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80
|
惜客好义
|
惜
|
xī kè hǎo yì
|
谓好客仗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
|
XK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N6OA==.html
|
xi ke hao yi
|
|
19266
|
信口胡诌
|
信
|
xìn kǒu hú zhōu
|
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
|
XKH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口胡言、信口开河
|
|
./ODd3OA==.html
|
xin kou hu zhou
|
|
18270
|
绣口锦心
|
绣
|
xiù kǒu jǐn xīn
|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
XK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心绣口
|
|
./NDY2eQ==.html
|
xiu kou jin xin
|
|
18259
|
信口开河
|
信
|
xìn kǒu kāi hé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XKK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口胡言、胡言乱语
|
信而有征、言之凿凿
|
./Mnoxdw==.html
|
xin kou kai he
|
|
18618
|
信口开合
|
信
|
xìn kǒu kāi hé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
XKK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信口开河
|
|
./MmhpaQ==.html
|
xin kou kai he
|
|
19179
|
行亏名缺
|
行
|
xíng kuī míng quē
|
行:行为,德行。德行亏损,名声低下
|
明·高则诚《琵琶记·丞相发怒》:“自小攻读,从来知礼,忍使行亏名缺。”
|
XKM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g2YQ==.html
|
xing kui ming que
|
|
18554
|
羞愧难当
|
羞
|
xiū kuì nán dāng
|
当:承受。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
XKN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愧悔无地
|
厚颜无耻
|
./OGhmaw==.html
|
xiu kui nan dang
|
|
18216
|
血口喷人
|
血
|
xuè kǒu pēn rén
|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
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
XKP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含血喷人、含沙射影
|
逢人说项
|
./MmwzNA==.html
|
xue kou pen ren
|
|
18457
|
小康人家
|
小
|
xiǎo kāng rén jiā
|
指生活较富裕的家庭。小康:经济比较宽裕;全家老少不愁吃穿。
|
清·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
XK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
豪门大族、富商巨贾
|
./NnNyeQ==.html
|
xiao kang ren jia
|
|
18146
|
心口如一
|
心
|
xīn kǒu rú yī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
XK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
心口不一、花言巧语、口是心非
|
./Mmpscw==.html
|
xin kou ru yi
|
|
18874
|
心旷神飞
|
心
|
xīn kuàng shén fēi
|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
XK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旷神恬、心旷神怡
|
|
./NWcwZQ==.html
|
xin kuang shen fei
|
|
18875
|
心旷神恬
|
心
|
xīn kuàng shén tián
|
同“心旷神怡”。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这枕抱着呵,骨清毛爽;靠着呵,心旷神恬;枕着呵,梦断魂劳。”
|
XK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旷神愉、心旷神怡、心怡神旷
|
|
./NWcwbw==.html
|
xin kuang shen tian
|
|
18108
|
心旷神怡
|
心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XKS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
心烦意乱、心如火焚
|
./MmoxaQ==.html
|
xin kuang shen yi
|
|
19120
|
心宽体肥
|
心
|
xīn kuān tǐ féi
|
指人心胸开阔,身体舒泰。后指心情愉快安逸,因而身体发胖
|
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待雄飞海内应天几,纵饥寒心宽体肥。”
|
XKT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宽体胖
|
|
./NzBsMg==.html
|
xin kuan ti fei
|
|
18119
|
心宽体胖
|
心
|
xīn kuān tǐ pán
|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XKTP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心广体胖
|
|
./Mmo1NA==.html
|
xin kuan ti pan
|
|
18781
|
相克相济
|
相
|
xiāng kè xiāng jì
|
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
明·瞿佑《归田诗话·陆浑山火》:“其下则水火相克相济之说也。”
|
XK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VnMA==.html
|
xiang ke xiang ji
|
|
18873
|
心口相应
|
心
|
xīn kǒu xiāng yīng
|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
唐·慧能《坛经·般若品》:“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
XK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口如一
|
心口不一
|
./NWcwNA==.html
|
xin kou xiang ying
|
|
18059
|
小康之家
|
小
|
xiǎo kāng zhī jiā
|
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
