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49
|
急风骤雨
|
急
|
jí fēng zhòu yǔ
|
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
章炳麟《五无论》:“至于神话,希腊、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
|
JF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暴风骤雨、急风暴雨
|
|
./M3djaQ==.html
|
ji feng zhou yu
|
|
15545
|
急不可耐
|
急
|
jí bù kě nài
|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
JBK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不可待
|
慢条斯理
|
./M3c1YQ==.html
|
ji bu ke nai
|
|
15664
|
急如风火
|
急
|
jí rú fēng huǒ
|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
《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
JRF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如星火
|
从容不迫
|
./NmNlaQ==.html
|
ji ru feng huo
|
|
14942
|
急不择言
|
急
|
jí bù zé yán
|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
鲁迅《华盖集 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
J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张口结舌、急如星火、慌不择路
|
不慌不忙、谈笑自若
|
./OHFn.html
|
ji bu ze yan
|
|
14941
|
急不择路
|
急
|
jí bù zé lù
|
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
JB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慌不择路、急不择言、急不暇泽
|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
./OHE2.html
|
ji bu ze lu
|
|
15727
|
急嘴急舌
|
急
|
jí zuǐ jí shé
|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
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
JZ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快嘴快舌、快人快语
|
|
./OGRuZw==.html
|
ji zui ji she
|
|
10703
|
连二赶三
|
连
|
lián èr gǎn sān
|
急忙;赶快。
|
姚雪垠《长夜》三二:“菊生不敢怠慢,连二赶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来。”
|
LE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急忙忙
|
|
./NDk4ZQ==.html
|
lian er gan san
|
|
15165
|
急公好义
|
急
|
jí gōng hào yì
|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
JGH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助人为乐、慷慨解囊
|
唯利是图、自私自利
|
./MWQwcQ==.html
|
ji gong hao yi
|
|
14944
|
急功近利
|
急
|
jí gōng jìn lì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
JG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功求名、急于求成、鼠目寸光
|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
./OHIw.html
|
ji gong jin li
|
|
14943
|
急风暴雨
|
急
|
jí fēng bào yǔ
|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风雨。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JF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疾风暴雨
|
和风细雨
|
./OHFx.html
|
ji feng bao yu
|
|
15250
|
急于求成
|
急
|
jí yú qiú chéng
|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JY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迫不及待、急于事成、急功近利
|
从容不迫、稳扎稳打
|
./MWYzcQ==.html
|
ji yu qiu cheng
|
|
15729
|
急人之忧
|
急
|
jí rén zhī yōu
|
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
JR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人之困、急人之危、急人之难
|
|
./OGRvaw==.html
|
ji ren zhi you
|
|
15730
|
急人之危
|
急
|
jí rén zhī wēi
|
急:着急;危:危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
JR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人之困、急人之忧、急人之难
|
|
./OGRvdQ==.html
|
ji ren zhi wei
|
|
15192
|
急转直下
|
急
|
jí zhuǎn zhí xià
|
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
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
JZ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势所趋
|
扶摇直下、相持不下
|
./MWRzOA==.html
|
ji zhuan zhi xia
|
|
15226
|
急不可待
|
急
|
jí bù kě dài
|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
JB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迫不及待、急不可耐
|
来日方长、慢条斯理
|
./MWVvcQ==.html
|
ji bu ke dai
|
|
14945
|
急人之困
|
急
|
jí rén zhī kùn
|
急:解急;救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难”、“急人之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
JRZ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人之急、急人之难
|
见死不救
|
./OHJh.html
|
ji ren zhi kun
|
|
2470
|
怦然心动
|
怦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
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
PR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惊胆颤、心神不定
