拈花摘草,风流不让柳耆卿。”
|
NHZ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拈花惹草、拈花摘叶
|
|
./ODFkOA==.html
|
nian hua zhai cao
|
|
9627
|
拈花摘叶
|
拈
|
niān huā zhāi yè
|
拈:用指取物;花: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
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倚翠偎红,拈花摘叶。”
|
NHZ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拈花摘草、拈花弄月
|
|
./ODFjeQ==.html
|
nian hua zhai ye
|
|
6581
|
东拉西扯
|
东
|
dōng lā xī chě
|
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
DLX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东道西、谈天说地、海阔天空
|
有条不紊、丝丝入扣
|
./eDRz.html
|
dong la xi che
|
|
3085
|
攀辕卧辙
|
攀
|
pān yuán wò zhé
|
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
|
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仕进》:“饯去任,当攀辕卧辙。”
|
PYW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攀车卧辙、扳辕卧辙
|
|
./MXc4eQ==.html
|
pan yuan wo zhe
|
|
23208
|
绳锯木断
|
绳
|
shéng jù mù duàn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SJ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
./MjNnZQ==.html
|
sheng ju mu duan
|
|
9838
|
拉帮结派
|
拉
|
lā bāng jié pài
|
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
《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 《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
LBJ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结党营私
|
|
./Yndj.html
|
la bang jie pai
|
|
11301
|
拉捭摧藏
|
拉
|
lā bǎi cuī cáng
|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
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
LBC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1rbQ==.html
|
la bai cui cang
|
|
5929
|
拊髀雀跃
|
拊
|
fǔ bì què yuè
|
拊:拍击;髀:大腿。拍打着大腿,像雀儿欢跳一样。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
|
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抚髀雀跃而游。”
|
FB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iYw==.html
|
fu bi que yue
|
|
2613
|
拍手叫好
|
拍
|
pāi shǒu jiào hǎo
|
拍着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
PS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拍手称快
|
|
./ODE5Yw==.html
|
pai shou jiao hao
|
|
2483
|
拍手称快
|
拍
|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
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
PSC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皆大欢喜、大快人心、拍手叫好
|
肝肠寸断、天怒人怨、悲愤填膺
|
./MXV6ZQ==.html
|
pai shou cheng kuai
|
|
20856
|
执法不公
|
执
|
zhí fǎ bù gōng
|
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
|
ZFB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执法如山
|
./N2V0dQ==.html
|
zhi fa bu gong
|
|
15354
|
拒之门外
|
拒
|
jù zhī mén wài
|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
|
JZM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吃闭门羹
|
|
./MWdwaQ==.html
|
ju zhi men wai
|
|
8111
|
拓落不羁
|
拓
|
tuò luò bù jī
|
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性情放浪,不受束缚
|
《北史·薛安都房法寿等传论》:“法寿拓落不羁,克昌厥后。”
|
TL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浪形骸
|
|
./N3o4YQ==.html
|
tuo luo bu ji
|
|
8618
|
拓土开疆
|
拓
|
tuò tǔ kāi jiāng
|
拓:开辟,扩充。开辟领土和疆界
|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王信韩孽,拓土开疆。我图尔才,越迁晋阳。”
|
TT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o4MA==.html
|
tuo tu kai jiang
|
|
1184
|
拔刀相助
|
拔
|
bá dāo xiāng zhù
|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
BD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刀相济、见义勇为
|
袖手旁观
|
./Z3pl.html
|
ba dao xiang zhu
|
|
1756
|
拔地参天
|
拔
|
bá dì cān tiān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
BD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地倚天
|
|
./NjZkYQ==.html
|
ba di can tian
|
|
1759
|
拔地参天
|
拔
|
bá dì cān tiān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
BD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地倚天
|
|
./NjZraQ==.html
|
ba di can tian
|
|
1186
|
拔山盖世
|
拔
|
bá shān gài shì
|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BSG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拔山扛鼎
|
手无缚鸡之力
|
./aDJn.html
|
ba shan gai shi
|
|
12951
|
开云见日
|
开
|
kāi yún jiàn rì
|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
KY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开云见天
|
乌云蔽日
|
./MW14ZQ==.html
|
kai yun jian ri
|
|
14963
|
坚韧不拔
|
坚
|
jiān rèn bù bá
|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JR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
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
./OHhv.html
|
