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4
|
东支西吾
|
东
|
dōng zhī xī wú
|
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
DZX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词
|
|
./M2g0Zw==.html
|
dong zhi xi wu
|
|
7133
|
胆壮心雄
|
胆
|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
见“胆大心雄”。
|
《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
DZ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心雄
|
|
./M2UxMg==.html
|
dan zhuang xin xiong
|
|
6259
|
东遮西掩
|
东
|
dōng zhē xī yǎn
|
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
DZ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遮遮掩掩
|
|
./NWJv.html
|
dong zhe xi yan
|
|
6316
|
对症下药
|
对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
DZ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
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
./Nmdz.html
|
dui zheng xia yao
|
|
6611
|
斗转星移
|
斗
|
dǒu zhuǎn xīng yí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
DZ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阴似苒、物转星移
|
停滞不前
|
./eG1h.html
|
dou zhuan xing yi
|
|
7130
|
胆战心摇
|
胆
|
dǎn zhàn xīn yáo
|
同“胆战心惊”。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
DZX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慌、胆战心惊
|
神色不惊
|
./M2R6eQ==.html
|
dan zhan xin yao
|
|
7406
|
东走西撞
|
东
|
dōng zǒu xī zhuàng
|
同“东奔西撞”。
|
《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
DZ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碰西撞
|
|
./M2g1YQ==.html
|
dong zou xi zhuang
|
|
6475
|
当之有愧
|
当
|
dāng zhī yǒu kuì
|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
|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
DZ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愧不敢当
|
理所应当、当之无愧
|
./djQw.html
|
dang zhi you kui
|
|
7471
|
断纸馀墨
|
断
|
duàn zhǐ yú mò
|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
《宣和书·詹鸾》:“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馀墨,人传宝之。”
|
DZYM
|
一般成语
|
|
|
|
./M2h4bQ==.html
|
duan zhi yu mo
|
|
6599
|
动之以情
|
动
|
dòng zhī yǐ qíng
|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
DZ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晓之以理
|
|
./eGVz.html
|
dong zhi yi qing
|
|
7189
|
刀俎馀生
|
刀
|
dāo zǔ yú shēng
|
犹虎口余生。
|
|
DZYS
|
一般成语
|
|
|
|
./M2VtcQ==.html
|
dao zu yu sheng
|
|
7249
|
砥志研思
|
砥
|
dǐ zhì yán sī
|
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
DZ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ZhbQ==.html
|
di zhi yan si
|
|
6789
|
对症用药
|
对
|
duì zhèng yòng yào
|
症:病症。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
DZ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对症下药、对症发药
|
|
./N2NkOA==.html
|
dui zheng yong yao
|
|
6288
|
雕章琢句
|
雕
|
diāo zhāng zhuó jù
|
琢:雕刻玉石。像雕刻一样对文章的字句仔细斟酌修饰。
|
宋 俞文豹《吹剑录》:“此岂舒笺点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
|
D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咬文嚼字
|
含糊不清
|
./NW82.html
|
diao zhang zhuo ju
|
|
6643
|
断章摘句
|
断
|
duàn zhāng zhāi jù
|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
|
D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章截句
|
|
./eWZn.html
|
duan zhang zhai ju
|
|
6533
|
砥柱中流
|
砥
|
dǐ zhù zhōng liú
|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屹立在急流中央...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DZ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中流砥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坚如磐石
|
独木难支
|
./dzll.html
|
di zhu zhong liu
|
|
6571
|
鼎足之势
|
鼎
|
dǐng zú zhī shì
|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
D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鼎足而立
|
|
./d3dn.html
|
ding zu zhi shi
|
|
6923
|
盗跖之物
|
盗
|
dào zhí zhī wù
|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
DZZ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dmdz.html
|
dao zhi zhi wu
|
|
7454
|
睹着知微
|
睹
|
dǔ zhe zhī wēi
|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
DZZW
|
一般成语
|
|
|
|
./M2hxNA==.html
|
du zhe zhi wei
|
|
6540
|
地主之谊
|
地
|
dì zhǔ zhī yì
|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谊:情谊。
|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
DZ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道之宜
|
|
./d2Rr.html
|
di zhu zhi yi
|
|
7250
|
地主之仪
|
地
|
dì zhǔ zhī yí
|
见“地主之谊”。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
DZ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主之谊
|
|
./M2Zhdw==.html
|
di zhu zhi yi
|
|
7478
|
对症之药
|
对
|
duì zhèng zhī yào
|
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
《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 《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DZZY
|
一般成语
|
|
|
|
./M2kwbw==.html
|
dui zheng zhi yao
|
|
6907
|
大杖则走
|
大
|
dà zhàng zé zǒu
|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
DZ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小杖则受
|
./dWI0.html
|
da zhang ze zou
|
|
7082
|
大中至正
|
大
|
dà zhōng zhì zhèng
|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
DZ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公至正
|
|
./M2RmeQ==.html
|
da zhong zhi zheng
|
|
765
|
恩爱夫妻
|
恩
|
ēn ài fū qī
|
恩:亲爱。指相亲相爱的夫妻
|
