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8480 心悬两地 xīn xuán liǎng dì 悬:牵挂。一心牵挂着两地地方的事情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03回:“怎奈此时是惊弓之鸟,又是心悬两地,记念着前山池大鬓,不知胜负如 ... XXL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挂两头 无牵无挂 ./NzBlbw==.html xin xuan liang di
2147 不悱不发 bù fěi bù fā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F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bGRx.html bu fei bu fa
2007 悲喜兼集 bēi xǐ jiān jí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唐·唐晅《手记》:“千里一遇,悲喜兼集。” BX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悲喜交集、悲喜交并 无动于衷 ./OHowYw==.html bei xi jian ji
1318 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BTM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愁肠百结、忧心忡忡 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aXdh.html bei tian min ren
4979 愤不欲生 fèn bù yù shēng 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度气愤。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余闻报淮上,悲愤不欲生。” FB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TF1aQ==.html fen bu yu sheng
536 哀乐相生 āi lè xiāng shēng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西汉 戴圣《礼记 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AL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乐极生悲 ./Nm81aw==.html ai le xiang sheng
22977 怆天呼地 chuàng tiān hū dì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 ... CTH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怆地呼天 ./Njhvdw==.html chuang tian hu di
7792 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TBY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悲痛欲绝、痛哭流涕 欣喜若狂 ./MmEzMA==.html tong bu yu sheng
25 哀哀欲绝 āi āi yù jué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AA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哀痛欲绝、哀天叫地 兴高采烈 ./YWw0.html ai ai yu jue
7863 痛定思痛 tòng dìng sī tòng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 ...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TD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悠然自得 ./MmJkZQ==.html tong ding si tong
1317 悲欢离合 bēi huān lí hé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 BHL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平淡无奇 ./aXcw.html bei huan li he
2008 悲欢聚散 bēi huān jù sàn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元无定期。” BH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悲欢合散、悲欢离合 平淡无奇 ./OHowbQ==.html bei huan ju san
9828 惄焉如捣 nì yān rú dǎo 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忧思伤痛,心中像有东西撞击。形容忧伤思念,痛苦难忍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NYRD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OHd3OA==.html ni yan ru dao
16816 情非得已 qíng fēi dé yǐ 情况出于不得已。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QF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觉自愿 ./NG81bQ==.html qing fei de yi
16455 情急智生 qíng jí zhì shēng 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汤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条注意。” QJ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急中生智、随机应变 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MXZkYQ==.html qing ji zhi sheng
23561 势成骑虎 shì chéng qí hǔ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SCQ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骑虎难下 得心应手、一帆风顺 ./MjlvYQ==.html shi cheng qi hu
19524 如兄如弟 rú xiōng rú dì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诗经 邶风 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RXR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同手足 如狼似虎 ./MjRicw==.html ru xiong ru di
18908 心慵意懒 xīn yōng yì lǎn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 ... XYY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WdmZQ==.html xin yong yi lan
17506 情深意重 qíng shēn yì zhòng 情意深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 ... QS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深义重 薄情寡意 ./NG9ubw==.html qing shen yi zhong
16867 情意绵绵 qíng yì mián mián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QY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jgxdQ==.html qing yi mian mian
4281 没情没绪 méi qíng méi xù 情绪低落的样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崔宁到家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 MQM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没撩没乱 ./N3QzNg==.html mei qing mei xu
18595 歇斯底里 xiē sī dǐ lǐ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 ... XS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镇定自若 ./OTAxaw==.html xie si di li
18848 心低意沮 xīn dī yì jǔ 情绪消极低沉。 汉·申屠蟠《为侯氏女玉奏记外黄令》:“今闻玉幽执牢槛,罪名已定,皆心低意沮,怅恨长叹。” XDY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WZubQ==.html xin di yi ju
11673 感慨激昂 gǎn kǎi jī áng 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魏禧]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 ... GKJA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25meQ==.html gan kai ji ang
