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27
|
休戚相关
|
休
|
xiū qī xiāng guān
|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
XQ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
漠不关心、无关痛痒
|
./MmxoYQ==.html
|
xiu qi xiang guan
|
|
25577
|
忧国爱民
|
忧
|
yōu guó ài mín
|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YGA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忧国忧民
|
|
./NXN2Ng==.html
|
you guo ai min
|
|
25078
|
忧患余生
|
忧
|
yōu huàn yú shēng
|
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
沈砺《感怀》:“光阴潦草歇繁华,忧患余生辄自嗟。”
|
YH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FyMA==.html
|
you huan yu sheng
|
|
4027
|
闷海愁山
|
闷
|
mèn hǎi chóu shān
|
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
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 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
MH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R2Yw==.html
|
men hai chou shan
|
|
25002
|
忧心如捣
|
忧
|
yōu xīn rú dǎo
|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
《诗经 小雅 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
YXR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忧心如焚
|
|
./MnBwaQ==.html
|
you xin ru dao
|
|
21947
|
愁肠寸断
|
愁
|
chóu cháng cùn duàn
|
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
唐 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
CCC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愁肠九转、心事重重、忧心忡忡
|
称心如意、欢欣鼓舞、喜笑颜开
|
./cXVv.html
|
chou chang cun duan
|
|
21946
|
愁肠百结
|
愁
|
chóu cháng bǎi jié
|
忧愁缠结在肠内。
|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
CC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愁肠寸断、忧心忡忡
|
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
./cXVl.html
|
chou chang bai jie
|
|
17889
|
先忧后乐
|
先
|
xiān yōu hòu lè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XYH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MmU4Zw==.html
|
xian you hou le
|
|
18507
|
先忧后喜
|
先
|
xiān yōu hòu x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欢喜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您稳放着个先忧后喜,我空怀着个有苦无甘。”
|
XY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忧后乐
|
|
./N2hvYw==.html
|
xian you hou xi
|
|
15156
|
积忧成疾
|
积
|
jī yōu chéng jí
|
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
JYC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WN2Zw==.html
|
ji you cheng ji
|
|
9235
|
内忧外患
|
内
|
nèi yōu wài huàn
|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
|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NY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内外交困
|
国泰民安
|
./MXRsZQ==.html
|
nei you wai huan
|
|
1493
|
不堪其忧
|
不
|
bù kān qí yōu
|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BK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HR1.html
|
bu kan qi you
|
|
19976
|
如有隐忧
|
如
|
rú yǒu yǐn yōu
|
忧:愁苦,忧愁。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
|
《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
RY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l6dQ==.html
|
ru you yin you
|
|
9844
|
乐不可言
|
乐
|
lè bù kě yán
|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
LB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乐不可支
|
|
./YzA4.html
|
le bu ke yan
|
|
11210
|
乐而不淫
|
乐
|
lè ér bù yín
|
快乐而不放荡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LEB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乐而不荒
|
|
./YzBz.html
|
le er bu yin
|
|
12986
|
空谈快意
|
空
|
kōng tán kuài yì
|
快意:使内心感到痛快。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只是为了口头痛快。
|
毛泽东《论持久战》:“或者只是空谈快意,并不准备真正去做。”
|
KT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口开河
|
|
./NDN1aQ==.html
|
kong tan kuai yi
|
|
13324
|
快意当前
|
快
|
kuài yì dāng qián
|
快意:爽快舒适。指痛快一时。
|
《史记·李斯列传》:“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
KYD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t1NA==.html
|
kuai yi dang qian
|
|
15176
|
疾如雷电
|
疾
|
jí rú léi diàn
|
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项羽用兵疾如雷电。”
|
JR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Rjbw==.html
|
ji ru lei dian
|
|
11672
|
干净利索
|
干
|
gàn jìng lì suǒ
|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干净利索,标致好看。”
|
GJL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干净利落
|
拖泥带水
|
./M25mbw==.html
|
gan jing li suo
|
|
24318
|
三步两脚
|
三
|
sān bù liǎng jiǎo
|
快速行走貌。
|
周立波《民兵》:“她靸着鞋子,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
|
SB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N5NA==.html
|
san bu liang jiao
|
|
12954
|
快人快语
|
快
|
kuài rén kuài yǔ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24章:“宋大帅真是快人快语!来,干一大杯!”
|
KR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直口快、快嘴快舌
|
支吾其辞、拖泥带水、拐弯抹角
|
./MW15cw==.html
|
kuai ren kuai yu
|
|
19558
|
人心大快
|
人
|
rén xīn dà kuài
|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立枷》:“东山受恩反噬,其罪盖浮于诸龙光。当时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缙绅闻声,然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立枷》:“东山受恩反噬,其罪盖浮于诸龙光。当时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缙绅闻声,然亦不云立枷。”...
