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98
|
口不绝吟
|
口
|
kǒu bù jué yín
|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
《旧唐书·韩愈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
KB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h4OA==.html
|
kou bu jue yin
|
|
24913
|
吟风弄月
|
吟
|
yín fēng nòng yuè
|
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 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指空虚无聊;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
|
唐 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
YF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咏日嘲月
|
|
./Mm9tbQ==.html
|
yin feng nong yue
|
|
10221
|
龙吟虎啸
|
龙
|
lóng yín hǔ xiào
|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
|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LY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
不绝如缕
|
./MXFjZw==.html
|
long yin hu xiao
|
|
17748
|
犬不夜吠
|
犬
|
quǎn bù yè fèi
|
吠:狗叫。形容社会治安良好,没有盗贼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
QB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J6Zw==.html
|
quan bu ye fei
|
|
6149
|
吠非其主
|
吠
|
fèi fēi qí zhǔ
|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FFQ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为其主
|
|
./MTFibQ==.html
|
fei fei qi zhu
|
|
11953
|
狗吠不惊
|
狗
|
gǒu fèi bù jīng
|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
GF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鸡犬不宁
|
./MTVydw==.html
|
gou fei bu jing
|
|
4956
|
吠影吠声
|
吠
|
fèi yǐng fèi shēng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
|
FY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
针锋相对
|
./MTFtNg==.html
|
fei ying fei sheng
|
|
13329
|
狂吠狴犴
|
狂
|
kuáng fèi bì àn
|
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
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剑百步,喉喘颠汁。”
|
KFBA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Ww1cw==.html
|
kuang fei bi an
|
|
2924
|
否极而泰
|
否
|
pǐ jí ér tài
|
否、泰:64卦中的两个卦名。指坏的到了尽头就要好起来
|
《宋史·韩令坤等传论赞》:“虽太祖善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
|
PJ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来
|
|
./N3M3OA==.html
|
pi ji er tai
|
|
8506
|
泰来否往
|
泰
|
tài lái pǐ wǎng
|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
《周易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周易 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吴越春秋 《周易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周易 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
TLP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来否极、否极泰来
|
|
./Nmhrdw==.html
|
tai lai pi wang
|
|
2923
|
否极生泰
|
否
|
pǐ jí shēng tài
|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几时得否极生泰,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
|
PJ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来
|
|
./N3M2eQ==.html
|
pi ji sheng tai
|
|
2922
|
否极泰至
|
否
|
pǐ jí tài zhì
|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宋·苏轼《量移廉州表》:“否极泰至,虽物理之常然;昔弃今收,岂罪余之敢望!”
|
PJ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来否极
|
|
./N3M2bw==.html
|
pi ji tai zhi
|
|
2921
|
否终而泰
|
否
|
pǐ zhōng ér tài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
《晋书·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
PZ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终复泰、否终则泰、否终斯泰
|
|
./N3M2ZQ==.html
|
pi zhong er tai
|
|
3202
|
否终斯泰
|
否
|
pǐ zhōng sī tài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
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
PZS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终而泰、否终复泰、否终则泰
|
|
./N3M2NA==.html
|
pi zhong si tai
|
|
2427
|
否极泰来
|
否
|
pǐ jí tài lái
|
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
PJT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去泰来、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
|
./MTJyMA==.html
|
pi ji tai lai
|
|
19914
|
忍耻含垢
|
忍
|
rěn chǐ hán gòu
|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
宋 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
RCH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忍辱含垢、忍耻含羞
|
|
./NmZpNg==.html
|
ren chi han gou
|
|
19915
|
忍耻含羞
|
忍
|
rěn chǐ hán xiū
|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
宋 无名氏《错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能忍耻含羞。”
|
RC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忍耻含垢
|
|
./NmZpZw==.html
|
ren chi han xiu
|
|
25267
|
意味深长
|
意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
YW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意深长、语重情长、语重心长
|
兴味索然、索然无味
|
./MnpxMg==.html
|
yi wei shen chang
|
|
13975
|
含含糊糊
|
含
|
hán hán hū hū
|
含混不清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
HH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词、模模糊糊
|
一清二楚
|
./NnFsYw==.html
|
han han hu hu
|
|
14024
|
含屈而死
|
含
|
hán qū ér sǐ
|
含着委屈而死去
|
|
HQ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负屈而亡、含冤而死
|
含笑九泉
|
./N3VqNA==.html
|
han qu er si
|
|
13596
|
含糊其词
|
含
|
hán hú qí cí
|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
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壮》:“即相执证,理全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
|
HH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辞
|
开门见山
|
./MTkyOA==.html
|
han hu qi ci
|
|
2713
|
喷血自污
|
喷
|
pēn xuè zì wū
|
含血喷人,却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
|
明·张居正《答操江胡玉吾》:“窥窃虚名,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所谓喷血以自污,求名而不得,可恶也, 明·张居正《答操江胡玉吾》:“窥窃虚名,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所谓喷血以自污,求名而不得,可恶也,亦可哀也。”...
