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75
|
丢盔卸甲
|
丢
|
diū kuī xiè jiǎ
|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
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
DK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
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
./d3o4.html
|
diu kui xie jia
|
|
16327
|
酒地花天
|
酒
|
jiǔ dì huā tiān
|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际。”...
|
JDH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花天酒地
|
节衣缩食
|
./NDI1eQ==.html
|
jiu di hua tian
|
|
1179
|
八面张罗
|
八
|
bā miàn zhāng luo
|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
BM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面玲珑
|
|
./Z3Zp.html
|
ba mian zhang luo
|
|
944
|
八方支援
|
八
|
bā fāng zhī yuán
|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BF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
./amc=.html
|
ba fang zhi yuan
|
|
2182
|
八方支持
|
八
|
bā fāng zhī yuán
|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
BFZY
|
一般成语
|
|
|
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
./MzIzMg==.html
|
ba fang zhi yuan
|
|
6106
|
繁弦急管
|
繁
|
fán xián jí guǎn
|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
唐 钱起《玛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
FXJ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丝急管
|
|
./MTA0MA==.html
|
fan xian ji guan
|
|
19413
|
入情入理
|
入
|
rù qíng rù lǐ
|
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
|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RQ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公地道、天经地义
|
不近人情、强词夺理
|
./MjBiYw==.html
|
ru qing ru li
|
|
8381
|
同类相妒
|
同
|
tóng lèi xiāng dù
|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
|
TLXD
|
一般成语
|
|
|
|
./NTVwMA==.html
|
tong lei xiang du
|
|
18707
|
遐尔闻名
|
遐
|
xiá ěr wén míng
|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
|
XEWM
|
一般成语
|
|
|
|
./NWRmdw==.html
|
xia er wen ming
|
|
4243
|
名扬天下
|
名
|
míng yáng tiān xià
|
形容名声极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
MY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高天下、名满天下
|
默默无闻
|
./N2p1eQ==.html
|
ming yang tian xia
|
|
4244
|
名显天下
|
名
|
míng xiǎn tiān xià
|
形容名声极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
MX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闻天下、名扬天下
|
默默无闻
|
./N2p2OA==.html
|
ming xian tian xia
|
|
4245
|
名闻天下
|
名
|
míng wén tiān xià
|
形容名声极大
|
《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
MW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扬天下、名满天下
|
|
./N2p2aQ==.html
|
ming wen tian xia
|
|
20746
|
字正腔圆
|
字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
ZZ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唱三叹、余音绕梁
|
南腔北调
|
./NjU1bw==.html
|
zi zheng qiang yuan
|
|
21276
|
直撞横冲
|
直
|
zhí zhuàng héng chōng
|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
|
ZZH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冲直撞、直冲横撞、横冲直闯
|
|
./NjIwYw==.html
|
zhi zhuang heng chong
|
|
14120
|
呼不给吸
|
呼
|
hū bù jǐ xī
|
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
《淮南子·兵略训》:“眯不给抚,呼不给吸。”
|
HB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h1Ng==.html
|
hu bu ji xi
|
|
9873
|
历历在耳
|
历
|
lì lì zài ěr
|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
宋 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
LL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2hn.html
|
li li zai er
|
|
838
|
耳食之论
|
耳
|
ěr shí zhī lùn
|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ES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食之谈、无稽之谈
|
|
./M2l0aw==.html
|
er shi zhi lun
|
|
3397
|
木头木脑
|
木
|
mù tóu mù nǎo
|
形容呆板、迟钝
|
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
MTM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呆头呆脑
|
聪明伶俐
|
./Zmx5.html
|
mu tou mu nao
|
|
26683
|
万赖俱寂
|
万
|
wàn lài jù jì
|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WLJJ
|
一般成语
|
|
|
|
./NTd3Zw==.html
|
wan lai ju ji
|
|
26684
|
万赖无声
|
万
|
wàn lài wú shēng
|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WLWS
|
一般成语
|
|
|
|
./NTd3cQ==.html
|
wan lai wu sheng
|
|
26099
|
万籁俱寂
|
万
|
wàn lài jù jì
|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WL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籁无声、鸦雀无声、鸦默雀静
|
人声鼎沸、沸沸扬扬
|
./MmNteQ==.html
|
wan lai ju ji
|
|
25035
|
一拥而上
|
一
|
yī yōng ér shàng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
YY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哄而上
|
|
./MnE1Yw==.html
|
yi yong er shang
|
|
13085
|
侃侃訚訚
|
侃
|
kǎn kǎn luó què
|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
KK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訚訚侃侃
|
|
./NDNqeQ==.html
|
kan kan luo que
|
|
12874
|
哭天抹泪
|
哭
|
kū tiān mǒ lèi
|
形容哭哭啼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
KTM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哭眼擦泪
|
喜笑颜开
|
./MWpsbw==.html
|
ku tian mo lei
|
|
9858
|
狼号鬼哭
|
狼
|
láng háo guǐ kū
|
形容哭声凄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
LHG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哭狼嚎
|
|
./Y2Iy.html
|
lang hao gui ku
|
|
7912
|
涕泗滂沱
|
涕
|
tì sì pāng tuó
|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
《诗经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
TSP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哭流涕、涕泗横流
|
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
./MmNidQ==.html
|
