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39
|
三灾八难
|
三
|
sān zāi bā nàn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
SZ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多灾多难、三灾六难
|
|
./MjQzcQ==.html
|
san zai ba nan
|
|
23970
|
神志不清
|
神
|
shén zhì bù qīng
|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
SZ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智不清
|
|
./NnJjdQ==.html
|
shen zhi bu qing
|
|
24155
|
神智不清
|
神
|
shén zhì bù qīng
|
神智:意识。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他遍体鳞伤,呼吸微弱,神智不清,不吃不喝,只等着死了!”
|
SZ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志不清
|
|
./OGExZw==.html
|
shen zhi bu qing
|
|
24147
|
狮子搏兔
|
狮
|
shī zǐ bó tù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SZ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丝不苟
|
|
./ODl1OA==.html
|
shi zi bo tu
|
|
23419
|
始终不懈
|
始
|
shǐ zhōng bù xiè
|
自始至终一直不松懈。形容对意志、态度、信仰、感情等有坚定的信念。
|
《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同时,我们必须尖锐地指出:‘骄傲自满就是勤学苦练、始终不懈的死敌。’”
|
S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
一暴十寒、虎头蛇尾
|
./MjZvaQ==.html
|
shi zhong bu xie
|
|
23808
|
事在必行
|
事
|
shì zài bì xíng
|
事情非做不可。
|
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
S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在必行
|
|
./NHplbQ==.html
|
shi zai bi xing
|
|
23809
|
势在必行
|
势
|
shì zài bì xíng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
SZ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势所趋
|
|
./NHpldw==.html
|
shi zai bi xing
|
|
23280
|
矢志不渝
|
矢
|
shǐ zhì bù yú
|
表示永远不变心。
|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S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矢志不移
|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
./MjR3bQ==.html
|
shi zhi bu yu
|
|
23813
|
矢志不移
|
矢
|
shǐ zhì bù yí
|
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
S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矢志不渝
|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
./NHpoZQ==.html
|
shi zhi bu yi
|
|
23815
|
始终不渝
|
始
|
shǐ zhōng bù yú
|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
S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如既往
|
翻云覆雨、见异思迁
|
./NHppaQ==.html
|
shi zhong bu yu
|
|
23466
|
水涨船高
|
水
|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
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
SZ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随事迁
|
一成不变
|
./MjdpOA==.html
|
shui zhang chuan gao
|
|
23503
|
手足重茧
|
手
|
shǒu zú chóng jiǎn
|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
《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
|
SZ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手足胼胝
|
|
./Mjg3cw==.html
|
shou zu chong jian
|
|
23232
|
竖子成名
|
竖
|
shù zǐ chéng míng
|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
《晋书 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SZ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QwNA==.html
|
shu zi cheng ming
|
|
24420
|
山止川行
|
山
|
shān zhǐ chuān xíng
|
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
清·唐甄《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
SZ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VsMA==.html
|
shan zhi chuan xing
|
|
23850
|
梳妆打扮
|
梳
|
shū zhuāng dǎ bàn
|
见“梳妆打扮”。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张龙,将那李四的浑家,梳妆打扮的赏与张珪便了。”
|
SZ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梳洗打扮
|
|
./NTEyMg==.html
|
shu zhuang da ban
|
|
23417
|
食指大动
|
食
|
shí zhǐ dà dòng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S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ZuZQ==.html
|
shi zhi da dong
|
|
23219
|
三足鼎立
|
三
|
sān zú dǐng lì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
SZ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
不打自败
|
./MjNudw==.html
|
san zu ding li
|
|
23463
|
守株待兔
|
守
|
shǒu zhū dài tù
|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SZD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
通达权变
|
./MjdoNA==.html
|
shou zhu dai tu
|
|
24311
|
撒诈捣虚
|
撒
|
sā zhà dǎo xū
|
指说谎骗人。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幺道果。”
|
SZD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N1cw==.html
|
sa zha dao xu
|
|
23360
|
深宅大院
|
深
|
shēn zhái dà yuàn
|
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旧时多指富贵人家。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便待折摧了舞榭歌楼。”
|
SZ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豪门大宅
|
篷门筚户
|
./MjV1aQ==.html
|
shen zhai da yuan
|
|
23613
|
失之东隅
|
失
|
shī zhī dōng yú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Z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失有得
|
得不偿失
|
./Mno1OA==.html
|
shi zhi dong yu
|
|
24073
|
色中饿鬼
|
色
|
sè zhōng è guǐ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
SZE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不近女色
|
./N2l2NA==.html
|
se zhong e gui
|
|
23559
|
随踵而至
|
随
|
suí zhǒng ér zhì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
《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 《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
SZ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接踵而至
|
|
./Mjltdw==.html
|
sui zhong er zhi
|
|
23522
|
束之高阁
|
束
|
shù zhī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SZ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
|
爱不释手、掌上明珠
|
./Mjhtcw==.html
|
shu zhi gao ge
|
|
23977
|
首战告捷
|
首
|
shǒu zhàn gào jié
|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见到了人,人又还健康——母亲觉得朱静芳是首战告捷。”
|
SZG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旗开得胜
|
|
./NnJnZw==.html
|
shou zhan gao jie
|
|
23969
|
神憎鬼厌
|
神
|
shén zēng guǐ yàn
|
憎:憎恨;厌:讨厌。连鬼神都讨厌。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
|
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
SZG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人见人爱
|
./NnJjaw==.html
|
shen zeng gui yan
|
|
23810
|
十载寒窗
|
十
|
shí zǎi hán chuāng
|
载:年。指长期苦读。
|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
SZ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年寒窗
|
|
./NHpmNg==.html
|
shi zai han chuang
|
|
24240
|
山陬海噬
|
山
|
shān zōu hǎi shì
|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
|
SZHS
|
一般成语
|
|
|
|
./MjJzcw==.html
|
shan zou hai shi
|
|
24421
|
山陬海筮
|
山
|
shān zōu hǎi shì
|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
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
SZHS
|
一般成语
|
|
天涯海角
|
|
./NHVtNA==.html
|
shan zou hai shi
|
|
24422
|
山陬海噬
|
山
|
shān zōu hǎi shì
|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
?
