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33
|
翻箱倒柜
|
翻
|
fān xiāng dǎo guì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
FX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倾肠倒笼、翻箱倒箧
|
|
./MTAwNA==.html
|
fan xiang dao gui
|
|
14424
|
划粥割齑
|
划
|
huà zhōu gē jīu
|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
|
HZGJ
|
一般成语
|
|
|
|
./M3VhYw==.html
|
hua zhou ge jiu
|
|
6486
|
倒果为因
|
倒
|
dào guǒ wéi yīn
|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
DG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
|
./dmJp.html
|
dao guo wei yin
|
|
20536
|
纵虎归山
|
纵
|
zòng hǔ guī shān
|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
|
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
ZH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养虎遗患、养痈贻患、后患无穷
|
斩草除根、斩尽杀绝、除恶务尽
|
./Mnh1MA==.html
|
zong hu gui shan
|
|
18678
|
洗颈就戮
|
洗
|
xǐ jǐng jiù lù
|
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
XJ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引颈就戮、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
|
./NWN5ZQ==.html
|
xi jing jiu lu
|
|
20493
|
自视甚高
|
自
|
zì shì shèn gāo
|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
ZS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高自大
|
谦虚谨慎
|
./Mng4bQ==.html
|
zi shi shen gao
|
|
18284
|
揎拳掳袖
|
揎
|
xuān quán lǔ xiù
|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
元 杨景贤《马丹阳》:“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你你你不辨低高。”
|
XQ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
|
./NDZxbw==.html
|
xuan quan lu xiu
|
|
25130
|
有言在先
|
有
|
yǒu yán zài xiān
|
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打过招呼。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脱杨生》:“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须惊怕。”
|
YY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言在前
|
|
./MnJuOA==.html
|
you yan zai xian
|
|
24001
|
上推下卸
|
上
|
shàng tuī xià xiè
|
把责任推给上级,卸给下级,自己却不负责任
|
|
ST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d2Ng==.html
|
shang tui xia xie
|
|
7780
|
推心置腹
|
推
|
tuī xīn zhì fù
|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
TXZ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
居心叵测
|
./Mjl0MA==.html
|
tui xin zhi fu
|
|
17932
|
羞与为伍
|
羞
|
xiū yǔ wéi wǔ
|
把跟它在一起看作羞耻的事。形容蔑视对方;不愿意同行或同列。伍:在一起;作同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列传》:“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
|
XY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羞与哙伍
|
引以为荣
|
./MmZ2dw==.html
|
xiu yu wei wu
|
|
3582
|
磨杵成针
|
磨
|
mó chǔ chéng zhēn
|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
明 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
MC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MXRhMA==.html
|
mo chu cheng zhen
|
|
3836
|
磨穿铁砚
|
磨
|
mó chuān tiě yàn
|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
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
MCT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之以恒
|
半途而废
|
./MXVhNA==.html
|
mo chuan tie yan
|
|
24701
|
扬汤止沸
|
扬
|
yáng tāng zhǐ fèi
|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
YTZ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纵风止燎
|
釜底抽薪
|
./Mm0wZw==.html
|
yang tang zhi fei
|
|
13709
|
化零为整
|
化
|
huà líng wéi zhěng
|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谓‘化零为整’的办法,多半是在敌人进攻之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谓‘化零为整’的办法,多半是在敌人进攻之时为了消灭敌人而采取的。”...
|
HL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化整为零
|
./MWFucQ==.html
|
hua ling wei zheng
|
|
25948
|
渊鱼丛雀
|
渊
|
yuān yú cóng què
|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
《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YYCQ
|
一般成语
|
|
|
|
./MnQ0YQ==.html
|
yuan yu cong que
|
|
14933
|
鸡飞狗跳
|
鸡
|
jī fēi gǒu tiào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JFG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鸡飞狗叫
|
鸡犬不惊
|
./OGNh.html
|
ji fei gou tiao
|
|
14932
|
鸡飞狗叫
|
鸡
|
jī fēi gǒu jiào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
JFG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鸡飞狗跳
|
鸡犬不惊
|
./OGMw.html
|
ji fei gou jiao
|
|
20442
|
指鹿为马
|
指
|
zhǐ lù wéi mǎ
|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
ZLW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
是非分明
|
./MndmcQ==.html
|
zhi lu wei ma
|
|
13719
|
黑白混淆
|
黑
|
hēi bái hùn xiáo
|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HB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
黑白分明
|
./MWF0aw==.html
|
hei bai hun xiao
|
|
6542
|
颠倒黑白
|
颠
|
diān dǎo hēi bái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
DD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倒是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
实事求是
|
./d2U0.html
|
dian dao hei bai
|
|
18584
|
喜不自禁
|
喜
|
xǐ bù zì jīn
|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
梁实秋《槐园梦忆》:“季淑就驻足而观,喜不自禁。”
|
X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喜不自胜
|
|
./OHZjNA==.html
|
xi bu zi jin
|
|
15344
|
节哀顺变
|
节
|
jié āi shùn biàn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JA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drOA==.html
|
jie ai shun bian
|
|
1626
|
屏声息气
|
屏
|
bǐng shēng xī qì
|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
BS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屏气慑息
|
|
./MXkzMg==.html
|
bing sheng xi qi
|
|
25819
|
抑郁不平
|
抑
|
yì yù bù píng
|
抑郁:压抑郁闷。内心压抑郁闷,心中愤愤不平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4回:“只这七个字,那种抑郁不平之气,也就可想了。”
|
YYB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愤愤不平
|
|
./N3Bsdw==.html
|
yi yu bu ping
|
|
25067
|
抑强扶弱
|
抑
|
yì qiáng fú ruò
|
抑:压制;扶:帮助。压制强暴,扶助弱小。
