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7616 拳拳之枕 quán quán zhī zhěn 恳切的情意。 QQZZ 一般成语 ./NHB6Zw==.html quan quan zhi zhen
21433 谆谆告戒 zhūn zhūn gào jiè 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宋·费衮《梁溪漫志·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ZZG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谆谆告诫 ./NjRoaQ==.html zhun zhun gao jie
7438 毒泷恶雾 dú lóng è wù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DLE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洪水猛兽 ./M2hpdw==.html du long e wu
12823 狂风恶浪 kuáng fēng è làng 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也比喻敌人险恶的破坏活动。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对敌斗争,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你怕它,不行。” KFE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狂风暴雨 风平浪静 ./Yzc2.html kuang feng e lang
710 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EYS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造谣中伤、恶口伤人 善言规劝 ./ejJp.html e yu shang ren
23391 深恶痛疾 shēn wù tòng jí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 ... SWT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如仇、痛心疾首、深恶痛绝 情深意重、爱不释手 ./MjZhMg==.html shen wu tong ji
26361 无恶不作 wú è bù zuò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WEB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作恶多端、恶贯满盈 乐善好施 ./MmlieQ==.html wu e bu zuo
857 恶衣粗食 è yī cū shí 恶:坏;衣:衣服;食:事物。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 ... EYC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恶衣薄食、恶衣粝食 锦衣玉食 ./NnBtMg==.html e yi cu shi
20531 作恶多端 zuò è duō duān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ZED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无恶不作 乐善好施 ./MnhzYw==.html zuo e duo duan
707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EYE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恶衣菲食 锦衣玉食 ./ejFv.html e yi e shi
704 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 ...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EGM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罪大恶极、罪恶滔天 功德无量 ./eXo2.html e guan man ying
27179 恶居下流 wù jū xià liú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 ...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WJX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ejBh.html wu ju xia liu
8121 恸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恸:哀痛;涕:眼泪。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宋·陈亮《祭朱寿之文》:“今子之死,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至于恸哭流涕不能自已。” TKL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痛哭流涕 兴高采烈 ./ODh4Ng==.html tong ku liu ti
13427 恺悌君子 kǎi tì jūn zǐ 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KTJ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岂弟君子 ./OGN1MA==.html kai ti jun zi
21812 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Y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悲天悯人 铁石心肠、落井下石 ./b2Jr.html ce yin zhi xin
9258 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NXC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义愤填膺、恼羞变怒 心平气和 ./MXY2dw==.html nao xiu cheng nu
13315 悃愊无华 kǔn bì wú huá 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KBW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悃质无华 ./MWs2OA==.html kun bi wu hua
17101 悄然无声 qiǎo rán wú shēng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QRWS 一般成语 ./Mnp2Mg==.html qiao ran wu sheng
16998 悄无人声 qiǎo wú rén shēng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声音。指非常寂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6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QWR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悄无声息 ./OGo1cw==.html qiao wu ren sheng
16997 悄无声息 qiǎo wú shēng xī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QWS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悄无人声 ./OGo1aQ==.html qiao wu sheng xi
13608 悍然不顾 hàn rán bù gù 悍然:蛮横的样子。顾:顾及。凶暴强横;不顾一切。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宋 朱熹集注:“殆亦冥然无觉,悍然 ... HRB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专横跋扈 顾虑重重 ./MTk5Ng==.html han ran bu gu
117 矮小精悍 ǎi xiǎo jīng hàn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曾朴《孽海花》第33回:“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得矮小精悍,膂力过人。” AX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短小精悍 五大三粗 ./Nm84Mg==.html ai xiao jing han
25481 悒悒不乐 yì yì bù lè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庸主对坐,悒悒不乐。” YYB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悒悒不欢 欢天喜地 ./NXB6MA==.html yi yi bu le
21420 追悔何及 zhuī huǐ hé jí 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 《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 ... ZHH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追悔不及、追悔无及 ./NjRiNA==.html zhui hui he ji
4830 翻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彻底地转变。形容彻底觉悟过来;思想大转变。 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FRH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翻然悔改 执迷不悟、死不改悔 ./enow.html fan ran hui wu