12921 慷慨悲歌 kāng kǎi bēi gē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KK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悲歌慷慨 ./MWxxbQ==.html kang kai bei ge
17002 情同鱼水 qíng tóng yú shuǐ 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QT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HFqYw==.html qing tong yu shui
16588 情不可却 qíng bù kě què 情面上不能推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闺臣、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紫菱情不可却,只得应允。” QBK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碍于情面 ./MXkwMA==.html qing bu ke que
9406 难以为情 nán yǐ wéi qíng 情面上过不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NYW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难乎为情 ./NGZ4OA==.html nan yi wei qing
16708 情同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QTS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逾骨肉、亲如手足、情同骨肉 势如冰炭、势不两立 ./MjE1Yw==.html qing tong shou zu
16694 情随事迁 qíng suí shì qiān 情:心情、感情;迁:变化。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QS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事过境迁 始终不渝、一如既往 ./MjBndw==.html qing sui shi qian
17528 情见力屈 qíng xiàn lì qū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QXL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见势屈、情见势竭 ./NG92cQ==.html qing xian li qu
6337 打情骂俏 dǎ qíng mà qiào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齐巧这两天糖葫芦又没有去,王小四便打情骂俏起来。” DQM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搔首弄姿、眉来眼去、嬉皮笑脸 正颜厉色、一本正经 ./dDlt.html da qing ma qiao
21092 张眉张眼 zhāng méi zhāng yǎn 惊惶不安的样子。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 ... ZM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Xl1Zw==.html zhang mei zhang yan
14795 惶悚不安 huáng sǒng bù ān 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HSB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惶惶不安、惶恐不安 ./OHhqdQ==.html huang song bu an
20242 张皇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 元 杨景贤《西游记》:“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 ZHS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惊慌失措、张惶失措 从容不迫、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MnRldQ==.html zhang huang shi cuo
15527 惊魂未定 jīng hún wèi dìng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JHW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惊魂不定 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平心静气 ./MWtxaQ==.html jing hun wei ding
15828 惊鸿艳影 jīng hóng yàn yǐng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JHY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WcycQ==.html jing hong yan ying
6705 动地惊天 dòng dì jīng tiān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DDJ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惊天动地 风平浪静 ./M2doNA==.html dong di jing tian
15328 惊天动地 jīng tān dòng dì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JT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震天动地、震天撼地 万籁俱寂 ./MWdibQ==.html jing tan dong di
15395 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JTH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风大浪 风平浪静 ./MWhsZw==.html jing tao hai lang
6447 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DJS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胆战心惊、坐立不安 稳如泰山、坦然自若 ./dW5j.html dan jing shou pa
7675 胆惊心战 dǎn jīng xīn zhàn 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DJX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胆惊心颤 神色不惊 ./OGYyaw==.html dan jing xin zhan
7676 胆惊心颤 dǎn jīng xīn chàn 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DJX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胆战心惊、胆颤心惊 神色不惊 ./OGYydQ==.html dan jing xin chan
14765 海波不惊 hǎi bō bù jīng 惊:震动。比喻平安无事 唐·李庾《东都赋》:“开元太平,海波不惊,乃驾神都,东人夸荣。” HB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海不扬波、海不波溢 ./OGxucw==.html hai bo bu jing
21691 怵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g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 CM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惊心 ./NDVx.html chu mu jing xing
6369 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DH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dG9t.html da huo bu jie
1479 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BH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人到中年 豆蔻年华 ./bG42.html bu huo zhi nian
27159 惘然如失 wǎng rán rú shī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迷惘,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 宋·洪迈《夷坚丙志·蔡十九郎》:“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WRR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惘然若失 ./OHBmYw==.html wang ran ru shi
26615 惘若有失 wǎng ruò yǒu shī 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WRY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惘然如失、惘然若失 ./OHBmMg==.html wang ruo you shi
20191 在所不惜 zài suǒ bù xī 惜:吝惜。决不吝惜。 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ZS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在所不辞 ./MnJjbw==.html zai suo bu 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