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65
|
丰富多彩
|
丰
|
fēng fù duō cǎi
|
彩:颜色;花色。数量充足、品种繁多;且极出色。也形容艺术形式应有尽有;绚丽多彩。
|
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
FF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
单调乏味
|
./M2t4eQ==.html
|
feng fu duo cai
|
|
1383
|
彪形大汉
|
彪
|
biāo xíng dà hàn
|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
BX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
|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
|
./ano2.html
|
biao xing da han
|
|
1398
|
彬彬有礼
|
彬
|
bīn bīn yǒu lǐ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BBY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
./azZv.html
|
bin bin you li
|
|
8582
|
天光云影
|
天
|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
影:影子。天上的光亮,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
|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TG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I3bw==.html
|
tian guang yun ying
|
|
2602
|
彷徨四顾
|
彷
|
páng huáng sì gù
|
彷徨:徘徊,游移不定。游移不定,四处观望。形容犹豫不决的神情
|
宋·陈亮《酌古论四·崔浩》:“数日之间,众未及聚,谋未及生,彷徨四顾,而莫知所以为御。”
|
PH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彷徨歧途、犹豫不决
|
|
./N3NhMA==.html
|
pang huang si gu
|
|
6089
|
服牛乘马
|
服
|
fú niú chéng mǎ
|
役使牛马驾车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
FNC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lh.html
|
fu niu cheng ma
|
|
27208
|
无能为役
|
无
|
wú néng wéi yì
|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
WNW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QzbQ==.html
|
wu neng wei yi
|
|
6261
|
洞幽察微
|
洞
|
dòng yōu chá wēi
|
彻底地看到幽深微妙处。
|
|
DYC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洞察其奸、洞若观火、见微知著
|
雾里看花、不知就里、隐隐约约
|
./NWM4.html
|
dong you cha wei
|
|
8540
|
痛悔前非
|
痛
|
tòng huǐ qián fēi
|
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
THQ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涤前非
|
死不改悔、顽固不化
|
./Nmk2dQ==.html
|
tong hui qian fei
|
|
11369
|
改天换地
|
改
|
gǎi tiān huàn dì
|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
GT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头换面
|
一成不变
|
./MTN2dQ==.html
|
gai tian huan di
|
|
24920
|
一改故辙
|
一
|
yī gǎi gù zhé
|
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
|
YG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反常态
|
|
./Mm9wNA==.html
|
yi gai gu zhe
|
|
7817
|
痛改前非
|
痛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
TGQ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悔过自新、改过自新
|
不思悔改、死不改悔
|
./MmFqZQ==.html
|
tong gai qian fei
|
|
8701
|
痛涤前非
|
痛
|
tòng dí qián fēi
|
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
|
《清史稿·恂勤郡王允题传》:“今允题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
|
TDQ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改前非、痛悔前非
|
死不改悔、顽固不化
|
./OHZwZw==.html
|
tong di qian fei
|
|
22219
|
彻底澄清
|
彻
|
chè dǐ chéng qīng
|
彻底:水清见底;澄清:明净。形容非常廉洁清白。指彻底清查,毫无保留
|
《北史·宋世良传》:“府君非惟善政,清亦彻底。”
|
CD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澈底澄清
|
遮遮掩掩
|
./N3ZncQ==.html
|
che di cheng qing
|
|
27498
|
为人为彻
|
为
|
wèi rén wèi chè
|
彻:彻底。指帮人要帮助彻底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哥哥,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寻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
WRW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送佛送到西
|
为德不终、为德不卒
|
./NzFtaw==.html
|
wei ren wei che
|
|
6343
|
大彻大悟
|
大
|
dà chè dà wù
|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
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 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
DC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大梦初醒
|
鬼迷心窍、执迷不悟
|
./dGVt.html
|
da che da wu
|
|
19087
|
响彻云宵
|
响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彻:穿透;透过;云霄:高空。声音响得像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嘹亮高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
XCYX
|
一般成语
|
|
响彻云际、响遏行云
|
闷声不响
|
./NnNybw==.html
|
xiang che yun xiao
|
|
21872
|
彻上彻下
|
彻
|
chè shàng chè xià
|
彻:贯通。贯通上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夫彻上彻下语。”...