|
RX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快人心
|
|
./NHIyYw==.html
|
ren xin da kuai
|
|
6382
|
大快人心
|
大
|
dà kuài rén xīn
|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
DK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心大快、普天同庆
|
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
./dHNp.html
|
da kuai ren xin
|
|
3638
|
满腔热忱
|
满
|
mǎn qiāng rè chén
|
忱:真实的心情。内心充满了热烈而真诚的感情。
|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
MQ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腔热血、热肠古道
|
漠不关心、冷若冰霜
|
./NGRiMg==.html
|
man qiang re chen
|
|
9625
|
念念不舍
|
念
|
niàn niàn bù shě
|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
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立坐食息,念念不舍。”
|
NN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念念不忘
|
|
./ODFjZQ==.html
|
nian nian bu she
|
|
9270
|
念念不忘
|
念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
NN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念兹在兹、朝思暮想、刻骨铭心
|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置若罔闻
|
./MXc1Mg==.html
|
nian nian bu wang
|
|
9181
|
念念有词
|
念
|
niàn niàn yǒu cí
|
念念:嘴里连续不断地叨念着;有词:有像歌诀似的词语。旧指有法术的人掐诀念咒;或指和尚念经以及说祈祷的 念念:嘴里连续不断地叨念着;有词:有像歌诀似的词语。旧指有法术的人掐诀念咒;或指和尚念经以及说祈祷的话等。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
明 吴承恩《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
NN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振振有词、涛涛不绝
|
默不做声、沉默寡言
|
./ZjY0.html
|
nian nian you ci
|
|
545
|
爱贤念旧
|
爱
|
ài xián niàn jiù
|
念:思念。爱慕贤者,怀念故旧
|
宋 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侍郎于此讲之熟矣。爱贤念旧之心,不自知其为谮也。”
|
AX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ibw==.html
|
ai xian nian jiu
|
|
9704
|
念兹在兹
|
念
|
niàn zī zài zī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尚书 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
NZZ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念念不忘、没齿难忘
|
|
./MXIzZQ==.html
|
nian zi zai zi
|
|
1528
|
不念旧恶
|
不
|
bù niàn jiù è
|
念:记住;旧:过去的;恶:恶劣的行为;指怨恨;仇怨。不记住或不计较过去和别人的仇恨。
|
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BNJ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德报怨、隐恶扬善、豁达大度
|
不仁不义、斤斤计较
|
./bThr.html
|
bu nian jiu e
|
|
9185
|
忸怩不安
|
忸
|
niǔ ní bù ān
|
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
NNB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扭扭捏捏、忸怩作态
|
大大方方
|
./ZnE0.html
|
niu ni bu an
|
|
9186
|
忸怩作态
|
忸
|
niǔ ní zuò tài
|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
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 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
NN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惺惺作态、矫柔造作
|
大大方方
|
./ZnFl.html
|
niu ni zuo tai
|
|
14770
|
祸生于忽
|
祸
|
huò shēng yú hū
|
忽:古代长度单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灾祸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
|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
HS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M2aQ==.html
|
huo sheng yu hu
|
|
13414
|
忾然叹息
|
忾
|
kài rán tàn xī
|
忾:叹息,感慨。感慨叹息
|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
KRT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慨然长叹
|
|
./N3R0MA==.html
|
kai ran tan xi
|
|
14691
|
怀安败名
|
怀
|
huái ān bài míng
|
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
HAB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3U2Yw==.html
|
huai an bai ming
|
|
18836
|
协私罔上
|
协
|
xié sī wǎng shàng
|
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
|
XSWS
|
一般成语
|
|
|
|
./NWZoOA==.html
|
xie si wang shang
|
|
19845
|
柔远能迩
|
柔
|
róu yuǎn néng ěr
|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
RYN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远怀迩
|
|
./NHM0bw==.html
|
rou yuan neng er
|
|
19843
|
柔远怀迩
|
柔
|
róu yuǎn huái ěr
|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诛利口》:“岂谓蜀国皇帝,柔远怀迩,居安虑危?”
|
RYH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远镇迩
|
|
./NHM0NA==.html
|
rou yuan huai er
|
|
25117
|
疑信参半
|
疑
|
yí xìn cān bàn
|
怀疑相信各占一半。
|
宋 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 宋 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是人也。”...
|
YX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信半疑、似信非信
|
信以为真、疑神疑鬼、深信不疑
|
./MnJmNg==.html
|
yi xin can ban
|
|
1832
|
不怀好意
|
不
|
bù huái hào yì
|
怀:包藏。没安好心。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B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心不良、居心叵测
|
与人为善、诚心诚意
|
./Njd6Mg==.html
|
bu huai hao yi
|
|
18190
|
胸怀大志
|
胸
|
xiōng huái dà zhì
|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XHD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胸无大志
|
./MmtqeQ==.html
|
xiong huai da zhi
|
|
13820
|
怀璧其罪
|
怀
|
huái bì qí zuì
|
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HB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怀璧之罪
|
任贤使能
|
./MWNqaQ==.html
|
huai bi qi zui
|
|
13585
|
怀才不遇
|
怀
|
huái cái bù yù
|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HC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黄钟毁弃、大材小用
|
脱颖而出、怀宝迷邦
|
./MTh2dQ==.html
|
huai cai bu yu
|
|
27207
|
畏威怀德
|
畏
|
wèi wēi huái dé
|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
《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
WWH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Qwaw==.html
|
wei wei huai de
|
|
14016
|
怀古伤今
|
怀
|
huái gǔ shāng jīn
|
怀:想念;伤:忧思。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
H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U0ZQ==.html
|
huai gu shang jin
|
|
13870
|
怀敌附远
|
怀
|
huái dí fù yuǎn
|
怀:来,使亲近。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
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
HD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Uzdw==.html
|
huai di fu yuan
|
|
21189
|
正色厉声
|
正
|
zhèng sè lì shēng
|
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
明·方孝孺《王彪之》:“众情疑惧方若锋刃之迫肤,而能处之从容,正色厉声决以大事,非勇者不能也。”
|
ZS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Bjdw==.html
|
zheng se li sheng
|
|
21534
|
正色敢言
|
正
|
zhèng sè gǎn yán
|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
ZS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1zbw==.html
|
zheng se gan yan
|
|
618
|
傲慢少礼
|
傲
|
ào màn shǎo lǐ
|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
AMS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傲慢无礼
|
彬彬有礼
|
./Z29h.html
|
ao man shao li
|
|
18009
|
心高气傲
|
心
|
xīn gāo qì ào
|
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
XGQA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浮气盛、好高骛远
|
|
./MmhoZQ==.html
|
xin gao qi 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