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
大刀阔斧
|
大
|
dà dāo kuò fǔ
|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
DD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雷厉风行
|
束手无策、缩手缩脚
|
./dGhv.html
|
da dao kuo fu
|
|
23257
|
势穷力竭
|
势
|
shì qióng lì jié
|
大势已去,力量用尽。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
|
金·王若虚《复之纯交说》:“凶乘祸鸠,势穷力竭,而投诸囚,以伏于幽。”
|
SQ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穷力屈
|
势如破竹
|
./MjRnaQ==.html
|
shi qiong li jie
|
|
6403
|
大势所趋
|
大
|
dà shì suǒ qū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DS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
|
./dTB1.html
|
da shi suo qu
|
|
6404
|
大势已去
|
大
|
dà shì yǐ qù
|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
DSY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强弩之末、落花流水、每况愈下、日暮途穷
|
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欣欣向荣
|
./dTE0.html
|
da shi yi qu
|
|
7588
|
大匠不斫
|
大
|
dà jiàng bù zhuó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计,大兵不寇。’”...
|
DJ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ltcw==.html
|
da jiang bu zhuo
|
|
11488
|
高谈雄辩
|
高
|
gāo tán xióng biàn
|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GTX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能言善辩
|
|
./MTV0dQ==.html
|
gao tan xiong bian
|
|
15679
|
叫叫嚷嚷
|
叫
|
jiào jiào rǎng rǎng
|
大叫大嚷,吵吵闹闹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
|
JJR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叫大嚷、吵吵闹闹
|
|
./N2I5cw==.html
|
jiao jiao rang rang
|
|
7578
|
大同境域
|
大
|
dà tóng jìng yù
|
大同:所有地方都这样。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DT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共产主义
|
|
./NnllNg==.html
|
da tong jing yu
|
|
6342
|
大材小用
|
大
|
dà cái xiǎo yòng
|
大器物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 大器物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屈才。...
|
宋 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
DC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
./dGUy.html
|
da cai xiao yong
|
|
6392
|
大器晚成
|
大
|
dà qì wǎn chéng
|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DQ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生可畏
|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
./dHdv.html
|
da qi wan cheng
|
|
6535
|
地动山摇
|
地
|
dì dòng shān yáo
|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
DD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塌地陷、天翻地覆、山崩地裂
|
风平浪静、纹丝不动
|
./d2Fz.html
|
di dong shan yao
|
|
22720
|
尺瑜寸瑕
|
尺
|
chǐ yú cùn xiá
|
大块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
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蒋观文钱塘天府二贴赞》:“尺瑜寸瑕,工所不弃。”
|
CY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EydQ==.html
|
chi yu cun xia
|
|
6381
|
大块文章
|
大
|
dà kuài wén zhāng
|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DK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篇大论、鸿篇巨制、洋洋万言
|
言简意赅、要言不繁
|
./dHM4.html
|
da kuai wen zhang
|
|
6775
|
大喊大吼
|
大
|
dà hǎn dà hǒu
|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
邓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不是巩固这几年大喊大吼的东西,而是巩固原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好 邓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不是巩固这几年大喊大吼的东西,而是巩固原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做法。”...
|
DH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喊大叫
|
|
./NnlwYQ==.html
|
da han da hou
|
|
6718
|
大喊大叫
|
大
|
dà hǎn dà jiào
|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9章:“吴毓鳞首先大喊大叫,‘内阁不能统一,我们不如及早下台。’”
|
DH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呼小叫、大喊大吼
|
无声无息
|
./Njh3bw==.html
|
da han da jiao
|
|
14700
|
吼三喝四
|
吼
|
hǒu sān hè sì
|
大声吆喝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维持会这些人,每天就在一块肥吃大喝,纸烟不离嘴,见人开口就是‘妈的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维持会这些人,每天就在一块肥吃大喝,纸烟不离嘴,见人开口就是‘妈的屄’,整天吼三喝四抖威风。”...