14503 悔罪自新 huǐ zuì zì xīn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陈穆公亦有使命至晋,代卫郑致悔罪自新之意。” HZZ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悔过自新 死不悔改 ./M3ZhZw==.html hui zui zi xin
14756 悔之莫及 huǐ zhī mò jí 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 东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HZ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悔之不及 ./OGxobw==.html hui zhi mo ji
14757 悔之何及 huǐ zhī hé jí 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 《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HZH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悔之不及 ./OGxoeQ==.html hui zhi he ji
13877 悔过自新 huǐ guò zì xīn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HG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改过自新、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怙恶不悛、至死不悟、死不改悔 ./MWV4dw==.html hui guo zi xin
11105 临危自悔 lín wēi zì huǐ 悔:懊悔。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LW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GNieQ==.html lin wei zi hui
13511 悔过自责 huǐ guò zì zé 悔:追恨。指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志》:“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 HG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后悔莫及、悔过自新、迷途知返 死不改悔、至死不悟 ./ODcw.html hui guo zi ze
14758 悔过自忏 huǐ guò zì chàn 悔:追悔;忏:忏悔。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襄阳天仙寺》:“僧教宽悔过自忏,后岁余,方如旧。” HGZ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悔过自责 ./OGxpOA==.html hui guo zi chan
17821 穷凶极悖 qióng xiōng jí bèi 悖:违反。做事凶残不合礼法 《宋书·少帝纪》:“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 QXJB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穷凶极逆 ./N3JrZw==.html qiong xiong ji bei
2118 并行不悖 bìng xíng bù bèi 悖:违背;抵触。两种事物同时进行;没有什么冲突。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BXB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双管齐下、并驾齐驱 势不两立、自相矛盾 ./a2lj.html bing xing bu bei
25606 悠游自得 yōu yóu zì dé 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 ... YY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悠游自在 ./NXRuOA==.html you you zi de
25589 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YR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泰然自若 若有所失 ./NXQ0Yw==.html you ran zi de
25608 悠哉游哉 yōu zāi yóu zāi 悠闲自在。 谌容《赞歌》:“两只空洞洞的棉袄袖子在肩上晃来晃去,给人一种悠哉游哉的感觉。” YZ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悠闲自在 ./NXRxaw==.html you zai you zai
14787 患难相共 huàn nàn xiāng gòng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因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照、患难相共……不同寻常姐妹。” HNXG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患难与共 落井下石 ./OHNpNg==.html huan nan xiang gong
13769 患难与共 huàn nàn yǔ gòng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HNY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MWJtZw==.html huan nan yu gong
13787 患难夫妻 huàn nàn fū qī 患难:忧虑和灾难。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唐·元稹《遣悲怀·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HNFQ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糟糠之妻 ./MWJ4MA==.html huan nan fu qi
13521 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HDH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OGlv.html huan de huan shi
13657 后患无穷 hòu huàn wú qióng 患:灾难、忧患;穷:尽。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HHW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放虎归山、祸不单行 斩草除根、后福无量 ./MWEwZQ==.html hou huan wu qiong
8160 甜蜜动听 tián mì dòng tīng 悦人的甜美 TMD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甜言蜜语 ./OHBzeQ==.html tian mi dong ting
25327 怏怏不悦 yàng yàng bù yuè 悦:愉悦,快乐。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 宋 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其当职之人,已怏怏不悦,不肯同心以助其谋,协力以成事。” YYB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怏怏不乐 得意洋洋 ./NWtuYw==.html yang yang bu yue
7921 天悬地隔 tiān xuán dì gé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南齐书 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TXD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差地远 ./MmNrcQ==.html tian xuan di ge
12232 挂灯结彩 guà dēng jié cǎi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荡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乐喧天,挂灯结彩,说不尽那绵绣荣华,一段富贵。” GDJ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张灯结彩 ./M3B2Ng==.html gua deng jie cai
19342 悬断是非 xuán duàn shì fēi 悬断:凭空推断。凭空推断是与非、对与错 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吾性呆滞,多所未甚喻,安敢悬断是且非耶?” XDS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OG9tZw==.html xuan duan shi fei
23093 刺骨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可怜刺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CG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刺股悬梁 ./ODUzNA==.html ci gu xuan liang
18171 悬河泻水 xuán hé xiè shuǐ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XHX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口若悬河 ./Mms1cw==.html xuan he xie shui
12725 挂印悬牌 guà yìn xuán pái 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GYXP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TZpaw==.html gua yin xuan 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