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24
|
慌慌张张
|
慌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
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
HH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慌手慌脚
|
稳如泰山、从容不迫
|
./OGpp.html
|
huang huang zhang zhang
|
|
11640
|
鬼头鬼脑
|
鬼
|
guǐ tóu guǐ nǎo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
GTG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鬼鬼祟祟、鬼头滑脑
|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
./MTg5Yw==.html
|
gui tou gui nao
|
|
23955
|
斯斯文文
|
斯
|
sī sī wén wén
|
形容举目文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
SS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温文尔雅
|
粗声大气
|
./Nmg4NA==.html
|
si si wen wen
|
|
16903
|
千年万载
|
千
|
qiān nián wàn zhǎi
|
形容久远的年代
|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三折:“谁不知道庞居士误放了来生债,我则待显名儿千年万载。”
|
QN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秋万代
|
|
./NnhmZw==.html
|
qian nian wan zhai
|
|
13041
|
铿铿锵锵
|
铿
|
kēng kēng qiāng qiāng
|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或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车行时摇动的铿铿锵锵,就如奏细乐一般。”
|
KK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g3Yw==.html
|
keng keng qiang qiang
|
|
19699
|
弱管轻丝
|
弱
|
ruo guan qing si
|
形容乐声轻柔细弱。
|
|
RGQS
|
一般成语
|
|
|
|
./MjN0Ng==.html
|
ruo guan qing si
|
|
917
|
峨峨汤汤
|
峨
|
é é tāng tāng
|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
EET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峨峨洋洋
|
|
./M2lpZw==.html
|
e e tang tang
|
|
1951
|
百听不厌
|
百
|
bǎi tīng bù yàn
|
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
|
BT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脍炙人口
|
|
./N25xbw==.html
|
bai ting bu yan
|
|
9116
|
唾玉钩银
|
唾
|
tuò yù gōu yín
|
形容书法像银沟一样刚劲有力,言谈像美玉一样华丽
|
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诗:“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
TYG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银钩玉唾
|
|
./OHBnZw==.html
|
tuo yu gou yin
|
|
14607
|
画蚓涂鸦
|
画
|
huà yǐn tú yā
|
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
|
明 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
HYT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JudQ==.html
|
hua yin tu ya
|
|
5559
|
凤舞龙飞
|
凤
|
fèng wǔ lóng fēi
|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FW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飞凤舞
|
|
./M2xkOA==.html
|
feng wu long fei
|
|
25228
|
游云惊龙
|
游
|
yóu yún jīng lóng
|
形容书法精妙。
|
《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YY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RucQ==.html
|
you yun jing long
|
|
22313
|
蚕头燕尾
|
蚕
|
cán tóu yàn wěi
|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
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 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
CT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nVt.html
|
can tou yan wei
|
|
27212
|
万签插架
|
万
|
wàn qiān chā jià
|
形容书籍极多。
|
唐 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
WQC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Rocw==.html
|
wan qian cha jia
|
|
8477
|
推天抢地
|
推
|
tuī tiān qiǎng dì
|
形容乱推乱搡。
|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大嫂你靠这壁,休推天抢地。”
|
TTQ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dhOA==.html
|
tui tian qiang di
|
|
10003
|
乱七八糟
|
乱
|
luàn qī bā zāo
|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
LQ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杂乱无章、污七八糟
|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有条有理
|
./MWt3Mg==.html
|
luan qi ba zao
|
|
4743
|
繁荣兴旺
|
繁
|
fán róng xīng wàng
|
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
|
FR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
满目疮痍、赤地千里
|
./NjJt.html
|
fan rong xing wang
|
|
24234
|
三头两绪
|
三
|
sān tóu liǎng xù
|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
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
|
ST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头万绪
|
|
./MjFtMA==.html
|
san tou liang xu
|
|
16415
|
七事八事
|
七
|
qī shì bā shì
