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74
|
因敌取资
|
因
|
yīn dí qǔ zī
|
因:依,靠;资:财物,资用。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
《北史 燕凤传》:“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
YD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因敌为资
|
|
./MnNocw==.html
|
yin di qu zi
|
|
25515
|
因势利导
|
因
|
yīn shì lì dǎo
|
因:循;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
YS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水推舟
|
倒行逆施
|
./NXJhcw==.html
|
yin shi li dao
|
|
25517
|
因时制宜
|
因
|
yīn shí zhì yí
|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
《晋书 刘颂传》:“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
|
YS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因地制宜
|
一概而论
|
./NXJiYw==.html
|
yin shi zhi yi
|
|
25518
|
因事制宜
|
因
|
yīn shì zhì yí
|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的事情,制定适宜的措施。
|
西汉 班固《汉书 韦贤传》:“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制宜。”
|
YS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视同仁
|
./NXJibQ==.html
|
yin shi zhi yi
|
|
25505
|
因材施教
|
因
|
yīn cái shī jiào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YC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对症下药
|
一视同仁
|
./NXF0YQ==.html
|
yin cai shi jiao
|
|
25225
|
因陋就简
|
因
|
yīn lòu jiù jiǎn
|
因:沿袭;陋:简陋;就:将就。马虎凑和;任其简陋;不求改进。指就着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
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
YL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滥竽充数
|
富丽堂皇
|
./MnRsaQ==.html
|
yin lou jiu jian
|
|
25508
|
因地制宜
|
因
|
yīn dì zhì yí
|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
YD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因势利导
|
一成不变
|
./NXF2OA==.html
|
yin di zhi yi
|
|
8015
|
同心并力
|
同
|
tóng xīn bìng lì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
TX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齐心协力、同心同德
|
离心离德
|
./NTYzNg==.html
|
tong xin bing li
|
|
8790
|
同心合力
|
同
|
tóng xīn hé lì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TXH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齐心协力
|
|
./MmJlcw==.html
|
tong xin he li
|
|
7785
|
同心协力
|
同
|
tóng xīn xié lì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
《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
TXX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齐心协力
|
同床异梦
|
./Mjl5MA==.html
|
tong xin xie li
|
|
13568
|
囫囵吞枣
|
囫
|
hú lún tūn zǎo
|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
HL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
./MThtZQ==.html
|
hu lun tun zao
|
|
12924
|
困兽犹斗
|
困
|
kùn shòu yóu dòu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
KS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铤而走险、狗急跳墙
|
放下屠刀、自行灭亡
|
./MWx0ZQ==.html
|
kun shou you dou
|
|
17056
|
穷亡解沮
|
穷
|
qing wang jie ju
|
困窘逃亡,瓦解丧败。
|
|
QWJJ
|
一般成语
|
|
|
|
./MXllNg==.html
|
qing wang jie ju
|
|
15021
|
艰难曲折
|
艰
|
jiān nán qū zhé
|
困难和曲折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
JN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帆风顺
|
./OW5z.html
|
jian nan qu zhe
|
|
15213
|
艰难困苦
|
艰
|
jiān nán kùn kǔ
|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
JNK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荆棘载途
|
万事亨通
|
./MWVibw==.html
|
jian nan kun ku
|
|
11030
|
力困筋乏
|
力
|
lì kùn jīn fá
|
困:劳倦;乏:疲乏。用尽了全力
|
元·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如今容颜瘦,倒不如辛勤还家罢,我如今力困筋乏。”
|
LKJ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筋疲力尽
|
精神抖擞
|
./NnY4YQ==.html
|
li kun jin fa
|
|
13063
|
困而学之
|
困
|
kùn ér xué zhī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不学
|
./MW00OA==.html
|
kun er xue zhi
|
|
12895
|
困而不学
|
困
|
kùn ér bù xué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学之
|
./MWttMg==.html
|
kun er bu xue
|
|
11840
|
国困民穷
|
国
|
guó kùn mín qióng
|
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
|
GKM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国富民强
|
./ODNqYQ==.html
|
guo kun min qiong
|
|
23989
|
死心眼儿
|
死
|
sǐ xīn yǎn ér
|
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
SXY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心眼
|
缺心眼
|
./NnJrdw==.html
|
si xin yan er
|
|
5539
|
封己守残
|
封
|
fēng jǐ shǒu cán
|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言理学者……薄文苑为辞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言理学者……薄文苑为辞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
FJ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抱残守缺
|
|
./M2w1cQ==.html
|
feng ji shou can
|
|
12544
|
根深固本
|
根
|
gēn shēn gù běn
|
固:坚守。指根茎深厚牢固
|
《晋书·伏滔传》:“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根深固本,传之百世。”
|
GSG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根深本固
|
|
./OGx5Yw==.html
|
gen shen gu ben
|
|
26659
|
无根而固
|
无
|
wú gēn ér gù
|
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
《管子·戒》:“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WGE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cwdw==.html
|
wu gen er gu
|
|
11850
|
固执不通
|
固
|
gù zhí bù tōng
|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
|
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个固执不通的吴翘胡子。”
|
GZB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固执己见
|
|
./ODN4Ng==.html
|
gu zhi bu tong
|
|
11313
|
固执己见
|
固
|
gù zhí jǐ jiàn
|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GZ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
谦虚谨慎、不露圭角、虚怀若谷
|
./Nng2.html
|
gu zhi ji jian
|
|
26712
|
王公大人
|
王
|
wáng gōng dà rén
|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
WGD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达官贵人、王公贵人
|
平民百姓
|
./NThjMA==.html
|
wang gong da ren
|
|
27100
|
王公贵人
|
王
|
wáng gōng guì rén
|
国君重臣。泛指高官贵人
|
《晋书·秦秀传》:“王公贵人,复何畏哉!”