ti si pang tuo
|
|
26138
|
娓娓动听
|
娓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
WW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绘声绘色、娓娓而谈
|
一言不语
|
./MmRjOA==.html
|
wei wei dong ting
|
|
8538
|
听风听水
|
听
|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 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 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
TF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k0Yw==.html
|
ting feng ting shui
|
|
6955
|
钉嘴铁舌
|
钉
|
dīng zuǐ tiě shé
|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
DZ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烂之舌、铁嘴钢牙
|
|
./d3Vz.html
|
ding zui tie she
|
|
23668
|
山鸣谷应
|
山
|
shān míng gǔ yìng
|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
SM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声相应、遥相呼应
|
|
./NHVkcw==.html
|
shan ming gu ying
|
|
4192
|
目瞪舌彊
|
目
|
mù dèng shé jiàng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
|
MDSJ
|
一般成语
|
|
|
|
./NmRwNg==.html
|
mu deng she jiang
|
|
554
|
哀毁瘠立
|
哀
|
āi huǐ jī lì
|
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
唐 张鷟《朝野佥载 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
AHJ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哀毁骨立
|
哀而不伤
|
./MXk=.html
|
ai hui ji li
|
|
3872
|
面若死灰
|
面
|
miàn ruò sǐ huī
|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
西汉·司马迁《史记·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
MR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如死灰
|
|
./NDU5Yw==.html
|
mian ruo si hui
|
|
21062
|
乍毛变色
|
乍
|
zhà máo biàn sè
|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
|
ZMBS
|
一般成语
|
|
|
|
./NXliaw==.html
|
zha mao bian se
|
|
27235
|
五脊六兽
|
五
|
wǔ jí liù shòu
|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
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
WJL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VreQ==.html
|
wu ji liu shou
|
|
4724
|
面红过耳
|
面
|
miàn hóng guò ěr
|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MHG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耳热、面红耳赤、面红颈赤
|
|
./OGJvbQ==.html
|
mian hong guo er
|
|
18024
|
血肉横飞
|
血
|
xuè ròu héng fēi
|
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溅的惨状。横飞:乱飞。
|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
XR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尸横遍野
|
|
./MmhyeQ==.html
|
xue rou heng fei
|
|
3625
|
面有菜色
|
面
|
miàn yǒu cài sè
|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
《礼记 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 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
MY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有饥色
|
红光满面
|
./NDVjeQ==.html
|
mian you cai se
|
|
16782
|
千难万险
|
千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
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
QN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高水险
|
畅通无阻、一帆风顺
|
./NG04cQ==.html
|
qian nan wan xian
|
|
10689
|
离析分崩
|
离
|
lí xī fēn bēng
|
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
|
郭沫若《新华颂·顶天立地的巨人》:“使那整个的侵略阵营已经开始着离析分崩。”
|
LXF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分崩离析
|
坚不可摧
|
./NDkxcQ==.html
|
li xi fen beng
|
|
15394
|
久安长治
|
久
|
jiǔ ān cháng zhì
|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东汉 贾谊《治安策》:“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JA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治久安
|
|
./MWhrMg==.html
|
jiu an chang zhi
|
|
7419
|
斗霜傲雪
|
斗
|
dòu shuāng ào xuě
|
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
|
|
DSAX
|
一般成语
|
|
|
|
./M2hhdQ==.html
|
dou shuang ao xue
|
|
6934
|
低眉折腰
|
低
|
dī méi zhé yāo
|
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DMZY
|
一般成语
|
|
|
|
./dzJn.html
|
di mei zhe yao
|
|
25197
|
雨沐风餐
|
雨
|
yǔ mù fēng cān
|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
宋 刘宰《石翁姥》:“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
YM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餐风露宿、栉风沐雨
|
|
./MnNzdw==.html
|
yu mu feng can
|
|
23332
|
神色自若
|
神
|
shén sè zì ruò
|
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
SS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
./MjVpYQ==.html
|
shen se zi ruo
|
|
15499
|
绝路逢生
|
绝
|
jué lù féng shēng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
JL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绝处逢生
|
|
./MWpzYw==.html
|
jue lu feng sheng
|
|
22727
|
冲风破浪
|
冲
|
chōng fēng pò làng
|
形容在水道中迅猛前进。
|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楼船,不敌今日之铁甲飞轮冲风破浪也。”
|
CFP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乘风破浪
|
|
./M2E3MA==.html
|
chong feng po lang
|
|
20274
|
咫尺万里
|
咫
|
zhǐ chǐ wàn lǐ
|
形容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了寥廓深远的景象和意境。也作“咫尺千里”。
|
《南史 萧贲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ZC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咫尺千里、咫尺天涯
|
|
./MnR6NA==.html
|
zhi chi wan li
|
|
23792
|
十万火速
|
十
|
shí wàn huǒ sù
|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我立刻收拾着行李,十万火速地准备出发。”
|
SW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万火急
|
|
./NHl4NA==.html
|
shi wan huo su
|
|
15196
|
坚忍不拔
|
坚
|
jiān rěn bù bá
|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JRB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
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
./MWR6Zw==.html
|
jian ren bu 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