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16
|
朝干夕惕
|
朝
|
zhāo qián xī tì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
《周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ZQXT
|
一般成语
|
|
|
|
./NXo0Ng==.html
|
zhao qian xi ti
|
|
21117
|
朝前夕惕
|
朝
|
zhāo qiáng xī tì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ZQXT
|
一般成语
|
|
|
|
./NXo0Zw==.html
|
zhao qiang xi ti
|
|
18170
|
悬悬而望
|
悬
|
xuán xuán ér wàng
|
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
|
XXE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ms0bw==.html
|
xuan xuan er wang
|
|
20553
|
专心一志
|
专
|
zhuān xīn yī zhì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 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
ZX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
心猿意马
|
./MnkybQ==.html
|
zhuan xin yi zhi
|
|
23567
|
盛极一时
|
盛
|
shèng jí yī shí
|
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纪晓岚曰:‘聊斋盛一时。’”
|
SJ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烜赫一时、方兴未艾
|
每况愈下、一落千丈
|
./Mjl3Mg==.html
|
sheng ji yi shi
|
|
26570
|
纹风不动
|
纹
|
wén fēng bù dòng
|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门关紧,推了推,纹风不动。”
|
WF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风不动
|
|
./N3FmbQ==.html
|
wen feng bu dong
|
|
16418
|
漆黑一团
|
漆
|
qī hēi yī tuán
|
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
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
QH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暗无天日、昏天黑地
|
光芒万丈、博古通今
|
./MXU2OA==.html
|
qi hei yi tuan
|
|
16039
|
见经识经
|
见
|
jiàn jīng shí jīng
|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8回:“龙氏方才见经识经,渐渐的收了法术。”
|
JJ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精识精
|
|
./M3k2dw==.html
|
jian jing shi jing
|
|
13641
|
海北天南
|
海
|
hǎi běi tiān nán
|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
HBT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南海北
|
|
./MTlzMg==.html
|
hai bei tian nan
|
|
13257
|
葵倾向日
|
葵
|
kuí qīng xiàng rì
|
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谁知俺一片葵倾向日花。”
|
KQ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葵花向日
|
|
./OHg1NA==.html
|
kui qing xiang ri
|
|
27405
|
五积六受
|
五
|
wǔ jī liù shòu
|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
WJL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I1bw==.html
|
wu ji liu shou
|
|
8037
|
吞声饮泣
|
吞
|
tūn shēng yǐn qì
|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TS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气、吞声忍泣
|
|
./NTdnMg==.html
|
tun sheng yin qi
|
|
23935
|
三拳两脚
|
三
|
sān quán liǎng jiǎo
|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两脚,和大虫敌斗,把大虫登时打死了。”
|
SQ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c2bQ==.html
|
san quan liang jiao
|
|
24351
|
三拳二脚
|
三
|
sān quán èr jiǎo
|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
|
SQEJ
|
一般成语
|
|
|
|
./NHRkNA==.html
|
san quan er jiao
|
|
18183
|
小手小脚
|
小
|
xiǎo shǒu xiǎo jiǎo
|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
峻青《海啸》第四章:“你喝起酒来,却小手小脚的。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称吧!”
|
XS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小家子气
|
大手大脚
|
./Mmtndw==.html
|
xiao shou xiao jiao
|
|
26525
|
五马六猴
|
五
|
wǔ mǎ liù hóu
|
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
|
WML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B5NA==.html
|
wu ma liu hou
|
|
23511
|
四分五裂
|
四
|
sì fēn wǔ liè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SF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
万众一心
|
./MjhkbQ==.html
|
si fen wu lie
|
|
7092
|
戴霜履冰
|
戴
|
dài shuāng lǚ bīng
|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
DS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RrNA==.html
|
dai shuang lu bing
|
|
5970
|
赴死如归
|
赴
|
fù sǐ rú guī
|
形容不怕牺牲
|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
FSR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死如归
|
贪生怕死
|
./OGVsbQ==.html
|
fu si ru gui
|
|
1605
|
不知深浅
|
不
|
bù zhī shēn qiǎn
|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
BZS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
自知之明
|
./bjV3.html
|
bu zhi shen qian
|
|
5027
|
肤皮潦草
|
肤
|
fū pǐ liǎo cǎo
|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张贤亮《青春期》:“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坚硬、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 张贤亮《青春期》:“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坚硬、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
|
FP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浮皮潦草
|
认认真真、扎扎实实
|
./MTJlaQ==.html
|
fu pi liao cao
|
|
5179
|
浮皮潦草
|
浮
|
fú pí liáo cǎo
|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八章:“这么大的事情,影响极坏,可是我们仅仅只浮皮潦草地警告一下就完事了。”
|
FP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肤皮潦草
|
认真仔细
|
./M21mMA==.html
|
fu pi liao cao
|
|
22946
|
参差不一
|
参
|
cēn cī bù yī
|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
《南齐书 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 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 《南齐书 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 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
CC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参差不齐
|
整整齐齐
|
./Njg4cw==.html
|
cen ci bu yi
|
|
13476
|
胡里胡涂
|
胡
|
hú lǐ hú tú
|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HLH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迷迷糊糊
|
一清二楚
|
./N2Y4.html
|
hu li hu tu
|
|
4213
|
毛毛腾腾
|
毛
|
máo máo tēng tēng
|
形容不沉着,慌里慌张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1回:“见他们毛毛腾腾,北侠看着,有点诧异。”
|
MMT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毛毛楞楞
|
|
./NzNxNA==.html
|
mao mao teng teng
|
|
1525
|
不明不白
|
不
|
bù míng bù bái
|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
BM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模糊不清、无缘无故