|
心安理得
|
./MXU5MA==.html
|
peng ran xin dong
|
|
18376
|
性急口快
|
性
|
xìng jí kǒu kuài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XJ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性急嘴快
|
|
./NWdyMg==.html
|
xing ji kou kuai
|
|
20985
|
嘴直心快
|
嘴
|
zuǐ zhí xīn kuài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
ZZXK
|
一般成语
|
|
|
|
./MnkzcQ==.html
|
zui zhi xin kuai
|
|
18202
|
心直口快
|
心
|
xīn zhí kǒu kuài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XZ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单刀直入、直言不讳、开门见山
|
转弯抹角、旁敲侧击、别有用心
|
./Mmt0eQ==.html
|
xin zhi kou kuai
|
|
5830
|
风流水性
|
风
|
fēng liú shuǐ xìng
|
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风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
FLS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水性杨花
|
|
./NzR1eQ==.html
|
feng liu shui xing
|
|
18519
|
性情中人
|
性
|
xìng qíng zhōng rén
|
性情: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认定了姑娘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也把性情来感动他。”
|
XQ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lreQ==.html
|
xing qing zhong ren
|
|
18388
|
惺惺相惜
|
惺
|
xīng xīng xiāng xī
|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
元 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
XX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志同道合
|
离心离德
|
./NWg0ZQ==.html
|
xing xing xiang xi
|
|
6025
|
福至性灵
|
福
|
fú zhì xìng líng
|
性灵:聪明。形容福运到来,人变得聪明了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亦是他福至性灵,忽又想到一个绝妙计策,仍旧上来见老师。”
|
FZ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福至心灵
|
|
./OTI1NA==.html
|
fu zhi xing ling
|
|
18379
|
性烈如火
|
性
|
xìng liè rú huǒ
|
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
金庸《天龙八部》第18回:“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呼的一拳,又向乔峰击到。”
|
XLR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柔情似水
|
./NWd0dQ==.html
|
xing lie ru huo
|
|
25251
|
怨气冲天
|
怨
|
yuàn qì chōng tiān
|
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
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 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
YQ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怒发冲冠
|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
./MnZpZQ==.html
|
yuan qi chong tian
|
|
25650
|
怨天尤人
|
怨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YT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怨天忧人
|
任劳任怨、自怨自艾
|
./NXc4YQ==.html
|
yuan tian you ren
|
|
24247
|
深仇重怨
|
深
|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
|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
S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M5Zw==.html
|
shen chou zhong yuan
|
|
25168
|
以怨报德
|
以
|
yǐ yuàn bào dé
|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
《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
YY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翻脸无情
|
以德报怨、以礼相待、以直报怨
|
./MnNmaw==.html
|
yi yuan bao de
|
|
23881
|
死而无怨
|
死
|
sǐ ér wú yuàn
|
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无怨。”
|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无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
SE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而无悔
|
死不瞑目
|
./NTIzMA==.html
|
si er wu yuan
|
|
25649
|
怨天忧人
|
怨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YTY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
任劳任怨、自怨自艾
|
./NXc4MA==.html
|
yuan tian you ren
|
|
12319
|
鬼咤狼嚎
|
鬼
|
guǐ zhà láng háo
|
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
|
GZLH
|
一般成语
|
|
|
|
./M3F3eQ==.html
|
gui zha lang hao
|
|
12369
|
鬼吒狼嚎
|
鬼
|
guǐ zhà láng háo
|
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
欧阳山《三家巷》十四:“好吧,我只管去说说看,可你大清早,鬼吒狼嚎嚷什么呢?叫人听了好听!”
|
GZL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哭狼嚎、鬼抓狼嚎
|
|
./NmI0bw==.html
|
gui zha lang hao
|
|
10381
|
浪声浪气
|
浪
|
làng shēng làng qì
|
怪声怪调
|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四回:“没的浪声浪气、放屁拉臊,精扯淡的话!”