XK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
豪门大族、富商巨贾
|
./MmliNA==.html
|
xiao kang zhi jia
|
|
18403
|
血泪斑斑
|
血
|
xuè lèi bān bān
|
血与泪俱在实证物
|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上卷:“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
|
XL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h4YQ==.html
|
xue lei ban ban
|
|
18420
|
下落不明
|
下
|
xià luò bù míng
|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
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
XL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所终
|
|
./NmplNg==.html
|
xia luo bu ming
|
|
18782
|
香轮宝骑
|
香
|
xiāng lún bǎo qí
|
见“香车宝马”。
|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
XL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香车宝马
|
|
./NWVnaw==.html
|
xiang lun bao qi
|
|
17886
|
下里巴人
|
下
|
xià lǐ bā rén
|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XL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通俗易懂
|
阳春白雪
|
./MmU2cw==.html
|
xia li ba ren
|
|
18231
|
兴利除弊
|
兴
|
xīng lì chú bì
|
兴办有利的事情;消除有害的事情。兴:兴办;创办;弊:弊端;害处。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XL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除旧布新、破旧立新
|
陈陈相固、故步自封
|
./MmxwbQ==.html
|
xing li chu bi
|
|
19156
|
血流成川
|
血
|
xuè liú chéng chuān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成川。”
|
XLC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流成河、血流成渠
|
|
./N2d0aQ==.html
|
xue liu cheng chuan
|
|
18141
|
笑里藏刀
|
笑
|
xiào lǐ cáng dāo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
XLC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佛口蛇心、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推心置腹
|
./MmpoYw==.html
|
xiao li cang dao
|
|
19311
|
袖里藏刀
|
袖
|
xiù lǐ cáng dāo
|
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
XLC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里藏刀
|
|
./OGhkdw==.html
|
xiu li cang dao
|
|
18283
|
悬梁刺股
|
悬
|
xuán liáng cì gǔ
|
形容刻苦学习。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XL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悬头刺股
|
|
./NDZubQ==.html
|
xuan liang ci gu
|
|
18625
|
悬梁刺骨
|
悬
|
xuán liáng cì gǔ
|
形容刻苦学习。
|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
XLCG
|
一般成语
|
|
|
|
./Mmxmdw==.html
|
xuan liang ci gu
|
|
17980
|
血流成河
|
血
|
xuè liú chéng hé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
XL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血流成渠
|
兵不血刃
|
./Mmd1Yw==.html
|
xue liu cheng he
|
|
18378
|
兴利除害
|
兴
|
xīng lì chú hài
|
兴办有利的事情,除去有害的事情。亦作“兴利除弊”、“除害兴利”、“兴利剔弊”。
|
《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
XL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兴利除弊、除害兴利
|
|
./NWd0YQ==.html
|
xing li chu hai
|
|
18510
|
杏林春满
|
杏
|
xìng lín chūn mǎn
|
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
|
XL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誉满杏林
|
|
./N3E0cw==.html
|
xing lin chun man
|
|
18404
|
血流成渠
|
血
|
xuè liú chéng qú
|
鲜血流成了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
|
清 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清 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
XLC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血流成川、血流成河
|
兵不血刃
|
./NWh4dQ==.html
|
xue liu cheng qu
|
|
19177
|
行令猜拳
|
行
|
xíng lìng cāi quán
|
行令:行酒令;猜拳:猜枚游戏。喝酒时划拳行酒令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行令猜拳频递盏,折牌道字慢传钟。”
|
XLC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猜拳行令
|
|
./N2g1cQ==.html
|
xing ling cai quan
|
|
18282
|
绚丽多彩
|
绚
|
xuàn lì duō cǎi
|
形容色彩华丽
|
《飞向太平洋》:“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像一条数百米长的锦带漂浮在洋面上,绚丽多彩,好 《飞向太平洋》:“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像一条数百米长的锦带漂浮在洋面上,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
