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88
|
大难不死
|
大
|
dà nàn bù sǐ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
DN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
./dHZh.html
|
da nan bu si
|
|
6764
|
大男大女
|
大
|
dà nán dà nǚ
|
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女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3回:“我须不嫖他大男大女,不肏他亲姐晚妹,干他甚事!”
|
DN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老夫老妻
|
./NnlqZw==.html
|
da nan da nu
|
|
7501
|
多能多艺
|
多
|
duō néng duō yì
|
见“多才多艺”。
|
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
DN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才多艺、多材多艺
|
|
./M2lkNg==.html
|
duo neng duo yi
|
|
6985
|
妒能害贤
|
妒
|
dù néng hài xián
|
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
DNH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妒贤嫉能
|
任贤使能
|
./eHpt.html
|
du neng hai xian
|
|
6389
|
大难临头
|
大
|
dà nàn lín tóu
|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DNL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祸从天降
|
双喜临门、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
./dHZr.html
|
da nan lin tou
|
|
6961
|
东南雀飞
|
东
|
dōng nán què fēi
|
比喻夫妻分离。
|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
DNQF
|
一般成语
|
|
|
|
./eDV3.html
|
dong nan que fei
|
|
6645
|
对牛弹琴
|
对
|
duì niú tán qín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DNT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
./eWd1.html
|
dui niu tan qin
|
|
7062
|
大逆无道
|
大
|
dà nì wú dào
|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DNW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逆不道
|
|
./M2Q3Yw==.html
|
da ni wu dao
|
|
6661
|
多难兴邦
|
多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DN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XBn.html
|
duo nan xing bang
|
|
6246
|
东挪西凑
|
东
|
dōng nuó xī còu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
|
DN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挪西借
|
|
./NTdz.html
|
dong nuo xi cou
|
|
7379
|
东挪西撮
|
东
|
dōng nuó xī cuō
|
同“东挪西凑”。
|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
DN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挪西凑、东挪西借
|
|
./M2dybw==.html
|
dong nuo xi cuo
|
|
6247
|
东挪西借
|
东
|
dōng nuó xī jiè
|
指到处挪借款项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
DN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挪西凑
|
|
./NTgy.html
|
dong nuo xi jie
|
|
7378
|
东扭西捏
|
东
|
dōng niǔ xī niē
|
扭捏作态,不爽快。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
DN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扭扭捏捏、装腔作势
|
|
./M2dyZQ==.html
|
dong niu xi nie
|
|
7586
|
大男小女
|
大
|
dà nán xiǎo nǚ
|
长男幼女。指儿女
|
明·无名氏《东平府》第二折:“谢天谢地好收成,大男小女笑欣欣。”
|
DN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男半女
|
|
./NnlqNg==.html
|
da nan xiao nu
|
|
6792
|
东扭西歪
|
东
|
dōng niǔ xī wāi
|
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
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
DN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倒西歪
|
|
./N2NnMA==.html
|
dong niu xi wai
|
|
7374
|
东南之宝
|
东
|
dōng nán zhī bǎo
|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DN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美、东南之秀、东南竹箭
|
|
./M2dxYQ==.html
|
dong nan zhi bao
|
|
7377
|
东南竹箭
|
东
|
dōng nán zhú jiàn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
DN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秀、东南之宝、东南之美
|
|
./M2dyNA==.html
|
dong nan zhu jian
|
|
7375
|
东南之美
|
东
|
dōng nán zhī měi
|
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
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
DN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宝、东南之秀
|
|
./M2dxaw==.html
|
dong nan zhi mei
|
|
7237
|
帝辇之下
|
帝
|
dì niǎn zhī xià
|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
《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辇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你却如何谋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贯钱,杀死了亲夫,今 《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辇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你却如何谋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贯钱,杀死了亲夫,今日同往何处?从实招来。”...
|
DNZX
|
一般成语
|
|
|
|
./M2Y2Ng==.html
|
di nian zhi xia
|
|
7376
|
东南之秀
|
东
|
dōng nán zhī xiù
|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
DN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美、东南竹箭
|
|
./M2dxdQ==.html
|
dong nan zhi xiu
|
|
6887
|
弟男子侄
|
弟
|
dì nán zǐ zhí
|
泛指晚辈男子
|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DN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Nt.html
|
di nan zi zhi
|
|
7568
|
丁宁周至
|
丁
|
dīng níng zhōu zhì
|
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
DN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ZlNA==.html
|
ding ning zhou zhi
|
|
7262
|
颠扑不磨
|
颠
|
diān pū bù mó
|
见“颠扑不破”。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
DP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扑不破、颠扑不碎
|
|
./M2Zlcw==.html
|
dian pu bu mo
|
|
6549
|
颠扑不破
|
颠
|
diān pū bù pò
|
颠:跌倒;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形容理论、学说等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
宋 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
DPB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牢不可破、无可辩驳、勿庸置疑、不刊之论
|
不堪一击、不攻自破、荒谬绝伦
|
./d2dt.html
|
dian pu bu po
|
|
7263
|
攧扑不破
|
攧
|
diān pū bù pò
|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
|
DPBP
|
一般成语
|
|
|
|
./M2ZmMg==.html
|
dian pu bu po
|
|
6266
|
打破常规
|
打
|
dǎ pò cháng guī
|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
柯岩《汉堡港的变奏》:“甚至连船正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 柯岩《汉堡港的变奏》:“甚至连船正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
DP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破陈规
|
墨守成规
|
./NWZr.html
|
da po chang gui
|
|
6799
|
打破陈规
|
打
|
dǎ pò chén guī
|
打破:突破;陈规:陈旧的规章制度。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
|
DP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破常规
|
|
./N2NvMg==.html
|
da po chen gui
|
|
6737
|
大破大立
|
大
|
dà pò dà lì
|
大举击毁旧物,大力建立新事物
|
|
DP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破不立
|
./NnA1ZQ==.html
|
da po da li
|
|
6798
|
打破饭碗
|
打
|
dǎ pò fàn wǎn
|
打:敲击。比喻失业,无以为生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不仅因入党问题而打破饭碗,断绝生路,往往因‘异党分子’问题而被绑入狱,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不仅因入党问题而打破饭碗,断绝生路,往往因‘异党分子’问题而被绑入狱,断送生命。”...