汉 苏武《诗四首》:“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EAF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vYQ==.html
|
en ai fu qi
|
|
926
|
阿匼取容
|
阿
|
ē ǎn qǔ róng
|
阿匼:一味迎合的样子。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
|
《新唐书 杨再思传》:“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
|
EA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取容
|
刚正不阿
|
./NnBkNg==.html
|
e an qu rong
|
|
904
|
迩安远至
|
迩
|
ěr ān yuǎn zhì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EA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近悦远来
|
|
./NjBl.html
|
er an yuan zhi
|
|
829
|
恩不放债
|
恩
|
ēn bù fàng zhai
|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
EB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weQ==.html
|
en bu fang zhai
|
|
748
|
二八佳人
|
二
|
èr bā jiā rén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EB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八女郎
|
半老徐娘
|
./eml3.html
|
er ba jia ren
|
|
775
|
耳不离腮
|
耳
|
ěr bù lí sāi
|
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
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
EB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密无间、唇齿相依
|
|
./NnB5MA==.html
|
er bu li sai
|
|
784
|
二八女郎
|
二
|
èr bā nǚ láng
|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
EBN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八佳人
|
半老徐娘
|
./NnE1OA==.html
|
er ba nu lang
|
|
852
|
扼臂啮指
|
扼
|
è bì niè zhǐ
|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
EB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pNg==.html
|
e bi nie zhi
|
|
878
|
耳不旁听
|
耳
|
ěr bù páng tīng
|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
EBP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
./NnB5YQ==.html
|
er bu pang ting
|
|
776
|
耳不忍闻
|
耳
|
ěr bù rěn wén
|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
EB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惨不忍闻
|
|
./NnB5aw==.html
|
er bu ren wen
|
|
688
|
耳鬓厮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EB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天各一方
|
./NXpr.html
|
er bin si mo
|
|
913
|
耳鬓斯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
|
EBS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emQy.html
|
er bin si mo
|
|
922
|
耳鬓撕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
|
EBS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NjlzbQ==.html
|
er bin si mo
|
|
877
|
耳鬓相磨
|
耳
|
ěr bìn xiāng mó
|
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
EB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NnB4cQ==.html
|
er bin xiang mo
|
|
876
|
耳边之风
|
耳
|
ěr biān zhī fēng
|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
EBZ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耳边风
|
|
./NnB4Zw==.html
|
er bian zhi feng
|
|
924
|
阿保之功
|
阿
|
ē bǎo zhī gōng
|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
EBZ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保之劳
|
|
./NnBjYw==.html
|
e bao zhi gong
|
|
925
|
阿保之劳
|
阿
|
ē bǎo zhī láo
|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
《晋书 顾和传》:“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颌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
|
EB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保之功
|
|
./NnBjbQ==.html
|
e bao zhi lao
|
|
792
|
恶叉白赖
|
恶
|
é chā bái lài
|
耍无赖,无理取闹。
|
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
ECB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搅蛮缠
|
|
./eXlt.html
|
e cha bai lai
|
|
850
|
鹅存礼废
|
鹅
|
é cún lǐ fèi
|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
|
EC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oMg==.html
|
e cun li fei
|
|
734
|
耳聪目明
|
耳
|
ěr cōng mù míng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
EC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明眼亮
|
昏聩胡涂
|
./emRj.html
|
er cong mu ming
|
|
890
|
二次三番
|
二
|
èr cì sān fān
|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
|
EC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番两次、几次三番
|
|
./NnE1cw==.html
|
er ci san fan
|
|
808
|
恶尘无染
|
恶
|
è chén wú rǎn
|
谓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
叶圣陶《穷愁》:“儿童诚可爱,一味天真,恶尘无染。”
|
EC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尘不染
|
|
./M2lobQ==.html
|
e chen wu ran
|
|
809
|
额蹙心痛
|
额
|
é cù xīn tòng
|
极度忧愁伤心貌。
|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ECX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兴高采烈
|
./M2lodw==.html
|
e cu xin tong
|
|
916
|
阿党比周
|
阿
|
ē dǎng bǐ zhōu
|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
EDB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结党营私、朋党比周
|
两袖清风
|
./M2lpNg==.html
|
e dang bi zhou
|
|
785
|
二道贩子
|
二
|
èr dào fàn zǐ
|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币魔力无边,只要肯出高价,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卧票。”
|
ED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贩夫贩妇
|
|
./NnE2Mg==.html
|
er dao fan zi
|
|
715
|
恩德如山
|
恩
|
ēn dé rú shān
|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
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
ED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恩重如山
|
不共戴天
|
./ejZv.html
|
en de ru s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