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92
|
匠心独具
|
匠
|
jiàng xīn dú jù
|
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
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 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
JX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匠心独运
|
|
./M3l0eQ==.html
|
jiang xin du ju
|
|
4582
|
枚速马工
|
枚
|
mǎ gōng méi sù
|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
《汉书 枚乘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
MGM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工枚速
|
|
./NGN1ZQ==.html
|
ma gong mei su
|
|
11779
|
工于心计
|
工
|
gōng yú xīn jì
|
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
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
GY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谋深算
|
|
./NnkzbQ==.html
|
gong yu xin ji
|
|
9671
|
能不两工
|
能
|
néng bù liǎng gōng
|
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
NB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p5bw==.html
|
neng bu liang gong
|
|
7830
|
同工异曲
|
同
|
tóng gōng yì qǔ
|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
唐 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TG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异曲同工
|
|
./MmF0ZQ==.html
|
tong gong yi qu
|
|
26199
|
稳操左券
|
稳
|
wén cāo zuǒ quàn
|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
WC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稳操胜算
|
|
./MmVicw==.html
|
wen cao zuo quan
|
|
25894
|
摇摇晃晃
|
摇
|
yáo yáo huǎng huǎng
|
左右摇摆,不稳定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他说完这些话,就站起来,打开家门,摇摇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他说完这些话,就站起来,打开家门,摇摇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
|
YY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右摇摆
|
纹丝不动
|
./OHpydQ==.html
|
yao yao huang huang
|
|
20818
|
左右摇摆
|
左
|
zuǒ yòu yáo bǎi
|
左右来回游移。比喻思想观点等游移不定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
ZY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摇摆不定
|
坚定不移
|
./NzdlMg==.html
|
zuo you yao bai
|
|
20764
|
左邻右舍
|
左
|
zuǒ lín yòu shè
|
左右的邻居。指相邻的地区、部门、单位等。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
ZL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坊邻里
|
天涯海角、天南海北
|
./NjYxbQ==.html
|
zuo lin you she
|
|
12208
|
顾盼神飞
|
顾
|
gù pàn shén fēi
|
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
《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GP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BrMg==.html
|
gu pan shen fei
|
|
11552
|
顾盼自雄
|
顾
|
gù pàn zì xióng
|
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宋书 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
GP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自豪
|
|
./MTZzMA==.html
|
gu pan zi xiong
|
|
3039
|
披发左衽
|
披
|
pī fà zuǒ rèn
|
左衽:衣襟向左掩。头发披散;前襟左开。指古代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异族。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PFZ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披发文身、被发左衽
|
|
./ZnN3.html
|
pi fa zuo ren
|
|
2467
|
旁门左道
|
旁
|
páng mén zuǒ dào
|
左:不正;门:派别;道:路。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
PM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歪门邪道、左道旁门
|
不二法门
|
./MXU3Mg==.html
|
pang men zuo dao
|
|
16545
|
巧取豪夺
|
巧
|
qiǎo qǔ háo duó
|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QQH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征暴敛、敲诈勒索
|
路不拾遗
|
./MXhkOA==.html
|
qiao qu hao duo
|
|
17404
|
巧言利口
|
巧
|
qiǎo yán lì kǒu
|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
QYL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伶牙俐齿
|
笨嘴拙舌
|
./NG5ndw==.html
|
qiao yan li kou
|
|
17396
|
巧捷万端
|
巧
|
qiǎo jié wàn duān
|
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
|
QJWD
|
一般成语
|
|
|
|
./NG5jZw==.html
|
qiao jie wan duan
|
|
17410
|
巧作名目
|
巧
|
qiǎo zuò míng mù
|
巧立名目。
|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
QZM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巧立名目、巧立名色
|
|
./NG5qZQ==.html
|
qiao zuo ming mu
|
|
8973
|
偷媚取容
|
偷
|
tōu mèi qǔ róng
|
巧黠谄媚以取悦于人。
|
唐·张鷟《朝野佥载·张岌》:“并偷媚取容,实名教之罪人也。”
|
TM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TZrbw==.html
|
tou mei qu rong
|
|
23569
|
熟能生巧
|
熟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
SN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半路出家
|
./Mjl3bQ==.html
|
shu neng sheng qiao
|
|
16631
|
巧同造化
|
巧
|
qiǎo tóng zào huà
|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
《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
QT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oydw==.html
|
qiao tong zao hua
|
|
13184
|
口巧手拙
|
口
|
kǒu qiǎo shǒu zhuō
|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
|
KQ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h3NA==.html
|
kou qiao shou zhuo
|
|
5525
|
丰功茂德
|
丰
|
fēng gōng mào dé
|
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
南朝·梁·裴子野《宋略总论》:“江东以来,有国有家,丰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
|
FGM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丰功硕德、丰功懿德
|
|
./M2t6Yw==.html
|
feng gong mao de
|
|
27440
|
巫山洛浦
|
巫
|
wū shān luò pǔ
|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亦作“巫山洛水”。参见“巫山云雨。”...
