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63
|
坐视不理
|
坐
|
zuò shì bù lǐ
|
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职司爽鸠,应为民除害,坐视不理,将何以辞其责也?”
|
Z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袖手旁观
|
|
./N254dw==.html
|
zuo shi bu li
|
|
21631
|
自视不明
|
自
|
zì shì bù míng
|
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ZS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RzYw==.html
|
zi shi bu ming
|
|
20853
|
至死不屈
|
至
|
zhì sǐ bù qū
|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
ZS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死如归
|
贪生怕死
|
./N2VucQ==.html
|
zhi si bu qu
|
|
20427
|
至死不悟
|
至
|
zhì sǐ bù wù
|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
ZSB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
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
./Mnc5bQ==.html
|
zhi si bu wu
|
|
20191
|
在所不惜
|
在
|
zài suǒ bù xī
|
惜:吝惜。决不吝惜。
|
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
ZS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在所不辞
|
|
./MnJjbw==.html
|
zai suo bu xi
|
|
20677
|
至死不渝
|
至
|
zhì sǐ bù yú
|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ZS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至死不悟、始终不渝、死心塌地
|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随风转舵
|
./NjFrcw==.html
|
zhi si bu yu
|
|
21505
|
坐树不言
|
坐
|
zuò shù bù yán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Z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树无言
|
|
./NjY0NA==.html
|
zuo shu bu yan
|
|
21547
|
终始不渝
|
终
|
zhōng shǐ bù yú
|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
Z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始终不易、始终不渝、终始弗渝
|
|
./Nm40Mg==.html
|
zhong shi bu yu
|
|
21501
|
坐视成败
|
坐
|
zuò shì chéng bài
|
见“坐观成败”。
|
《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
ZS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观成败
|
|
./NjYzMA==.html
|
zuo shi cheng bai
|
|
20551
|
着手成春
|
着
|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
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
ZSC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起死回生
|
|
./Mnkxcw==.html
|
zhuo shou cheng chun
|
|
20198
|
蒸沙成饭
|
蒸
|
zhēng shā chéng fàn
|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楞严经》第六卷:“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
ZSC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炊沙成饭
|
|
./MnJyZQ==.html
|
zheng sha cheng fan
|
|
20956
|
嘴上春风
|
嘴
|
zuǐ shàng chūn fēng
|
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
|
ZS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ZjaQ==.html
|
zui shang chun feng
|
|
20980
|
装傻充愣
|
装
|
zhuāng shǎ chōng lèng
|
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
|
老舍《神拳》第二幕:“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
|
ZS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hhMA==.html
|
zhuang sha chong leng
|
|
21369
|
主圣臣良
|
主
|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 《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
ZS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主贤臣良、主明臣直
|
|
./NjNpOA==.html
|
zhu sheng chen liang
|
|
21252
|
指手点脚
|
指
|
zhǐ shǒu diǎn jiǎo
|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彦思]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
|
ZS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指点点
|
|
./NjFpdQ==.html
|
zhi shou dian jiao
|
|
21543
|
指手顿脚
|
指
|
zhǐ shǒu dùn jiǎo
|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
ZS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16Mg==.html
|
zhi shou dun jiao
|
|
20409
|
知书达礼
|
知
|
zhī shū dá lǐ
|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
ZS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书识礼、知书明理、通情达理
|
愚昧无知
|
./MncxYQ==.html
|
zhi shu da li
|
|
21611
|
只手单拳
|
只
|
zhī shǒu dān quán
|
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
|
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
ZSD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单枪匹马
|
|
./NzdwNg==.html
|
zhi shou dan quan
|
|
20414
|
终身大事
|
终
|
zhōng shēn dà shì
|
终:从开始到末了。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这事断然不可!”...
|
ZS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男婚女嫁
|
|
./Mnc0Yw==.html
|
zhong shen da shi
|
|
21139
|
着述等身
|
着
|
zhe shù děng shēn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着书等身”、“著作等身”。
|
|
ZSDS
|
一般成语
|
|
|
|
./NXplNg==.html
|
zhe shu deng shen
|
|
21304
|
重三迭四
|
重
|
zhòng sān dié sì
|
见“重三迭四”。
|
|
ZSDS
|
一般成语
|
|
|
|
./NjJmdw==.html
|
zhong san die si
|
|
21569
|
著述等身
|
著
|
zhù shù děng shēn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
ZS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著作等身
|
|
./Nm5saw==.html
|
zhu shu deng shen
|
|
21403
|
壮士断腕
|
壮
|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
见“壮士解腕”。
|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
ZS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壮士解腕
|
|
./NjQzYw==.html
|
zhuang shi duan wan
|
|
20219
|
择善而从
|
择
|
zé shàn ér cóng
|
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ZS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从善如流
|
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吹毛求疵
|
./MnN5cQ==.html
|
ze shan er cong
|
|
20843
|
自上而下
|
自
|
zì shàng ér xià
|
从上到下
|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
ZS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上至下
|
自下而上
|
./N2R0Ng==.html
|
zi shang er xia
|
|
21049
|
择善而行
|
择
|
zé shàn ér xíng
|
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
|
ZS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择善而从
|
|
./NXk1Zw==.html
|
ze shan er xing
|
|
21305
|
重山复岭
|
重
|
zhòng shān fù lǐng
|
谓山峦重迭层接。
|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ZSF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重峦叠嶂
|
一马平川
|
./NjJnNg==.html
|
zhong shan fu ling
|
|
20204
|
再生父母
|
再
|
zài shēng fù mǔ
|
再次给予生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
ZS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重如山、恩同再造
|
切骨之仇、血海深仇
|
./MnM2ZQ==.html
|
zai sheng fu mu
|
|
21306
|
重山复水
|
重
|
zhòng shān fù shuǐ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
ZS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重水复
|
|
./NjJnZw==.html
|
zhong shan fu shui
|
|
20390
|
众说纷纭
|
众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
ZS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议论纷纷、言人人殊、各抒己见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千篇一律
|
./MnZxNg==.html
|
zhong shuo fen yun
|
|
21471
|
足食丰衣
|
足
|
zú shí fēng yī
|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恤纬》:“劝夫人省可闲愁绪,足食丰衣无所虑,何况俺爷贵胄都时誉。”
|
ZS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丰衣足食、足衣足食、衣丰食足
|
缺衣少食
|
./NjVmeQ==.html
|
zu shi feng yi
|
|
20759
|
尊师贵道
|
尊
|
zūn shī guì dào
|
亦作“尊师重道”。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非所敢承。”...
