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98
|
痛切心骨
|
痛
|
tòng qiè xīn gǔ
|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
TQX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心入骨、痛心刻骨、痛之入骨
|
|
./OHZvYw==.html
|
tong qie xin gu
|
|
8625
|
忝窃虚名
|
忝
|
tiǎn qiè xū míng
|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
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
|
TQ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徒有虚名
|
|
./N3pkdQ==.html
|
tian qie xu ming
|
|
8928
|
同气相求
|
同
|
tóng qì xiāng qiú
|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TQX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气相投、情投意合
|
格格不入
|
./NTVyaQ==.html
|
tong qi xiang qiu
|
|
8025
|
吐气扬眉
|
吐
|
tǔ qì yáng méi
|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
TQ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扬眉吐气
|
|
./NTZ4Ng==.html
|
tu qi yang mei
|
|
9022
|
拖青纡紫
|
拖
|
tuō qīng yū zǐ
|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
TQ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纡青拖紫
|
|
./NTdsMg==.html
|
tuo qing yu zi
|
|
8106
|
听其自便
|
听
|
tīng qí zì biàn
|
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
TQ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其自然、听其自流
|
|
./N3FvaQ==.html
|
ting qi zi bian
|
|
8386
|
通前至后
|
通
|
tōng qián zhì hòu
|
见“通前彻后”。
|
《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
TQ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前澈后、通前彻后
|
|
./NTVzYw==.html
|
tong qian zhi hou
|
|
8048
|
听其自流
|
听
|
tīng qí zì liú
|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
TQ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其自便、听其自然
|
|
./Nmk0dw==.html
|
ting qi zi liu
|
|
8676
|
推情准理
|
推
|
tuī qíng zhǔn lǐ
|
推:推测;准:定。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
《魏书·礼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
TQ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BscQ==.html
|
tui qing zhun li
|
|
7868
|
停妻再娶
|
停
|
tíng qī zài qǔ
|
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员外,你不回家来,原来在这里,做个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见官去。”
|
TQ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JmYw==.html
|
ting qi zai qu
|
|
7795
|
听其自然
|
听
|
tīng qí zì rán
|
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
TQ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听之任之、听天由命
|
因势利导
|
./MmE4YQ==.html
|
ting qi zi ran
|
|
7845
|
听人穿鼻
|
听
|
tīng rén chuān bí
|
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
《南史 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
TRC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任人摆布
|
|
./MmIzZQ==.html
|
ting ren chuan bi
|
|
7771
|
泰然处之
|
泰
|
tài rán chǔ zhī
|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
《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
TR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然自若、镇定自如
|
忐忑不安、惊惶失措、六神无主
|
./MjloMg==.html
|
tai ran chu zhi
|
|
8653
|
通人达才
|
通
|
tōng rén dá cái
|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
TR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zcQ==.html
|
tong ren da cai
|
|
8389
|
通儒达士
|
通
|
tōng rú dá shì
|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
TR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儒达识
|
|
./NTV1aw==.html
|
tong ru da shi
|
|
8934
|
通儒达识
|
通
|
tōng rú dá shí
|
见“通儒达士”。
|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
TRD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儒达士
|
|
./NTV1YQ==.html
|
tong ru da shi
|
|
8387
|
同日而道
|
同
|
tóng rì ér dào
|
同“同日而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
TRE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论、同日而语
|
|
./NTV0Zw==.html
|
tong ri er dao
|
|
8933
|
同日而论
|
同
|
tóng rì ér lùn
|
犹言相提并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
TRE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言、同日而语
|
|
./NTV0cQ==.html
|
tong ri er lun
|
|
7697
|
同日而语
|
同
|
tóng rì ér yǔ
|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TR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
分门别类、较短论长
|
./Mjc1Zw==.html
|
tong ri er yu
|
|
8388
|
同日而言
|
同
|
tóng rì ér yán
|
同“同日而论”。
|
《晋书·郗鉴传》:“及愍怀太子之废,可谓柔而有正。武秋失节之士,何可同日而言!”
|
TRE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日而语、同年而语
|
|
./NTV1MA==.html
|
tong ri er yan
|
|
8178
|
天人共鉴
|
天
|
tiān rén gòng jiàn
|
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9回:“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9回:“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
|
TR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lpcQ==.html
|
tian ren gong jian
|
|
7721
|
痛入骨髓
|
痛
|
tòng rù gǔ suǐ
|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TRG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心入骨、痛彻骨髓
|
|
./Mjhibw==.html
|
tong ru gu sui
|
|
8575
|
天人感应
|
天
|
tiān rén gǎn yìng
|
感应:交感相应。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
|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感应,阴阳相和。”
|
TR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I0Yw==.html
|
tian ren gan ying
|
|
8176
|
陶熔鼓铸
|
陶
|
táo róng gǔ zhù
|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
|
TRGZ
|
一般成语
|
|
|
|
./MjcxdQ==.html
|
tao rong gu zhu
|
|
9114
|
陶镕鼓铸
|
陶
|
táo róng gǔ zhù
|
陶镕:烧制陶器;鼓铸: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60回:“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60回:“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
|
TRGZ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OGk5dQ==.html
|
tao rong gu zhu
|
|
8630
|
贪如虎狼
|
贪
|
tān rú hǔ láng
|
像猛虎和恶狼一样贪婪。形容贪婪无厌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心行贪如虎狼。”
|
TRH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得无厌、贪如饕餮
|
|
./N3pocQ==.html
|
tan ru hu lang
|
|
9133
|
梯荣阶禄
|
梯
|
tī róng jiē lù
|
梯:梯子;阶:台阶。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而科、岁之试,乡、会之场,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
|
TRJ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B0OA==.html
|
ti rong jie lu
|
|
8975
|
投刃皆虚
|
投
|
tóu rèn jiē xū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TRJ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
|
./NTZscw==.html
|
tou ren jie xu
|
|
8670
|
泰然居之
|
泰
|
tài rán jū zhī
|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
宋·陈亮《王珪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宋·陈亮《王珪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
TR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然处之
|
|
./OGlmZQ==.html
|
tai ran ju zhi
|
|
8574
|
天人路隔
|
天
|
tiān rén lù gé
|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
|
TR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凡路隔、仙尘路隔
|
|
./NzI0Mg==.html
|
tian ren lu ge
|
|
8499
|
拖人落水
|
拖
|
tuō rén luò shuǐ
|
犹言拖人下水。
|
《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杨谦因建之妻子有吃醋拈酸之病,恐明日惹柳氏嗔怪,说他拖人落水,因此不 《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杨谦因建之妻子有吃醋拈酸之病,恐明日惹柳氏嗔怪,说他拖人落水,因此不敢兜揽。”...
