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911 恩荣并济 ēn róng bìng jì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ERB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ejdp.html en rong bing ji
934 恶稔贯盈 è rěn guàn yíng 稔:成熟;贯盈:穿满了绳索,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梁书 侯景传》:“而恶稔贯盈,元凶殒毙,弟洋继逆,续长乱阶。” ERGY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恶稔祸盈、恶稔罪盈 ./NnBrNA==.html e ren guan ying
935 恶稔祸盈 è rěn huò yíng 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周书 武帝纪》:“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ERHY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恶稔贯盈、恶稔罪盈 ./NnBrZQ==.html e ren huo ying
882 耳濡目击 ěr rǔ mù jī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ER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耳染目濡、耳习目染 ./NnExbQ==.html er ru mu ji
883 耳濡目及 ěr rǔ mù jí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ER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击、耳濡目染、耳习目染 ./NnExdw==.html er ru mu ji
740 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ERM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emZh.html er ru mu ran
881 耳染目濡 ěr rǎn mù rǔ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 ... ERM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耳濡目击 ./NnExMg==.html er ran mu ru
787 二人同心 èr rén tóng xīn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ERT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NnE4MA==.html er ren tong xin
741 耳软心活 ěr ruǎn xīn huó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 ... ERX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立场坚定 ./emZr.html er ruan xin huo
938 耳热眼花 ěr rè yǎn huā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ERY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眼花耳热 ./NnExYw==.html er re yan hua
835 尔汝之交 ěr rǔ zhī jiāo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 ... ER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尔汝交 ./M2lzcQ==.html er ru zhi jiao
718 恩若再生 ēn ruò zài shēng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ER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恩同再造、恩同父母 仇深似海 ./ejdz.html en ruo zai sheng
936 恶稔罪盈 è rěn zuì yíng 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主辱臣死,当臣致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灭亡之日。” ERZY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恶稔贯盈、恶稔祸盈 ./NnBrbw==.html e ren zui ying
768 恩深爱重 ēn shēn ài zhòng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ESA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恩深义重、恩高义厚 ./NnBxOA==.html en shen ai zhong
791 额手称庆 é shǒu chēng qìng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ESCQ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欣喜若狂、额手相庆 垂头丧气 ./eXdv.html e shou cheng qing
817 额首称庆 é shōu chēng qìng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ESCQ 一般成语 ./M2ltMg==.html e shou cheng qing
818 额手称颂 é shǒu chēng sòng 同“额手称庆”。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 ... ESC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额手称庆、额手相庆 ./M2ltYw==.html e shou cheng song
897 阿世盗名 ē shì dào míng 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 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ESDM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欺世盗名 ./aw==.html e shi dao ming
705 恶声恶气 è shēng è qì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ESE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恶言恶语 好声好气、和蔼可亲 ./ejBr.html e sheng e qi
865 恩深法驰 ēn shēn fǎ chí 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ESF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BxaQ==.html en shen fa chi
851 额手加礼 é shǒu jiā lǐ 表示敬意 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ES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Bodw==.html e shou jia li
836 二三君子 èr sān jūn zǐ 犹二三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 ... ESJZ 一般成语 ./M2l0MA==.html er san jun zi
788 阿世媚俗 ē shì mèi sú 阿世:迎合世俗。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如其《民政》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 ESM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格格不入 ./dQ==.html e shi mei su
837 耳视目食 ěr shì mù shí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ESM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食耳视 ./M2l0YQ==.html er shi mu shi
799 耳视目听 ěr shì mù tīng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ESM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各尽其责 ./emc0.html er shi mu ting
743 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ESN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则诵、熟能生巧 浅尝辄止、寡闻少见 ./emdl.html er shu neng xiang
892 二三其操 èr sān qí cāo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ESQ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二三其德、二三其节 ./NnE4YQ==.html er san qi cao
915 二三其德 èr sān qí dé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ESQ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三心二意、二三其节 一心一意 ./emt1.html er san qi de
893 二三其节 èr sān qí jié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 ... ESQ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二三其德、二三其操 ./NnE4aw==.html er san qi jie
898 阿世取容 ē shì qǔ róng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ESQR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阿意取容 刚正不阿 ./MTQ=.html e shi qu rong
927 阿顺取容 ē shùn qǔ róng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ESQR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 ./NnBkZw==.html e shun qu rong
691 阿时趋俗 ē shí qū sú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ES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爱素好古 我行我素 ./YWpn.html e shi qu su
749 二三其意 èr sān qí yì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 ... ES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 ./emw0.html er san qi yi
860 饿死事大 饿 è sǐ shì dà 饿死人是件大事 清 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免。” ESS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BuZw==.html e si shi da
866 恩深似海 ēn shēn sì hǎi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真个恩深似海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ESSH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恩高义厚、恩深义重、恩深爱重 ./NnBxcw==.html en shen si hai
750 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 ... ESW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病缠身、病入膏肓 ./emxl.html er shu wei nüe
940 二竖为灾 èr shù wéi zāi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 ... ESWZ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二竖为虐 ./NnE4dQ==.html er shu wei zai
819 额手相庆 é shǒu xiāng qìng 见“额手称庆”。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ESX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额手称颂、额手称庆 ./M2ltbQ==.html e shou xiang qing
719 恩山义海 ēn shān yì hǎi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ES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恩重如山、情深义切 ./ejgy.html en shan yi hai
912 恩甚怨生 ēn shèn yuàn shēng 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亢仓子·用道》:“恩甚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ESY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ejht.html en shen yuan sheng
720 恩深义重 ēn shēn yì zhòng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ES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恩山义海、恩深似海 ./ejhj.html en shen yi zhong
838 耳食之论 ěr shí zhī lùn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 ... ES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食之谈、无稽之谈 ./M2l0aw==.html er shi zhi lun
689 耳顺之年 ér shùn zhī nián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 ES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花甲之年 ./NjA0.html er shun zhi nian
742 耳食之谈 ěr shí zhī tán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ESZ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无稽之谈、耳食之论 ./emZ1.html er shi zhi tan
903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ESZ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流言蜚语 ./NXp1.html er shi zhi yan
745 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ET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眼观六路 不闻不问 ./emd5.html er ting ba fang
721 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ETF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恩同再造、恩若再生 ./ejh3.html en tong fu mu
744 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ET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谆谆告诫、苦口婆心 旁敲侧击 ./emdv.html er ti mian ming
894 二桃三士 èr táo sān shì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ETS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二桃杀三士 ./NnE5NA==.html er tao san shi
830 恩同山岳 ēn tóng shān yuè 犹恩重如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 ... ETSY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恩重如山 ./M2lxOA==.html en tong shan 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