|
ZSG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尊师重教
|
|
./NjV0aw==.html
|
zun shi gui dao
|
|
20801
|
嘴上功夫
|
嘴
|
zuǐ shàng gōng fū
|
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
|
ZSG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口头功夫
|
真才实学
|
./NnNpOA==.html
|
zui shang gong fu
|
|
21095
|
掌上观文
|
掌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
见“掌上观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
ZS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掌上观纹
|
|
./NXl2aw==.html
|
zhang shang guan wen
|
|
21096
|
掌上观纹
|
掌
|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
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状元郎怀中取物,觑富贵掌上观纹。”
|
ZS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掌上观文
|
|
./NXl2dQ==.html
|
zhang shang guan wen
|
|
21250
|
只身孤影
|
只
|
zhī shēn gū yǐng
|
只:单独的。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
宋·葛长庚《水龙吟》词:“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
|
ZS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形单影只、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
成双成对
|
./NjFocQ==.html
|
zhi shen gu ying
|
|
21534
|
正色敢言
|
正
|
zhèng sè gǎn yán
|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
ZS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1zbw==.html
|
zheng se gan yan
|
|
21559
|
众所共知
|
众
|
zhòng suǒ gòng zhī
|
众: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ZS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所周知
|
|
./Nm5iMA==.html
|
zhong suo gong zhi
|
|
20809
|
子孙后辈
|
子
|
zǐ sūn hòu bèi
|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
邓小平《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 邓小平《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
|
ZS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子孙后代
|
|
./NnZqbw==.html
|
zi sun hou bei
|
|
20939
|
着手回春
|
着
|
zhuó shǒu huí chūn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
|
ZSH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妙手回春
|
|
./OG5pcQ==.html
|
zhuo shou hui chun
|
|
20808
|
子孙后代
|
子
|
zǐ sūn hòu dài
|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2章:“树活皮,人活脸,他金家的子孙后代都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
|
ZS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子子孙孙
|
|
./NnZqZQ==.html
|
zi sun hou dai
|
|
20289
|
指手画脚
|
指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
ZSH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指手划脚、比手划脚
|
|
./MnU4aw==.html
|
zhi shou hua jiao
|
|
20676
|
指手划脚
|
指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
ZS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东划西、评头品足、比手划脚
|
|
./NjFqNA==.html
|
zhi shou hua jiao
|
|
21163
|
贞松劲柏
|
贞
|
zhēn sōng jìng bǎi
|
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
金元好问《题石裕卿郎中所居四咏 雪岩》:“贞松劲柏四时春,霁月光风一色新。”
|
ZS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p2bw==.html
|
zhen song jing bai
|
|
21162
|
枕山襟海
|
枕
|
zhěn shān jīn hǎi
|
靠山依海。
|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本朝武宁王徐达经略北边,谓是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本朝武宁王徐达经略北边,谓是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
|
ZSJ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枕山负海
|
|
./NXp1dQ==.html
|
zhen shan jin hai
|
|
20214
|
直抒己见
|
直
|
zhí shū jǐ jiàn
|
直:直爽;抒:抒发;表达。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
清 方苞《与李刚主书》:“倘鉴愚诚,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一切稚芟,而直抒己见,以共明孔子之道。”
|
ZS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
转弯抹角、指桑骂槐、旁敲侧击
|
./MnNtOA==.html
|
zhi shu ji jian
|
|
21307
|
重山峻岭
|
重
|
zhòng shān jùn lǐng
|
连绵起伏的高山。
|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
ZS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崇山峻岭
|
|
./NjJncQ==.html
|
zhong shan jun ling
|
|
21253
|
掷鼠忌器
|
掷
|
zhì shǔ jì qì
|
犹言投鼠忌器。
|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卓遣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裴松之注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卓遣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裴松之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班与匡书云:‘《刘向传》曰:掷鼠忌器。器犹忌之,况卓今处宫阙之内,以天子为藩屏……”...
|
ZSJ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鼠忌器
|
|
./NjFqbw==.html
|
zhi shu ji qi
|
|
20333
|
壮士解腕
|
壮
|
zhuàng shì jiě wàn
|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
ZS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机立断、壮士断腕
|
犹豫不决
|
./MnV2Mg==.html
|
zhuang shi jie wan
|
|
21019
|
攒三集五
|
攒
|
zǎn sān jí wǔ
|
见“攒三聚五”。
|
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
ZS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攒三聚五
|
|
./NXhvOA==.html
|
zan san ji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