jian ren bu ba
|
|
1987
|
拔刀相济
|
拔
|
bá dāo xiāng jì
|
拔:抽出。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
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观,英雄拔刀相济。”
|
BDX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拔刀相助
|
袖手旁观
|
./ODV0cw==.html
|
ba dao xiang ji
|
|
1187
|
拔山扛鼎
|
拔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BS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山盖世、拔山举鼎
|
软弱无力
|
./aDJx.html
|
ba shan gang ding
|
|
1112
|
不能自拔
|
不
|
bù néng zì bá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BNZ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暴自弃、一落千丈
|
不甘示弱、勇往直前、昂首阔步
|
./MnBz.html
|
bu neng zi ba
|
|
1183
|
拔萃出群
|
拔
|
bá cuì chū qún
|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
BC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萃出类、拔类超群
|
平淡无奇
|
./Z3o0.html
|
ba cui chu qun
|
|
11194
|
漏齑搭菜
|
漏
|
lòu jī dā cài
|
拖泥带水,不爽利
|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是你辱门败户先自歪,做的来漏齑搭菜,把花言巧语枉铺排。”
|
LJ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泥带水
|
|
./OTN2dw==.html
|
lou ji da cai
|
|
7783
|
拖泥带水
|
拖
|
tuō ní dài shuǐ
|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
TN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婆婆妈妈、牵丝攀藤
|
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
./Mjl2aQ==.html
|
tuo ni dai shui
|
|
9081
|
拖紫垂青
|
拖
|
tuō zǐ chuí qīng
|
拖:垂下。汉代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比喻官位显赫
|
《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青。”
|
TZC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青纡紫
|
|
./N3o4aw==.html
|
tuo zi chui qing
|
|
8113
|
拖儿带女
|
拖
|
tuō ér dài nǚ
|
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
TE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家带口
|
|
./N3phOA==.html
|
tuo er dai nu
|
|
8619
|
拖男挟女
|
拖
|
tuō nán xié nǚ
|
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
TN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男带女、拖儿带女
|
|
./N3o5NA==.html
|
tuo nan xie nu
|
|
17714
|
七扭八拗
|
七
|
qī niǔ bā ào
|
拗:拗口。形容十分别扭不通顺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拿起读了两遍,虽不深知其味,念来却十分顺口,不似自家的七扭八拗。”
|
QNB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Y0NA==.html
|
qi niu ba ao
|
|
9555
|
泥古非今
|
泥
|
nì gǔ fēi jīn
|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
宋 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
NGF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R3eQ==.html
|
ni gu fei jin
|
|
9428
|
泥古拘方
|
泥
|
ní gǔ jū fāng
|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
NGJ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泥古守旧
|
|
./NGc1dQ==.html
|
ni gu ju fang
|
|
9431
|
泥名失实
|
泥
|
ní míng shī shí
|
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
|
NM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c2bw==.html
|
ni ming shi shi
|
|
16369
|
拘文牵义
|
拘
|
jū wén qiān yì
|
拘泥于字义、文义。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3回:“非素臣侃侃而谈,若任彼俗吏拘文牵义,其能免乎?”
|
JWQ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DJ3Yw==.html
|
ju wen qian yi
|
|
25844
|
囿于见闻
|
囿
|
yòu yú jiàn wén
|
拘泥于所见所闻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
|
YYJ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囿于成见
|
|
./ODZ2YQ==.html
|
you yu jian wen
|
|
26242
|
无拘无束
|
无
|
wú jū wú shù
|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
WJ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由自在
|
缩手缩脚
|
./MmYwOA==.html
|
wu ju wu shu
|
|
1341
|
笨嘴拙舌
|
笨
|
bèn zuǐ zhuō shé
|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BZ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拙嘴笨脑、笨口拙舌
|
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能说会道
|
./ajky.html
|
ben zui zhuo she
|
|
17784
|
巧不若拙
|
巧
|
qiǎo bù ruò zhuō
|
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
QB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巧不胜拙
|
|
./NzlyYw==.html
|
qiao bu ruo zhuo
|
|
25326
|
养贤纳士
|
养
|
yǎng xián nà shì
|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
YX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招贤纳士
|
嫉贤妒能
|
./NWttaQ==.html
|
yang xian na shi
|
|
13622
|
花枝招展
|
花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
H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花似锦、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
朴实大方
|
./MTloOA==.html
|
hua zhi zhao z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