|
WGG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王公大人、达官贵人
|
平民百姓
|
./NzFvaQ==.html
|
wang gong gui ren
|
|
12634
|
国士无双
|
国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GSW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内无双
|
|
./NzQ0.html
|
guo shi wu shuang
|
|
11979
|
国不堪贰
|
国
|
guo bu kan er
|
国家受不了两属情况的存在。
|
|
GBKE
|
一般成语
|
|
|
|
./MTgyeQ==.html
|
guo bu kan er
|
|
11616
|
国富民安
|
国
|
guó fù mín ān
|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
GFMA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国泰民安
|
|
./MTd3aw==.html
|
guo fu min an
|
|
11986
|
国富民丰
|
国
|
guó fù mín fēng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
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
GFM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富民强
|
|
./MTkwaw==.html
|
guo fu min feng
|
|
11661
|
国富兵强
|
国
|
guó fù bīng qiáng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
GF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富民强
|
|
./MTlwdQ==.html
|
guo fu bing qiang
|
|
11324
|
国富民强
|
国
|
guó fù mín qiáng
|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
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GFM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国泰民安、国富兵强
|
民困国穷、国贫民弱
|
./NzN1.html
|
guo fu min qiang
|
|
8123
|
统购统销
|
统
|
tǒng gòu tǒng xiāo
|
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销售
|
毛泽东《的按语》:“因为党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政策,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了。”
|
TG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h4cQ==.html
|
tong gou tong xiao
|
|
11662
|
国将不国
|
国
|
guó jiāng bù guó
|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
GJB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TlyOA==.html
|
guo jiang bu guo
|
|
18209
|
小国寡民
|
小
|
xiǎo guó guǎ mín
|
国家小,人民少。
|
先秦 李耳《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XGG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泱泱大国
|
./Mmt6cw==.html
|
xiao guo gua min
|
|
8080
|
天下承平
|
天
|
tiān xià chéng píng
|
国家持久太平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七回:“内无吴蜀东西之忧,外无南北边防之患,天下承平,甲兵不用。”
|
TXC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太平盛世、四海承平
|
天下大乱、天下鼎沸
|
./NzF6Mg==.html
|
tian xia cheng ping
|
|
11748
|
国难当头
|
国
|
guó nàn dāng tóu
|
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么?”...
|
GN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IxZQ==.html
|
guo nan dang tou
|
|
2974
|
破国亡宗
|
破
|
pò guó wáng zōng
|
国家毁灭,宗族消亡
|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用商鞅桑宏羊之术,破国亡宗者皆是也。”
|
PGW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国亡家
|
|
./OGppMA==.html
|
po guo wang zong
|
|
26396
|
亡国灭种
|
亡
|
wáng guó miè zhǒng
|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
清·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
WGM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ThjdQ==.html
|
wang guo mie zhong
|
|
11632
|
国计民生
|
国
|
guó jì mín shēng
|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
GJ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民生国计
|
|
./MTg1Ng==.html
|
guo ji min sheng
|
|
4576
|
民生国计
|
民
|
mín shēng guó jì
|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 《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
MSG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计民生
|
|
./NDVrZw==.html
|
min sheng guo ji
|
|
11608
|
国仇家恨
|
国
|
guó chóu jiā hèn
|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
GCJ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恨家仇
|
|
./MTdsZw==.html
|
guo chou jia hen
|
|
11609
|
国破家亡
|
国
|
guó pò jiā wáng
|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
GPJ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山河破碎
|
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
./MTdscQ==.html
|
guo po jia wang
|
|
2884
|
破国亡家
|
破
|
pò guó wáng jiā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唐 汪遵《咏酒二首》诗:“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
PGW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国亡宗、国破家亡
|
|
./NmU4bQ==.html
|
po guo wang jia
|
|
2885
|
破家亡国
|
破
|
pò jiā wáng guó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唐 杜牧《隋苑(红霞一抹广陵春)》诗:“却笑丘墟隋炀帝,破家亡国誊谁人?”
|
PJWG
|
一般成语
|
|
|
|
./NmU4dw==.html
|
po jia wang guo
|
|
16014
|
家亡国破
|
家
|
jiā wáng guó pò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
JWG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破家亡
|
国泰民安
|
./M3hydw==.html
|
jia wang guo po
|
|
27470
|
亡国破家
|
亡
|
wáng guó pò jiā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
WGP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国败家、国破家亡
|
|
./Nmlxaw==.html
|
wang guo po jia
|
|
12461
|
国事多艰
|
国
|
guó shì duō jiān
|
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迩者获罪于天,国事多艰,以致胡马长驱,干戈鼎沸。”
|
GS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家多故
|
|
./ODNpNg==.html
|
guo shi duo jian
|
|
14483
|
晦盲否塞
|
晦
|
huì máng pǐ sè
|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
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
HMPS
|
一般成语
|
|
|
|
./M3YxYQ==.html
|
hui mang pi 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