|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家中正七事八事,听见薛嫂来说此话,唬得慌了手脚。”
|
Q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R2eQ==.html
|
qi shi ba shi
|
|
16470
|
千头万绪
|
千
|
qiān tóu wàn xù
|
形容事情头绪很多;复杂纷繁。
|
宋 朱熹《朱子类语》:“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
QT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错综复杂、纷然杂陈
|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井井有条
|
./MXZuaw==.html
|
qian tou wan xu
|
|
9990
|
令人喷饭
|
令
|
lìng rén pēn fàn
|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
宋·苏轼《员筜谷偃竹记》:“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
LRP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令人捧腹
|
|
./MWtldQ==.html
|
ling ren pen fan
|
|
2394
|
不上不落
|
不
|
bù shàng bù luò
|
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姐姐……何苦把这个书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呆呆地百事皆废了。”
|
BS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上不下、进退两难
|
|
./MzY2dQ==.html
|
bu shang bu luo
|
|
16540
|
千端万绪
|
千
|
qiān duān wàn xù
|
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
《汉武帝内传》:“求道益命,千端万绪,皆须五帝六甲灵飞之术。”
|
QD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头万绪
|
|
./MXg5Yw==.html
|
qian duan wan xu
|
|
23340
|
十万火急
|
十
|
shí wàn huǒ jí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
SW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如星火、迫不及待
|
慢条斯理
|
./MjVtcQ==.html
|
shi wan huo ji
|
|
19612
|
若有若无
|
若
|
ruò yǒu ruò wú
|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
RY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cwaQ==.html
|
ruo you ruo wu
|
|
3492
|
盲者得镜
|
盲
|
máng zhě dé jìng
|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
《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
MZ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I3MA==.html
|
mang zhe de jing
|
|
11471
|
勾魂摄魄
|
勾
|
gōu hún shè pò
|
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那仆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莺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那仆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莺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走得过去?”...
|
GHS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平淡无奇
|
./MTVsOA==.html
|
gou hun she po
|
|
16445
|
千差万别
|
千
|
qiān chā wàn bié
|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许多差别。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遂导师》:“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
QC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壤之别、天差地别
|
半斤八两、千篇一律
|
./MXYwOA==.html
|
qian cha wan bie
|
|
2257
|
变态百出
|
变
|
biàn tài běi chū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新唐书 艺文志一》:“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
BT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幻无常
|
一成不变
|
./MzRsbQ==.html
|
bian tai bei chu
|
|
1161
|
不死不活
|
不
|
bù sǐ bù huó
|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
BS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半死不活
|
生机勃勃
|
./M25l.html
|
bu si bu huo
|
|
18387
|
形形色色
|
形
|
xíng xíng sè sè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万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养之,形形色色,无所弃遗。”
|
XX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应有尽有
|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
./NWg0NA==.html
|
xing xing se se
|
|
12283
|
鬼功神力
|
鬼
|
guǐ gōng shén lì
|
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
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还钩连。”
|
GGSL
|
一般成语
|
|
|
|
./M3FmcQ==.html
|
gui gong shen li
|
|
26300
|
蔚为大观
|
蔚
|
wèi wéi dà guān
|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蔚为:草木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
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成大观。”
|
WW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洋洋大观
|
|
./Mmc1Yw==.html
|
wei wei da guan
|
|
15162
|
鸡零狗碎
|
鸡
|
jī líng gǒu suì
|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
JL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零八碎、鸡毛蒜皮
|
荦荦大端
|
./MWN4eQ==.html
|
ji ling gou sui
|
|
2108
|
别有风趣