|
一清二楚
|
./bTdn.html
|
bu ming bu bai
|
|
96
|
傲雪凌霜
|
傲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
AX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傲雪欺霜、无所畏惧
|
含垢忍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
./Z3Fz.html
|
ao xue ling shuang
|
|
5170
|
逢山开道
|
逢
|
féng shān kāi dào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
FS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逢山开路
|
|
./M2xhcQ==.html
|
feng shan kai dao
|
|
5019
|
逢山开路
|
逢
|
féng shān kāi lù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
FSK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逢山开道
|
|
./MTJhdw==.html
|
feng shan kai lu
|
|
1606
|
不知死活
|
不
|
bù zhī sǐ huó
|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
BZ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利害、不知进退、不知轻重
|
贪生怕死
|
./bjZn.html
|
bu zhi si huo
|
|
22615
|
沉迷不悟
|
沉
|
chén mí bù wù
|
形容不知觉悟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他是那样劝你,你还多方辩饰,沉迷不悟。”
|
CMB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执迷不悟
|
|
./MzhvdQ==.html
|
chen mi bu wu
|
|
17049
|
七扭八歪
|
七
|
qī niǔ bā wāi
|
形容不端正。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
|
QNB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七歪八扭、歪歪扭扭
|
端端正正
|
./MXdoYQ==.html
|
qi niu ba wai
|
|
20395
|
指日可待
|
指
|
zhǐ rì kě dài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
ZR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下、计日程功
|
遥遥无期
|
./MnZzNA==.html
|
zhi ri ke dai
|
|
20412
|
自我陶醉
|
自
|
zì wǒ táo zuì
|
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陶醉: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
|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侠(渐渐激昂起来,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我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姜太公还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侠(渐渐激昂起来,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我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姜太公还要足智多谋,谁个能够把我怎样?’”...
|
ZW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鸣得意、自得其乐、沾沾自喜
|
若有所失、自惭形秽
|
./Mncybw==.html
|
zi wo tao zui
|
|
26919
|
无精打彩
|
无
|
wú jīng dǎ cǎi
|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
WJ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精打采、无精嗒彩
|
神采奕奕
|
./NWJhbw==.html
|
wu jing da cai
|
|
18135
|
小巧玲珑
|
小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小巧:细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
|
宋 辛弃疾《临江山 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 宋 辛弃疾《临江山 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
XQ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玲珑剔透、短小精悍
|
庞然大物、硕大无朋
|
./Mmpjdw==.html
|
xiao qiao ling long
|
|
6314
|
堆山积海
|
堆
|
duī shān jī hǎi
|
形容东西极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
DS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堆积如山
|
寥寥无几
|
./Nmc4.html
|
dui shan ji hai
|
|
5279
|
富富有余
|
富
|
fù fù yǒu yú
|
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238回:“众位不必费心了,富富有余。”
|
FF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足足有余
|
捉襟见肘
|
./OHkxdw==.html
|
fu fu you yu
|
|
20297
|
杂七杂八
|
杂
|
zá qī zá bā
|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
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
ZQ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杂乱无章
|
井井有条、整整齐齐
|
./MnVkYQ==.html
|
za qi za ba
|
|
6087
|
奉命惟谨
|
奉
|
fèng mìng wéi jǐn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明 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
FM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唯命是从
|
|
./N2dt.html
|
feng ming wei jin
|
|
13337
|
抗尘走俗
|
抗
|
kàng chén zǒu sú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
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
KCZ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0wbQ==.html
|
kang chen zou su
|
|
6700
|
东藏西躲
|
东
|
dōng cáng xī duǒ
|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
DC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躲西藏
|
|
./M2c5dw==.html
|
dong cang xi duo
|
|
1178
|
八面圆通
|
八
|
bā miàn yuán tōng
|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
BM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面莹澈、八面玲珑
|
|
./Z3Y4.html
|
ba mian yuan tong
|
|
6398
|
大仁大义
|
大
|
dà rén dà yì
|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
DR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仁不义
|
./dHlt.html
|
da ren da yi
|
|
24878
|
一清如水
|
一
|
yī qīng rú shuǐ
|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船头上一清如水,郑氏不知利害,径跄上船。”
|
YQ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正廉洁
|
贪污受贿
|
./Mm83Yw==.html
|
yi qing ru shui
|
|
1192
|
跋扈自恣
|
跋
|
bá hù zì zì
|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明史 外国传九 朵颜》:“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
BH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骄横跋扈、为所欲为
|
|
./aDVz.html
|
ba hu zi zi
|
|
2769
|
骈门连室
|
骈
|
pián mén lián shì
|
形容为数众多。
|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自宋道无章,王风陵替,窃官假号,骈门连室。”
|
PM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lsdw==.html
|
pian men lian shi
|
|
16553
|
千千万万
|
千
|
qiān qiān wàn wàn
|
形容为数极多。
|
唐 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
QQ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万千千
|
三三两两、零零碎碎
|
./MXhndQ==.html
|
qian qian wan wan
|
|
22542
|
苌弘碧血
|
苌
|
cháng hóng bì xuě
|
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CH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苌弘化碧
|
|
./Mzd2ZQ==.html
|
chang hong bi xue
|
|
20323
|
贼头贼脑
|
贼
|
zéi tóu zéi nǎo
|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
ZTZ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贼眉鼠眼、贼头鼠脑
|
光明正大
|
./MnVwaQ==.html
|
zei tou zei n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