|
CS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承上启下
|
|
./cGZh.html
|
che shang che xia
|
|
8165
|
痛彻心腑
|
痛
|
tòng chè xīn fǔ
|
彻:贯通,深造。痛楚深彻于心底脏腑。形容受到极大的伤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两骒夹击,痛彻心腑。”
|
TCX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悲痛欲绝、痛彻心髓
|
|
./OHZwcQ==.html
|
tong che xin fu
|
|
18116
|
响彻云霄
|
响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
XC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响彻云际、响遏行云
|
闷声不响
|
./Mmo0MA==.html
|
xiang che yun xiao
|
|
22218
|
彻心彻骨
|
彻
|
chè xīn chè gǔ
|
彻:通透,彻底。通心透骨。形容疼痛到了极点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那兵士手脚被吊得彻心彻骨的痛,大声哀叫。”
|
CX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彻骨痛心
|
|
./N3ZnZw==.html
|
che xin che gu
|
|
21873
|
彻头彻尾
|
彻
|
chè tóu chè wěi
|
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
CTC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彻里彻外、彻上彻下、彻心彻骨
|
七扣八扣
|
./cGZr.html
|
che tou che wei
|
|
14039
|
和平共处
|
和
|
hé píng gòng chǔ
|
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
|
茅盾《新疆风土杂忆》:“故牵强附会,合佛道为一,又拉上孔子作陪,以便和平共处。”
|
HPG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和平共存、相安无事
|
你争我夺
|
./ODNjdw==.html
|
he ping gong chu
|
|
4338
|
眉南面北
|
眉
|
méi nán miàn běi
|
彼此不和谐。也指分隔两地,不能相见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牢相机。”...
|
MNM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MyaQ==.html
|
mei nan mian bei
|
|
24262
|
声气相通
|
声
|
shēng qì xiāng tōng
|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
|
SQXT
|
一般成语
|
|
|
|
./MjRvYQ==.html
|
sheng qi xiang tong
|
|
13799
|
互相标榜
|
互
|
hù xiāng biāo bǎng
|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 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
HXB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相互捧场、相互吹嘘、狼狈为奸
|
|
./MWM4ZQ==.html
|
hu xiang biao bang
|
|
14638
|
互相推托
|
互
|
hù xiāng tuī tuō
|
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彼此互相推托,皆齐之不收,反遗之以与金人用。”
|
HXT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互相推诿
|
|
./NzQ3Mg==.html
|
hu xiang tui tuo
|
|
13989
|
互相残杀
|
互
|
hù xiāng cán shā
|
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天下之人,互相残杀。”
|
HX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相残杀
|
互敬互爱
|
./NzQ3Yw==.html
|
hu xiang can sha
|
|
18220
|
心照不宣
|
心
|
xīn zhào bù xuān
|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
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
X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数、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
一窍不通、百思不解
|
./Mmw4eQ==.html
|
xin zhao bu xuan
|
|
25415
|
义气相投
|
义
|
yì qì xiāng tóu
|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
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
YQ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投意合
|
|
./NW8wZw==.html
|
yi qi xiang tou
|
|
24887
|
移东就西
|
移
|
yí dōng jiù xī
|
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
YD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东补西
|
|
./Mm9heQ==.html
|
yi dong jiu xi
|
|
18178
|
休戚与共
|
休
|
xiū qī yǔ gòng
|
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
XQ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
不共戴天、无关痛痒、漠不相关
|
./MmtiMg==.html
|
xiu qi yu gong
|
|
18317
|
相差无几
|
相
|
xiāng chà wú jǐ
|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
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
XC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同小异、不相上下
|
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
./NWViaw==.html
|
xiang cha wu ji
|
|
17989
|
心心相印
|
心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
XXX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心领神会
|
格格不入、话不投机、貌合神离
|
./MmgwcQ==.html
|
xin xin xiang yin