|
HS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吼大叫
|
|
./N3VleQ==.html
|
hou san he si
|
|
14105
|
嚎啕大哭
|
嚎
|
háo táo dà kū
|
大声哭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来。”
|
HTD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抱头痛哭、号啕痛哭
|
|
./OTd2OA==.html
|
hao tao da ku
|
|
13454
|
嚎天动地
|
嚎
|
háo tiān dòng dì
|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
HT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嚎天喊地、呼天唤地
|
|
./Nzdn.html
|
hao tian dong di
|
|
6772
|
大吼大叫
|
大
|
dà hǒu dà jiào
|
大声喊叫
|
梁实秋《懒》:“任谁看完报纸之后,必须折好叠好放还原处,否则他就大吼大叫。”
|
DH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喊大叫
|
轻言细语
|
./NnlvNg==.html
|
da hou da jiao
|
|
7076
|
大吆小喝
|
大
|
dà yāo xiǎo hē
|
大声喊叫、谩骂。
|
|
DYXH
|
一般成语
|
|
|
|
./M2Rjdw==.html
|
da yao xiao he
|
|
1859
|
八抬大轿
|
八
|
bā tái dà jiào
|
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是身分重要的标志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轿,比先前更显荣耀。”
|
BT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ZoNg==.html
|
ba tai da jiao
|
|
24629
|
一心一德
|
一
|
yī xīn yī dé
|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YXY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同心同德
|
离心离德
|
./MmtmOA==.html
|
yi xin yi de
|
|
17075
|
群起效尤
|
群
|
qún qǐ xiào yóu
|
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
《二度梅全传》:“恐此子效尤,干那结交权党,势压班僚,丧失名节的事,岂不辱我一门清白?”
|
QQ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Blbw==.html
|
qun qi xiao you
|
|
17423
|
亲离众叛
|
亲
|
qīn lí zhòng pàn
|
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QLZ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众叛亲离
|
众望所归
|
./NG5yNg==.html
|
qin li zhong pan
|
|
21450
|
自不待言
|
自
|
zì bù dài yán
|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
|
ZBDY
|
一般成语
|
|
|
|
./NjR1dQ==.html
|
zi bu dai yan
|
|
21294
|
众口同声
|
众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
ZK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异口同声
|
众说纷纭
|
./NjI5OA==.html
|
zhong kou tong sheng
|
|
20480
|
众所周知
|
众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
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ZS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尽人皆知、妇孺皆知、有目共睹
|
一无所知
|
./MngwYQ==.html
|
zhong suo zhou zhi
|
|
17032
|
群情激昂
|
群
|
qún qíng jī áng
|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
林语堂《买鸟》:“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 林语堂《买鸟》:“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的怒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了。”...
|
QQJ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群情鼎沸
|
|
./OTBvMg==.html
|
qun qing ji ang
|
|
20224
|
众目睽睽
|
众
|
zhòng mù kuí kuí
|
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意看的样子。
|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
ZM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目共睹、大庭广众、众目昭彰
|
掩人耳目
|
./MnQybQ==.html
|
zhong mu kui kui
|
|
20484
|
众目昭彰
|
众
|
zhòng mù zhāo zhāng
|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
ZM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大庭广众、有目共睹
|
掩人耳目
|
./Mng0cQ==.html
|
zhong mu zhao zhang
|
|
6373
|
大家闺秀
|
大
|
dà jiā guī xiù
|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
DJ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金小姐、金枝玉叶、闺房之秀
|
小家碧玉
|
./dHBx.html
|
da jia gui xiu
|
|
7590
|
大家小户
|
大
|
dà jiā xiǎo hù
|
大家:大户人家;小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
DJ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lubQ==.html
|
da jia xiao hu
|
|
6372
|
大家风范
|
大
|
dà jiā fēng fàn
|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
DJ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将风度
|
小家子气
|
./dHBn.html
|
da jia feng fan
|
|
6273
|
大起大落
|
大
|
dà qǐ dà luò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
DQ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坎坷不平
|
一帆风顺
|
./NWhz.html
