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22
|
奉天承运
|
奉
|
fèng tiān chéng yùn
|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
FT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Jjaw==.html
|
feng tian cheng yun
|
|
5153
|
愤不顾身
|
愤
|
fèn bù gù shēn
|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FB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忿不顾身
|
|
./M2s3YQ==.html
|
fen bu gu shen
|
|
15805
|
激昂青云
|
激
|
ji ang qing yun
|
奋发意气于青云之上,指痛痛快快地做一番事业。
|
|
JAQY
|
一般成语
|
|
|
|
./MWR2aw==.html
|
ji ang qing yun
|
|
5457
|
奋发踔厉
|
奋
|
fèn fā chuō lì
|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
FFCL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奋发蹈厉、蹈厉奋发
|
|
./M2s5aQ==.html
|
fen fa chuo li
|
|
5248
|
奋勇向前
|
奋
|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
FY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勇前进
|
|
./ODRndw==.html
|
fen yong xiang qian
|
|
4766
|
奋发图强
|
奋
|
fèn fā tú qiáng
|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
FF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发愤图强、奋发有为
|
自暴自弃
|
./NmJp.html
|
fen fa tu qiang
|
|
5193
|
奋笔疾书
|
奋
|
fèn bǐ jí shū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
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 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
FB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秉笔直书
|
|
./NmE1bw==.html
|
fen bi ji shu
|
|
5748
|
奋笔直书
|
奋
|
fèn bǐ zhí shū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 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真命世杰也,与古人何多让焉,将来正未可量。”...
|
FBZS
|
一般成语
|
|
|
|
./NmE1eQ==.html
|
fen bi zhi shu
|
|
5945
|
奋臂一呼
|
奋
|
fèn bì yī hū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
FB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臂大呼
|
|
./ODRqNA==.html
|
fen bi yi hu
|
|
5946
|
奋臂大呼
|
奋
|
fèn bì dà hū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
FB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臂一呼、振臂一呼
|
|
./ODRqZQ==.html
|
fen bi da hu
|
|
6168
|
奋袂而起
|
奋
|
fèn mèi ér qǐ
|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而起。”
|
FME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袂而起
|
|
./MTFzaw==.html
|
fen mei er qi
|
|
5943
|
奋袂攘襟
|
奋
|
fèn mèi rǎng jīn
|
奋袂:挥袖;攘襟:撩起衣襟。挥袖攘襟站起。形容愤恨或激动
|
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
|
FM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ocQ==.html
|
fen mei rang jin
|
|
5249
|
奋勇前进
|
奋
|
fèn yǒng qián jìn
|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
FY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勇向前
|
|
./ODRoNg==.html
|
fen yong qian jin
|
|
5251
|
奋不顾生
|
奋
|
fèn bù gù shēng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旧唐书·田弘正传》:“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
|
FB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不顾身、奋不顾命、奋不虑身
|
|
./ODRpdQ==.html
|
fen bu gu sheng
|
|
5944
|
奋不虑身
|
奋
|
fèn bù lǜ shēn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宋史·赵汝愚传论》:“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
|
FB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不顾身、奋不虑命、奋身不顾
|
|
./ODRpaw==.html
|
fen bu lu shen
|
|
4974
|
奋不顾身
|
奋
|
fèn bù gù shēn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
FB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舍生忘死、万死不辞
|
畏缩不前、贪生怕死
|
./MTF0NA==.html
|
fen bu gu shen
|
|
4975
|
奋发蹈厉
|
奋
|
fèn fā dǎo lì
|
奋:振作;发:激励;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
FFD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蹈厉奋发
|
|
./MTF0ZQ==.html
|
fen fa dao li
|
|
5942
|
奋身独步
|
奋
|
fèn shēn dú bù
|
奋:振作;独步: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努力出人头地
|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四折:“脱白衣平步上云衢,离尘途奋身独步。”
|
FSD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oZw==.html
|
fen shen du bu
|
|
5246
|
奋勇直前
|
奋
|