|
PXZ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仰面唾天
|
|
./NGh3bQ==.html
|
pen xue zi wu
|
|
14122
|
含垢忍辱
|
含
|
hán gòu rěn rǔ
|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
HGR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逆来顺受、忍辱负重
|
盛气凌人、忍无可忍、恃才傲物
|
./MTk5cQ==.html
|
han gou ren ru
|
|
14706
|
含羞忍辱
|
含
|
hán xiū rěn rǔ
|
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且含羞忍辱,待报仇之后,死亦未迟。”
|
HXR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垢忍辱
|
|
./N3VpMA==.html
|
han xiu ren ru
|
|
13450
|
含冤莫白
|
含
|
hán yuān mò bái
|
含:包藏;莫:无处;无法;白:弄明白。指有冤屈无处申诉、无法昭雪。
|
|
HY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冤莫白、含冤负屈、抱恨终天
|
申冤吐气、平反昭雪
|
./NzVz.html
|
han yuan mo bai
|
|
26621
|
温良忍让
|
温
|
wēn liáng rěn ràng
|
听他人意志的摆布、忍让、屈从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一向温良忍让的母亲,愤愤地说:‘受苦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一向温良忍让的母亲,愤愤地说:‘受苦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
|
WLR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温良俭让
|
|
./OHZqYw==.html
|
wen liang ren rang
|
|
7865
|
听天由命
|
听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
TT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其自然、听之任之
|
改天换地
|
./MmJlOA==.html
|
ting tian you ming
|
|
7795
|
听其自然
|
听
|
tīng qí zì rán
|
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
TQ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之任之、听天由命
|
因势利导
|
./MmE4YQ==.html
|
ting qi zi ran
|
|
19645
|
任人摆弄
|
任
|
rèn rén bǎi nòng
|
听凭别人操纵处置
|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其次是把非党干部、把群众看成任人摆弄的傀儡,必然脱离群众,引起群众的反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其次是把非党干部、把群众看成任人摆弄的傀儡,必然脱离群众,引起群众的反对。”...
|
RR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任人摆布
|
|
./N2o5dQ==.html
|
ren ren bai nong
|
|
19957
|
任人摆布
|
任
|
rèn rén bǎi bù
|
听凭别人操纵处置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糖葫芦装作不知,任他摆布。”
|
RR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人穿鼻
|
|
./NnI3dQ==.html
|
ren ren bai bu
|
|
738
|
耳目一新
|
耳
|
ěr mù yī xīn
|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
北齐 魏收《魏书 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
E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焕然一新
|
依然如故
|
./emVx.html
|
er mu yi xin
|
|
26247
|
闻风丧胆
|
闻
|
wén fēng sàng dǎn
|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
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WF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魂落魄、心惊胆战
|
泰然自若、不动声色
|
./MmY0bw==.html
|
wen feng sang dan
|
|
26159
|
闻一知二
|
闻
|
wén yī zhī èr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WY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一知十
|
|
./MmRxNA==.html
|
wen yi zhi er
|
|
26318
|
闻一知十
|
闻
|
wén yī zhī shí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W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一知二
|
|
./MmdtdQ==.html
|
wen yi zhi shi
|
|
26801
|
闻风破胆
|
闻
|
wén fēng pò dǎn
|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WFP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丧胆
|
所向无敌
|
./NTlxdQ==.html
|
wen feng po dan
|
|
26824
|
闻所不闻
|
闻
|
wén suǒ bù wén
|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
WS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所未闻
|
习以为常
|
./NWExZQ==.html
|
wen suo bu wen
|
|
10421
|
聆音察理
|
聆
|
líng yīn chá lǐ
|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
LY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观颜察色
|
|
./Y3Jx.html
|
ling yin cha li
|
|
26834
|
闻噎废食
|
闻
|
wén yē fèi shí
|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
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闻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闻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
WY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因噎废食
|
|
./NWE1dQ==.html
|
wen ye fei shi
|
|
26434
|
闻过则喜
|
闻
|
wén guò zé xǐ
|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WG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严于律己、知错必改
|
文过饰非、知错不改
|
./NTlzcw==.html
|
wen guo ze xi
|
|
26802
|
闻风响应
|
闻
|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
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闻风响应。”
|
WF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而起、闻风而动
|
|
./NTlyNA==.html
|
wen feng xiang ying
|
|
27360
|
闻风远遁
|
闻
|
wén fēng yuǎn dùn
|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
WFY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远扬
|
|
./NTlyZQ==.html
|
wen feng yuan dun
|
|
27158
|
望风而走
|
望
|
wàng fēng ér zǒu
|
听到风声或看到踪迹,马上逃遁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4回:“今又不能尽力拒敌,反是望风而走。”
|
WFE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望风而遁
|
|
./OHBlaQ==.html
|
wang feng er zou
|
|
743
|
耳熟能详
|
耳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ESN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则诵、熟能生巧
|
浅尝辄止、寡闻少见
|
./emdl.html
|
er shu neng xiang
|
|
11617
|
寡见少闻
|
寡
|
guǎ jiàn shǎo wén
|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
GJS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寡见鲜闻、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MTd4ZQ==.html
|
gua jian shao wen
|
|
12728
|
寡闻少见
|
寡
|
guǎ wén shǎo jiàn
|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
GWS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MTZsMg==.html
|
gua wen shao jian
|
|
26811
|
闻名丧胆
|
闻
|
wén míng sàng dǎn
|
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
WM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丧胆
|
|
./NTl2aw==.html
|
wen ming sang dan
|
|
9207
|
逆耳之言
|
逆
|
nì ěr zhī yán
|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NE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逆耳良言
|
甜言蜜语
|
./MXJ0cw==.html
|
ni er zhi yan
|
|
747
|
耳闻则诵
|
耳
|
ěr wén zé sòng
|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EW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过目成诵
|
|
./emlt.html
|
er wen ze song
|
|
8616
|
听天任命
|
听
|
tīng tiān rèn mìng
|
听:任凭;任:听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孔丛子·鹗赋》:“听天任命,填厥所修。”
|
TTR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听天由命、听命由天、听天委命
|
|
./N3FueQ==.html
|
ting tian ren ming
|
|
9077
|
听天委命
|
听
|
tīng tiān wěi mìng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
明·屠隆《彩毫记·汾阳报恩》:“我们学道之人听天委命,不可怕死。”
|
TTW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天由命、听天任命、听天安命
|
|
./N3Fubw==.html
|
ting tian wei 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