|
da qi da luo
|
|
12869
|
宽仁大度
|
宽
|
kuān rén dà dù
|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KRD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宽宏大度
|
|
./MWpmMA==.html
|
kuan ren da du
|
|
7595
|
大度汪洋
|
大
|
dà dù wāng yáng
|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
DDWY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度豁达、大度包容、宽宏大量
|
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
./Nnlycw==.html
|
da du wang yang
|
|
7596
|
大度豁达
|
大
|
dà dù huò dá
|
大度:气量大;豁达:开朗。形容人宽宏开通,有度量,能容人
|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
DDHD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豁达大度
|
小肚鸡肠
|
./NnlzMg==.html
|
da du huo da
|
|
4452
|
鸣鼓而攻
|
鸣
|
míng gǔ ér gōng
|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MGE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兴师问罪
|
|
./Zmlt.html
|
ming gu er gong
|
|
6672
|
大动肝火
|
大
|
dà dòng gān huǒ
|
大怒。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
DD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发雷霆
|
和风细雨、和蔼可亲
|
./M2QwNA==.html
|
da dong gan huo
|
|
12630
|
闺英闱秀
|
闺
|
guī yīng wéi xiù
|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
|
GY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家闺秀
|
|
./NzJn.html
|
gui ying wei xiu
|
|
20633
|
招摇过市
|
招
|
zhāo yáo guò shì
|
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惹人注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
ZYG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引人注目、白日衣绣
|
|
./NXo4dw==.html
|
zhao yao guo shi
|
|
6358
|
大方之家
|
大
|
dà fāng zhī jiā
|
大方:原指深通道术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学问深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
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DF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途老马、斫轮老手
|
|
./dGtx.html
|
da fang zhi jia
|
|
24813
|
一木难支
|
一
|
yī mù nán zhī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YMN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孤木难支
|
|
./Mm5mdQ==.html
|
yi mu nan zhi
|
|
22549
|
长篇大套
|
长
|
cháng piān dà tào
|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
《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
CPD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篇大论、长篇宏论
|
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
./Mzd6YQ==.html
|
chang pian da tao
|
|
16082
|
江南海北
|
江
|
jiāng nán hǎi běi
|
大江之南,大海之北。形容地域广阔,
|
三国·魏·曹叡《赦辽东吏民公文》:“书传所载也,江南海北有万里之限,辽东君臣,无怵惕之患。”
|
JNH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南海北
|
|
./M3lxdw==.html
|
jiang nan hai bei
|
|
22489
|
沧海一鳞
|
沧
|
cāng hǎi yī lín
|
大海中的一片鱼鳞。比喻非常渺小。
|
《冷眼观》第七回:“因要替一个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阔公子,把自己从前十载青灯,半生黄卷,都随着乌 《冷眼观》第七回:“因要替一个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阔公子,把自己从前十载青灯,半生黄卷,都随着乌鞭黑帽,犹如沧海一鳞,巫山片云,顷刻间风弛电掣,卷入无何有之乡。”...
|
CH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沧海一粟
|
|
./Mzc5cQ==.html
|
cang hai yi lin
|
|
13562
|
海啸山崩
|
海
|
hǎi xiào shān bēng
|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
HX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海啸
|
|
./MThpaQ==.html
|
hai xiao shan beng
|
|
14569
|
海沸江翻
|
海
|
hǎi fèi jiāng fān
|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
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
HF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波翻、海沸河翻
|
|
./NmI2dw==.html
|
hai fei jiang fan
|
|
14894
|
洪炉点雪
|
洪
|
hóng lú diǎn xuě
|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
HLD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炉点雪
|
|
./MTlnNA==.html
|
hong lu dian xue
|
|
17517
|
清天白日
|
清
|
qīng tiān bái rì
|
大白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醒来!清天白日,却怎的这等酣睡?”
|
QT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天白日
|
|
./NG9yaw==.html
|
qing tian bai 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