|
TRL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拖人下水
|
|
./NTdsYw==.html
|
tuo ren luo shui
|
|
8631
|
贪荣冒宠
|
贪
|
tān róng mào chǒng
|
贪图荣耀和恩宠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自由出!”...
|
TRM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冒荣宠
|
|
./N3ppYQ==.html
|
tan rong mao chong
|
|
8118
|
贪荣慕利
|
贪
|
tān róng mù lì
|
慕:羡慕。贪求荣誉,慕财图利
|
《周书·柳带韦传》:“夫顾亲戚,惧诛夷,贪荣慕利,此生人常也。”
|
TRM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3ppMA==.html
|
tan rong mu li
|
|
7806
|
突如其来
|
突
|
tū rú qí lái
|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
《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
TR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乎意料、从天而降
|
不出所料
|
./MmFlZQ==.html
|
tu ru qi lai
|
|
8174
|
嗒然若丧
|
嗒
|
tà rán ruò sàng
|
形容懊丧的神情。
|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
TR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嗒焉自丧
|
|
./dDJl.html
|
ta ran ruo sang
|
|
9049
|
天人胜处
|
天
|
tiān rén shèng chǔ
|
胜:优越。佛道用语。指天上人间最好的境遇
|
《魏书·释老志》:“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处,云犯则坠鬼畜诸苦。”
|
TRS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Izcw==.html
|
tian ren sheng chu
|
|
8935
|
通儒硕学
|
通
|
tōng rú shuò xué
|
犹言通儒达士。
|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
TR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儒达识、通儒达士
|
|
./NTV1dQ==.html
|
tong ru shuo xue
|
|
7834
|
退如山移
|
退
|
tuì rú shān yí
|
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
《吴子·应变》:“守以强弩,退如山移。”
|
TR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F2bQ==.html
|
tui ru shan yi
|
|
8629
|
贪如饕餮
|
贪
|
tān rú tāo tiè
|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像饕餮一样凶恶贪婪。形容非常贪婪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回:“而缙绅贪如饕餮,以百姓为鱼肉;官兵凶逾虎狼,视良民为仇敌。”
|
TRT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如虎狼
|
|
./N3poZw==.html
|
tan ru tao tie
|
|
8723
|
天壤王郎
|
天
|
tiān rǎng wáng láng
|
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 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TRW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jc3ZQ==.html
|
tian rang wang lang
|
|
8749
|
天壤悬隔
|
天
|
tiān rǎng xuán gé
|
比喻相差极远或相差极大。
|
《南齐书·陆厥传》:“一人之思,迟带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
TRX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壤之别、天壤之隔
|
|
./Mjlodw==.html
|
tian rang xuan ge
|
|
8281
|
谈若悬河
|
谈
|
tán ruò xuán hé
|
犹言口若悬河。
|
《司勘集》:“加以谈若悬河,识同藻鉴,车骑填门,履綦沓座,狎梵侣以玄深,结胜流而觞咏。”
|
TR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若悬河
|
|
./NTQ1cQ==.html
|
tan ruo xuan he
|
|
7743
|
突然袭击
|
突
|
tū rán xí jī
|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
TR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其不意
|
|
./Mjh1aw==.html
|
tu ran xi ji
|
|
8189
|
土穰细流
|
土
|
tǔ rǎng xì liú
|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
《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TRXL
|
一般成语
|
|
|
|
./MmRtcw==.html
|
tu rang xi liu
|
|
8475
|
退让贤路
|
退
|
tuì ràng xián lù
|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
TRXL
|
一般成语
|
|
|
|
./NTc4aw==.html
|
tui rang xian lu
|
|
8996
|
土壤细流
|
土
|
tǔ rǎng xì liú
|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TRX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5MA==.html
|
tu rang xi liu
|
|
8542
|
痛入心脾
|
痛
|
tòng rù xīn pí
|
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
TRX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入心骨、痛之入骨、痛心刻骨
|
|
./Nmk3bw==.html
|
tong ru xin pi
|
|
7903
|
拖人下水
|
拖
|
tuō rén xià shuǐ
|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
明 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
TR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拖人落水
|
|
./MmM0Mg==.html
|
tuo ren xia shui
|
|
8085
|
天人相应
|
天
|
tiān rén xiāng yìng
|
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
《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
TRX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天人感应
|
|
./NzIzaQ==.html
|
tian ren xiang ying
|
|
8822
|
同然一辞
|
同
|
tóng rán yī cí
|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
TRY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
|
./Mnl3Yw==.html
|
tong ran yi 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