|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本事》:“于是勾践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
|
YQ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锄强扶弱
|
|
./MnFqcw==.html
|
yi qiang fu ruo
|
|
25256
|
抑扬顿挫
|
抑
|
yì yáng dùn cuò
|
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
宋 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
YY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重缓急
|
平铺直叙
|
./Mngycw==.html
|
yi yang dun cuo
|
|
11431
|
各抒己见
|
各
|
gè shū jǐ jiàn
|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
GS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持己见、各抒所见
|
众口一词
|
./MTUwNA==.html
|
ge shu ji jian
|
|
7515
|
当机立决
|
当
|
dāng jī lì jué
|
抓住时机,立刻判决。
|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
DJ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机立断
|
优柔寡断
|
./Njh5bQ==.html
|
dang ji li jue
|
|
7769
|
提纲挈领
|
提
|
tí gāng qiè lǐng
|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TG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纲举目张、一针见血
|
不得要领、言不及义
|
./Mjlmbw==.html
|
ti gang qie ling
|
|
23149
|
搔头摸耳
|
搔
|
sāo tóu mō ěr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
STM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搔头抓耳
|
|
./MjIwZw==.html
|
sao tou mo er
|
|
23655
|
搔头抓耳
|
搔
|
sāo tóu zhuā ěr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
ST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抓耳挠腮、搔头摸耳
|
静若处子
|
./NHR3aw==.html
|
sao tou zhua er
|
|
9692
|
挠腮撧耳
|
挠
|
náo sāi juē ěr
|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我这里急忙忙过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挠腮撧耳。”
|
NSJ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撧耳挠腮
|
|
./ZjQ2.html
|
nao sai jue er
|
|
3201
|
抔土巨壑
|
抔
|
póu tǔ jù hè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
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
PTJ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M1aw==.html
|
pou tu ju he
|
|
7713
|
投闲置散
|
投
|
tóu xián zhì sàn
|
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
唐 韩愈《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
TX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gyOA==.html
|
tou xian zhi san
|
|
16721
|
全心全意
|
全
|
quán xīn quán yì
|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
QX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心一意、真心实意
|
三心二意、朝三暮四
|
./MjJ1cQ==.html
|
quan xin quan yi
|
|
7779
|
投其所好
|
投
|
tóu qí suǒ hào
|
投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爱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
TQ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曲意逢迎、善解人意、曲意奉迎
|
不卑不亢
|
./MjlybQ==.html
|
tou qi suo hao
|
|
13576
|
话不投机
|
话
|
huà bù tóu jī
|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
HB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语不投机
|
一拍即合
|
./MThxaw==.html
|
hua bu tou ji
|
|
9073
|
投杼市虎
|
投
|
tóu zhù shì hǔ
|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说的人多了,让人信以为真
|
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
TZS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人市虎
|
|
./N3FscQ==.html
|
tou zhu shi hu
|
|
8614
|
投杼之惑
|
投
|
tóu zhù zhī huò
|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
《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
TZ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杼之疑
|
|
./N3FsZw==.html
|
tou zhu zhi huo
|
|
8104
|
投杼之疑
|
投
|
tóu zhù zhī yí
|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疑:疑惑,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TZ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杼之惑
|
|
./N3FsNg==.html
|
tou zhu zhi yi
|
|
8752
|
投梭折齿
|
投
|
tóu suō zhé chǐ
|
投梭:用梭子掷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
《晋书 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
TSZ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梭之拒
|
|
./Mjlrbw==.html
|
tou suo zhe chi
|
|
27201
|
望门投止
|
望
|
wàng mén tóu zhǐ
|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
WMT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不择路、病急乱投医
|
|
./MmN0Mg==.html
|
wang men tou zhi
|
|
3747
|
满门抄斩
|
满
|
mǎn mén chāo zhǎn
|
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
鲁迅《呐喊·阿Q正传》:“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
MM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尽杀绝
|
|
./OTE3cw==.html
|
man men chao zhan
|
|
8812
|
投袂而起
|
投
|
tóu mèi ér qǐ
|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
TME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袂而起
|
|
./MmNucw==.html
|
tou mei er qi
|
|
15498
|
举手投足
|
举
|
jǔ shǒu tóu zú
|
投足:踏脚。一抬手一踏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
JS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
难于登天、九牛二虎之力
|
./MWpzMg==.html
|
ju shou tou zu
|
|
16457
|
情投意合
|
情
|
qíng tóu yì hé
|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
QT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
./MXZleQ==.html
|
qing tou yi he
|
|
17521
|
情投意和
|
情
|
qíng tóu yì hé
|
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 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
|
QTYH
|
一般成语
|
|
|
|
./NG90aQ==.html
|
qing tou yi he
|
|
9074
|
投之豺虎
|
投
|
tóu zhī chái hǔ
|
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
宋·陈亮《寄何茂恭文》:“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
TZ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畀豺虎
|
|
./N3FtMA==.html
|
tou zhi chai hu
|
|
17839
|
穷鸟投人
|
穷
|
qióng niǎo tóu rén
|
投:投入。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
|
《北齐书·元韶传》:“穷鸟投人,尚或矜愍,况诸王如何弃乎?”
|
QNT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穷鸟归人、穷鸟入怀
|
|
./N3Jxaw==.html
|
qiong niao tou 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