|
LSL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阴阳怪气
|
|
./OGtwbQ==.html
|
lang sheng lang qi
|
|
11794
|
古里古怪
|
古
|
gǔ lǐ gǔ guài
|
怪异、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GL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平淡无奇
|
./N2Jubw==.html
|
gu li gu guai
|
|
12280
|
诡诞不经
|
诡
|
guǐ dàn bù jīng
|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且神仙、方技,秘怪之事,书传所记,从古有之。然诡诞不经,无补世教。”
|
GD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怪诞不经
|
|
./M3Fldw==.html
|
gui dan bu jing
|
|
7106
|
诞幻不经
|
诞
|
dàn huàn bù jīng
|
怪诞虚幻,不合常理。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班史《艺文》所志,大抵春秋、战国之作。夏商以前,仅数十种,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班史《艺文》所志,大抵春秋、战国之作。夏商以前,仅数十种,率皆诞幻不经,当时具悉其伪。”...
|
DH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诞妄不经
|
|
./M2RweQ==.html
|
dan huan bu jing
|
|
11560
|
诡谲怪诞
|
诡
|
guǐ jué guài dàn
|
怪诞:奇异古怪。形容十分古怪离奇。
|
宋·陆九渊《书与包洋道》:“一旦骇于荒唐缪悠之说,惊于诡谲怪诞之辞,则其颠顿狼狈之状,可胜方哉?”
|
GJ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
./MTZ2Yw==.html
|
gui jue guai dan
|
|
11592
|
怪诞不经
|
怪
|
guài dàn bù jīng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
GD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荒谬绝伦
|
|
./MTdhdw==.html
|
guai dan bu jing
|
|
11971
|
怪诞诡奇
|
怪
|
guài dàn guǐ qí
|
怪诞:荒唐,离奇;诡奇:诡诈,奇异。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
|
|
GD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怪诞不经
|
|
./MTcyMA==.html
|
guai dan gui qi
|
|
8086
|
天奇地怪
|
天
|
tiān qí dì guài
|
怪:奇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
|
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数,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
TQ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I1Zw==.html
|
tian qi di guai
|
|
12478
|
怪腔怪调
|
怪
|
guài qiāng guài diào
|
怪:奇异的。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
宗璞《东藏记》第三章:“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
|
GQ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阴阳怪气
|
|
./ODN1bw==.html
|
guai qiang guai diao
|
|
23065
|
成妖作怪
|
成
|
chéng yāo zuò guài
|
怪:妖怪。变成精灵妖怪危害人间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2回:“似此成妖作怪,决留他不得了,只教他离了我家便了。”
|
CYZ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成精作怪
|
|
./N25nZQ==.html
|
cheng yao zuo guai
|
|
5344
|
怫然不悦
|
怫
|
fú rán bù yuè
|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
|
FR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怫然而怒、怫然作色
|
|
./MTNjNA==.html
|
fu ran bu yue
|
|
5947
|
怫然而怒
|
怫
|
fèi rán ér nù
|
怫然:愤怒的样子。指突然发怒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
|
FRE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勃然大怒
|
|
./ODRqbw==.html
|
fei ran er nu
|
|
5180
|
怫然作色
|
怫
|
fú rán zuò sè
|
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
《庄子 天地》:“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
|
FR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忿然作色
|
|
./M21nbw==.html
|
fu ran zuo se
|
|
2666
|
怕风怯雨
|
怕
|
pà fēng qiè yǔ
|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
|
PFQ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hlYQ==.html
|
pa feng qie yu
|
|
19093
|
小怯大勇
|
小
|
xiǎo qiè dà yǒng
|
怯:害怕。指碰上弱小的因顾虑而害怕,遇上强大的因顾虑小反而勇猛
|
《东观汉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
XQ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cwbQ==.html
|
xiao qie da yong
|
|
7078
|
大勇若怯
|
大
|
dà yǒng ruò qiè
|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
DYR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若愚
|
|
./M2RkZw==.html
|
da yong ruo qie
|
|
10370
|
临死不怯
|
临
|
lín sǐ bù qiè
|
怯:胆小,害怕。面临危险而毫不胆怯
|
宋·洪迈《夷坚乙志》:“为言此人临死不怯,似亦可用。”
|
LS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临死不恐
|
|
./OGNlNg==.html
|
lin si bu q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