|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
|
WSLP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巫山洛水、巫山云雨
|
|
./NWJ1eQ==.html
|
wu shan luo pu
|
|
27116
|
巫山洛水
|
巫
|
wū shān luò shuǐ
|
巫山: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指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或男女欢会
|
清·纪昀《滦阳续录·江南举子》:“自是夜半恒至,妖媚冶荡,百态横生,举子以为巫山洛水,不是过也。”
|
WS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巫山洛浦
|
|
./N3Flcw==.html
|
wu shan luo shui
|
|
25410
|
一念之差
|
一
|
yī niàn zhī chā
|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
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
YNZ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差二错、阴差阳错、差之毫厘
|
千差万别
|
./NW51Yw==.html
|
yi nian zhi cha
|
|
21823
|
差强人意
|
差
|
chā qiáng rén yì
|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
CQ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
大失所望
|
./b2dr.html
|
cha qiang ren yi
|
|
26715
|
亡国之社
|
亡
|
wáng guó zhī shè
|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
WG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kZQ==.html
|
wang guo zhi she
|
|
12426
|
过去未来
|
过
|
guò qù wèi lái
|
已往的和今后的
|
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那时天台韶国师是个得道的祖师,能知过去未来之事。”
|
GQ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0xMA==.html
|
guo qu wei lai
|
|
12990
|
枯树逢春
|
枯
|
kū shù féng chūn
|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
KS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枯木逢春
|
生不逢时
|
./NDQ0cw==.html
|
ku shu feng chun
|
|
1123
|
不为已甚
|
不
|
bù wéi yǐ shèn
|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
BW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适可而止
|
|
./MnR5.html
|
bu wei yi shen
|
|
20314
|
在天之灵
|
在
|
zài tiān zhī líng
|
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
|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
ZT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sbQ==.html
|
zai tian zhi ling
|
|
25757
|
已成定局
|
已
|
yǐ chéng dìng jú
|
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
欧阳山《苦斗》:“她脸上露出万事已成定局的神态,只拿一对感激不尽的圆眼睛瞪着大家。”
|
YC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木已成舟
|
|
./NnZ4YQ==.html
|
yi cheng ding ju
|
|
18905
|
新益求新
|
新
|
xīn yì qiú xīn
|
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
|
清·王韬《练水师》:“西国船制,日有变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XY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dlaw==.html
|
xin yi qiu xin
|
|
12817
|
枯树开花
|
枯
|
kū shù kāi huā
|
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亦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迹。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KS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枯木生花、枯木逢春
|
枯木朽株
|
./YzU4.html
|
ku shu kai hua
|
|
22352
|
沉滓泛起
|
沉
|
chén zǐ fàn qǐ
|
已经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
|
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全国人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
|
CZF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老调重弹、沉渣泛起
|
|
./cGx5.html
|
chen zi fan qi
|
|
25934
|
意望已过
|
意
|
yi wang yi guo
|
已经超出了原先的愿望。
|
|
YWYG
|
一般成语
|
|
|
|
./MnB6aQ==.html
|
yi wang yi guo
|
|
6498
|
得步进步
|
得
|
dé bù jìn bù
|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
DBJ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