|
SZHS
|
一般成语
|
|
|
|
./NHVtZQ==.html
|
shan zou hai shi
|
|
24036
|
生拽活拖
|
生
|
shēng zhuài huó tuō
|
拽:拖,硬拉。形容用力拉扯
|
克非《春潮急》:“连团年饭也没吃,害得杜大嫂她妈妈跟在他后面追了好远,生拽活拖,差点儿把他短袄扯破。 克非《春潮急》:“连团年饭也没吃,害得杜大嫂她妈妈跟在他后面追了好远,生拽活拖,差点儿把他短袄扯破。”...
|
SZ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拉活拽
|
|
./Nzk2aQ==.html
|
sheng zhuai huo tuo
|
|
23237
|
山珍海味
|
山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
SZH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美味佳肴、龙肝豹胆、山珍海错
|
粗茶淡饭、家常便饭
|
./MjQyYw==.html
|
shan zhen hai wei
|
|
23352
|
声振寰宇
|
声
|
shēng zhèn huán yǔ
|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
《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
SZ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威震天下
|
默默无闻
|
./MjVyZw==.html
|
sheng zhen huan yu
|
|
23543
|
失之交臂
|
失
|
shī zhī jiāo bì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
SZ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失良机
|
机不可失
|
./Mjk1NA==.html
|
shi zhi jiao bi
|
|
24272
|
束装就道
|
束
|
shù zhuāng jiù dào
|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
|
SZJD
|
一般成语
|
|
|
|
./MjVvNA==.html
|
shu zhuang jiu dao
|
|
23816
|
十字街口
|
十
|
shí zì jiē kǒu
|
十字街头。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SZ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字路头、十字街头
|
|
./NHpqdw==.html
|
shi zi jie kou
|
|
23250
|
三贞九烈
|
三
|
sān zhēn jiǔ liè
|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
SZ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贞五烈
|
|
./MjRjYw==.html
|
san zhen jiu lie
|
|
23147
|
稍纵即逝
|
稍
|
shāo zòng jí shì
|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
|
SZ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阴似箭、昙花一现
|
旷日持久、遥遥无期
|
./MjF4bw==.html
|
shao zong ji shi
|
|
23361
|
十字街头
|
十
|
shí zì jiē tóu
|
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
|
元 无名氏《村乐堂》:“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这公事不虚诳。”
|
SZJ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字路口
|
穷乡僻壤
|
./MjV2Yw==.html
|
shi zi jie tou
|
|
24243
|
深中肯綮
|
深
|
shēn zhōng kěn qìng
|
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
|
SZK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切中要害
|
无的放矢
|
./MjMwYQ==.html
|
shen zhong ken qing
|
|
23266
|
十字路口
|
十
|
shí zì lù kǒu
|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
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 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
SZL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字街头
|
|
./MjRtMg==.html
|
shi zi lu kou
|
|
24368
|
三灾六难
|
三
|
sān zāi liù nán
|
见“三灾八难”。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
SZL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灾八难、八难三灾
|
|
./NHRtMA==.html
|
san zai liu nan
|
|
24033
|
失足落水
|
失
|
shī zú luò shuǐ
|
脚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时受诱骗而行为堕落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间出来小解,失足落水,或是有的。”
|
SZ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kzcQ==.html
|
shi zu luo shui
|
|
23817
|
十字路头
|
十
|
shí zì lù tóu
|
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
|
SZ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字街口、十字街头
|
|
./NHprNg==.html
|
shi zi lu tou
|
|
23225
|
十指连心
|
十
|
shí zhǐ lián xīn
|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
SZ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休戚相关
|
|
./MjNzYw==.html
|
shi zhi lian xin
|
|
23365
|
水中捞月
|
水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
SZ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竹篮打水、徒劳无益
|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
./MjV5ZQ==.html
|
shui zhong lao yue
|
|
23507
|
说嘴郎中
|
说
|
shuō zuǐ láng zhōng
|
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
|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
|
SZ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g4dw==.html
|
shuo zui lang zhong
|
|
23496
|
实至名归
|
实
|
shí zhì míng guī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
SZM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归实至
|
|
./Mjd6cQ==.html
|
shi zhi ming gui
|
|
23851
|
耍嘴皮子
|
耍
|
shuǎ zuǐ pí zi
|
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
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他绝不是那种耍嘴皮子,卖弄搞笑那种作家。”
|
SZP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耍舌头
|
|
./NTEybQ==.html
|
shua zui pi zi
|
|
23691
|
舌战群儒
|
舌
|
shé zhàn qún rú
|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
SZQ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Zibw==.html
|
she zhan qun ru
|