XL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彩缤纷
|
|
./NDZuYw==.html
|
xuan li duo cai
|
|
18522
|
详略得当
|
详
|
xiáng luè dé dàng
|
详略:详细和简略;得当:适当,恰当。指应当详细和应当简略的地方都处理得很妥当
|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略则举大,详则举小。”
|
XL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lvYQ==.html
|
xiang lue de dang
|
|
18068
|
夏炉冬扇
|
夏
|
xià lú dōng shàn
|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
汉 王充《论衡 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
XL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合时宜
|
雪中送炭
|
./MmlnNA==.html
|
xia lu dong shan
|
|
17874
|
降龙伏虎
|
降
|
xiáng lóng fú hǔ
|
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
元 马致远《黄粱梦》:“出家人长生不老,炼药修真,降龙伏虎,到大来悠哉也呵。”
|
XLF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所向无敌、战无不胜
|
唯唯诺诺
|
./MWUzbQ==.html
|
xiang long fu hu
|
|
18681
|
席履丰厚
|
席
|
xí lǚ fēng hòu
|
见“席丰履厚”。
|
清·冯桂芬《薄斐君遗文序》:“君少颖悟,美风仪,席履丰厚。”
|
XL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席丰履厚
|
一贫如洗
|
./NWN6cw==.html
|
xi lu feng hou
|
|
19020
|
迅雷风烈
|
迅
|
xùn léi fēng liè
|
犹言迅雷烈风。
|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孔子迅雷风烈必变。”
|
XLF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迅雷烈风
|
|
./NWk2Ng==.html
|
xun lei feng lie
|
|
19097
|
乡里夫妻
|
乡
|
xiāng lǐ fū qī
|
乡里:家乡。指相守在一起不分离的夫妻
|
明·杨慎《升庵诗话·乡里夫妻》:“俗语云:‘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言乡不离理,如夫不离妻也。”
|
XL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c2Ng==.html
|
xiang li fu qi
|
|
18347
|
携老扶弱
|
携
|
xié lǎo fú ruò
|
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
《晋书·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
|
XL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
|
./NWZlcQ==.html
|
xie lao fu ruo
|
|
18593
|
携老扶幼
|
携
|
xié lǎo fú yòu
|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
《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
XL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老携幼
|
|
./OTAwcQ==.html
|
xie lao fu you
|
|
17910
|
贤良方正
|
贤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XLF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贤才君子
|
|
./MmYzMA==.html
|
xian liang fang zheng
|
|
18302
|
鲜廉寡耻
|
鲜
|
xiān lián guǎ chǐ
|
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
XLG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寡廉鲜耻
|
|
./NWRzeQ==.html
|
xian lian gua chi
|
|
18649
|
虚论高议
|
虚
|
xū lùn gāo yì
|
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
XLG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高谈虚辞、高谈虚论、虚谈高论
|
|
./NDZlNg==.html
|
xu lun gao yi
|
|
17882
|
先礼后兵
|
先
|
xiān lǐ hòu bīng
|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
XL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声夺人
|
突然袭击、不宣而战
|
./MmRyaQ==.html
|
xian li hou bing
|
|
17983
|
先来后到
|
先
|
xiān lái hòu dào
|
指按照来到的先后早晚而确定次序;受到优惠。
|
宋 梅尧臣《宛陵文集》:“何作嗟迟疾,从来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尔应还。”
|
XL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入为主
|
惩前毖后
|
./Mmd3MA==.html
|
xian lai hou dao
|
|
18590
|
稀里哗啦
|
稀
|
xī lǐ huā lā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
|
XL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稀溜哗啦、稀哩哗啦
|
|
./OHZlMg==.html
|
xi li hua la
|
|
18591
|
稀里糊涂
|
稀
|
xī lǐ hú tú
|
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
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如果写他后悔,稀里糊涂自杀了,就没有多大意思。”
|
XL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糊里糊涂
|
明明白白
|
./OHZlYw==.html
|
xi li hu tu
|
|
18064
|
心力交瘁
|
心
|
xīn lì jiāo cuì
|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
XL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
神采奕奕、生气勃勃
|
./MmllNg==.html
|
xin li jiao c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