|
别
|
bié yǒu fēng qù
|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
BY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风味
|
枯燥乏味
|
./azUw.html
|
bie you feng qu
|
|
18400
|
玄之又玄
|
玄
|
xuán zhī yòu xuán
|
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
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XZ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通俗易懂
|
./NWhycQ==.html
|
xuan zhi you xuan
|
|
2715
|
喷云泄雾
|
喷
|
pēn yún xiè wù
|
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
PYX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h4Ng==.html
|
pen yun xie wu
|
|
8606
|
同恶相救
|
同
|
tóng è xiāng jiù
|
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
TE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助、同恶相求
|
|
./N2k1dQ==.html
|
tong e xiang jiu
|
|
8546
|
团花簇锦
|
团
|
tuán huā cù jǐn
|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回:“当时围场三骑马,团花簇锦的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
|
THCJ
|
一般成语
|
|
|
|
./NmlkaQ==.html
|
tuan hua cu jin
|
|
14612
|
花攒锦聚
|
花
|
huā cuán jǐn jù
|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
清 陈维崧《贺新郎 春夜听鼓师挝鼓》词:“隐隐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攒锦聚。”
|
HC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攒锦簇、花团锦簇、花攒绮簇
|
|
./NmJxdw==.html
|
hua cuan jin ju
|
|
15595
|
锦团花簇
|
锦
|
jǐn tuán huā cù
|
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儿身上穿得锦团花簇,手里拿着好些顽意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儿身上穿得锦团花簇,手里拿着好些顽意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舌。”...
|
JT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团锦簇
|
|
./NDBuaQ==.html
|
jin tuan hua cu
|
|
14594
|
花堆锦簇
|
花
|
huā duī jǐn cù
|
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
|
《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多贴,将六十万钱资妆,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 《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多贴,将六十万钱资妆,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锦簇。”...
|
HD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团锦簇、花簇锦攒
|
|
./NmJqeQ==.html
|
hua dui jin cu
|
|
23562
|
肃然起敬
|
肃
|
sù rán qǐ jìng
|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
SR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奉若神明、肃然生敬
|
漠然置之、恨之入骨
|
./MjlwZQ==.html
|
su ran qi jing
|
|
23209
|
十亲九故
|
十
|
shí qīn jiǔ gù
|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受千辛万苦,想十亲九故,在三江五湖。”
|
SQ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沾亲带故
|
非亲非故
|
./MjNnbw==.html
|
shi qin jiu gu
|
|
24486
|
身当矢石
|
身
|
shēn dāng shǐ shí
|
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
《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 《晋书·王鉴传》:“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
|
SD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当矢石
|
|
./NHZrMA==.html
|
shen dang shi shi
|
|
22348
|
沉浮俯仰
|
沉
|
chén fú fǔ yǎng
|
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与道貌沉浮俯仰。” 高诱注:“沉浮犹盛衰。”
|
CF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仰沉浮
|
|
./cGky.html
|
chen fu fu yang
|
|
18042
|
心粗气浮
|
心
|
xīn cū qì fú
|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
XCQ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粗心大意、心浮气躁
|
心平气和
|
./MmkyaQ==.html
|
xin cu qi fu
|
|
2844
|
魄散魂飘
|
魄
|
pò sàn hún piāo
|
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
PSH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魂飞魄散、魄荡魂摇、魄消魂散
|
镇定自若
|
./NGpoaw==.html
|
po san hun piao
|
|
21382
|
逐影吠声
|
逐
|
zhú yǐng fèi shēng
|
形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
宋·陈善《扪虱新话·唐宋文章皆三变末流不免有弊》:“至今学文之家,又皆逐影吠声,未尝有公论,实不见古 宋·陈善《扪虱新话·唐宋文章皆三变末流不免有弊》:“至今学文之家,又皆逐影吠声,未尝有公论,实不见古人用心处,予每为之太息。”...
|
ZY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云亦云
|
|
./NjNwNg==.html
|
zhu ying fei sheng
|
|
11212
|
黎庶涂炭
|
黎
|
lí shù tú tàn
|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
《晋书 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
LST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灵涂炭
|
|
./YzQ0.html
|
li shu tu 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