|
./dm42.html
|
de bu jin bu
|
|
1527
|
不能自已
|
不
|
bù néng zì yǐ
|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
BN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
|
./bThh.html
|
bu neng zi yi
|
|
23374
|
死而后已
|
死
|
sǐ ér hòu yǐ
|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SE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鞠躬尽瘁、摩顶放踵
|
虚度年华
|
./MjYxcQ==.html
|
si er hou yi
|
|
20612
|
赞叹不已
|
赞
|
zàn tàn bù yǐ
|
已:止;完。连声赞赏不止。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庄绍光看了,赞叹不已。”
|
ZT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赞不绝口
|
|
./NXhvaQ==.html
|
zan tan bu yi
|
|
2062
|
巴山蜀水
|
巴
|
bā shān shǔ shuǐ
|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
BSSS
|
一般成语
|
|
|
|
./Z3kw.html
|
ba shan shu shui
|
|
14656
|
后巷前街
|
后
|
hòu xiàng qián jiē
|
巷:胡同。指四处的街坊居民
|
元·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二折:“那厮每走遍了后巷前街,几曾冲州撞府!”
|
HXQ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坊四邻
|
|
./N2xlcw==.html
|
hou xiang qian jie
|
|
15756
|
街头巷口
|
街
|
jiē tóu xiàng kǒu
|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
JT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底、巷尾街头
|
|
./OHhiOA==.html
|
jie tou xiang kou
|
|
16191
|
巾国英雄
|
巾
|
jīn guó yīng xióng
|
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
范克明《张学良传·郭松龄》:“原来,是由于有超人胆识,被誉为‘巾国英雄’的韩淑秀‘不顾风险,冒死拦截 范克明《张学良传·郭松龄》:“原来,是由于有超人胆识,被誉为‘巾国英雄’的韩淑秀‘不顾风险,冒死拦截刑车,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归奉完婚,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因此郭才未遭杀害’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
|
JGYX
|
一般成语
|
|
|
|
./NDA2YQ==.html
|
jin guo ying xiong
|
|
15505
|
巾帼英雄
|
巾
|
jīn guó yīng xióng
|
巾帼: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为妇女的代称。女性中的英雄。
|
《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
JG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女中丈夫
|
女流之辈
|
./MWp4bQ==.html
|
jin guo ying xiong
|
|
15842
|
巾帼奇才
|
巾
|
jīn guó qí cái
|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据这景象,岂但是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
|
JGQC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巾帼豪杰、巾帼英雄
|
|
./MWhrdw==.html
|
jin guo qi cai
|
|
15297
|
巾帼丈夫
|
巾
|
jīn guó zhàng fū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有大丈夫气慨的女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要算个智、仁、勇三者兼备的巾帼丈夫。”
|
JG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巾帼须眉
|
|
./MWZ1ZQ==.html
|
jin guo zhang fu
|
|
15367
|
巾帼须眉
|
巾
|
jīn guó xū méi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
清 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
JG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巾帼英雄
|
|
./MWd5NA==.html
|
jin guo xu mei
|
|
3907
|
卖法市恩
|
卖
|
mài fǎ shì ēn
|
市:买。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
|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某也惜你骁勇,但国有定法,某不敢卖法市恩。送你上京,取圣断,如何?”
|
MFSE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徇私枉法
|
|
./NDc1bw==.html
|
mai fa shi en
|
|
2939
|
贫士市瓜
|
贫
|
pín shì shì guā
|
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
《北齐书·杨愔传》:“然取士多以言貌,时致谤言,以为愔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
|
PSS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B6Yw==.html
|
pin shi shi g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