|
|
19287
|
相视失色
|
相
|
xiāng shì shī sè
|
彼此相看,变了脸色。多形容惊慌、惊诧的情状
|
钱基博《吴禄贞传》:“时良弼、姚锡光在座,相视失色。”
|
XS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顾失色
|
|
./ODhjMg==.html
|
xiang shi shi se
|
|
1348
|
彼众我寡
|
彼
|
bǐ zhòng wǒ guǎ
|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
BZ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敌众我寡
|
|
./amN5.html
|
bi zhong wo gua
|
|
1460
|
不分彼此
|
不
|
bù fēn bǐ cǐ
|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
BF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同手足
|
行同陌路
|
./bGVr.html
|
bu fen bi ci
|
|
5047
|
佛头着粪
|
佛
|
fó tóu zhuó fèn
|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事物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FTZ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佛头加秽
|
奉若神明
|
./MTJxcQ==.html
|
fo tou zhuo fen
|
|
4799
|
佛头著粪
|
佛
|
fó tóu zhuó fèn
|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FT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佛头着粪、佛头加秽
|
奉若神明
|
./N2d3.html
|
fo tou zhuo fen
|
|
16579
|
前思后想
|
前
|
qián sī hòu xiǎng
|
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
QS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思右想
|
|
./MXh1cQ==.html
|
qian si hou xiang
|
|
13829
|
火上浇油
|
火
|
huǒ shàng jiāo yóu
|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
HS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推波助澜、如虎添翼
|
釜底抽薪
|
./MWNwbQ==.html
|
huo shang jiao you
|
|
22852
|
垂饵虎口
|
垂
|
chuí ěr hǔ kǒu
|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
CEH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JwZw==.html
|
chui er hu kou
|
|
26272
|
无往不胜
|
无
|
wú wǎng bù shèng
|
往:到。所到之处;没有不胜利的。指在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能取得成功。
|
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
WW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战无不胜、无往不利
|
屡战屡败
|
./MmZoZw==.html
|
wu wang bu sheng
|
|
4372
|
梦往神游
|
梦
|
mèng wǎng shén yóu
|
往:归向,向往。做梦也在向往思念
|
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抛开自己,以这个角色自居,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再考其关目,试其声音,然后把最 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抛开自己,以这个角色自居,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再考其关目,试其声音,然后把最准确、最传神的台辞‘直书’下来。”...
|
MW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JiNA==.html
|
meng wang shen you
|
|
8214
|
讨恶翦暴
|
讨
|
tǎo è jiǎn bào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TE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讨恶剪暴
|
|
./NDVtNA==.html
|
tao e jian bao
|
|
9201
|
南征北战
|
南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征:征伐。转战南北;打了许多仗。
|
唐 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
NZ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
安营扎寨、安家落户、纸上谈兵
|
./MXJpbw==.html
|
nan zheng bei zhan
|
|
9653
|
南征北剿
|
南
|
nán zhēng běi jiǎo
|
征:征伐;剿:征剿。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鲁迅《王化》:“南征北剿,决不偷懒。”
|
NZ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讨
|
|
./OGJobw==.html
|
nan zheng bei jiao
|
|
19207
|
先见败征
|
先
|
xiān jiàn bài zhēng
|
征:征兆,迹象。事先就察觉了失败的迹象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
XJ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hyNA==.html
|
xian jian bai zheng
|
|
21180
|
征敛无度
|
征
|
zhēng liǎn wú dù
|
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
ZLW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征敛无期
|
|
./NjA3bQ==.html
|
zheng lian wu du
|
|
12584
|
惯战能征
|
惯
|
guàn zhàn néng zhēng
|
征:征讨。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作战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
|
GZ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能征惯战
|
|
./OHN0MA==.html
|
guan zhan neng z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