fèn yǒng zhí qián
|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
FY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勇前进
|
|
./ODRnYw==.html
|
fen yong zhi qian
|
|
5247
|
奋勇争先
|
奋
|
fèn yǒng zhēng xiān
|
奋:振起,发扬。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
明·郭勋《英烈传》第35回:“那德胜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杀的汉兵大败而奔。”
|
FY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勇当先
|
|
./ODRnbQ==.html
|
fen yong zheng xian
|
|
4976
|
奋起直追
|
奋
|
fèn qǐ zhí zhuī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
FQ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起直追
|
踌躇不前、得过且过
|
./MTF0bw==.html
|
fen qi zhi zhui
|
|
9069
|
同心协契
|
同
|
tóng xīn xié qì
|
契:投合。齐心协力
|
《南史·宋纪·武帝》:“同心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青州刺史弘。”
|
TXX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齐心协力
|
|
./N2kzYw==.html
|
tong xin xie qi
|
|
1974
|
奔腾澎湃
|
奔
|
bēn téng péng pài
|
奔腾:飞奔疾驰;澎湃:波涛冲击声。形容声势极大
|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狂风暴作,湖水奔腾澎湃,势如千军万马。”
|
BTP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汹涌澎湃
|
风平浪静
|
./ODVrdw==.html
|
ben teng peng pai
|
|
3184
|
仆仆道途
|
仆
|
pú pú dào tú
|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如客店必照例造报月一陈核,则仆仆道途,不胜其苦矣。”
|
PPD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ydQ==.html
|
pu pu dao tu
|
|
21656
|
闯南走北
|
闯
|
chuǎng nán zǒu běi
|
奔走四方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
|
CN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南闯北
|
|
./M2Vp.html
|
chuang nan zou bei
|
|
2306
|
波波碌碌
|
波
|
bō bō lù lù
|
奔走忙碌貌。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指望一举状元及第,峥嵘发达。谁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
|
BBLL
|
一般成语
|
|
|
|
./MzVhMg==.html
|
bo bo lu lu
|
|
1332
|
奔走呼号
|
奔
|
bēn zǒu hū háo
|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
BZ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jZh.html
|
ben zou hu hao
|
|
11428
|
各奔前程
|
各
|
gè bèn qián chéng
|
奔:奔向;程:道路;前程:前途。各走各的道;寻找自己的前途。比喻各人向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
|
元 无名氏《张协状元 贫女乞食回乡》:“方信相逢不下马,也须各自奔前程。”
|
GB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道扬镳
|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
./MTR6MA==.html
|
ge ben qian cheng
|
|
7609
|
东跑西奔
|
东
|
dōng pǎo xī bēn
|
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4章:“逃难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炮火下东跑西奔。”
|
DP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跑
|
|
./N2NmZw==.html
|
dong pao xi ben
|
|
1333
|
奔走相告
|
奔
|
bēn zǒu xiāng gào
|
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
|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
BZ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欣喜若狂、乐不可支
|
面如土色、呆若木鸡
|
./ajZr.html
|
ben zou xiang gao
|
|
24431
|
赏功罚罪
|
赏
|
shǎng gōng fá zuì
|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
SG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赏高罚下、赏劳罚罪
|
|
./NHVxYQ==.html
|
shang gong fa zui
|
|
8706
|
提奖后辈
|
提
|
tí jiǎng hòu bèi
|
奖:劝勉。提拔勉励后一代
|
《北史·魏收传》:“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
TJH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ZzaQ==.html
|
ti jiang hou bei
|
|
8660
|
套言不叙
|
套
|
tào yán bù xù
|
套言:客套话。套话不多说了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
TY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套言不陈
|
|
./OGk4Zw==.html
|
tao yan bu xu
|
|
8661
|
套言不陈
|
套
|
tào yán bù chén
|
套言:客套话;陈:陈述。套话不多说了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
TY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套言不叙
|
|
./OGk4cQ==.html
|
tao yan bu chen
|
|
572
|
奥援有灵
|
奥
|
ào yuán yǒu líng
|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显露神通
|
明 文秉《先拨志始》下卷:“皆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
AY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Xc=.html