|
DP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Nucw==.html
|
da po fan wan
|
|
6613
|
豆剖瓜分
|
豆
|
dòu pōu guā fēn
|
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DPG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
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
./eG11.html
|
dou pou gua fen
|
|
6594
|
动魄惊心
|
动
|
dòng pò jīng xīn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
DP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心动魄
|
|
./eGNr.html
|
dong po jing xin
|
|
6548
|
颠沛流离
|
颠
|
diān pèi liú lí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
DPL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离失所、流离转徒
|
安家立业、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
./d2dj.html
|
dian pei liu li
|
|
7063
|
打破迷关
|
打
|
dǎ pò mí guān
|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
DPM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Q3bQ==.html
|
da po mi guan
|
|
7294
|
雕盘绮食
|
雕
|
diāo pán qǐ shí
|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
DP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Zyaw==.html
|
diao pan qi shi
|
|
6797
|
打破砂锅
|
打
|
dǎ pò shā guō
|
比喻追根究底
|
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
DP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破砂锅问到底
|
|
./N2NuOA==.html
|
da po sha guo
|
|
7584
|
大酺三日
|
大
|
dà pú sān rì
|
酺:聚饮。大聚饮三天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三日。”...
|
DP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lpMg==.html
|
da pu san ri
|
|
7686
|
砥平绳直
|
砥
|
dǐ píng shéng zhí
|
砥:磨刀石;绳:墨线。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
DP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11aw==.html
|
di ping sheng zhi
|
|
7199
|
德配天地
|
德
|
dé pèi tiān dì
|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
DPTD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2VxbQ==.html
|
de pei tian di
|
|
7585
|
大烹五鼎
|
大
|
dà pēng wǔ dǐng
|
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
DPW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食前方丈
|
食不重味
|
./NnlpYw==.html
|
da peng wu ding
|
|
7380
|
东飘西泊
|
东
|
dōng piāo xī bó
|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
DP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荡、东飘西徙
|
|
./M2dyeQ==.html
|
dong piao xi bo
|
|
7609
|
东跑西奔
|
东
|
dōng pǎo xī bēn
|
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4章:“逃难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炮火下东跑西奔。”
|
DP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跑
|
|
./N2NmZw==.html
|
dong pao xi ben
|
|
6250
|
东拼西凑
|
东
|
dōng pīn xī còu
|
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
DP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拼八凑、东挪西借
|
足足有余
|
./NTh3.html
|
dong pin xi cou
|
|
6249
|
东飘西荡
|
东
|
dōng piāo xī dàng
|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
DP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泊
|
|
./NTht.html
|
dong piao xi dang
|
|
6584
|
东跑西颠
|
东
|
dōng pǎo xī diān
|
比喻到处奔走。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
|
DP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走
|
|
./eDZn.html
|
dong pao xi dian
|
|
6910
|
胆破心寒
|
胆
|
dǎn pò xīn hán
|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
DPX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破心惊
|
神色自若
|
./dXMy.html
|
dan po xin han
|
|
6615
|
独辟蹊径
|
独
|
dú pì xī jìng
|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
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
DP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
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
|
./eG9p.html
|
du pi xi jing
|
|
6847
|
胆破心惊
|
胆
|
dǎn pò xīn jīng
|
形容非常害怕
|
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破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
DP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惊、胆破心寒
|
镇定自若
|
./OGYyMA==.html
|
dan po xin jing
|
|
6248
|
东碰西撞
|
东
|
dōng pèng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
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
DPX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东奔西撞
|
|
./NThj.html
|
dong peng xi zhuang
|
|
6741
|
刀枪不入
|
刀
|
dāo qiāng bù rù
|
刀杀不进枪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孙猴子一样,早练得刀枪不入啦!”
|
DQ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A3bQ==.html
|
dao qiang bu ru
|
|
7583
|
大衾长枕
|
大
|
dà qīn cháng zhěn
|
衾:被子。共倚长枕,同拥大被。形容夫妻恩爱。后比喻兄弟友爱
|
《新唐书·让皇帝宪传》:“玄宗为太子,尝制大衾长枕,将与诸王共之。”
|
DQ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枕大衾
|
|
./Nnlocw==.html
|
da qin chang z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