|
ao yuan you ling
|
|
98
|
奥妙无穷
|
奥
|
ào miào wú qióng
|
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
AM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莫测
|
一成不变、一定之规
|
./Z3Jj.html
|
ao miao wu qiong
|
|
8693
|
探奥索隐
|
探
|
tàn ào suǒ yǐn
|
奥:深奥;隐:秘密。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卷:“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
|
TA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赜索隐
|
|
./OHB3dQ==.html
|
tan ao suo yin
|
|
874
|
儿女子语
|
儿
|
ér nǚ zǐ yǔ
|
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
《宋史 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
ENZ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B2aQ==.html
|
er nu zi yu
|
|
9188
|
女娲补天
|
女
|
nǚ wā bǔ tiān
|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NW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炼石补天
|
|
./ZnI4.html
|
nu wa bu tian
|
|
9319
|
女扮男装
|
女
|
nǚ bàn nán zhuāng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及至此时,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
|
NB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乔装打扮、女扮男妆
|
男扮女装
|
./NnF0ZQ==.html
|
nu ban nan zhuang
|
|
9321
|
女扮男妆
|
女
|
nǚ bàn nán zhuāng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8卷:“那黄善聪女扮男妆,千古奇事。”
|
NB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女扮男妆
|
男扮女装
|
./NnhzaQ==.html
|
nu ban nan zhuang
|
|
9534
|
女貌郎才
|
女
|
nǚ mào láng cái
|
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厮撞着,将父母远乡相抛,雁杳鱼沉没下落。”明·兰陵笑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厮撞着,将父母远乡相抛,雁杳鱼沉没下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却说李衙内和玉楼,两个女貌郎才,如鱼似水。”...
|
NM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郎才女貌
|
|
./NGhiOA==.html
|
nu mao lang cai
|
|
9320
|
女流之辈
|
女
|
nǚ liú zhī bèi
|
女流:妇女。妇女之流,带轻视的说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你女流之辈,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熊做阴阳的人,一惟酒食是图而已。”
|
NLZ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
./NnF0bw==.html
|
nu liu zhi bei
|
|
9243
|
奴颜媚骨
|
奴
|
nú yán mèi gǔ
|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
NYM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奴颜婢膝
|
威武不屈
|
./MXR4dw==.html
|
nu yan mei gu
|
|
9275
|
奴颜婢膝
|
奴
|
nú yán bì xī
|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
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
NY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奴颜媚骨
|
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
./MXduNA==.html
|
nu yan bi xi
|
|
16389
|
奸人之雄
|
奸
|
jiān rén zhī xióng
|
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
|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
JRZ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Ddncw==.html
|
jian ren zhi xiong
|
|
15655
|
奸臣当道
|
奸
|
jiān chén dāng dào
|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
|
JC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豺狼当道
|
|
./NDdnaQ==.html
|
jian chen dang dao
|
|
15692
|
奸淫抢掠
|
奸
|
jiān yín qiǎng lüè
|
奸淫:奸污。奸污妇女,掠夺财物,比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奸淫抢掠,不要历史,不要文化,……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奸淫抢掠,不要历史,不要文化,……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
|
JYQ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奸淫掳掠
|
|
./N2wzNA==.html
|
jian yin qiang lüe
|
|
15301
|
奸淫掳掠
|
奸
|
jiān yín lǔ lüè
|
奸淫:奸污;掳掠:抢劫人和物。奸污女人;抢夺财物。比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谁知仍是强赊硬抢,掳掠奸淫,无所不至。”
|
JYL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荒淫无耻
|
尊老爱幼、扶老携幼
|
./MWZ4Zw==.html
|
jian yin lu lüe
|
|
20921
|
捉奸捉双
|
捉
|
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况且‘捉奸捉双’,我和你又无实迹凭据,随他说长道短。”
|
Z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贼见赃
|
信口雌黄
|
./OGc2YQ==.html
|
zhuo jian zhuo sh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